不能跟钱过不去啊。
她有些别扭,“这件事情你们看着来,不用事事都来过问我,也该有自己的判断。”
这个主她不想做,免得陈可秀看到这边也做了同类型的小说,在背地里嘲笑她。
那就让手底下的人主持,回头还能说不知道。
两个编辑都点点头,立刻忙碌起来。
不过内心还是吐槽的,还真是奇怪了,平时所有的稿子都要经过她的手筛选一遍,只有她才能决定用还是不用。
今天又说什么得自己作出判断,又没有放权,这不是搞笑的吗?
“华总监越来越奇怪了,自己说的话,又不当回事儿。简直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嘘嘘嘘嘘,她年龄大了,可能是什么更年期。我们就是打工的,她说什么就是什么了,可别惹得她不高兴。”
“说的也是,不过你说这个田野出版社啊,也真是有眼光,也挺有本事的。怎么还名不经传的呢。”
“也许是月亮的亲戚,又或者是她自己本人的出版社,不是有好多作者有点资本之后,就会拿点股份,就像晓黎明一样,不也是有咱们出版社的股份吗?”
“也许是吧,要不然的话,月亮一直是华总监的人,新作不可能不在咱们新和出版社出的。实在是可惜了,畅销榜前10哎,都能办签售会了。”
实体书的畅销榜,自然是有办签售会的资格的。
月亮本人的书,虽然挺吃香的,但是可能早期的那种言情小说太多了。
虽然风格相近,但是故事始终是不一样的,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也有人只喜欢其中一本书。
所有的书加起来销量很高,但是论单本,没有进入畅销榜。
没想到改换风格之后,居然挤进了畅销榜。
虽说国内文艺复兴没有多久,但是小说爬的特别快,畅销榜的含金量很高。
毕竟畅销榜就是实打实的钱,一本小说也不便宜。
或许看小说的渠道也多,比如说合伙买一本书一起看,又或者说5毛钱租几天,又或者到书店偷偷摸摸的翻完了。
像这几种情况,根本就不需要买一本书。
如果能够爬到畅销榜,说明大家真的喜爱,哪怕是能够通过各种渠道把书看完,也想买一本放在家里。
谁也不是钱多烧的,不是真爱谁买书啊?
这也是陈可秀之前写的十来本,哪怕是放到国内销售,也没有爬到畅销榜的原因。
现在的畅销榜基本上都是文学体系的,富有收藏价值,像陈可秀写的那种口水小说,最多就只能打发打发时间了。
只有不缺钱的才会买一本放在家里。
这也是华兰不赞从她写招娣的原因,这种没有什么浪漫故事,就算是有人能看得下去,基本上都是家境不是特别好的。
这种人就算是再喜欢,也不会掏钱来买的。
目前的小说只以销售为主,没有周边资源,自然就没有什么商业价值了。
谁能想到呢,神神叨叨的,这种小说都能上畅销榜第十。
华兰真的想不明白,这种小说又没有二刷三刷的必要,放到家里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她也算明白了,还真不能小看那些穷鬼,不就是因为这本小说跟她们的经历太相似了么,这才会购买的。
这个事实就是,只要能够产生共鸣,穷鬼也愿意掏钱。
以后不能小看任何类型了。
但是,陈可秀的成功,肯定是和她早期成名有关系。
而陈可秀之前有名气,还不是因为她捧吗?
总有一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荒唐感,她也有点心痛,本来畅销榜前10的书,应该出在她的出版社的。
那就变成了——畅销榜第一的男频小说在星河出版社,女生小说没有畅销榜,是和文学一起的综合榜。
这个榜单,不是名著就是名著,而且根本就不是年度更新的,那是很久的积累。
榜单上唯一的小说,就是《招娣》,哪怕现在文学者们骂得厉害,觉得这种垃圾不配上榜,那也架不住销量好啊。
商人在乎的就是赚不赚钱,谁管是不是垃圾?
如果当时接收了陈可秀的这本书,星河出版社还不直接起飞吗?
眼睁睁看着这个机会溜走,别提心里多难受了。
要不是心脏挺好,估计心脏病都得气出来。
第831章 她的算盘
华兰焦躁得厉害,感觉一口气堵着,无论如何都出不了。
她眼神蓦然冷凝,不能让陈可秀太舒服了,也得让她不爽。
现在文坛骂她很厉害,一直在扒她早期的书,那她就帮忙加一把火,怎么也得让陈可秀不痛快,才能解她心头之气。
虽然陈可秀依旧是她公司签约的作家,可是那个笔名,女生小说那边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反而是打了她的脸。
她得不到的,别人也休想得到。
想踩在她做好的铺垫上功成名就,想都不要想。
华兰在脑子里转了一圈,陈可秀其实没有什么黑料,作风没有任何问题,更没有风流韵事。
只有前期的书为了博眼球,虽然露骨一点,不过现在都在大家可接受的范围内。
唯一能让人诟病的,就是因为缺钱,给余婷代写。
其次,就是她的学历太低,这点还没人扒出来,和其他的作者相比,简直就是垃圾堆里淘出来的。
不过,正好给搞文学那些人口诛笔伐的机会。
代写的事件,她也是参与其中的,不过那都是原来的公司的问题。
正好可以拿出来,抹黑陈可秀的同时,也能打压原来的出版社,也算是一举两得。
前提条件是得把自己摘出去,倒也不是难事。
华兰敲定了主意,主动把余婷叫到家里吃饭。
余婷也三十多岁了,不再是小姑娘的模样,不过说话举止之间没有多大的变化。
“哟,大老板居然能叫我过来吃饭,还真是我的荣幸,我以为你这辈子都想不起我来了。”
她说话阴阳怪气的,余松难得斥责她,“怎么跟你嫂子说话呢。”
余婷闭嘴了。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前欺负华兰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华兰虽然年龄大了点,谁让她现在有本事呢。
自从活跃市场经济之后,原来的企业都在大洗牌,好多有稳定工作的,因为没有找好退路,都变得一蹶不振。
余家之前多风光啊,余婷的父母都算是企业里的高管,谁知道一夕之间,全部都下岗。
以前那些默认的灰色收入,只查了一次,家里就开始没落。
她也没了想怎么可选择大多数工作的风光。
到了如今,甚至连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没有。
哪怕是想找其他的工作,年龄摆在这里,之前大学被推荐的是文字类工作岗位,完全没有技术含量。
因为之前作风问题,以及代写的事情被柳散云扒了出来,在行业内名声已经臭掉了,没有办法从事类似的工作。
而其他的工作嘛,在她眼里体面的,又够不上。
能够轻易找到的工作,她又不想做,想要嫁人改变命运,最后还是离婚了。
从头到现在一事无成,生了个女儿,现在也没在她的身边。
找了个对象,都是二婚的,人家还迟迟不肯结婚,就这么拖着。
她的情况,就是余家的缩影,最有出息的就是华兰了。
说起来也好笑,十几年前还不缺吃喝的余家,在经济开放之后,物质不再匮乏的年代,居然还需要华兰经济支持。
余婷想想都心烦,如果当初老爸没有被查出利用职权受贿,光是退休工资,花都花不完。
现在所有的福利待遇都取消,什么都没有了。
这会儿都得看华兰的脸色了,怎么能让她心里痛快?
不过也是大人了,知道自己没有任性的资格,也不敢和华兰闹得太僵。
要不然,当初就鱼死网破了。
她坐在沙发上,翘起二郎腿,“二嫂你无事不会叫我,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华兰把报纸放下,“你知道当初给你代写的人是谁吗?”
余婷皱眉看了她一眼,沉吟道,“你别告诉我,是陈可秀?”
她也不是特别傻。
她和华兰共同认识的人里面,也写小说的,无非就是陈可秀。
以前她没看得起陈可秀,不过这几年,多多少少是听二哥说了的,陈可秀的作品很火。
足以证明,她有代写的能力,加上和华兰关系很好。
如果是她代笔,也不是什么很难理解的事情。
其实她偶尔也有所猜测,只不过,没想再生事端。
随着人的年龄大了,当初那种为了一口气就要做天做地的小脾气,倒是收敛了许多。
这件事情已经结束了,就算找陈可秀骂一架,也没有任何意义。
两人现在的身份地位悬殊太大了。
之前她可以凌驾于陈可秀之上,那是因为家世背景和学历,甚至是漂亮的脸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