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渔接到了传真后,又给蒋学打了个电话,让他查了查负责这起案件的法官的消息,这个法官叫做佩洛西,五十岁左右,是位经验丰富的法官,但有一点不好,她是一个坚定的爱国者,之前对于日本产品大肆进入美国,发表过抨击的言论。
这就代表,如果案件五五分的情况下,她是不可能判定夏国人赢的。所以周渔不准备把裁决权交给她,而是想办法,让蒋学联系到了副总统的秘书萨丽尔,传递了一些真的信息。
副总统罗德尼的确认为美国的司法应该更加透明公正,也提出过反垄断官司没有陪审团是不够民主的,这是他的观点,只是不是最近说的而已。
但这不怕问询,因为政界人物的观点,是不可能随波逐流随意改变的,无论那位美国贸易委员会官员詹姆斯如何询问,他都会承认的。
外加上那位艾瑞克的煽风点火——周渔已经查到了他了,而且因为对他太了解,所以故意让萨丽尔跟他传递了副总统的消息。
这件事有很大几率。
果不其然,周渔刚落地美国没两天,就收到了讯息——原告美国贸易委员会提出要求陪审制,而法院允许了。
那会儿周渔正在路易斯的办公室里坐着,接完电话后,路易斯还在看他们带来的一些关于广交会的录像材料,周渔已经让人翻译好了,还加上了字幕,所以路易斯完全看得懂。
她这会的眉头紧紧地皱着:“哦天啊,他们也太过分了。你们的价格已经很低了,怎么能够还继续降价呢。你们的工厂怎么活呢。你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周渔的回答是:“因为我们的国家很穷,需要外汇来购买一些东西,可是,毕竟是美元结算。所以即便赔钱我们也会卖出去。”
路易斯扭头看向了周渔:“渔,我原先觉得你能把企业做的这么大,很厉害,但现在我觉得你太厉害了,比我爸爸还要厉害。他创业的时候虽然穷困,可比你的条件要好多了。”
周渔都乐了,“哈里逊先生听了会生气的。”
这两年哈里逊身体越发不好,外加路易斯已经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他于是开始渐渐放手,当然唯一不变的是对女儿的宠爱,和对自己的自信。
路易斯哈哈笑道:“的确,他现在越来越像个小孩子了,你知道吗?他居然问我,他是不是我最爱的人?”
但显然,对于这样的爸爸,路易斯是很享受的,“我告诉他如果他不乱说话,我永远最爱他。”
哈里逊一向都是个战斗力爆表的老板,就看他当年敢于跟《昨日美国》硬杠就知道了。而且这两年,大概是岁数大了更无所顾忌,他没少在采访的时候发出惊人之语,尤其是对动不动就想挑衅的《昨日美国》,快被他喷成筛子了。
不过,这都不是什么大事,用夸张的话来吸引大家注意,很多老板都会做,更何况,路易斯显然也没当回事,她也没开口。
不过很快路易斯就转向了他们这次的合作,“你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我很期待这次的合作。”
随后几天,周渔和他们聘请的大律师梅拉多次接触,从头到尾将这个案子梳理了一遍,而与此同时,随着开庭时间临近,很多报纸、电视台开始大肆报道这次美国贸易委员会起诉华美日化等63家夏国日化企业垄断一案。
要知道,华美日化如今手中可是拥有了魅力微笑,佳人牌香皂,卡尔文香水,迈克尔和阿曼多的个人品牌等等,算是日化届的顶流了,这么大规模的报道,加上它的名气,几乎立刻,这件事在全美人尽皆知。
周渔还关注了一下,绝大部分人都被这件事吸引了,尤其是63家企业全部选择诉讼,这简直跟原先其他反垄断案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议论的焦点顿时成为:华美日化等企业到底犯法了没有?毕竟,全部都诉讼,这委屈看着不小啊。
所以真相是什么,成为了他们想知道的重点。
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很惊奇,原来他们购买的肥皂居然都是夏国工厂生产的。
不过,让周渔欣慰的是,大概是他们从来没有用廉价策略销售他们的产品,所以,大家在知道肥皂有78%的市场被夏国日化企业占据后,并没有发出:我怎么用廉价的夏国制造产品这样的言论。
起码这没有形成主流。
这也算是当年她从一开始就拒绝进入廉价超市,以低价倾销产品的回馈吧。
当然,这样的讨论的确引起了艾瑞克他们的关注,他们自然想到了,这是华美日化他们在造势,不过他们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日化离着人们生活太近了,讨论度高很正常。
更何况,关注的人越多,等着判决出来,华美日化他们受到的反噬也就越多。
只是他们没想到,4月30日开庭,4月20日这天,《真相是什么》节目突然宣布,他们要对这次的反垄断案进行跟踪报道,在案件审理之前,他们将用四天时间,播放这次事情的前因后果。
《真相是什么》因为让观众知道新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在这八年里,已经超过了USI《十分钟》,成为了全美最受欢迎的新闻节目。
这些年里,为了追寻真相,《真相是什么》曾经多次连续追踪报道,它的大胆犀利全面以及深刻,是没有节目可以比拟的。
所以,当《真相是什么》要报道这次大家热议的反垄断新闻的时候,所有人都知道,他们可以从这里知道全部的真相。
当然也有人着急,譬如詹姆斯和艾瑞克,要知道,《真相是什么》的成名战,就是报道华美日化和BJ之争。它在报道的时候,很明显的倾向华美日化。
但是,美国新闻是自由的,更何况,USI的后台也足够强大,而美国贸易委员会根本没有权利阻止这件事的发生。
所以,4月21日的第一集,詹姆斯和艾瑞克他们都紧张地坐在了电视前面,想知道对方要说什么。
结果,一开始只是普通的介绍,他们详细的报道了这次反垄断案件的前因后果——为什么会提起诉讼?
然后放出了关键的证据——那张君子之约,然后他们是这么告诉观众的:“这张君子之约写于1984年夏国的秋交会,他们为了不降低价格出售肥皂和洗衣粉,所以参加展会的夏国46家日化企业,联合起来写了这份约定,上面规定了出售肥皂和洗衣粉的最低价。”
“价格是肥皂不低于12美分一块,洗衣粉不低于40美分一袋。”
这个证据一出,艾瑞克就站了起来,他紧紧皱着眉头——这张照片是他们提交的证据,因为发现程序,他们必须在开庭前交换证据,但问题是,他们为了让对方少做准备,目前还没有交换,他们怎么拿出来的?
而这张照片出来有个最大问题,就是虽然他们集体约定了最低价,但是那个价格太低了。
美国80年代一块香皂怎么也要30美分,这比售价的一半还低,很多美国人看到后,会不会认为,华美日化他们这样做无可厚非?
该死的《真相是什么》,他们总是向着华美日化,可是谁也拿USI没办法!
不过,他也不是特别担心,毕竟,就算价格再低也是犯法,这是毋庸置疑的。
果不其然,节目中接着说道:“而这违反了横向垄断协议,联合起来设定最低出口价。如果按着此证据显示,那么华美日化等63家企业的确是违反了《谢尔曼法》。但真相是这样吗?为什么要签署这个协议?我们进行深入的采访,真相是什么带你走进这张协议背后的故事。”
画面陡然一转,一下子变得毛糙起来,而且里面的场景都是美国人所没有见过的——那是个偌大的展会现场,有不少外国人,但也有很多明显的亚洲人。
画外音说道:“这是80年代夏国的广交会现场,广交会是夏国政府举办的最大贸易交易会,一年开两次,全世界的采购商如果有需求,都会来这里进行采购。”
“在八十年代,夏国有个词汇叫做创汇。意思是为了发展经济,吸引外资,进口各种生产设备,广交会上的所有企业,都尽可能的出售自己的商品,争取外汇。”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快就有聪明的外商发现,利用他们这种心理,就可以得到最便宜的商品。”
画面中陡然出现了一个情景,两个外商进入了一个明显是机械区的展区,开始问价,他们用的都是英语,很容易听懂:“旋耕机多少钱?”
第一家报价是200美元,可他们的回答是你们可以再低一点。第二家报价是180美元。他们还是不满意,走向了第三家,然后一家比一家低,即便每次只低一美元,他们还是继续往前走。
最终的成交价是174美金。
而画外音说道:“事实上,这款旋耕机的成本价是180美元,也就是说,他们为了成交,每台赔6美金。”
画面集中在了成交的夏国人面上,大家的表情特别统一——表情复杂的让人难受,明明在高兴的笑,眼睛里却是舍不得的疼,有人甚至还深深地叹口气。
“夏国出口有补贴,但即便加上这些补贴,他们也是白干。”
“而这样的情形,充斥在整个展馆,所有的品类。”
“照片中的君子之约,就是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这次,画面陡然一变,不再是夏国展会的景象,而是一位女士,“我叫艾琳,是法国玫瑰贸易公司的采购。”
“57届广交会,我正在现场。我从华美日化那里以12美分的价格采购了200万块肥皂、香皂。我认为这已经非常便宜了,毕竟,在法国香皂的出厂价都在22美分左右,这个价格是不可能做到的。”
“但是,我是那天成交的最大一笔,因为所有的大采购商都在压价,他们想要以9美分一块的价格进行采购。而这个价格,即便是人工成本极低,原材料价格极低的夏国工厂,也是赔钱的。”
“可是,他们不管这些。如果这个价格不卖,他们就不要。”
这话一落,艾瑞克就知道,坏事了。
9美分什么概念?是美国肥皂售价的三分之一还少,明明已经有这么大的利润了,却偏偏还要压价,甚至要让对方一分钱不赚,这那里是华美日化他们联合起来垄断市场?应该是美国等几个国家的采购商联合起来欺负人吧!
这个世界上,也许有国别不同,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打工的。打工人会同情的永远只有打工人!
你让人家一分钱都不赚,拿不到工资,谁不同情?
那么,这张照片上的君子之约在大家的心中,就不是垄断,就是无奈之下的反抗,就跟他们联合起来游行要求涨工资一样!
如果是平时,他不会觉得如何,法庭审理跟公众的想法从来没关系,但这次不一样了,他们刚刚要求在庭审加入了陪审团!
他不知道陪审团会抽到什么人,但他可以肯定,绝大部分一定是普通人!
第161章
艾瑞克无比肯定, 这是华美日化联合了USI进行的宣传,这就是卖惨呢!
他紧皱着眉头,86年, 周渔同BJ在美国打媒体战, 那会儿他还在夏国呢,根本不知道当时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 一切都是听说。
听说周渔很强,她利用了一个巧合直接反杀,不但让《昨日美国》彻底沉寂,到现在都已经快十年了, 都没直起腰来, 不但捧红了《真相是什么》, 让其成为全美最著名的新闻节目,还让USI彻底上位, 进入了美国电视台排名前三。
最重要的是,她打击了BJ,将这个庞然大物拉下神坛, 然后自己一屁股坐了上去, 到现在已经彻底取代了他们的位置。
问题在于,他没真实的经历过, 80年代消息传递太慢了,他知道的时候, 总是慢好几天, 而且因为电话费很贵, 只有只言片语,等着他1988年回到美国,这事儿已经过去很久了, 不刻意寻找旧报纸,不去追问当事人滤清线索,是很难发现周渔在细微末节把握上的精准。
所以,陪审制并没有让他有所警惕,他甚至觉得这真是不错的办法,而且还搭上了副总统的线。
但现在他出了一身冷汗。
不只是这样的宣传太可怕了,让人更胆战心惊的是周渔在美国的力量——她居然连副总统都有交往吗?
那这次的反垄断案件,结果是什么,就很难说了。
他想了想,干脆打电话给詹姆斯,这种事情他不需要出头:“詹姆斯先生,USI目前正在播放的《真相是什么》,正在报道华美日化等63家夏国日化企业为什么要签署君子之约。”
一句话就够了,美国贸易委员会其实已经盯上华美日化很久了,但问题在于,他们的小辫子太难抓了。
其实他们能够使用的办法就是反倾销与反垄断,反垄断一直不达标——日化企业太多了,即便是华美日化已经是头把交椅,也不可能达到左右整个行业的地步。
至于反倾销更没可能,反倾销是指低于本国市场价或者成本价的价格销售产品,这根本就不可能,华美日化除了那款常年特价的魅力洁净牙膏,东西都不是便宜货,哪里有倾销?
所以才会让华美日化发展到现在,好不容易终于可以出手了,结果让它坐大了。
不过,艾瑞克相信,詹姆斯会尽量促使这个官司向着好的地方发展的,譬如说,让《真相是什么》闭嘴。
但事实是,他们非但没闭嘴,24日很快推出了第二期,第二期请来了几位美国本地肥皂厂老板,聊了聊肥皂的成本和利润问题。
这些老板各个都从事这一行超过了20年,是某一地人们比较有印象的品牌。
他们一边谈论着美国人民洗涤用品习惯的改变,肥皂销量的减少,让他们不得不转行、减产或者关门。
当然,他们也会从事实的角度来剖析9美分是多么恐怖的价格,一位叫雅各布的老板直接言明:“我们在1986年一块肥皂的出厂价在22美分左右,肥皂的利润很低,一块大概三美分。如果有人将22美分的价格,压低到19美分,我们就没有任何利润可言,完全是白干活。”
另一位叫温斯坦的老板则说:“夏国和我们还不一样,他们那时候是有汇率的,如果他们的出厂价在12美分的话,我认为换算成人民币应该在34分左右,而9美分则是25分。”
“按着行规来说,他们不可能有9分的利润,他们的成本应该在28到30分之间。也就是说,完全是赔钱。”
有位红胡子老头直接拍了桌子:“我根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将价格压到这种程度,任何东西都是有成本的,原材料需要购买,设备需要折旧,人工需要工资,运输需要运费,这种价格不应该是地球的价格。”
“最重要的是,从夏国运到美国,一块肥皂运费合不上一美分,12美分的进价,到了美国照旧可以比国产的肥皂出厂价要低9美分。这个利润率非常高,他们足可以赚够本了。”
“我认为这太过分了!如果是我,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生存,我也会坚持不低于12美分的价格,没有人应该白做工!”
当然,红胡子老头还加了一句:“如果我的肥皂厂还在的话!”
这话里透出了浓浓的伤感,是啊,工业快速的发展,让很多行业消失殆尽了。
说真的,《真相是什么》请来这些老板很有说服力,首先他们都做了几十年,是很多人从小用到大的品牌,值得信赖。其次是他们是华美日化的受害者,一般人都会想到,华美日化他们来了,将这些肥皂厂顶的无法生存了。
所以红胡子老头这句话,几乎所有人都敏感地想到:夏国日化企业成本太低了,所以,我们的肥皂厂就活不成了。
甚至有观众还信誓旦旦:“他们的确可怜,不过抢占了我们的工作机会,我们不能放任他们这么做,从这方面看,被起诉垄断虽然很没道理,但是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