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57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结果,蒋学名说完,发现大家脸上一点诧异都没有,就奇了怪了,“你们不觉得生气吗?这不是太过分了,我们不来他不开,我们来了他就开了。要是这样还好,你早说啊,我去找别的铺子,拉扯这么多天,太耽误事了。”

  王罗阳跟他关系好,直接说:“不说是因为都一样。门市部太挣钱了,大家心里都有数,这会儿也是特殊,各单位效益好的少,偏偏待业青年也多,职工子弟等着就业的也多。不分配就怕他们闹事儿,分配没地方放。”

  “恰好现在都流行三产,咱们门市部又挣钱,大家砸了围墙扩出来的门面,这不正好解决就业吗?要是能挣钱,肯定更高兴。所以,就没咱的份儿了。”

  “可不是!”宋雪梅和胡丽华两个人是搭档,她俩都是为了逃离家庭,特别的吃苦,叹着气说,“本想着单位的房子不好租,找找个人的,发现太少了,根本没有。”

  “你说,新店没找到地儿,还开了这么多门市部,抢咱们生意,这可咋办?”

  原先大家来面试成功,一个个都想大干一场,哪里想到,刚入职就发现,这个工作似乎有些朝不保夕,这会儿说什么为门市部着想,也有但不算多,毕竟没感情,他们更多的是为自己的前途担忧。

  周渔进来就瞧见了这样一副愁眉苦脸的模样,倒是不急:“既然这样,那这些开了店的,咱们就先搁置,等一等,找找其他的。放心,工资发得出来,提成也不会少。”

  周渔乐观,他们也只能乐观,不干还能干什么?一个个又出去了。

  不过店址定不下来,后续一切都得往后拖,周渔倒是有了空,给莫大海打了个电话,想要拜访他——年后梅树村的蘑菇一直生意良好,她手头有了不少钱,算了算,如果是日化小厂,倒也不一定吃不下。

  周渔寻思,88年各大外资日化品牌就要入驻夏国了,她这边的超市也开始铺开,以南州为基点,先把南河的市场打下来,这会儿倒是也可以筹谋了。

  所以,想问问莫大海有没有合适的厂子。

  哪里想到,电话打过去,是办公室主任接的,对方一听说是周渔,特别热情,“周经理,不好意思,我们厂长出差了。”

  周渔在南州肥皂厂人的心里,可不是外人,要不是周渔帮忙,他们也不会这么快扭亏为盈——年初他们赠送了整整半个月的香皂,拿到了一手数据,推出了柠檬香和玫瑰香两种香皂,果然将名声,口碑和市场都打开了。

  这才二月底,他们的订货量已经赶上了去年全年,虽然欠款没还清,可他们的日子眼见要好起来了。

  也正因为这个,他对周渔也没什么隐瞒的,喜气洋洋地说,“我们厂被邀请参加了苏省的订货会!”

  这就代表着南州肥皂厂的香皂走出了南河,起码是让省外的人注意到了!连周渔都替他们高兴,“这可太好了!你们厂长前两天才来找过我,也不说。”

  他们订货量这么大,莫大海自然是兴奋的,第一件事就来谢周渔。可偏偏他们也不能给周渔什么奖励,莫大海听说了周渔找门市房不好找的事儿,跟周渔说:“我们厂的那些铺面,你看着哪个合适,我们就给你哪个,一分钱不收。”

  那是周渔唯一定下来的一个店。

  办公室主任岁数不小,可对着周渔就是亲切,“他那是心里没底,怕人家不要定我们的,说了大话不好意思。您放心,等着订货回来,他肯定得找您说。”

  “厂长每天下午都打电话回来,到时候我就告诉您找他。”

  果不其然,晚上莫大海就把电话打了回来,周渔就跟他讲了自己想买个厂子的事情,让他帮忙留意一下业内。

  莫大海挺吃惊的,“你要干日化?那肯定能行!”他一口应下,“合适的不见得有,我给你留意着。”

  到了四月中旬,南州的那些不租给周渔的店面,最少的也经营了一个多月,彻底发现了一件事,门市部不是看着那么好开的。

  首先他们的货品就不全,其次是大锅饭问题——单位的门市部,干多干少都是那个钱,谁愿意多干?那自然态度好的也少。

  最后是福利问题,周渔的门市部店长店员有自主权,除了送鸡蛋,打九折外,其他的东西也都可以送人试吃,譬如说你来买饼干,瞧着糕点不错,给你搭上一块,这都是正常的。

  又便宜态度又好还白得东西,那谁不愿意?

  但在单位开的门市部就不行,东西是要入账的,给你了不得自己赔吗?这会儿时间不值钱,力气不值钱,你家服务态度不好,东西又不便宜,还没送的小东西,我就走远点去梅树村门市部买。

  一个多月,周渔这边生意不减,那几家店倒是门可罗雀,月底一盘点,别说有利润了,卖的钱还不够发工资的。

  周渔的人就是这会儿再次出发租赁店铺——这次,可就没有单位想着自己也能挣点钱了,不过两天时间,就把剩下的几间都租好了。

  此时,省城的选址已经确定,并开始装修了。

  ——这是一座三层的单独小楼,就在最热闹的百货大楼对面,原先是一家工厂的办公楼,不过因为效益不好,厂子已经很久发不出工资了。

  他们原本并不同意租出去,觉得这太难看了,不是昭告所有人,自己没钱了吗?王建带着于芳菲跑了十几次,才谈下了租约。

  而周渔也向着全省的百货服饰副食工厂发出了招商函——“梅树村门市部省城一号店将于1982年6月1日开业,诚邀各大工厂前来洽谈入驻。”

  如果是半年前,没人知道梅树村蘑菇批发门市部,要是收到这样一份招商函,大家肯定嗤之以鼻,甭管效益好坏,他们是国营厂,怎么可能搭理一个个体户。

  但这次不一样了,谁不知道原先张阳县饼干厂如今的好滋味饼干厂一举成名?如今效益越发好,谁不想得到这样一个机会?!

  招商函发出去不过几天,门市部刚按上的新电话就被打爆了!

第43章

  招商函发出去, 周渔就知道,肯定跟上次不一样。

  上次周渔是蹭了南州商务局的招商会,晚上等人家结束后, 跑去招待所一家家敲门, 那会儿周渔手里是一副牌都没有,谁答应了, 她的门市部就有什么产品。

  但这次不同,门市部这四个多月的时间,生意好,口碑好, 还上了省报, 尤其是原先名不见经传的张阳县饼干厂, 一举成名,如今好滋味饼干已经是南河省家喻户晓的饼干品牌了。就这几个月, 就有不少小厂子找上门来,想要进驻门市部,周渔也是再三挑选后, 又增加了蜜饯等副食。

  所以, 招商会发出的同时,周渔就在办公室拉了一条电话线, 外加专门固定了两个人员林青青和徐卓,专门接电话。招商函是用挂号信发出的, 这会儿信件邮寄慢, 即便是市内也要三四天, 如果是省内,则要五六天,周渔这次可不仅仅是在省内招商, 还看中了省外几家厂子,这个则要一个多星期才能收到了。

  开始几天,屋子里的电话就跟坏了一样,根本没声响,林青青和徐卓就跑到了前面的门店帮忙,从第四天开始,大家好像约好了,电话一下子密集起来。林青青和徐卓两个人原本还觉得,周渔安排一个人干这活就行了,接电话不就是说点话吗?

  这多轻松啊,用两个人那是浪费。

  真接起来就发现,他们想的太简单了。

  省城的新门市部足足三层,相当于一个百货大楼了,没人听说过门市部还能开这么大的,周渔的招商函中,就有对一号店的详细描述——整楼,三层店面,营业面积一千平,里面包含了服饰百货多种门类。

  这是什么概念,百货大楼是大一些,可那是国营的,从未听说过自己也能经营这么大的门市部。

  本身门市部这小半年就惹人眼,从省报拿着周渔当模范后,不少有心的厂家都盯着门市部呢。如今周渔冷不丁地做了这样大的动作,不少人是一边心动一边好奇。

  所以林青青他们接的电话,那真是疑问多多:“你们怎么能跑到省城开门市部?你们不是南州的吗?”“你们开这么大,有没有批条?”“这么大地方你们是租的还是买的。租的啊,租了几年?”“你们门市部盈利挺高啊,这么大的店说开就开,我们产品进驻后,是不是能保证销量?”“这么大地方,你们一个门类要多少厂家的货?”

  一个电话打下来真是口干舌燥,最重要的是,脑子还得高速运转,不能说错话可该问的也得问,该确定的也要确定,要尽可能在这一个电话里,让对方动心,起码有了来看看的想法。

  挂了电话还要赶紧趁着记忆清楚记录一下,否则一天那么多电话,要是等着晚上再汇总,根本记不住。

  所以根本就不用分配,林青青就和徐卓养成了一人接一个的习惯,等着一天忙完了,两个人一人手头记了满满当当笔记,没两天每个人都有了一副哑嗓子。

  就这儿,他俩也高兴,周渔过来问情况,可兴奋呢,用公鸭嗓说:“这三天一共接了89个厂家的电话,都对我们可感兴趣呢,大部分都愿意来参加,还有一部分没想好,我俩想着,过几天再打个电话确认一下,应该也有不少能来的。咱们这也算是开门红吧。”

  周渔低头看着他们记录的厂子,林青青和徐卓相互看了一眼,小心翼翼地问:“经理,你怎么不兴奋啊,是不是太多了不知道怎么选?”

  周渔倒不是不高兴,而是跟她预料的差不多,来电的厂子遍布各行业,但都是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子,或者是已经在衰落的国营厂,一个知名品牌都没有——大家都是想来翻身的。

  门市部肯定需要这些厂家,一些产品譬如拖鞋,棉袜,床上用品、玻璃杯陶瓷茶具碗盘根本不需要品牌,只要质量好大家都愿意用,但另一些产品,偏偏是需要大品牌的。

  譬如日化产品,南州肥皂厂的香皂和肥皂肯定是要入驻的,但除此之外,只有南河日化厂打了电话过来,其他的一概皆无。可日化品已经形成了品牌了,香皂要用海市日化的,洗头膏要用粤市日化的,没了这些,仅有一些普通品牌,号召力就不强。

  譬如如今瓶装饮料很少,巴氏杀毒牛奶还没出现,冲调品其实需求是很大的,这会儿出名的就是麦乳精、奶粉和芝麻糊,这三类的头部产品,麦乳精最出名的是海市食品厂的爱宝麦乳精,和津市食品厂的喜多多麦乳精,芝麻糊则是南天芝麻糊,这些都不是南河省的厂子,也可能没收到,也可能不感兴趣,周渔猜测,后者可能更大一些。

  至于奶粉,南河倒是就有一家五星奶粉,是南河人从小喝到大的品牌,本地认可度极高,但也没有打过电话来,冲调类只有几家地方饮品厂打了电话来,他们的产品是橘子精。

  周渔这个省城一号店就是要给南河人震撼的,她就要让所有人南河人都知道,梅树村门市部是地方最大,东西最全,价格最优惠,服务最好的门市店。

  让他们想逛街想买东西就要想到一号店。甚至是从外省来,或者从各地市过来,也要来一趟门市店看一看,赶一赶时髦。

  等着以后门市部往下面各地市开的时候,只要打出梅树村的牌子,就根本不用宣传,大家都知道——这是全省最大的那家门市部来了,他们家东西又多又全又便宜,装修的也漂亮,赶紧去看看。

  没有这些知名品牌,造不成这样的效果。

  不过这都是她的事情,瞧着林青青和徐卓紧张的样子,她就笑了:“记得真全面,而且还分类归纳总结过了,省了我不少事情。就这样记录就可以,我很喜欢。”

  周渔这样说,林青青和徐卓才松了口气,倒是周渔,出了门市部,先去了一趟制片厂。

  周渔准备出差一趟,争取一下那些知名品牌,但一号店还没装修完,空口白牙,人家怎么相信你的实力呢。周渔就想着找个人画一画一号店装修后的预览图。

  尤雪丽就给周渔介绍了个人,他们制片厂的导演徐一骏,说是他的分镜画的很好,平日里也喜欢画画,最近正好闲着,可以帮个忙。他们约好了今天见面。

  一到制片厂,周渔就瞧见了尤雪丽站在门口等她呢!

  不过这会儿的尤雪丽,跟年前见她的时候不太一样了,怎么说呢,皮肤更白一些,轮廓更鲜明一些,眉毛更细一些,眼睛更亮一些,明明还是原来的那个人,就是漂亮了很多。

  瞧见周渔,尤雪丽就大步过来挽住了她的臂弯,“你可来了,我等你许久了。”

  周渔都笑:“我可是约好了两点,分秒不差,这么冷的天,你早跑出来干什么。”

  尤雪丽哼了一声:“你说为什么?你帮了我这么大忙,还借了我钱,我到现在连饭都没请你一次呢,纵然咱俩是笔友,这也太不像话了,好不容易你需要帮忙,我这不得殷勤点吗?是不是周经理?”

  周渔点点头:“我挺受用,就这样坚持!”

  尤雪丽自己都受不了了,乐的不得了,欢快地说:“好好好,我保证每次都接你。不过,赶紧走,徐导演这会儿正在旁边的饭店呢,他等会儿有事,咱们先把事儿说定。”

  边走,尤雪丽边跟周渔介绍:“他爸爸就是画家,从小学画,所以你放心,肯定没问题的。”

  周渔就问:“导演不应该挺忙吗?怎么有空画画?”

  一提这个,尤雪丽就叹口气,“还不是因为穷啊。我爸妈说的也没错,制片厂的确是个穷地方,我转来这里小半年了,一共就开了两个月工资,剩下都欠着呢。那部故事片,也没音信呢,说是筹不到钱。像我这样的独生女,家里不靠我的工资,我都过得紧紧巴巴,何况他们这些三十来岁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呢。”

  “我们厂的工作人员,好多都在外面偷偷兼职,演员有给人主持婚礼的,还有给人丧礼上哭丧的。”

  周渔都惊了,一般人是真下不了这个狠心。

  "其他的工作人员,也是虾有虾路蟹有蟹路,摄影有的就去给人拍照片,像是徐导这样的,就给人画画装饰画——最近不是市委的宿舍楼分配了,好多人装修,他们有文化挺讲究,有要装饰画的。"

  周渔点点头,两个人没几步就走到了旁边的那家饭店,一进去,周渔就瞧见一个光头大汉坐在那儿,正在本子上刷刷刷写东西呢,这会儿都过了饭点了,就他一个人,不出意外就是徐一骏。

  果不其然,尤雪丽叫了一声:“徐导。”

  那人就抬起了头,周渔才看清他的长相,很抽象化,一看就有才,见了他们过来了就站了起来,伸出了手,“周经理吧,我是徐一骏,您叫我老徐就行。”

  周渔挺讶异的,徐一骏一看就是那种恃才傲物的外貌,一开口居然是很憨厚的声音,反差贼大。相处起来也是这样,徐一骏显然不太喜欢闲聊,直奔主题,“您说的店面多大,要几张图,呈现什么效果。”

  周渔低头看了看,桌子上他不是在画画,而是应该在写剧本。

  周渔就把要求说了说:“外立面要正面一张,四周都有渲染。进去后一共三层,我有设计的样稿,需要根据设计还原。您可以先去看看,我支付费用。”

  徐一骏听了点点头,从包里拿出来了一张图,“这是我听了雪丽说后,画了一张你们的市中店,你看看是这样吗?“

  周渔一看,顿时惊了,他应该是写实画,画的是早上店里最忙碌的景象,太阳升起,红色的招牌,绿色的窗棱,拎着篮子开怀大笑的妇女,忙碌着的一边称重一边说笑的店员,顺手摸了一根芝麻棒,递给了等着母亲的孩子。

  这不但还原了店里的情景,甚至有了创作,这都可以拍广告了。

  周渔毫不吝啬:“是这样,我特别喜欢。”

  用了特别两个字,让徐一骏十分高兴,摸了摸脑袋才说:“我这张图,一张十块钱,不讲价,这个价格,您要是同意的话,我明天就去省城看看。“

  说完,他就看着周渔,大概是怕她不答应,解释了一下:“画这个比较费工夫,这么一张图最少也要一天,可能在你看来一天就十块钱挺贵的,其实不是这样的,还有别的……”

  这是个实诚人,周渔直接说:“这价格没问题。要是您画的好,我还可以加价。”

  徐一骏简直太惊喜了,“好,那我明天就去省城。”

  等着他走了,周渔才问:“徐导拍什么片的?这是故事片是他导演吗?”

  尤雪丽摇摇头:“论才华是一等一,不过,他太实诚了,活都是他干,剧本都是他打磨,但是副导演。”

  周渔就明白了,这行这是大忌。不过在周渔这里,是加分项。门市部肯定是要拍广告的,刚刚徐一骏拿出来的那个画面无论从故事内容,还是从构图和传递的氛围,都特别合适,不过还得看看他后面的图怎么样,要是可以的话,她想她找到了人才了。

  周渔顺便问:“你们这个故事片到底讲什么的,准备什么时候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5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7/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