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能跟着出来的,自然都是聪明人。开始张阿姨说没戏,他们还很失望,可瞧着周渔根本不管,愣是接着问,他们就知道,周渔肯定是心里有成算了。

  这会儿没人了,自然连忙问:不让私下接触,只能排队,住在有警卫的宿舍,似乎所有路都断了,怎么听都不像是能找到办法的样子。

  周渔直接就说,“我得说服他,但是他又不让别人跟他聊,那就得有个合适的地方,让他听,所以得先探听一些消息。这样,我们分三波,宋雪梅明天去排队去,蒋学名去一趟二院,查查这位于雪大夫是什么科,平时什么时候值夜班。我和周三春一道在附近逛逛。”

  周渔这安排很明确,三个人都应了,就是蒋学名很主动的,出去看了看地图,二院离着也就几公里远,反正晚上没事,干脆走着去溜达一圈。

  周渔第二天才知道的,蒋学名已经将消息打听到了:“于大夫是外科的,每周值两个夜班,周三和周六。”

  周渔都乐了:“行啊你,够主动的。”

  蒋学名揉揉脑袋:“我就寻思,大白天过去问人家大夫什么时候值夜班不太合适,人家还以为我要干什么呢。不如夜里过去,果不其然,我到了以后一问,人家以为我是倒夜班的工人,就告诉我了,压根没怀疑。”

  周渔直接表扬:“不错不错,提出表扬,回去就奖励你。”

  蒋学名立时笑了起来。宋雪梅看在眼里,都忍不住有点羡慕:“经理,啥时候也让我干点事。我光排队多没意思?”

  周渔就说:“排队可不是件简单事儿,你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打听打听消息,说不定哪条就有用呢。”

  这么一说,宋雪梅也上了劲儿:“那就等我好消息吧。”

  等着吃完饭,先送了宋雪梅去了厂子里,周渔就吩咐了两个人:“我想找周围的川菜和湘菜饭店,本来是我想和三春哥分头找的,既然学名你没事了,你俩找吧,大概就是化工厂方圆两公里的范围。不要自己闷头找,可以问问周边的人,或者出租车司机也可以。”

  周渔这交代可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周三春忍不住问:“找这个干什么?”

  周渔就说:“我昨天排队的时候,等到最后才出来的,把他们业务处每个人都看了看,这位李晓明处长,不是本地人,一口川省口音。”

  “你是想找他吃饭的地方?”蒋学名问,“可是,怎么能确定他一定去吃饭呢。”

  周渔解释:“他妻子是本地人,昨天海市本地饭菜你也尝过了,怎么样?”

  蒋学名就说:“挺好吃的,挺清淡的。”

  “那要一直吃呢?”

  蒋学名立时摇了头,“那不行,咱们家里做饭味道都重,而且做法也不一样,这毛豆也没炒着吃过,尝尝鲜行,长时间吃不习惯还觉得没味道。”他也反应过来了,“你是说,李处长在岳父家吃不习惯?”

  周渔就说:“我认为是,川省人很能吃辣的,他住在岳父家,肯定是岳父家的生活习惯,来了工厂,食堂里为了照顾所有人都能吃饭,肯定不会做辣菜。他嘴巴能不馋吗?”

  “如果是我,又不缺钱,肯定要时不时的打牙祭的。”

  这么一说,周三春和蒋学名都连连点头:“是这个道理,他还坐公交车,也就是说,不能走太远,肯定就在这附近了。那我们找找。”

  周渔就说:“去吧。不一定是大饭店,那种川省人开的地道小店倒是更有可能。”

  他俩连忙应了,他们走了,周渔也没回住处——她需要说服李晓明,需要一些数据,这会儿去图书馆是最好的。

  如是排了两天,也没有排到,倒是打听到了不少消息。

  譬如宋雪梅就说:“他们不是什么都卖得好,一共三个名牌产品,雪花膏叫芙蓉面,牙膏叫洁白,还有我们熟悉的黄芪皂。其他的譬如柔顺洗发膏,还有美丽口红卖的都不很好。今天那个李处长上午一上班就出门去了,等到十一点才回来,我听着里面的人偶尔说了一句:产品就是卖不好,他们也没办法。”

  宋雪梅挺聪明的:“我听了以后,就问了问旁边的人,江大姐挺热情的,跟我讲,洗发膏大家都觉得是柔顺了,但洗得不太干净,原先一星期洗一次就可以了,现在三天就得一次,用得快还费钱,就卖不出去。”

  “至于美丽口红,大家其实心里可喜欢呢,但是没有人涂口红,不敢涂,就不买了。”

  说完后,宋雪梅就眼巴巴地盯着周渔,周渔可太清楚这表情的意思了,上次她表扬了蒋学名,宋雪梅这是等着周渔表扬呢,周渔立刻说:“你这消息很有用,尤其是后面多问的几句,对我们的工作帮助很大,提出表扬,等着回去奖励。”

  宋雪梅一下子就千树万树梅花开了,乐的点头:“我也是跟蒋学名学的,有用就好!”

  蒋学名和周三春也打探出来了附近的川菜馆和湘菜馆,一共圈定了三家:“一家叫做川香馆,开在巷子里,地方不大,川省人开的,都说地道,菜面条都有。一家就叫小面馆,也是川省人开的,只有面。还有一家叫川味小吃,人不少,就是离得远点。”

  “你觉得他会去哪家?”

  周渔摇头:“这谁能知道?只能跟着了。”

  “啊!”他们都以为周渔胸有成竹,肯定是那种直接拍板,我们就去哪家,哪里想到她居然说不知道,“那怎么办?”

  周渔就说:“但也不难,孩子在本地上大学,周末八成要回来,他媳妇周六值夜班,妈妈不在家,爸爸总要在的,他大概率是回家的,要是打牙祭,周三的可能最大,不能跟着他,咱们都不是专业的,被发现了麻烦大,周三咱们租个出租车,挨个转一圈就是了。”

  这天就是周二,第二天下午下班时间,宋雪梅就慢走了一步,跟着李晓明出的工厂,公交站牌在厂区南边,他却是往北边走了,宋雪梅立时就兴奋了,那边有川香馆和川味小吃,应该就是这两之一。

  果不其然,周渔他们晚了十五分钟打车,到的第一家川香馆,一撩开帘子,就瞧见了坐在里面的李晓明,周渔还好,其他三个人都快跳起来了——为了这么合理的遇见,这几天他们可没少下功夫,终于不是白做工了。

  周渔无奈地给了个眼色,带着他们直接做到了李晓明前面的那一桌,周渔的位置恰好跟李晓明面对面。过去的时候恰好可以看到他桌子上的菜:回锅肉、麻婆豆腐外加折耳根。

  真是来打牙祭的。

  李晓明看见他们就皱起了眉头,想都知道——搞销售的认人都是一绝,周渔排过一天队,宋雪梅这几天天天露面,显然是认出他们来了。

  不过周渔早就交代好了,几个人就跟没认出来似得,一个个商量好了,点了三个菜外加三碗面,坐下说起话来了。

  大抵有些出乎意料,周渔就发现,李晓明吃着饭菜,也注意着他们这边,那个目光周渔也熟悉——他应该是看出来了,周渔他们是故意的,想看看周渔他们还有什么花招。

  不过无所谓,周渔本就是要吸引对方注意力,让对方听一听自己的想法,对方能发现才是最好的——聪明人才能听出来她的意图。

  “你今天又去图书馆了,看到什么了?”这是开始的信号,宋雪梅问的。

  周渔就说:“翻到一本杂志叫做国际日化,讲的是美国投资了4200万美元新建了一座日化厂,专门生产洗护用品,用的都是最先进的设备,我就挺担忧的。”

  “担忧什么!?”

  “我在想,国际日化产品进入夏国市场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去年津市油脂厂和日本ZT签订了合同,把他们的产品引进到了外贸商店,卖的就特别好。如果这些产品都进入,那夏国的日化产品还有出路吗?”

  周渔这话说完,就听见后面的李晓明发出了哼的一声,显然是不同意她的看法。

  宋雪梅继续担任着李晓明的角色,替他发声:“不至于吧,我们的日化产品这些年也在进步,你看,现在洗衣粉也有了,液体皂也有了,顾客反应也都挺好的,咱们这两天在海市日化排队,那真是供不应求。”

  周渔摇摇头:“这只是暂时的。就跟咱们没来海市之前,觉得南州也大得很,发达的很,但来了海市,看看在川流不息的车流,看看那些建筑街道与行人,你就知道差远了。”

  “日化行业也是如此。海市日化看着好,其实很多设备都已经非常陈旧了,那天在家属院我跟一个工人聊了聊,说是还有40年前建国时的设备在用,有四分之一的设备都用了超过十五年。这不是最主要的,技术也落后啊,四五十年代的技术都是新的了,你知道黄芪皂用什么设备生产的吗?”

  宋雪梅本来是配合周渔的,这会儿也听入迷了,直接摇摇头:“什么?”

  “二十年代的开口锅,虽然经过了数次技术改造,加装了一系列的设备,但不可否认的是,它还是二十年代的框架。但国际上已经使用什么了?eirich的强化混合反应器,BDM的全自动拌料系统,TV型自动切块机,双联三联甚至四联打印机,设备差这么多,东西能一样吗?”

  后面传来了李晓明放下筷子的声音,周渔充耳不闻,就当没听见接着说,“这只是香皂,其实我们的包装罐,香精等等都存在这个问题。说真的,人家一进来,我们就相当于用铁锨跟机关枪对打,怎么可能打得过?”

  “可……”别说李晓明了,蒋学名和周三春都急了,他们是不是这个行业的,却是夏国人啊。

  是,大家排队都买不到挺着急的,可也侧面证明,人家生意好啊。虽然说别人挣的钱落不到自己手里,但这是国营厂,起码国家是赚的。

  但在周渔居然说,这么厉害的工厂,根本比不过外国的,谁不急啊。

  蒋学名直接插了话:“我们有那么多名牌呢,什么叫名牌,就证明大家喜欢,而且是喜欢了很多年。有这样的基础,怎么可能被人家一冲即溃,经理,你也说的太玄乎了。”

  “就是啊,经理,外国的确发达,但我们也不都挺好的吗?既然现在能卖得好,以后碰到了外国产品,他们一定也有办法的。”

  大概是他们都说了李晓明要说的话,后面的李晓明又没动静了,周渔浑不在意,只问:“是卖得好。可是他们卖得好吗?”

  “事实上,海市日化出名是天时地利人和,海市本就是国内的日化原材料重要产地,大量原材料在这里生产,而且海市作为经济发达的地区,建厂时间又长,人民对其印象深刻很正常,外加产品质量过关,过去还统一购销,这才有了如今的名气。”

  “在这样的基础上,他们业务处其实就是签合同的,根本跟销售没关系,是被动的。这样的销售策略,相当于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一旦外资进入,怎么和人家对打?”

  “论质量,对方多少年的研发绝对高于我们,论名气,ZST的热销可见一斑,这年头,洋品牌就是最好的广告,更何况,他们比我们会营销得多。”

  这话真是太敢说了,要知道,李晓明就在隔壁桌呢,宋雪梅他们都不敢吭声了,“经理,也没这么差吧。”

  周渔看出来了,不过这就是事实之一,她并没有危言耸听,她扫了一眼已经没有动静,应该在认真听的李晓明,淡淡地说:“不是差,我的意思是,这些产品可以卖到更好。但他们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他们的产品好在哪里,为什么热卖,人们喜欢的点在哪里?所以,他们可以做出芙蓉面、洁白,但却柔顺洗发膏和美丽口红系列却都失败了,他们没有看懂里面的逻辑啊。”

  说完这些,周渔叹了一声,这不是演的,这是真的叹息——夏国的日化产品其实在外资进入之前,有个大爆发,出现了很多名牌产品,但为什么没保住,周渔的观点是因为当时大家根本不知道为什么会卖爆,看不清本质自然也就难以维系。

  这会儿吃的也差不多了,钩子也下下去了,周渔就叫了一声:“老板结账!”

  出门的时候,她趁着掀门帘往回看,就瞧见李晓明坐在原地,桌子上的菜几乎没怎么动。

  等着出了门,走出去老远,周三春忍不住问:“经理,你说他会来找我们吗?”

  李晓明原地坐了老一会儿才起了身结账,老板过来瞧着菜没怎么动,就问:“是不是做的不好吃?”

  李晓明摇摇头:“不是,我有点事,没心情吃,下周我再来。”

  等着回了家,他就一直坐着,周渔那句:他们不知道产品好在哪里,为什么热卖,人们喜欢的点在哪里,让他一下子惊了,他一直在签合同,可真的从未想过这些。如今再想想,可不吗?虽然他能清楚的说出厂里三个名牌的好处在哪里,可是柔顺和美丽他也能说出来,怎么就卖的不行呢。

  他似乎真的不知道名牌的本质是什么。

  等着妻子于雪回家,他就问:“你觉得我们的香皂和其他香皂有什么不同吗?”

  于雪也没在意,一边换睡衣一边说:“海市人不用海市的产品用什么?”

  似乎有点意思了,但他还是想不通,一整夜都辗转难入睡,等着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了单位。

  进了办公楼,他就瞧见了等在那里排队的人,今天还是那个矮点的女孩在排队,那个经理并不在,他直接走了过去,想了想后又退了一步,对着宋雪梅问:“你们经理呢?”

第45章

  自从李晓明进来, 宋雪梅就注意到他了,应该这么说,今天宋雪梅是一直在等着李晓明出现的。

  昨天周渔带着他们离开的斩钉截铁, 甚至连等一等瞧一瞧李晓明后续反应的机会都没给, 纵然觉得周渔昨天说的挺好的,可毕竟没等到结果, 谁也不踏实。

  早上她五点就醒了。

  这是她原先在住在家里时起床的时间,那时候真的有好多事要干啊,从早忙到晚,似乎只有半夜躺倒那张嘎吱响的木板床, 将自己伸直的时候, 她才是自由的。

  被门市部录取后, 周渔很快就安排了宿舍,现在她和三个女生住在一间房, 每天除了工作学习,其他的烦恼一概没有,她已经很久没这个点睡醒过了。

  但今天, 她又醒了。

  下铺睡的是周渔, 她也不敢乱翻身,只能盯着刺啦白的天花板想:行不行?

  行当然是最好, 可不行他们该怎么办?一号店都已经在装修了,虽然没有去看过, 但她听过规划, 那么大的一个店, 如果从第一家就受挫,后面该怎么办?

  就这样,她连早饭都没吃好, 这副有心事的样子瞒不过别人,蒋学名就说:“反正今天没别的事儿了,要不我去吧。”

  周渔却否定了,“怎么没别的事?我们还有食品厂没有去拜访呢。这边今天用不到你们两个男生,去食品厂打探一下吧。”

  至于宋雪梅,周渔这么对她说的:“我不能去,昨天刚说了人家一顿,今天换我去,李处长还以为我迫不及待呢,这可不好。还是得你去,今天李处长一定会叫你去办公室,问你们经理呢?他可能口气会不好,你不用担心,就告诉他,我就在家属院里,但昨天实在是太冒昧了,并不好意思直接来找他,如果他需要见我的话,我可以立刻过来。”

  宋雪梅没想到的是,周渔简直料事如神,李晓明真找她了,甚至问出了一样的话。

  就是少了个步骤,没让她去办公室。

  但少了这个步骤,显然会引发一些关注,旁边的人都看向了宋雪梅——大家都等了好几天了,这业务处的人来来往往,谁也不搭理,怎么就搭理这个小姑娘了呢。

  这并不是最重要的,要是万一,把货都给了她,那自己不是白等了。

  所以,这些目光都带着探究之意。

  李晓明也感觉到了,他其实说完就后悔了,他平日里是个很冷静镇定的性子,但实在是昨天越想越多,压根没怎么睡。

  周渔的问题很简单,但深思起来很吓人。

  日本的ZT进入友谊商店,卖得非常贵,但销量还不错,他是知道的,当时也感叹过,怎么人们买洋玩意这么舍得花钱啊,却没多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