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国日化1981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大江流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8 KB   上传时间:2025-05-15 12:17:06

  等着去找地方摆摊了,周渔就问了句:“咱们摆哪儿?”

  小翠姨不愧是八卦先锋队员,立时就举一反三:“不能一起,这打听消息也得兵分三路,你不是说有下班买菜的,有从院子里来买点小零碎的,那就分三组,来路那儿一组,门口一组,中年再来一组,他们想怎么挑都是咱的人!”

  她说完,就看周渔。

  周渔给她竖了个大拇指。

  有着周渔启发,外加她们既然敢跟着出来,本身就是家里家外一把抓的能手,这生意自然不错。

  小翠姨和秋芬姐都在下班路上第一个,她俩胆子大又泼辣,脑袋也灵活,居然还搞了个买辣椒送小葱的活动,还挺入乡随俗,跟人家说:“炸个葱油,拌面吃!”

  围了不少人。

  其他两组也不差。

  周渔瞧着用不着自己,中间拿了一布兜子西红柿辣椒去了一趟农林渔业局,问问齐敏如试管有眉目了吗?

  齐敏如倒是真给她记着,不过试管是玻璃做的,如果坏大部分都是直接破掉了根本不能用,所以也只找到了六个微瑕的,让周渔惊喜的是,还有个没了盖的酒精灯和两副橡胶手套,她说:“手套是我多余的,酒精灯是我瞧着没人用了,就拿过来了,你要吗?!”

  要!当然要!

  接种的时候,是需要在酒精灯的炙烤下进行的。

  不过这还是不够,周渔问她:“你们能不能帮忙买?我付钱!”

  齐敏如摇摇头:“我们管的严不可能的,我帮你问问,你也找找其他渠道吧。”

  这是培育母种用的,倒是不急,周渔只能拿着试管先回来,到的时候,她们居然连周渔的那份都卖光了。

  就剩下一点豆角辣椒,也都让人收了堆,这会儿一个个都兴奋得不得了。

  要知道,来的时候虽然知道林巧慧这几天每天都能挣钱,可没真试过谁能知道呢,她们是连五分钱都舍不得花,宁愿走路。

  可现在,秋芬姐都忍不住开始算自己能挣多少钱:“我带了十斤辣椒,五斤西红柿,还有三斤茄子两斤韭菜,都卖了!这……这……”

  她一时间有点算不出来,周渔心算快,直接替她说了:“两块三。”

  秋芬姐都愣了,她知道不少,可真不知道具体多少,大庭广众的也不敢数,这会儿一听,居然超了两块钱,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其他人各自都有一块多,可没她这么激动的。

  小翠姨小声说:“让她哭哭吧不容易。”

  周渔这才知道,秋芬姐77年跟知青余勇结婚了,前两年知青回乡,原本余勇结了婚是没资格的,周秋芬主动配合离了婚,让余勇回了肃南。

  余勇走的时候保证一定来接她和女儿,可如今都两年了,人也没来,大家都觉得这事儿没指望了,劝着她再嫁,她不愿意,现在跟娘家关系也不好,日子过得艰难。

  不过她这是激动的,哭了几下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没忍住……”

  这么多钱谁忍得住?周渔笑眯眯地问:“那晚上还走回去?”

  “不走了!”小翠姨第一个说,“今天走回去,人都得累坏了,影响明天卖菜!咱也大方大方,坐回去!”

  这提议倒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有人总觉得走走路能省点钱,多好!

  秋芬姐却说:“坐回去,早点回去,能伺候伺候菜园子,这可是聚宝盆!”

  可不是,一共没几天了,要是伺候好了,多一点是一点。更何况,小翠姨还说了呢:“自己挣钱了,干嘛这么苦着自己!腿不是你身上长得啊!”

  于是等着严华的拖拉机过来时,她们都等在那儿呢,而拖拉机上,恰好是林巧慧和郭嫂子她们,跟她们一样,红光满面,一个不差,都坐拖拉机回来了。

  上了车秋桂婶子还想给周渔买票,严华直接说了:“不用了,巧慧姨和小渔的我都给免了,她带了你们这么多人,我也得表示一下。”

  周渔看了林巧慧一眼,林巧慧点点头,显然是真的,她就说了声谢谢。

  严华憨笑了笑,没再说什么,往郊区开去。

  晚上回去,周渔就将试管清洗干净,然后将留好的土豆削皮切成了小块,放进了干净锅里进行熬煮。等着煮好了在用纱布进行过滤,再次煮沸加入她买来的琼脂等物,放进了试管里,用棉被包好等待冷却。

  周朵帮忙称重和烧火,瞧着觉得稀奇:“姐,用棉被冷的多慢啊?”

  “这样冷凝水少。”其实不是太要紧,但如今条件太差了,最好是按着步骤来。

  周朵半懂不懂,等着周渔忙别的,她偷偷去看了看,果然是真的,那么热的东西倒在试管里,居然管壁没有一点冷凝水。

  她姐姐真是神了哎!

  周朵做什么周渔在里屋看的一清二楚,她刚刚其实也是故意显摆,这丫头脑子好使,但不太爱学习,周渔给她点诱导。

  第二天周渔就没去卖菜,而是一大早去了上次采蘑菇的河边,上次采摘的时候她拍了半天,肯定留下了孢子,这会儿又过了七天,按理说差不多了。

  果不其然,还是那个地方又有一丛平菇长了出来。

  南州的平菇属于低温品种,深灰色,菌盖为不规则漏斗形状,背后是白色均匀的菌褶,菌柄很短甚至没有。

  这丛平菇周渔来的正是时候,伞盖刚刚打开,每片蘑菇都非常的肥厚,最重要的是,没有虫害。用周渔的话说,这就是天选蘑菇!

  明明只有一个选择,却长得这么完美!

  周渔特小心地将它摘了下来。

  等着回去,她就一头钻进了家里最靠里的那个房间,她将那里放了桌子,充当培育室用,命名一号房。那里放着个自制的无菌箱,是周远征做的。

  不过所谓的无菌箱,并不是什么高科技,只是一个木边框嵌了玻璃的盒子,正面有两个洞口,用布料做成了套袖的样子,可以伸进手去进行操作。

  周渔先用高锰酸钾和甲醛进行了化学熏蒸,随后戴上手套,用酒精擦拭几遍彻底消毒,选了一朵开得不大不小,最肥厚,最干净漂亮的天选蘑菇放进了无菌箱中。

  她是用的组织分离法,比之孢子弹射法要简单得多。孢子弹射法要熏蒸,要浸洗,组织分离法消毒就可以。

  用酒精先将种菇仔细消毒三到五遍,随后再用解剖刀撕开,在菌盖和菌柄交接处取下菌肉,点燃酒精灯,将试管放在酒精灯上,将菌肉放入,再塞入棉花球封堵即可。

  正常是用恒温箱养着的,不过这几天天气正好在23度左右,就省了这一步了,周渔也没有恒温箱,算是赶了个巧。

  做完了周渔还看了看,觉得挺完美,就是有些可惜,试管太少了,这要是一口气来一百根试管,那她的规模一下子就扩大了。

  随后的日子就是等待了,如果一切顺利,两天就可以生出菌丝,五到七天就可以长满。

  周渔的培养料也终于发酵完成,她穷的要死,工业高压锅根本买不起,家用的又太小了,只能在土灶上进行蒸煮灭菌,等着晾凉了,直接铺在了已经放好竹片的床架上,在将买来的菌种撒上,盖上了塑料薄膜。

  折腾了这么久,林巧慧和周朵都盼着这天呢。

  两个人一个上学一个卖菜,这一天都挂着,等着回来,都一溜烟地往家跑。

  不过两个人回来后反应差不多。

  “就这?”

  周渔一共打了12个三层床架子,每一层是2平方米,一共72平栽种面积。如今,她折腾了半天的料将将好铺在一层床架上。

  也就是说,2平的草菇菌种,每天在72平的大床上醒来。

  周渔也觉得挺浪费资源的,可她真没东西啊,她只能说:“以后就多了!”

  当然,这并不影响林巧慧和周朵的热情。从这天起,她俩每天起床和睡觉的路径一致,先去一号房看看,再去2号房看看,恨不得菌丝一夜长满,蘑菇瞬间长大。

  如此两天后,这天早上周渔还在睡懒觉,就听见周朵嚎了一声:“长出来了!长出来了!”

第9章

  周朵跟小旋风一样冲进了卧室。

  这会儿已经十月初了,天气变凉,早晚都要穿上外套,周朵身上的冷意冲了进来,周渔的懒觉彻底没戏。

  她无奈地抬起头来,就瞧见周朵站在炕头,已经语无伦次了:“白的,真的有,我看见了,白色的。姐你不说白色的就是出菌丝了吗?”

  “一定是!”她明明是问周渔,可是语气却是毫不犹豫地确定,“白乎乎的不是菌丝是什么?”

  “姐!”她直接上手了,冰凉的小手就想往周渔被窝里放,周渔可知道那滋味,立时坐起来了:“我跟你去看。”

  周朵就这意思。

  她兴奋又担心,确定又怀疑。

  周朵觉得自从大姐回来后,她一个语文作文只会写议论文的人,都变得情绪多变起来。这不是她陡然多长了一些细腻,实在是她姐干的这事儿让人挂牵。

  原先老梅树下的话题人物,三五日就换一个,今天是秋芬姐的老公能不能回来接她,明天是周雪那个知青未婚夫是不是骗她,后来则是顾家那个失踪了的小儿子是不是已经出意外了。

  总之,各领风骚三五天。

  她姐回来了,稳霸榜首。

  尤其是村长给她姐找工作这事儿透出来后,大家的话题都没离开过。周朵也是农村人,想都知道大家说啥。

  那是羡慕中带着嫉妒,酸中带着期望,既讨厌她姐得了村长的青睐却又不珍惜,又希望她姐真的能种出蘑菇来,那叫一个矛盾。

  周朵今年六年级,上的是村小,同学都是附近村里的,都知道周家的事儿,顾大苗就问她:“你姐工作都不要,天天想着种蘑菇,是不是脑袋坏了。”

  周朵倒是没当时出气,她爸去世的时候交代她们了,以后家里没男人了,在农村是要被欺负的,有事别硬出头,要学会变通。

  周朵给他书包扔河里去了。

  所以,为什么她天天比周渔跑菇房还勤快,是因为她憋着一股气啊。妈也是,虽然带着大家天天卖菜挣钱,可她也担心着呢,她姐要是种不出蘑菇来,一个大学生,又把村长的工作给拒绝了,那可咋办!

  母女俩都为周渔愁死了,还不能告诉她,结果周渔日子过得特别舒坦,都胖了。

  哎!她可心真宽!

  周渔是被周朵催促着起了床,大抵嫌弃她慢,这位好妹妹还给她拿了鞋,等着她穿上了,就迫不及待地推着她去了一号菇房。

  一号菇房是周渔用来培植平菇母种的。

  这会儿一共六个试管,周朵指着中间那个,小声说:“那儿,那儿,姐,你看是不是?”

  连林巧慧也过来了,跟着低头往里面瞧。

  土豆和琼脂做的培养基,是淡淡的黄色,其实如果真长了,看起来挺容易,就是周渔拿回来的这几根试管太老旧了,玻璃都被磨花了,所以真需要仔细一些。

  “有吗?哪根啊?”林巧慧问。

  周朵连忙说:“就第三根,你看有点白色的,一点一点的是不是?”

  林巧慧也连忙盯住了第三根,“是吗?”

  周朵立刻急了:“真是真是,肯定是一定是,不能不是!姐是不是?”

  这样子,如果周渔说不是,这丫头八成得哭出来,但显然,今天她哭不出来了,周渔仔细看看,点点头:“是!”

  顿时,周朵就耶了一声,连林巧慧也惊讶地说:“真是啊?这点什么时候能长大啊。这能长出蘑菇吗?”

  周渔点点头:“很快的,晚上来看,就能看见大团的白色菌丝了。”

  她说的气定神闲,这母女俩终于放下了心,不过周朵也有担忧:“那屋有没有动静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8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国日化1981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