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这样的人一起生活,肉眼可见的无趣枯燥、单调乏味。
“大嫂你别再劝我,我的目标很早就告诉过你,我是要嫁给城里人的。”
薛子梅这个宏图大志,黄玉美早在几年前就听过,那时她刚嫁进薛家,婆婆尚在。
婆婆身体不好,张罗着给薛子梅说一门亲事,想在闭眼前把这个漂亮又不安分的女儿嫁出去。
亲家是村头卖猪肉的小陈,一家人经营猪肉摊子,收入不菲,成为村里头一户盖起二层小楼的人家。
多少人想去攀亲戚呢,小陈只相中薛子梅。
薛子梅没同意。
她嫌弃小陈身上一股洗不掉的油腻猪肉味,并当着全家放出豪言,以后嫁人只嫁给城里穿得干干净净身上有清爽皂香的男人。
婆婆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
很难说这里面没有被薛子梅气到的成分。
婆婆走后,这些年陆陆续续不少人上门提亲,薛子梅抱着她的宏图大志,一个也没答应。
兜兜转转二十四了,依旧孑然一身。
她只比薛子梅大一岁,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再任由薛子梅这么任性下去,她怕她婆婆哪天从地里气活,跳起来责骂她这个大嫂不当家顶事。
“子梅啊,我知道你想嫁城里,可城里人哪是这么好嫁的。”
城里人个个精明势利,娶媳妇优先考虑门当户对的城里女人,实在讨不到老婆才来乡下找。
这样没用的男人,薛子梅又看不上。
这不是踏入死胡同了么。
张行舟好歹在城里有份工作,以后努力努力,说不定能在城里立足,这已经算是很好的选择,薛子梅该知足的。
薛子梅偏不知足,“张千帆都能嫁城里,我为什么不能嫁?”
张千帆是张行舟的姐姐,和薛子梅同龄,小时候一起读过书,关系不怎么融洽。
读书时代的薛子梅出落得亭亭玉立,在一众其貌不扬的女孩中显得尤为突出,很受男孩子们青睐,同时也招致不少女孩的白眼。
张千帆便是其中之一。
两人经常暗地里较劲,穿衣服要比,写作业要比,出成绩要比……
多数是张千帆落败。
这一局面在张千帆嫁入城里后得以彻底扭转。
无论学生时代的薛子梅风头如何强盛,在嫁人这一项输给张千帆,便落下一大截,偶尔碰见从城里风光回娘家的张千帆,薛子梅都要绕道走。
这何尝不是薛子梅固执地要嫁进城的原因之一。
黄玉美重重叹了一口气。
是啊,既然张千帆都能嫁进城,凭什么薛子梅不能找户城里人家?
论模样论身高论口条论智慧,张千帆哪一样都比不过薛子梅,这样的人能嫁进城,她家子梅肯定也可以。
她又何尝不希望薛子梅嫁进城,每次瞧见张千帆回娘家带来好东西时,她眼巴巴望着,不知道有多羡慕。
张千帆嫁进城后不忘娘家人,很快给张行舟在城里谋了一份工作。要是薛子梅做了城里人,不知道能不能给她家子勇也在城里安排一份每月拿固定薪水的工作。
家里三兄妹,子勇憨厚老实,子兰木讷谨慎,都上不得大台面,要想飞黄腾达过上好日子,还得靠聪明灵活的子梅。
黄玉美似乎也腾升起做城里人的美梦。
“行吧,你不答应就不答应,只是……”
那些提亲礼她实在舍不得退回去。
薛子梅看出她的犹疑,安慰道:“别心疼那些提亲礼,等我以后嫁进城,回娘家的时候按着两倍的规格送给你和大哥。”
这番大饼很受用,逗得黄玉美咯咯大笑。
可惜饼终究是画的,隔得太遥远,几句空话除了心灵安慰没其他作用,吸引力远不如眼前的实物。
在一阵纠结的取舍思考后,黄玉美想出一个自认为绝妙的方法。
“既然你不愿意嫁,那我让子兰嫁。”
“让子兰嫁?”震惊于黄玉美的贪财,薛子梅愣了半天才回神,她从鼻腔里发出一声冷哼:“那也得张家同意才行。”
“这个你不用操心。”黄玉美已经想好对策。
王婶子过来只说张家要娶她家二姑娘。平时二姑娘称呼的是薛子梅,那是把薛子勇算上之后的排名,若是不算薛子勇,那薛子梅就是大姑娘,薛子兰才是二姑娘。
到时候掰扯起来,她也不是没有道理。
就这么定了!
打定主意的黄玉美立即起身往厨房外走,“子梅你替我看着火,我去找子兰。”
慌忙走到前院,发现薛子兰安静蹲在井边杀鱼。
看着熟练的刮鱼鳞动作,黄玉美很是欣慰。
她不过随口嚷嚷一句想念鱼汤的味道,薛子兰便乖乖去湖里抓鱼。这么听话的小妹,不愁不答应她的计划。
“子兰,你过来一下,我有事情和你商量。”黄玉美站在门口笑容可掬地朝薛子兰招手。
“哦。”
薛子兰放下菜刀,冲洗手中的鱼腥味,面上看不出情绪地慢腾腾起身。
——
等在路口的张行舟百无聊赖踢着地面的小石子。
凉风吹动他衣领,领子划过下巴,刮得他心里莫名烦躁。
他紧张又期盼地朝路口张望一眼。
终于,苦候的人来了。
他三步并作两步奔过去,抓着王婶子的胳膊一脸关切地问:“怎么样,薛家同意了吗?”
王婶子拍拍他肩膀,笑得开怀,“你这么大手笔,人家还能不同意?”
“那就好,那就好。”
张行舟长长舒了一口气。
他得准备准备娶媳妇咯。
第02章 拒绝
黄玉美装着心事往屋里走,一抬头瞧见放学回来的大闺女薛敏敏站在木桌前,眼巴巴盯着桌面的荔枝罐头和桔子糖,目光在两者之间来回徘徊,馋得厉害。
“妈,”薛敏敏一只白嫩小手畏畏缩缩摸向荔枝罐头,小声支吾:“我想吃。”
“不行。”黄玉美快步上前,将荔枝罐头揣进口袋,“罐头不能开。”
以后亲戚间人情往来还指望着它呢,哪能这么奢侈。
一看罐头被收走,薛敏敏满嘴的馋虫从眼里涌出,大颗大颗的馋虫往外掉,她也不拿手背去抹,只默默站着,一副委屈至极的模样。
唉,这闺女性格随了她爸。
老实木讷,心里委屈也不吭声。
黄玉美看不过眼,撕开那袋桔子糖,掏出两颗塞到薛敏敏手里,“别哭了,你爷爷抱着弟弟去逛茶馆了,你去叫他们回来吃饭。”
得了两颗桔子糖的薛敏敏破涕为笑,领下任务的她含着满嘴甜津津的橘子味,手舞足蹈往外跑。
打发走自家闺女,黄玉美指着满桌子东西转头对跟过来的薛子兰说:“瞧见没,这些都是张家的提亲礼,你看你也到了出嫁的年龄,该考虑了。”
薛子兰没吱声。
女孩子家面皮薄,黄玉美以为她不太好意思谈论想法,领着她走到后院走廊,耐心引导:“张行舟这人还不错,在县城有工作,你嫁过去,吃穿肯定是不愁的。”
薛子兰依旧没吱声。
黄玉美忍不住了,拿胳膊肘戳她,“什么想法,你倒是表个态啊。”
哐当一声,墙边靠着的簸箕被穿堂风吹倒,薛子兰弓腰扶起簸箕,用扫帚压住。垂下眸子缓缓道:“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黄玉美以为自己听错了,求证似的追问:“你说你不同意?”
“嗯。”薛子兰态度坚决地点头承认。
哈,真是见了鬼了。
黄玉美觉得好笑,仿佛头一天认识薛子兰,盯着她上下左右打量,“你跟我说说,你为什么不同意?”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薛子兰如实相告:“你和二姐在厨房里的谈话,我都听见了。”
“所以呢?”黄玉美不解,“你就因为这个不同意?”
她和薛子梅在厨房也没谈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啊。
“你别听你二姐瞎说,张行舟挺有前途的,临时工也是工,工资照样拿,比咱们种地强多了,你跟了他,难道不比嫁在村里强?”
黄玉美以为薛子兰信了薛子梅的有意挤兑,对张行舟的经济情况产生担忧,一顿解释后,听得薛子兰小声嘟囔:“可是,他要娶的人是二姐。”
原来介意的是这一点啊。
黄玉美这下明白了,几乎是脱口而出:“你二姐眼光高,看不上他,我寻思这人条件还不错,肥水不流外人田,你嫁过去正好。”
薛子兰垂着眸子不说话,唇线绷得笔直。
意识到自己的言语有些不妥当,黄玉美稍稍缓和语气:“子兰啊,你别怪大嫂说话直接,大嫂不是外人,跟你说的都是掏心窝子的话,我是看人家条件实在不错,推了可惜,才让你嫁过去。”
“你想想,张行舟长得一表人才,高大魁梧,又在县城有工作,村里没几个后生比得上,大嫂可是真心实意为你着想,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你不能犯糊涂。”
“是么?”
薛子兰低着脑袋,心里跟明镜似的。
这番言辞说出花来,也掩盖不了她二姐看不上的人才轮到她的事实。
从小到大,她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她所有的衣裤都来源于她二姐的旧物。衣裤总是不合身,像罩衣罩在身上,松松垮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