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三丝就是一道刀工大于味道的功夫菜,清淡中又品味出火腿、鸡肉、笋与清高汤融合的味道,可以说淡而不寡,味在其中。
倒是草头圈子安然更喜欢,草头是嫩苜蓿,用热油爆炒后软糯带有酒香,这里所说的草头便是猪大肠头,切成扳指大小的段红烧出来放在炒好的草头上,一道菜两个味,不愧是这家店的招牌。
红烧河鳗,满满的浓油赤酱味,很附和本地人的要求,那碗江团鱼丸做得很鲜美,鱼丸嫩滑爽脆,微微Q弹,一吃就知道用了功夫,拇指生煎包除了甜有些不习惯,其它挑不出毛病,这家店能将这么小的包子做出里面馅料充足鲜美多汁着实不容易。
安然挨个尝后又点了两份草头圈子,两份八宝鸭,总要给那几位大神换换口味才对。剩下的全打包回住处。
趁着沈安荣没在安然进空间准备麦种,要装麻袋,这个沈安荣打量的眼神很奇怪,安然猜测他对她已经有所怀疑,但她不想装原主,她要过她的生活。
趁着还有时间在空间准备了两套武功秘籍,再练练身手,这具身体底子差,年龄大,想练好身体的柔韧度是必须吃些苦头。
一觉睡到太阳偏西,门被敲响,是他们跟来的一个工人“大小姐,三少爷请你下楼去吃晚饭。”
安然答应着赶紧换衣服出门,楼下除了沈安荣还有一个青年,眉眼间与沈安荣很相似,“老四!”这是沈家的四少爷沈安乔,在上海读高中,准备出国事宜。
“姐!”沈安乔笑着打招呼,沈安荣一拍四弟“走吧,哥带你们去吃洋餐!”
吃洋餐是时尚新潮的代表,那些洋餐馆是上海开埠后随着洋人的到来陆续有的,开始只针对洋人,后来一些有头有脸的国人也能进了,随着洋餐馆的增加现在也开始对世人开放,吃洋餐也就成了当下人最向往时髦的去处。
沈安荣带他们来这一片就有十几家洋餐馆,规模有大有小,但装修上一看就及其赋有西方韵味。他们去的是一家德国人开的餐馆,进来便感觉进入了一家古老的博物馆,不管是风格还是装饰都带着浓浓的西方文化。里面高大宽敞,装饰华丽张扬大气,与中国的含蓄厚重严谨截然相反。
“哥,你来过?”安然低声问。
“没,第一次!”
安然心里好笑,怎么装的像是这里的常客。
“哥,你会点餐吗?”安然瞟向过来的服务生。
“不是有老四吗?老四,你应该会吧?”
“哦,会吧!”
听着就没底气,安然翻了两人一眼。
“三位吃点什么?”服务生将菜单拿给他们,这时候的菜单可没图片可看,是德文菜名和价钱。价钱他们能看懂,这个名字?
“没国文餐单吗?”安然见兄弟俩已经翻看两遍了都没确定吃什么便问服务生,“或者你给我们推荐一下。”
服务生微笑应答“我们没有国文餐单,抱歉,如果三位是第一次来,可以品尝一下我们买的最好的炸猪排,土豆沙拉、香肠拼盘、特色猪手、意大利面、法式面包——,汤可以要蘑菇汤或罗宋汤,还有这款甜点——”
服务生介绍了不少,安然自动忽视那兄弟,随着服务生介绍开始点餐,等服务生一走兄妹三人相视而笑。
“还是安安厉害!”沈安荣不得不说带着安然来少了很多尴尬。
“我与同学是吃过洋餐的,不是这家,是英国人开的,他们的菜单我们能看明白,可这家的餐单写的不是英文啊。”沈安乔解释说。
别解释了,赶紧准备吃吧!沈安荣装作淡定,拿刀叉开始比划,怎么拿都不如筷子好用,沈安乔这回有了用武之地,开始示范他们怎么拿刀叉,沈安荣也会看看别的餐桌怎么吃。他上的私塾,没接触洋玩意,为了以后的社交他必须学会。
菜品上的很慢,先上来的是面包鹅肝酱,接着是他们点的蘑菇汤,三个人不再说话,而是用眼神交流,沈安乔拿了一块烤的酥脆的面包片抹了一勺鹅肝酱送进嘴里,那俩学着吃。
沈安荣皱眉,外国饭怎么上来先吃这个?但他是来学习的,便气定神闲地吃,别管什么,吃就是!不过蛮好吃。汤放在盘子里,怎么喝?安然拿起勺子给了他一个眼神,这样喝!原主上过女子学校,接触过洋教士,安然想利用这一点让一些东西合理化。
等吃猪排的时候还好,到了吃牛排的时候沈安荣一个眼神接着一个眼神的给那姐弟,怎么没做熟就端上来?这个东西怎么切?娘的!——
吃牛排就如进行了一场战斗,等吃点心喝茶的时候三人才轻松下来,谈谈家里事,问问沈安乔什么时候走等等。
沈安乔很纠结,他已经知道姐姐离婚的事,关键是他与陈家二少爷很不错,这次本来两人要一起出国留学的,可他哥哥都不要他姐了,还差点把他姐杀了,他不知道该怎么面对陈景安这个朋友了,再像以前当做什么都没发生,他做不到。
沈安荣拍拍老四的肩头“随心就好,景安不是他哥。”
“哥,我知道,可——”
安然一听便明白了,“我无所谓,渣的是陈景谦,那个陈景安和他妹妹还是不错的,别为我和他哥的事影响到你们的友谊,不过也要当心他哥暗中使绊子。陈景谦来这里教书,你以后不要与他接触,干什么安个心眼。即使与陈景安相处也一样,人的本性没什么纯善,世上没有几个人希望你过得好,笑人无恨人有,这是人之常情,也是人的本性。”
沈安荣不得不正视眼前的妹妹,“你姐说的对,防人之心不可无。”
“哥,姐,我知道了!”
出来三人在黄浦江边消消食,这才可以用正常声调说话了。
“姐,以后没事就跟三哥出来走动走动,等我去了美国你也可以过去看我。”沈安乔是一位很阳光正直的青年。
“我想先在家待一段时间,打理一下我的田产,跟徐妈徐嫂学学做菜。”
“这样挺好,小志还小,现在还需要你,平时帮着大嫂打理一下家务,以后想干什么就去干什么。”沈家从不束缚儿女,即使安然是女孩一样很自由,就是不知道为什么那个陈景谦就是看不上。
三人溜达很晚才各自回去,第二天安然去码头货场等处寻找让麦种出来合法的机会,上海的码头很繁忙,大小船只穿梭不断,装卸货却是全靠赤脚破衫的搬运工。
安然出来换了一身男装,头戴笠冒,怎么看也不会被人注意的那种。看了半日居然没被她找到一艘船是运小麦的,来的粮食几乎都是稻谷。
正在发愁之际,一名汉子上来搭讪“小哥,你在找什么?我看你在码头逛了小半日了。”
汉子给人的感觉是忠厚,但眼神却透着精明,这种人做中间人很适合。“我想买一些麦种,可半日下来却没见到新运来的小麦。”安然试探着道。
“小哥买麦种可是找错了地方,小麦一般北方种植较多,而且品质很好,北方过来的船不在这个码头!”
“那在哪个码头?”
“大连码头,您要是信得过我,我可以带您过去,您只需给我五毛钱即可。”
“离着远吗?”
“不远,咱们坐车半小时就到。”
安然给了他五毛钱“谢谢,我自己过去!”
“谢了!”男人高兴离开,寻找下一个目标。
第271章 安然叫了一辆车去了大连码头,那边果然更多的是从北方来的船只,小麦还……
安然叫了一辆车去了大连码头,那边果然更多的是从北方来的船只,小麦还不少,是给几家面粉厂的货。安然连续问了好几家才有人同意卖给她十袋小麦,每袋两百斤,这就是两千斤,做麦种足够了。
十袋小麦运到他们住的旅馆,安然要了一间一层的屋子存放这些东西,东西进来自然换成她准备的麦种,此次目的终于完成。终于可以放心地出去逛了,出来一趟除了月饼还要给家里买些其他,如很时髦的西洋毛呢、丝绒、床品,很精致的蕾丝,时尚的皮鞋棉袜,安然还给自己定制了两套男装,一打旗袍。
旗袍很适合中国女性,安然本来就打算要给自己做一屋子的旗袍,来了上海哪里能错过?找一些旗袍的款式样子还是很好找的。
打听着一家老字号绸缎庄,一进来便被里面多种绸缎迷了眼,不愧是老字号,整整一层大堂陈列的布料品种样式就有几百种,里面客人络绎不绝。伙计热情招呼,安然便拿出一打旗袍、大衣、便装的样式图稿,“这些能不能做?”
“能!太能了!”伙计即使不会做衣服也是有些见识的,这些款式样子简直太新颖太漂亮了!而且是从没见过的样式!伙计生怕流失机会忙招呼着安然坐下喝茶“我这就请掌柜的过来跟您谈,您能不能*将这些——”叫什么好?
“你说的这些设计图吗?拿去吧!”安然不介意被人看,如果能赚点外快更好。
伙计忙道谢,欢欢喜喜激动万分地奔向大掌柜的徐叔。
徐成达正在给一名贵妇介绍着新来的绉缎,见伙计朝他疾步过来新下不快,慌张什么?没看他有贵客!但见伙计一脸欣喜手里拿着一打纸还是想问问到底是什么让素来稳重的伙计这样失态。
“小六?”
“大掌柜,您看看这个!”小六能看出大掌柜对他的不满,但他实在是忍不住冲动。
徐成达接过那些纸只是一眼便目光再也移不动,他盯着画面足有一分钟后马上看下面的图样,都是旗袍,不,还有大衣便装,这些旗袍款式很新颖,将女人的曲线完全勾勒出来,这样的衣服不但不显不雅,而是衬托地女人更端庄高雅。大衣很随性,更像欧美风格,做出来就是爆款啊!
“好!好!好!真是太好了!”徐成达连声说着好,一旁的贵妇也看痴了,见他看完接过来又仔细地看。
“小六,这是哪来的?”徐大掌柜忙问。
“大掌柜,是那边那位太太拿来的,您是不是过去一下?”
徐成达可没忘自己还在接待贵客,他看向汪太太,没等他说汪太太便道“这些图样我也很喜欢,我跟你过去。”
安然正喝着茶,便看到一男一女过来,男人约五十多岁,一身藏青长袍,头发已经剪成时尚的短发,脸上是久经历练出来的笑容,边走边对身边女人恭敬有加,微带讨好意味,又对安然不失礼貌。
女人四十上下,体态丰腴,一身贵气十足,身边还跟着两个整齐干净的丫头。安然忙起来笑着看他们,徐大掌柜忙自我介绍“太太,我是这里的大掌柜,这些图样都是您带了的吗?”
安然点头“想给自己做几套衣服,就随便找了一些样式,大掌柜,您这里能做吗?”
徐成达满脸堆笑“能,当然能!您怎么称呼?”
“免贵姓沈!”
对方没说夫家姓氏,徐大掌柜就知道不能用太太称呼对方了。“沈小姐,这位是汪太太,她对你的图样也很感兴趣,要不咱们二楼慢谈?”
汪太太一直笑着观察着安然,伸手“沈小姐,不介意的话我也想看看这些图样,好漂亮!”
眼前的女人有着雍容华贵的气质,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女人,这种女人不是夫家有权有钱,就是自己有足可以炫耀的身家,安然伸手与之相握“当然可以!”
两人瞬间居然有种息息相连的感觉,相视而笑,相携随徐大掌柜上二楼,上面自有人伺候,三人落座。徐大掌柜再次将图样看了一遍,旗袍袖子有长有短,有宽有窄,领子有高有底,腰身和边的设计一样变化多端,有端庄大气的,有略传统的,还有简约时尚的。
除了旗袍,还有两身大衣,简约大气,面料标注华达呢、毛呢,另外是两身便装,都是裤子与上衣搭配,宽松随性,看着就舒服。
“这些图样是沈小姐画出来了的?”徐大掌柜看完后又问道。
“闲来随便画画,总觉得身上的衣服太繁琐,有时候做事不方便。”现在的衣服比较传统繁复,宽大的衣袖让她很不方便,安然很想说不是自己画的,可不是她又是谁?只好厚脸认了。
“沈小姐的图样我可都喜欢,冒昧问一句,你这些图样我能不能用?当然我不会白用,什么条件你说。”汪太太欣赏完后笑着对安然道。
“汪太太喜欢尽管用,千万别客气,本来就是画着玩的,又没本钱,难得汪太太喜欢。”
“哪能白用你的图样?这样吧,你做的衣服都算在我身上,徐大掌柜,你可要把衣服给我们做好了!”汪太太大手一挥,很是土豪。
安然客气再三只好认了,三人开始根据每种款式选面料和颜色,因为两人的年龄不同,倒是没雷同的。
“那我请汪太太吃顿饭吧!这个面子您可一定要给我!”选好面料安然起身道。
“行,我也饿了,走,咱们去绿波廊!”汪太太今日高兴,挽着安然便走。
绿波廊餐厅是一座始建于嘉靖年间一座园子的一部分,位于城隍庙九曲桥畔,原名乐圃廊,因园子主人后代不成器,渐渐变卖了家产,绿波廊这部分被人买去开始做起了餐厅,而且越做越大,到了民国已经是闻名遐迩的海派餐厅之一,并以海派菜著称。
绸缎庄离着绿波廊不远,汪太太有自己专属的黄包车,两人便坐了上去。现在的黄包车还不叫黄包车,而是叫东洋车,因开始盛行于日本,并从日本购进,也就有了这个名字。
两人一到餐厅便有人热情招呼,“汪太太,您来了,还是老地方吗?”
安然一听就知道这位是这里的常客。
“还是那间包房!”汪太太径直带着安然上了二楼里面一间包房,隔窗便能看到外面的景致,还真是好地方。
汪太太点了几道菜,安然又加了一些,两人边吃边聊,不得不说这里的点心做的非常精致好吃,尤其眉毛酥和萝卜丝酥饼桂花拉糕。
安然也尝了这里的草头圈子,味道比她去的那家略孙,倒是虾子烧大乌参有些惊艳,还有蟹肉小笼,比徐妈做的更鲜,干炒河虾甜味大于咸味,里面的虾肉很嫩。
“怎么样?这里不错吧?”汪太太吃的不多,却努力让安然尝,仿佛安然多吃比她吃还高兴。
安然擦擦嘴笑道“不错,菜好景致也好。”
“下次再来一定去找我,地址你可记住了?”
“当然记得,等过了十五如果不去北方我便来找姐姐!”
“这就对了!”汪太太很高兴。
安然没想到这位汪太太的丈夫是银行的总经理,在上海金融界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即使她没熟读历史对汪太太男人的名字也是听说过的。汪太出身名门,父亲是清朝的三品大员,家境更是殷实,与这样人交往安然觉得会很受益,尤其在上海很讲究圈子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