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算算日子,该不会怀孕了吧?生个儿子是她计划好的,怎么也要让杨林有个……
算算日子,该不会怀孕了吧?生个儿子是她计划好的,怎么也要让杨林有个后。给自己把了个脉,似乎真的怀孕了。
这个消息得到一位老郎中印证后,最高兴的就是杨林,谁不希望自己有后?这天开始,安然进入养胎模式。大家都知道女东家怀孕了,也都替她高兴。
养胎就是无聊地呆着,越呆脑袋越锈,无聊了也去妮儿房间逗逗两只紫貂。现在两只紫貂被妮儿养的油光水滑的,这丫头啥都敢给它们吃,只要它们想她就敢弄来。
为此没少挨说,可丫头一哭,什么都解决了。安然背地让小只小狐狸去管教管教,两只狐狸的管教手段就是上爪子,被胖揍了一顿后两只紫貂别提多听话,乖得不要不要的。
安然最是喜欢那身油亮的皮毛,冬天抱着暖暖的,就是不知道她整一个貂皮大衣那俩货啥表现?
安然没敢选紫貂,而是选了水貂皮做的大衣和短款,男人们选择更加厚实的水獭皮,在东北没件皮衣过冬太遭罪,不管你穿多少一出门就被风打透,皮衣永远是最好的选择。
安然在屋里除了摆弄些布料皮料做东西实在无事可做,最后只好抓着妮儿小姑娘学东西。
“妮儿,你应该学识字了,还有我们应该继续学洋话了。”
“好的娘亲!”
呦!这么痛快吗?
安然依旧情莉莉娅来教她们,莉莉娅家的生活并不好,安然只能用这种方法帮她一把。好在莉莉娅也是受过教育的,安然重新拾起俄文,同时也教莉莉娅中文。
了解了她家面包的品种后安然没给她建议,而是与她一起做了几款蛋糕和蛋挞,面包是最费时费事的,而蛋糕相对出货更高,只要将坯子做出来剩下就是你的想象了。
“安,这些我可以在店里做吗?”莉莉娅很激动,她也知道她家的面包很单一,可她们只会这些。
“当然,你想用都拿去,我又不做这个生意,也就是偶尔想起来做做,这还是一位老修女教的呢,如果她知道这些能改善你家的生活她一定很愿意!感谢圣母玛利亚!”
莉莉娅赶忙诚心感谢圣母玛利亚,莉莉娅的感谢还表现在实处,每次来都要给妮儿带一下小蛋糕,她说现在的小蛋糕卖的非常好,就是糖和面粉价格太贵。
安然给她提供了一批质优价格便宜的白糖和面粉,莉莉娅更是感激不尽了。
安然知道现在的白糖是真贵,而且货源很紧张,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的,说是属于奢侈品都不为过。好在她囤了太多,按她家使用量几十年是够用了。
安然感觉自己养胎的日子美滋滋,一日三餐杨林变着花样送来,现在有妮儿陪她一起学东西,大炕热热的,屋子暖暖的,炉坑里烤着红薯,手里啃着冻梨,外面是忙碌的伙计,这小日子——
转眼进了年根,来吃饭的依旧不少,大多是附近的商户和想换口味的洋人。俄国人没有春节概念,过春节的时候安然送莉莉娅一袋冷冻的饺子,这是她喜欢吃的中国食物。莉莉娅说中国的食物很好吃,不像他们那么单调,每天好像都在吃面包喝汤。他们也喜欢吃牛肉,就是太贵了,后来安然教她去西餐厅买牛肉边角料,回家用土豆萝卜炖。
姑娘学会了,这道菜成了她家最长吃的。后来跟着安然学用便宜的骨头炖汤,别管是猪骨、牛骨、羊骨,只要火候到了什么汤都好喝。
莉莉娅与安然相熟后也给安然带了很多外面消息,还有他们俄国人在这里真实的生活。但凡在家乡能过的去谁也不会背井离乡来这个冰天雪地的地方。
“别看有些人表面光鲜,其实他们是落魄的贵族,还有像我家躲避债务的,犯了罪的罪犯,在家乡没活路的,更多的是被驱赶过来的——”
安然听着怎么这么像他们闯关东的?不管什么原因大家都是为了活着。
安然很喜欢他们做的大列巴,在碳火烧烤一烤,抹上一层芝士或黄油,非常好吃,如果再来一片火腿更好。
杨林觉得安然想法很奇特,东西总想换着样吃,而且想法奇奇怪怪的。
你不了解啊!安然安暗自嘀咕,她都经历了多少世界了,脑子里能不奇奇怪怪吗?
一个冬天安然几乎没出去过,开春外面道路又很泥泞,加上肚子已经显怀,杨林就怕她摔了,更不敢让她出院子。
怀孕如此漫长,等到分娩时安然终于卸下了包袱,没让大家失望,杨林有后了。安大成又去找人起了名字,既然那么喜欢起名干脆把妮儿的大名也定了吧!
杨明玥,杨志鹏,女孩美丽聪慧,男孩鹏程万里,安然的月子做了三个月,出月子时外面已经凉了,没办法,只能在家继续苟着。
学了快一年的俄语该会的已经会了,莉莉娅店里越来越忙,安然便不再让她来教学。忙了才好,忙了才有钱赚。
明玥开始拿笔写字了,安然开始教她算算数。今年的红薯和土豆是安宁回去带回来的,依旧是满满的山货干菜和去年酿制的葡萄酒。还有今年的新玉米、新小麦、新黄豆。
红薯太多,安宁说村里往外卖了不少,土豆没办法再用了,有新种最好,玉米很高产,全村人都想要种——
安然才恍然自己忘记了把种子捎回去,看到玉米她记起了她的黏玉米还没找地方,真是一孕傻三年。新种她有,但不能都用了,她要计划着用,明年开春或许能回去一次。
四车红薯安大成还嫌少呢!现在饭庄用红薯的量很大,除了拔丝地瓜他们还增加高烧和鸭黄,如果不能吃硬的老人可以选高烧或鸭黄地瓜条,软糯香甜一样好吃。
安宁还带了不少地瓜粉和土豆粉,是粉末不是粉条,这两种粉用量可不小,尤其做挂糊酥炸类的菜,少了淀粉就是做不成。
“那些下脚料村里人都用来喂猪喂鸡了,人吃不过来。”安宁回报道。
“村里养猪的人家多不?”
“今年有好些人家都养了猪和鸡,我爹还问咱们要不要?”
“要!当然要!等天再冷些,不然路上肉会坏掉。”安大成想回去看看了,吃上新玉米渣粥感慨更多,谁曾想一年就能吃上饱饭了。
明年还得让大哥老三继续开荒,他这里缺粮食,尤其白面大米。不说给客人的,就是他养的这些人一天就要消耗不少粮食,好在大家不挑食,玉米饼子管饱就行。他的梦想是能天天吃上大白馒头,顿顿红烧肉。
安然最关心家里那些地能不能忙得来?
安宁说干活了雇人,流民很多,有的只管饭就给干活,何况家里还有牲口帮着种地拉货。
赶着季节安家又开始囤货了,地窖一天比一天满,安然偶尔出去溜达溜达,赶上有好的鱼货山货就存一些。还有各家种的青菜,他们家最费的是大葱,羊肉大葱的饺子除了肉可不就是葱。
每每买葱的时候安大成就嫌弃东北的葱,没有山东的葱好,可山东的葱过来的有限,最好的葱还要做海参用,做饺子只能用本地葱。
到囤葱的时候安大成大手一挥,就是买!这回地窖再大也彷佛不够用。
上冻后安大成回了一趟大柳树村,将各家的钱给结清了,并将安然准备的粮种稍了回去,回来拉了三车的猪肉和三车的鸡鸭鹅、红薯粉条、雪蛤油、松子等。雪蛤是安然要的,饭庄用量不大,但安然想要,偶尔炖一碗给自己补补。
三大车杀好的猪肉不少,杀好就冻的硬邦邦,存起来能顶阵子。现在的猪纯天然养殖,最少一年,炖出来香气飘得老远。就如蒋老板说的,隔着二里地就能闻到你家又炖肉了。
这点肉依旧不够,安大成又托别人弄了十几头猪回来才算完事。即使有鹿肉、狍子肉、老虎肉,猪肉始终无法被其他肉取代。这年头人缺油水,最喜欢用猪肉解馋,当然也是因为猪肉便宜油水足。野物活动量太高,肌肉发达脂肪低,二者无法比拟,想做到猪肉的香不易!
安然参观了一下地窖,别说好货真不少,天鹅、大雁、熊掌、鹿茸、虎鞭,真是好货越来越多,家底越来越丰。姐终于敢明目张胆地吃天鹅肉了!
又苟了一冬,明玥小朋友将三字经和百家姓都学会了,被安然忽悠着开始学英语。值得表扬的是安家小子们俄语现在说的贼溜,主要是来吃饭的俄国人多,还有莉莉娅的教学,说着说着都会了,包括杨林。
就是安大成也能拽几句,他说不好却能听懂,有时候家里你说国语,他用俄语,偶尔还有英语混进去,好在大家都能听明白。
今年年底安大成和杨林算了好几天的账目,安然知道饭庄应该是赚钱的,就是不知道师傅俩是怎么分的。经过一年多的经营饭庄也应该将账目算清了,毕竟开业时安然铺垫了不少东西,那些东西都是有账的。
只是饭庄刚开始经营,底子太薄,根本没钱给安然结算清。
安然被叫进来,桌上摊了一堆账薄,安大成将一盘银元和几根金条推给安然“这是除了房钱补给你人参和买东西的钱,拿了这些钱咱们父女的帐就清了,你自己对一下,亲父女也要明算账。”
安然看了一眼账簿,扫了一下盘中的钱,杨林朝她点点头,安然笑道:“嗯,有爹和杨林在不会差,没想到咱们家一年多时间赚了这么多!”
“哪有那么多,里面有卖人参的钱,希望来年更好吧!”安大成挺满意,虽然手里没落下什么钱却赚了不少东西,卖出去都是钱。以后再赚就与徒弟平分了,说来还是他赚了。
杨林回去跟安然说了一下与岳父商量的结果,“建房钱基本上都是咱们家出的,爹说等有钱了他会在外面给阿恒单独建一座宅院,这边就给咱们。鲁味斋从明年开始获得的利润两家分。岳父本想四六分,说阿恒还没能力上灶。是我没同意,就是对半分我都觉得占了便宜。
我没忘是爹把我养大,传了我手艺,在我看来我就是安家的儿子。还有这个店,没爹坐镇我自己是撑不起的,希望你能明白,即使今日你把这些钱分给爹一半我都没意见。”
还算有良心,安然笑“就这样吧,既然爹决定了就听他的,大不了以后我们多孝敬孝敬他。”
“嗯,和我想的一样,媳妇,钱存银行吗?”
“不存,我有地方放,你放心,任何人都找不到。存银行就被别人知道咱们家有多少钱了,财不外露,明白?”
“明白!”
第438章 还要建两本账,什么都要防一手,安然与杨林提了一嘴,这一嘴为鲁味斋省……
还要建两本账,什么都要防一手,安然与杨林提了一嘴,这一嘴为鲁味斋省去了很多麻烦。收入少自然上的税就少,官府也不是傻子,他们会查账,会算账,干糊弄就让你去牢饭。
走出来外面彷佛换了天,道里的外国建筑多了很多,旅馆、饭店酒店、商店,钟表店、牙医所,甚至美容院。行至中国大街,那里几乎一水的洋人,偶尔能看到国人几乎都是脚力。何其讽刺,在自己的国土上要屈膝于外国人。
马迭尔家的冰棍应该多囤一些,机会难得,不知道过几十年后还是不是这个味道。与莉莉娅打了个招呼,买了两个小蛋糕,几个大列巴。一个冬天没过来面包房增添了一位年轻的女主人。索菲亚是莉莉娅的新嫂子,精致漂亮的五官和凹凸有致的身材让安然羡慕不已,俄国姑娘的漂亮就如童话中的公主。
道外商铺住户增加了不少陌生人,一听语音就知道是老乡,来道外的老乡都在各凭本事努力地生活着,他们很多从小生意做起,有的开个小铺子,有的摆着摊子,实在没实力的也会拎着一个篮子走街串巷叫卖,篮子里大多是热气腾腾的馒头烧饼。
连这点投入都没有的只好去出卖体力,靠着给比人挑水挑粪讨活。安然抱着儿子留了一圈,买了一些棉布几块皮料,老鼎丰店铺已经开起来了,他家糕点一直被人怀念,安然买了不少。
她喜欢囤货,算算自己还要在这个年代呆上几十年,而且都是物资匮乏的年代,她不得不做好准备。尤其看到码头上来的货物,真是天南海北的都汇聚于此。在这儿买大连的海参根本不算奢侈品,帝王蟹不是奢侈品,就连以后敢看不敢吃的野生动物都能入得了口。
晒好的干贝,整理好的咸鱼或来自俄国的熏鱼和鱼子酱、虾干,从欧洲来的奶油奶酪,巴黎的时装,瑞士的钟表,比利时的巧克力,从朝鲜来的高丽参、橡子酒,从日本来的大米和安然喜欢的酱油、清酒、醋。附近猎虎提供的各种山货野物,百姓家种植的新鲜蔬菜瓜果——
中东铁路将东北与欧洲贯通起来,海运又将周边国家地区连接起来,这个世界越来越小。繁荣的大东北带着浓浓的异国味,最多汇聚了十万各国侨民,19个国家在这里有领事馆,繁华程度堪比巴黎。多国元素汇聚一次,越来越多的建筑工厂崛起却是他国资本的渗入和文化的输入。
人口越来越多的道外在洋人汇聚的哈尔滨形成了一道独有的风景,安大成有了急迫感,他要给儿子买下一块宅基地。安然知道他这个想法后也是想买的,所谓狡兔三窟,她不想将自己家与店绑定在一起。
杨林是什么都听师傅和媳妇的,三人一商议就花钱在道外较好位置买了两块宅基地。地下一定建结实,地上一定要朴实,安然建议先用围墙围起来,建地下部分越少人知道越好。
这个提议得到认可,建筑还是要交给蒋老板,给他放心。
“水泥和钢筋我找人去买,比市面上的价格要便宜。”安然领了这个差事,但她要出去一趟,时间可能要久一些。因为她要去欧洲,就做火车,还要带着小娃娃。
家里没人愿意,奈何安然执拗,等将母子三人送上火车安大成还在生气,都做了娘的人了怎么还不知道轻重?杨林倒是放心,安然的身手越来越好,语言上没问题,他家不差钱,这条铁路运行了几年了,没听说出过差。
安然也不知道坐回火车出趟门路上需要八九天,天!真是太漫长了!怎么过?她知道这算是很快了,毕竟路程是那么遥远。
一上火车母女俩便用俄语对话,可爱的明玥还认识了同包厢的另一女孩丽萨。那是母女俩,来哈尔滨看望丈夫的,女人叫赛琳娜,安然一说鲁味斋,女人激动地低呼了一声,随后忙用手捂住嘴巴“天!原来那是你家的店,我丈夫带我和丽萨去过一次,那里的东西太好吃了!”
“是吗?如果咱们早认识我一定请你们再吃一次。”
两人聊的很投机,路上并不觉得无聊,就是志鹏小朋友闹了几次,可能是包厢空间太小,小孩感觉不舒服。好在沿路车站都可以下去放松一下,换换空气。
可惜赛琳娜母女早早就下了车,再上来的几乎都是男人,有的男人用不怀好意地怒光打量安然,有的在车厢里抽烟喝酒,这一路真是什么罪都受过了。
安然在莫斯科下了车,带着孩子们玩了几日才去德国、意大利购物,将孩子放进空间沉睡。安然则换了一身贵妇装操着流利地德语法语在各市场狂购。
首要目标是钢筋和水泥及钢管、角铁、管件、阀门、水泵等物。想着没合适的工具本根切不开钢筋,又购进了一些切割机、折弯机、老虎钳、断线钳、管钳等工具,手锯、油锯,电锯,斧头,电线,电闸——
就如大多数空间持有者操作,租库房,收货,收货——,最后想着玻璃还要买,又增加了玻璃,刀具。
总之这次来一趟不能白来,能买尽量买,就是空间的物资太多,看着又要填满了才罢手。娘三在德国玩够了才返程。等到了满洲里一算日子已经出来一个多月了。
等回家杨林嘴上起了一圈泡,双眼都熬红了,安大成满眼的埋怨,看着娘三没事人一般回来,又好气又好笑。
一批物资悄无声息地堆放进那处院子,蒋老板的手很快,用青砖将那处早早就围了起来。安大成找他一说他就知道这家要怎么做。
东西一到位,他就找了一些信得过的人住进去开挖!安然给了他一批工具,蒋老板简直爱不释手,这些工具都是他最想要的,要知道有了工具的帮助很多活会好看很多。
“叔就谢谢你了!该多钱叔给!”
安然没客气,只要了比原购入价高些的价钱,要知道这些东西运来最少翻倍,蒋老板自然知道占了便宜,但便宜他不会占,别人敬他一尺,他一定还回一丈。
这次安然他们商议地下室不能那么建了,而是一部分一分部建小的地窖。住房下面的单独建,厢房那边也要单独建,还有道座下的要与道座一起起来。那里将做他们的库房储藏室。
这回安然又有事了,带着儿子去监督。那两只紫貂也不知道被两只狐狸带着野哪儿去了!从德国回来后安然就把明玥送去了这里的小学,小学是官府承办的,教学的先生不再是那些老学究,而是受过洋教,有着新思想新做派的先生。书籍也是新编辑的,除了文字教学,还有古诗词、礼仪、算学、历史故事等等,随着年级增加也会增加内容,就如常见的书信写法,初级洋文。小学一共四年,小高两年,六年教学对一半孩子足够了。
接送明玥也成了安然的任务,母女俩每日早出晚归,大家熟视无睹了。安然主要是去看着新宅子的建造,为工人提供米粮菜蔬,直到下面工程完工。新宅主打的就是实用低调,有些东西最好不要被别人知道。
蒋老板依旧很忙,开工的场地就有好几处,每天都要到实地去看,只要他接下来的活就不能含糊!所以他的口碑是越来越好。
蒋老板咋嘛一下嘴,凑近安然“大侄女,你告诉叔,你这些钢筋水泥是从哪儿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