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好好喝!这是什么果子?我好想从没喝过!”
三个孩子直接干掉了半杯果汁,安然端着才进来忙制止“菜还多着呢,喝饱了还能吃下?”
“姥姥,你们给我们做的啥好吃的?”
“这是小食拼盘,慢慢吃,后面还多呢!”安然端上来的是一个拼盘,一人盘,里面包括:烤面包黑松露鹅肝酱、薯香虾球鱼子酱、酥皮香炸帝王蟹腿、一块脆皮乳鸽、鸭黄焗芋条、黑椒虾泥酿口蘑。一种一个,吃一口没第二口。
孩子们第一个目标就是薯香虾球鱼子酱,薯片酥脆,虾球外皮香酥虾肉肉质鲜美,加上裹着的一层奶油沙拉酱汁,配上鱼子酱,简直好吃的要爆!
明玥则是一口脆皮乳鸽下去,乳鸽的皮很酥,肉质很嫩而且多汁,一点不油不柴。再来一口烤面包黑松露鹅肝酱,面包片香脆,鹅肝酱顺滑,加上黑松露的香,明玥端起酒杯,此时不来一口都对不起眼前的美食。
再看丈夫,已经连吃带喝上了,“明玥,我就知道咱爹娘的手艺比那些大厨好,这也太好吃了!”
“好吃!姥姥,姥爷,太好吃了!”几个孩子不由夸赞道。
“好吃也要慢慢吃,这道是清蒸石斑鱼!”一人一块,多了没有,老鼠斑的肉质细嫩鲜美,加上淡淡的淋汁,不咸不淡,清爽嫩滑,人间美味不过如此。
“姥姥,怎么就一口!”
“多了你们吃不下”夫妻俩想起安然整亲家老太太不由失笑。你们姥姥惯用此招整人,好吃吧?想吃吧?没了!
“飞龙汤汆鸡豆花”吃鸡不见鸡,吃肉不见肉,细腻嫩滑,清淡透着醇厚。一人一小碗。
“姥姥,再来一碗!这是豆腐脑吗?”
“鸡豆花,里面没一粒豆子,是用鸡做的,细细品,这可不好做了!”
“姥姥,我吃完了!还想吃”
“嗯,今天没了!”安然又端上了一盘兰花熊掌,一人一块,“这是咱们大东北的黑熊掌,你姥爷做了三天才出锅!”
秘制东北三宝,“咱们东北三大山中兽王,一起吃的机会可不多,好好尝尝。”
龙虾蒸蛋,一人一块肉,一勺蛋羹——
香煎鳕鱼带子配黑椒醋汁,山珍八宝福袋,松子锅包肉,脆炸薯条蔬菜沙拉、经典红烧肉配米饭,一品鲍、黄焖鱼翅、清汤燕窝——最后上了几款甜品,紫米芋泥奶酪、红豆派、蟹黄包、提拉米苏、芒果布丁——
安然看着一家子吃撑的样子哈哈笑起来,最后与杨林将给自己预留的端上来慢慢品。
“姥姥!您不能这样,你让我们怎么吃?我快撑死了!”小外孙嘴里说着撑死了,手上还端着一个布丁。
“爹、娘,你们这手艺简直厉害死了!”明玥端着提拉米苏遛食,看看还能不能再吃下。
姑爷傻傻笑,他觉得应该将夫妻俩留下,不能让他们走了。
安然慢条斯理吃着,每一口都细细品,吃完一样会停停再去尝其他,人活着真好,活着就要好好享受生活。
杨林似乎明白了妻子为什么执着于吃各种美食,他做了一辈子菜只为别人忙碌,似乎忘了自己和身边的亲人。
这一顿后孩子们再也不想去外面吃了,而是天天缠着老夫妻做。安然他们在上海留了一年,在次年的开春返回的东北。此时全国已经解放,各行业各百废待兴。
临走明玥问安然“娘,您还有要跟我说的吗?”
安然拍拍她的手叹口气“我不知道让你们走好还是留下好,按说我们都是共和国的功臣,可你弟弟妹妹在外面,那就是你们的污点,而且你们都有留洋的记录,不知道将来对你们是好还是坏?”
“娘,您怎么这么说?现在国家缺人次,号召海外华人回来建设祖国,难道留洋接受先进知识也是错?”
“现在看没错,不过以后就说不准了,不同时期不同观点。如果在上海不好呆你们就去东北吧,那里还有我们呢!”
“好,娘,我记住了!”
“让孩子们好好学习,考东北的大学,只要我和你爹活着就要护着你们。”
“知道了娘!”明玥从老娘身上感受到了沉重,她的直觉要相信老母亲,从此以后怕是要小心行事了,她不知道未来,但小心无大错,如果有机会他们就去东北吧!
明玥没想到机会会那么快,老父母刚走没两月华夏派兵入朝,国家征调大量各方人才去援助东北,建设大后方。
解放后东北很快成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工厂需要技术人才和工人,学校需要教师,配套的医院需要医生护士,加上这次援朝,东北作为最前沿的后方更是需要医护工作者。
夫妻俩一商量便报了名,一家人齐整整搬来了哈尔滨。有安家的关系,女婿罗云天继续进学校当老师,明玥也做了医学培训老师,着重培养目前急需的医护人员。
明玥一家在南岗安了家,孩子们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天天能吃到姥姥姥爷做的饭菜,最难过的是东北的冬天太冷了。他们无法想象流出的鼻涕都能冻住,上个厕所屁股都冻麻了!不敢想,真的不敢想!
“怕啥?跟我们一起练武术就不怕冷了,冬天带你进山打狍子去!夏天我们去摸鱼,秋天山上果子太多了——”一群孩子聚一起除了傻玩就吹牛,一开饭就如一群饿死鬼投胎。
杨林回来后彻底将鲁味斋交了出去,经营模式采用分股合作制,他和安家兄弟、徐小满父子各占三成股份,剩下一成留作日常开销运营。
杨林和安然彻底搬到了南岗的小洋楼,他们在家里开饭堂,管着一群孩子的日常三餐。大人赶上就吃,赶不上自己做。
小洋楼热闹的如赶集,尤其放学放假期间,乌泱泱一群。安然负责督促着他们练体学习,杨林负责着大家的饭食。心情好了夫妻俩给他们弄一桌高档席面,平时最常吃的就是大锅炖,一炖就是一大锅。
孩子们也不嫌弃,别人家天天窝头咸菜,熬个白菜就算改善生活了。他家顿顿必有肉,不是天上飞的,就是地上跑的,再就是水里游的。家里仿佛有吃不完的肉和白米饭大馒头。这种日子只能悄悄的,孩子们都知道不能在外面说,毕竟大家都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
国家太穷,想买飞机坦克都要号召全民捐款。安家也捐了钱,将鲁味斋每年的收入都捐了出去,其余的没法捐,都知道他们家一直捐钱物,太多就不合理了。但偶尔发现一批黄金上报上去还是可以的。
某日街道清理一处废旧院子地窖时发现了一批黄金,一队巡逻士兵在山林里发现了一个藏有黄金白银的山洞——
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起,一时间激起了一股寻宝热潮。只是最终都没能再有重大发现,最多小有收获。
安然抽空去了一趟深山,将藏起来的物资取了回来,她不知道这具身体能活多久,凡事总要提前做个准备。她给这个世界的够多了,接下来她只想为自己人打算。
刚解放的华夏大地并不富裕,被列强掠夺摧残后剩下的是千疮百孔。加上对外援朝、某些国家的援助,引进毛子的技术设备等等,留给百姓的还有什么?
安然没指望孩子们能那会多少粮食和钱票,她让他们攒着,最困难的日子还没来,好好囤东西,家里有粮心里不慌。
安然经常出去,回来就会带回一些东西,她分给孩子们一部分,偶尔也会接济一下门外挂着军烈属的人家。他家没有适龄当兵的,而整个东北却多了去。战争没有不死人的,当看到某家门外多了一个烈属牌子时,这家最少牺牲掉了一个年轻生命。安然对这样的人家由衷敬重,所以不吝啬帮一把。
那阵子明玥和已经成为医生的大儿子几乎不回来,回来也是一身疲惫,她除了教学也要跟着抢救运来的伤员,她多坚持会儿可能就多挽救一人的生命。
“娘!”
安然知道她想说什么,默默给了她一瓶复元丹“兑在伤员病号饭里,不用多,太明显了被人怀疑。”
“谢谢娘!”
“你也要保重身体。”
这场仗打了三年,不知多了多少军烈属的牌子。
第456章 战争总算结束了,上面新政,私人企业实施公私合营,也就是以后再也没私……
战争总算结束了,上面新政,私人企业实施公私合营,也就是以后再也没私产。现在的鲁味斋由安云安辰兄弟管着,这一政策突来搞得他们措手不及。两人和徐小满来找杨林商议,毕竟鲁味斋是杨林和安恒的东家。
安恒目前是回不来了,鲁味斋杨林做主。杨林表达到了自己的意思,既然上面有政策就要积极合作。“我年龄大了,下面孩子没一个学厨子的,这次是合营,下次可能是归国有或集体。我不想管了,我打算把鲁味斋交上去。”
几个人面色难看,交上去他们怎么办?杨林让他们安心“交上去还是饭店,开饭店哪能不用厨子?具体的我去问问,尽量给你们争取最大的利益。不然你们跟我一起去谈,你们想要什么可以直接说。”
杨林完全是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才带他们去谈,因为是新政,大家都是摸索着干。杨林回来告诉安然“我们以后与鲁味斋再无关系了。”
“这样更好,他们呢?”
“他们还在饭店,以后拿工资,上面会派人过来管理饭店,我唯一的要求就是把老牌子拿回来,那是我和爹亲自挂上去的,我想留个念想。”
“应该的!以后咱们就管好孩子们,其他什么都不要问不要管。”
“听你的。”
统销统购开始实施,物资匮乏是必然,以后有钱怕是也买不到粮食了,更别提其他。
安然在几家房子和院子里都弄了地窖,别人缺啥她管不着,但她的孩子不会短了吃喝。为了掩人耳目,安然带着媳妇闺女跟别人学做大酱,腌咸菜,积酸菜。在定量供给不足时一样随着大流上山采山货,下河摸鱼捞虾晒干。好在他们守着松花江鱼虾没缺过,加上他们偶尔弄些野味生活水平并没下降太多。
明玥一家心念念的就是啥时候老夫妻再给他们弄一桌过过瘾,可惜这样的机会没了。就这样杨林做东西都要去地下室,不然香味飘出去一定招人恨。
最困难时期大家都是一脸菜色,唯独杨家人精神状态很好,两大家子不得不佩服老爹老妈有先见之明,囤积了那么多东西让他们不至于为食物发愁,真是人老成精。但明玥和志鹏知道他们老娘早就成精了。
别管多困难,安然该吃吃该喝喝,后来她将杨林带进空间屋两人在里面各种做。别管啥时候只要有钱还是能买到好东西的,杨林会通过一些熟人搞野味,回头在空间做。
他没想到世上还有这种好东西,简*直就是藏匿居家旅行的神器。他希望安然能长命百岁,安然在儿女们就有吃用不完的东西,所以他伺候安然很尽心,只要有时间便做菜,他不想劳累妻子,他怕自己走的早了媳妇孩子们没吃的。
他喜欢陪安然去逛街,一边逛一边买。这家的五香酱猪肚和肥肠,那家的肉松、蛋松、牛肉松。牛肉干来些五香味的和咖喱味的,还有果汁味,欧式的烤火腿来两条,烤肋条、烤五花。烤猪头,东北风格的广式叉烧。
老鼎丰的牛舌饼、沙琪玛、枣泥酥、油炸冰蓼花,长白糕平平无奇,表面一层细白糖,沙沙软软的,带一点糯,这个味道备受安然喜爱。
安然对熏货情有独钟,已经囤了不少,每次出来还是想买。现在东西少了,买啥都靠排队,杨林不舍得媳妇辛苦,那些咱们自己做一点不比他们做的差。
正好安然为空间里囤的那些生料发愁,于是老夫妻每天除了做吃的就是在做吃食的路上。
熏鸡、熏鸭、熏鹅、熏杂拌、熏鸡蛋。熏鳇鱼、熏白鱼、熏鳌花鱼、熏大马哈鱼。熏肘花、熏五花肉、熏猪头肉、熏猪舌、熏猪心、熏猪肚、熏猪肥肠、熏猪尾、熏猪脑、熏五香骨架——
炸五香排骨、糖酥排骨、糖醋排骨、糖醋羊排骨,炸肉饼、酥炸肉、椒盐肉、酥白肉、什锦琉璃肉、酥炸肉盒、炸茄盒、炸千子、炸尾块、炸天花——
杨林特意给安然做了几个熊掌,知道她喜欢就让她留着自己吃——
随着小辈们一个个成家又有了下一代,安然和杨林渐渐老去,让他们最担心的依旧是孩子们,国外的看不到,国内的生活在水深火热中。杨志鹏先是被撤出重要研究项目,接着明玥夫妻被下放到下面的农场。虽然不是去干体力,可比城市生活条件相差太多。
好在离开前安然都给他们身体做了调养,再拿上保命的药,“坚持下来,不管多苦都要坚持下来,不会很久。”
明玥郑重点头,老娘说的一切都是对的,他们会坚持下来。
小辈波及不大,最多从领导降至普通,从重要位置降至普通,这有什么?他们有姥姥做后盾什么都不怕。孩子们不管去哪儿物资必须跟上。
杨林命好没赶上这些糟心事,安然不怕事,谁敢上门找事她就是一顿臭骂,“小兔崽!老娘革命的时候你们爹娘还不知道在哪儿呢,现在跑老娘这儿搞事?我去他娘的!我看谁敢?”老太太横刀立马,愣是让一群小兵不敢寸进。
骂完了小的还要去找老的,去层层找,拿着一打为共和国捐钱捐物的条子找,认识的不认识的都骂一个遍,本着老娘不高兴就想骂人!谁让我不痛快大家一起不痛快!
老太太有功于国家,年龄又大,她不怕死,更不怕丢人,那些在鲁味斋白吃白拿的大小都是领导了,谁的面子不给老太太的面子是一定给。何况这些年老太太救济帮助的人还少吗?
最后谁也不敢来惹这个不要命地老太太了,可整体形势在那儿,想要更多很难。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活的更久些,能看护一下小辈。别的不说,她能保证孩子们吃饱穿暖。
小洋楼的饭堂照旧,只要小辈过来就有的吃,孩子们缺什么只要她有就给。终究没能挨到了七十年代,安然觉得自己坚持不下去了,她最后留给孩子们的话就是不要放弃学业,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
国内这俩孩子太苦,太累,付出太多,安然给他们每家一箱子有价值的黄金古董和首饰等物。国外的两个每人一盒珠宝首饰。最后她单独见了明玥和杨志鹏,将遗嘱和遗物一一交代清楚,还有她藏起来的粮食物品,那些东西足够他们撑几年。
“记住,你们再挨几年苦日子就过去了,以后的日子还会越来越好,你爹的鲁味斋笔录一式两份,小辈有想重操旧业的可以给他们——”
安然交代清楚就走了,她喜欢这里但不要这个时代,她的灵魂高高飘起,放眼山川大地,广袤沃土,还有一望无际的森林,这是一片被上帝眷顾的土地,她留恋,她不舍,她——
还没等安然感慨完,一道柔和之力将她包裹,随后陷入黑暗。
安然走了那座小洋楼依旧没人敢占,她说留给大儿子一家继承就是留给大儿子的。
随着边境战事频发,杨志鹏等有真才实学的骨干再次被重用,姚云之带着孩子们正式入驻小洋楼。她继承了婆婆的坚守,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天。
明玥夫妻在高考信息发布前就回到了各自的大学,相继孩子们也都回到身边。几个哈工大毕业的孩子纷纷得以重任,其余的也不差。
生活开始变得美好起来,明玥在没人的时候会仰天大笑,她老娘一定是神仙下凡,就没有不被她说中的。正因为有老娘他们才得以度过一个又一个困难时期,如果没老娘的提点她都不敢想象会是什么结果。
娘啊,女儿想你了!
她没忘老娘让她收回上海的房子,娘说他们家不欠任何人的,是我的就要拿回来。那么鲁味斋呢?每每经过那里明玥都会驻足看看,那里也曾经是他们家。
八十年代杨志昆和杨明雅才回来去父母坟前磕了头。明玥将老娘的遗嘱和东西交给他们,“娘说你们在外面过得不舒心了就回来,以后国家会越来越好,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