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雅呜呜呜哭起来,她好想娘啊!杨志昆表示他更适合在国外,但会常回来看看。
明玥点头,娘说过,来去随他们。
同回来的安家小辈也给逝去的亲人上了坟,大家聚在鲁味斋感慨万千,老的追忆着小时候的味道,小的对东北菜十分好奇,烧菜怎么可以用那么一个大锅?而且里面可以放好多种食材?本以为胡乱炖的一锅不会怎么好吃,没想到入口好香!
这是红薯粉吗?为什么有血肠?酸菜比白菜好吃,白胖香甜柔软的叫雪绵豆沙,原来松子可以放进菜里吃——
天真的孩子们只对吃感兴趣,对于现在的鲁味斋,众人感慨万千,归公后除了这座建筑已经很难找到儿时的记忆了,很多菜没了,有的做了改良,能保留下来的就是那些大锅炖,红烧肉,连低成本的粉肠都变了味。
安家人因海外问题早就不在鲁味斋了,所剩的只有徐师傅家的后人,现在在做掌厨。对于鲁味斋,安云、安辰那支还是很期待,很想回来。
安恒安宁两支表示还是要回美国,对鲁味斋不感兴趣。明玥点点头,既然没兴趣就算了。安然临终倒是提了一嘴鲁味斋,如果安恒这一支想要经营就帮一把,如果不想就算了。
安家多少受他们这边连累,如果他们想做也可以帮一把,不为别的,只为有人能将鲁味斋传承下去,那是安大成最大的心愿,自己子孙指望不上只能靠别人。
明玥现在已经退休了,正好操办这事。她将杨林做的鲁味斋笔录拿出一份交给安家厨艺最好的那个,等她要回鲁味斋让他亲自管理。
要回鲁味斋的经营权颇费了一些波折,最后出了一笔钱算是赎回,里面的工作人员还得继续用。
徐家后人一甩手带着几个得力的人手辞职不干了,去道里开了一家饭店,挂的牌子却是鲁味斋。明玥拿着老牌子与徐家人对簿公堂,要回了鲁味斋名字的所有权。
回头将道外鲁味斋里外重新做了装修,挂上新牌匾交给安家小一辈经营。鲁味斋能走多远就看他们自己,她能做的到此为止。
开业那天明玥又尝到了儿时的味道,她仰望虚空喃喃道:“姥爷,老爹,老娘,我只能做到这些了!”
第457章 安然没睁眼就开始接收原主记忆,她不知道是自己最后的眷恋不舍还是大神……
安然没睁眼就开始接收原主记忆,她不知道是自己最后的眷恋不舍还是大神们开的玩笑,这次都没让她回归就又把她留在了东北,而且是无缝衔接那种。她在另一躯体醒来那日正是她离世那天。
这是要把她按死在这里吗?就是不知道自己与上一世在不在同一轨道空间,等有空去哈尔滨看看就知道,就是在一空间又能如何?她这个老祖宗可是换了个人,还变得——安然想了一下原主年龄,十二岁,好像自己孙子都比原身大吧!
算了,不想了,原身的条件还是不错的,尽管没了亲人成为孤女一个,可她是烈属啊,是有干爸干妈的啊,还有几个干的兄弟姐妹,尽管他们不都喜欢自己,毕竟那是干的,不是亲的。
原主柳安然,老家辽阳,父亲抗美援朝牺牲,母亲深受打击早产大出血而亡,一个生来就背负着克死双亲恶名的丫头片子任谁也喜欢不起来。大人背后说道,小孩子骂她扫把星,朝她扔石头吐口水。还是奶奶顶着压力将她养到五岁,可奶奶老了,身体越来越差,又赶上饥荒没多久就没了。
五岁的小女孩靠着田地里的野菜和好心人偶尔给口吃的坚强地活着,当她快要活不下去的时候她看到了那抹给她希望的绿,那是爸爸的战友兼领导魏广盛,他将小姑娘抱起来黑着脸找到村支部,通过村支部与小姑娘几位叔伯签署了收养协议。
原主被带到了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外一处军属院,在魏家一呆就是六年。安然能过来是因为原主与魏家老三魏芳一起去河边采野菜失足落水而亡,安然过来时正是被人背着往卫生所跑的途中。
由于奔跑的幅度大,喝进去的水在颠簸中不时往外吐出,安然有了意识后努力配合喷出几口几乎是没事了。
“二妹!坚持住,马上就到了!你可一定要坚持住!”背安然的少年一边跑还一边念叨着,一旁跟着跑的女孩就是哭,随后被少年吼了一声“别哭了!哭什么哭!”
哭声戛然而止,安然趴在少年背上将原主记忆接收了差不多,背她跑的是魏家老二魏岩,他上面还有一个哥哥魏军,旁边跟着的是魏家老三魏芳,下面还有一个弟弟魏亮,一个小妹妹魏婷。
干爸魏广盛接她时是正营级,工资101,干妈吴建英,幼儿园的临时工,工资18,夫妻俩养活六个孩子还是绰绰有余的。现在魏广盛已经是准团级了,所以原主的日子还算不错。
“二哥,放下我!”安然被颠的实在难受,不想醒也要醒,再颠下去她都要吐了。
“啊?什么?”魏岩没听清,随后猛然刹住脚步转头看背上的人,惊喜喊道“二妹,你没事了?”
魏芳大口喘气“安然,你醒了?你可醒了!吓死我了!”
安然从魏岩背上滑下来一屁股坐地上,感觉嘴里还是一股土腥味“能不能给我弄点水,我好难受。”
“等着,我马上去拿。”魏岩一溜小跑朝着最近的人家跑去。
魏芳这才敢确定安然真没事,拍拍胸脯:“你吓死我了!你要出事爸妈一定打死我。”魏芳说的一点不夸张,她和安然同龄,安然来后父母都是让她让着只比她小几个月的安然,因此真没少挨打挨骂,魏芳对安然态度一直很矛盾,怨她分去了父母对她的关爱,为了这个外人没少让她受委屈,但又可怜这个从小没父母的丫头,所以两人是时好时坏,又谁也离不开谁。
安然笑,“我好像真去阎王那里了一趟,后来有人一直在我耳边哭,我就醒了!”
魏芳装作嗔怒,用拳头捶了安然几下“你还笑的出来?要不是二哥在附近捞鱼你哪还有小命!”
还真得谢谢魏老二,不然她没这么快醒过来,安然赶忙讨好安慰小姑娘,对于她来说与原主同龄的魏芳就是一个小姑娘。
魏岩端了一瓢水气喘吁吁跑来,安然漱了口又喝了两口水才缓了缓,“这事就别告诉爸妈了,不然一定唠叨个没完。”
“我倒是想,你掉水里还有别人看到,他们嘴巴能不说吗?”魏芳翻了安然一眼,随后叹口气“他们一定怪我没把你看好。”
“我都多大了还要你看!”安然不禁好笑。
“从小你弱的就像活不了似的,风吹就倒,要不是——”魏芳又想翻她——
安然明白,魏家对她可谓是真不错,从大的到小的都很照顾她,按用力握了一下魏芳“知道了好姐姐,以后我一定报答你的大恩大德。”
魏芳一下子不好意思了“谁要你报答!以后好好叫姐姐!”她们俩虽说只差几个月,可能是原主被养的好,亦或是原主的基因好,现在个头居然比魏芳高了那么一点点,为此原主对叫姐姐这事很在意,一般情况下都叫魏芳名字。
“好,姐!我亲姐!”安然休息好了赶紧起来。
“真是从阎王那儿走了一回都改了性子!”魏芳唠叨着,嘴角却带着笑,魏老二看安然真没事了便道“水瓢你给墩子家送去,我还得去看看鱼。”
魏芳啊了一声,“我的菜兜子!说完跟着往回跑,回头不忘喊着让安然自己去送水瓢。”
安然笑着应着,真是可爱的兄妹。
魏家住的是军属院,一排排房子很整齐,家家几乎都一样,三间正房加一间仓房,院子家家够大,正房住不下就加厢房,加柴棚,加鸡圈——,不加东西的地方用木栏围起来,行成独立的人家。
东北冷是有名的,家家木柴垛的整整齐齐,这是最不能少的,空地全是菜,各种菜,勤快地还要在外面找荒地空地开菜园,所以家家菜不发愁。
安然还了水瓢,家里没人,魏广盛每天去军营不用说,今儿吴建英带着小女儿魏婷去了镇上,眼看着天凉了,她想买些布和棉花,回来看看谁的衣服短了就结出一块来。太早了不敢做,不知道孩子们一年长多少。
魏芳一会儿回来了,魏岩没多久和外面疯跑的魏亮也回来了,随后是吴建英母女,魏芳安然赶紧帮着做饭,就怕落水的事被大人提起,好在吴建英不知道,回来的魏广盛也没提,但三人依旧提心吊胆,盼着明日也没人提,这事基本上就过去了。
哪知晚饭刚吃完就有嘴碎的婆娘上门打听安然有没有事?魏广盛夫妻俩一问才知道二闺女差点出人命,随后三人就被罚站挨个批,先是魏广盛大嗓门吼了一通,接着是吴建英严肃认真教训了一番。
看三个态度好,又没出事这事算是揭过去了,但夫妻俩严重警告魏芳安然,以后不许去河边采菜,就是玩也要离水远点。
魏芳不敢说,安然却诺诺道:“那个要是赶上洪涝发大水——”
“在家等着我们救!”魏广盛来了一句。
“爸,要是你赶上出任务怎么办?你这是治标不治本啊。”安然大胆道。
魏广盛嘶了一声,用审视目光打量养女,今儿这丫头胆子有点大啊,以前可不敢这样跟他说话,尽管他尽量与她说话温和,但丫头好像一直怕他,说话也是没大声,今儿怎么了?“你想说什么?”
“我想学游水,要是我会游水就有自救能力。”
吴建英点点头“老魏,孩子说的也对,咱们这儿树多水多,会水才应该的。”
魏岩站出来:“我可以教她们。”
魏广盛瞪了儿子一眼“这事我会考虑,但现在河水凉了,你们女孩子就不要想着下水了。”
吴建英点头“听你们爸爸的,阿芳安然,你们还是抓紧时间好好看书学习,争取考上高中,考上大学。”
安然和魏芳回到房间,算算时间,今年65年,她们刚初一,初中三年,高中两年,不会这么倒霉吧!高中能不能上完不说,关键是毕业没大学上啊,说不定她们俩还要去下乡!离着第一批高考还七年!娘啊,这咋熬?
大神们不是让她享受来的,而是来受磨难的。想逃避下乡一个是去做工人,一个是进部队,显然进部队对她更简单。魏家老大今年就去部队,魏岩估计也不会逃开,难道魏家全家进部队?女兵都什么?电话员、卫生员、文工团,还有什么?
安然竟顾自我思考了,连魏芳叫她都没听到,“你刚才问我什么了?”
“我说你拿着书发什么呆?”
能发什么呆?她发愁!“看书吧!有空把地里历史背下来,上课会省力。”
“好吧!”魏芳拿书赶紧看,她功课一直没安然好,不如安然脑袋好用,记得快。
安然看着书脑袋又开始放飞,怎么给自己找点事不去下乡?做话务员感觉好累,卫生员一样不得闲,而且长期与男人打交道,文工团也不要想,她除了小提琴、钢琴别的也不会,这年代小提琴和钢琴应该是稀罕物,最常见的就是手风琴、口琴、风琴,笛子等乐器,头疼啊!
安然在愁思中入睡,第二天起来帮着煮渣子粥,蒸混合面馒头。魏岩每天早上跟着魏广盛去出操,回来正好吃饭。一碗咸菜,一碗熬的小鱼虾,捧着热乎乎的粥,咬一口刚出锅的馒头,连安然都吃着很香。
饭后除了五岁的魏婷要跟妈妈去幼儿园,其余全有事情做。魏岩高中没考上,当兵不够格,天天跑出去不是下河摸鱼就是去野外套兔子抓野鸭,摸鸭蛋。魏爸爸给他的任务是每天两捆柴和一天家里用水,表现好了会考虑让他进部队学厨子。对,就是学厨子,别看魏老二愣头愣脑,对吃的有着过分的追求。
吴建英说他饥荒时饿怕了,不然好好的男子汉干啥不好非要学厨子?这事全家没一个支持的,你说你做炊事员能有啥出息?到头弄个司务长。
安然觉得司务长也不错,掌握实权,弄个正排副连有啥不好?干这事就是太操心,安然摇头,操心的事她不想干,这辈子如果不结婚生娃才好,上辈子带完自己的又带姑娘儿子的,最后是孙子的,她这辈子说啥都不想了。
第458章 初一的课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数学、几何、地理历史、语文还可以,最难……
初一的课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数学、几何、地理历史、语文还可以,最难搞的是政治,学习马列主义思想,如何做革命的接班人,学习农村以大队为核算单位的三级所有制——
关于这些几乎所有学生没谁喜欢,但必须学,政治属于考试科目,考不好毕不了业。没谁不喜欢上体育的,魏芳更喜欢上音乐,安然则对画画感兴趣。
本以为依仗自己那么多知识可以混日子,一看真不是那回事。其他怎么混都可以,就是这个政治,必须学,还得认真学,否则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你说让一个从没去过农村的孩子了解什么是大队?什么是三级所有制?他能搞懂吗?就是马列主义咱也搞不懂啊。
所以有些书还是有必要看的,安然知道魏家就有一整套某选。安然一扫旁边的魏芳,一看就知道姑娘已经神游天外了,心里不由暗叹指望她考大学怕是难啊。
今日魏老二跟一群发小抓了十几只野鸭,越到秋季这东西越肥,安然和魏芳回来时他正在拔鸭毛,魏芳一脸嫌弃“哥,这玩意太土腥了,你怎么又弄回来了!你忘了上次做出来连你都不吃吗?”
“上次没经验,这次有一定做好,快来帮着拔鸭毛,这玩意真不好弄,任务交给你们了,我去挑水。”魏老二终于能脱身赶紧去找扁担,军属大院有一口吃水井,谁家用水都要去挑。吴建英说了几次想在自家弄个压水井,不然到了冬天吃水特费事。
主要是挑水的人冒着严寒去挑水,别担心水井会冻上,由于地下水水温高,水井里最多结一层薄冰,厚了用冰锥,薄了水桶一用力就破开了,而且里面的冰碴冰冰凉凉的,就有人喜欢放嘴里一块。
安然接过拔鸭毛的活计,重新烫毛拔毛。适合的温度才能将毛拔干净,一抓一大把,最后剩下的短毛锥用镊子一个个拔,绒毛火上一烤。开膛破肚,去内脏,切块泡水一气呵成。
魏芳看呆,“妈呀!安然,没想到你还有这手!”
“看多了还不会干?”安然说的轻巧,让她去找土豆,用野鸭子炖土豆。
“别把土豆搭进去,妈会心疼死。”
“放心好了,我来做,你帮我烧火。”
挑水回来的魏老二一看鸭子都变成块了,竖起大拇指“这活还得你们女的来!”
“去挑水吧你!”魏芳吼了一声,赶紧按安然吩咐给土豆削皮。一边干活一边看安然忙活,她总有种怪异的感觉,以前安然干活也这么麻溜吗?魏芳摇摇头继续干活。
魏老二几趟水下来,水缸也满了,最后一趟揪着玩的满身泥土的魏亮回来。魏亮就是疯玩的年纪,一放学就跟着伙伴野去了。
锅底下木柴烧旺就不需要人看着了,鸭块焯水后安然支走魏芳锅里倒猪油炒野鸭块,野鸭块越炒越香,烹上料酒,加上酱油继续翻炒,魏老二闻着味就来了,“今儿的味香!好香!”说着还吸吸鼻子,一脸享受。
半锅水慢慢炖,野鸭肉质紧实,时间短了炖不烂,土豆可以晚放。这年代没啥作料,一勺大酱能解决一切问题。所以大酱是家家必备的东西,东北的女人啥都可以不会,唯独大酱必须会做。每年开春炒豆子的声音会响彻各家各户,孩子们兜里或多或少多了炒豆子做零嘴。
安然象征性放了一勺大酱进锅,盖上盖慢慢炖去吧!鸭块在沸腾的汤水里翻滚,香气慢慢飘散——,左右邻居伸出脑袋不时看看,又在空中闻闻,猜测这家又在做啥?都知道魏家老二经常去弄东西,别的不说臭鱼烂虾的时常不断。
今儿味道可不同,有股淡淡的肉香,魏老二这是抓到兔子还是山鸡了?再吸吸鼻子,好像不是——
院外已经有孩子探头探脑,“魏亮,你家炖肉吃了?”
“胡说!我家可没炖肉!”魏亮赶紧将院门关上,哼哼道。
“你家就是肉味!”
“没有!我家没肉味!”孩子们都护食,就这点东西就怕被被别人分走。
魏老二朝外喊了一声“三冬子,你家不是也有鸭子吗?怎么你妈没给你们弄?”
“弄呢,咋没你家的香?你家是不是放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