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阿婆病了?”
“嗯,已经病了一年多了,现在只能天天在家躺着。”
安然还真没注意到有那样一个孩子,林成荣端了两碗姜撞奶,拿了一些安然炸的鲜奶说是给那边送去。
安然想着白天多亏了大伯母帮着照顾美凤,便也拿了一些东西带美凤送了过去。美凤和小狐狸的到来受到大伯母家孩子的热情欢迎。
大伯母翻了安然一眼,将东西收下分给孩子们吃。“以后别那么心大!这两只狐狸再精也是个畜生,你把孩子交给两畜生也真放心?以后真有事就送过来,一个羊也是赶,一群羊也是放!”
安然笑着应是,“以后怕是要麻烦阿姆了!”
“嫂子,它们有没有名字?”大伯母家的孙女小荣过来问。
名字?安然还真没想过“你们觉得它们叫什么好?”安然问几个孩子。
“叫小火!它们好红!像一团火!”叫海涛的男孩道。
“火,火!”美凤跟着念叨。小狐狸给了一个鄙夷的眼神,安然笑“叫小火也不错,它们一公一母,小火就给这只公仔,另一只叫什么?”
“小红!”很快小荣给了名字。
好吧!小红小火,红红火火,虽然很俗气,两只最后无奈接受了。
第165章 大伯母家一共五个孩子,老大留下的两个孩子已经大了,家里最小的小颖就……
大伯母家一共五个孩子,老大留下的两个孩子已经大了,家里最小的小颖就是徐英的第二个孩子,不过三四岁的样子,与美凤正好一起玩。安然想想要是有事把美凤交给大伯母还真是不错的主意。
可能是因为发生了过继的事,唐冬梅下午没来取车子,安然自然也不会主动送去。晚上徐英忙了便来取车继续练,她告诉安然,“等我把车骑好了也去卖东西,安然,一家有一家的苦,我婆婆死抠,我要一分钱都是难的。我知道她惦记没爹娘的大孙子,还想给我们二伯再娶一个,可我们也要过日子不是?我知道都是穷闹的,要是有钱谁愿意打闹?”
安然理解,转头她再送美凤的时候便跟大伯母提了一下让她养鸭鹅,“您养多少我帮你卖多少?鸭蛋鹅蛋和成鸭鹅都要。”
大伯母不信,“那些东西真好卖?”
“你给我就是,不然我教你腌流油的鸭蛋,这个城里人很喜欢。”
老人最终想试试,徐英帮着收了一些鸭蛋,一家子跟着安然学腌流油出沙却不是很咸的咸鸭蛋。窗户纸一点就破,原来流油出沙不太咸的咸鸭蛋只不过比他们做的时候精细繁琐一些。他们哪里知道安然教给他们的是孔府用的方法,只不过简化了一下。
同样的鸭蛋安然要精挑细选一下,洗干净还得晒晒。同样的红泥草木灰腌制,安然将盐的量控制到一定量,太咸的鸭蛋没人愿意吃。
红泥要用小磨磨细,草木灰一样筛出细粉用,再有就是要加一些香料粉,安然给他们配的是五香料,鸭蛋裹上调制好的泥巴,一个个装坛封一个月,剩下的就是等待。
自从两只狐狸抓鱼出名后,而且每次抓了鱼安然都让孩子们自己做主分了,村里人对它们倒是从没有过的友善,连隔壁黄婆子都偶尔对它们笑笑“今天多抓鱼啊!要大大的!”
但两只很记仇,知道这个婆子不是好东西,每次见到她都给她一个臭屁!气得婆子暴跳却没办法,谁叫孙子喜欢呢!这群婆娘一个个的给她生了一堆赔钱货,带把的却没几个,在渔村没男孩就没人能上船,家里香火就没延续,所以家家对男孩还算很看重的。
一连几天村里都没什么正经鱼货分,据说是在赶任务。自从美凤到了大伯母家玩连林成荣都要去干活。安然带着美凤去过两次,是加工鳗鱼和马鲛,初秋的马鲛鱼很肥,个头也大,经常一群群的出没,大船几乎都在外面捕捞,小些的船往返于村子和公社,将加工好的和半成品送过去。
晒场到处都是腌制晾晒的马鲛鱼和鳗鱼。安然取牛奶时顺便去李家收了几次蚝肉便不再要蚝肉了,因为个头实在是小,只能做蚝烙,炖汤做菜还是小一些。倒是螃蟹越来越肥,先前买的被安然养在乾坤屋喂食一段时间后各个膏满肉肥的。
给螃蟹催肥的方法是源自螃蟹养殖户的手法,每每到了八月十五螃蟹大量上市的时候,很多养殖户为了将螃蟹卖个好价会将螃蟹催肥,只要一两星期,经过催肥的螃蟹各个膏满肉厚。
催肥方法多种,最好的方法就是给螃蟹喂食小鱼虾,这种螃蟹大家可以放心地吃,无须担心。安然是不敢多吃的,每天就一个,偶尔做做蟹黄包,多了便囤积起来。
林成荣很喜欢安然做的蟹黄包,就是太费钱!他不是没见识的人,安然做一回蟹黄包的成本绝对不低。安然也只是偶尔做一次,自己想吃便去空间吃。
螃蟹能放,养几天都不会死,她便隔三差五去一趟,这样她也有了时间做别的,就如学做各种粿。不是她想学,而是族里的婶子大娘拉着她学。
“要学的,时节做时粿,马上就要到七月十五了,川峰刚走不久,你们要拜一拜。接下来还有八月节,不但八月节用,过年清明也要用。祭先祖,拜老爷,一年中粿是不断的,女人必须学的。”族里婶子大娘那是不容安然拒绝反驳。
安然又被提醒了她是新寡,看来是必须要学的,尝过几种粿后虽然没特别惊艳之处却也能接受。安然做的第一种粿却是墨鱼蛋粿,请客第二日林成荣便将腌后的墨鱼蛋洗去盐分打成泥,与薯粉、小芹菜、胡椒粉等少许配料打成胶状,拿去用猪油煎成两面金黄的墨鱼卵粿。墨鱼卵粿口感软嫩,带有韧性,吃的时候可以直接吃,也可以沾桔油和辣椒酱,不管怎么吃都很好吃。
族里婶子教她做的第一种粿便是非常大众有很重要的红粿桃,糯米粉做皮,里面加了红花末,做出来的粿是粉红色,颜色非常漂亮。馅料可以是赤豆,可以是豆沙,还可以是糯米饭。其余的都好说,就是糯米饭的馅料有些麻烦,糯米饭先焖好,再和炒熟入味的猪肉、花生、虾米、香菇丁等辅料混合。
包的时候需要熟练工,取适量粿皮捏成碗状,添进馅料,再把口封死时成三角桃形,最后放进粿印(模具)中压实,倒出来蒸熟,吃的时候可蒸可煎,外皮粘糯,馅料喜欢什么做什么。总之就是做了一个有馅有型的粘饼子。
馅料没有一定之规,喜欢什么做什么,但这种糯米饭馅料是最家常的做法,不但可以红粿桃的馅,还可以做鼠曲粿的馅。总之,你可以把它们包在任何粿皮里,换成别的粿名。
做粿面皮的时候需要三分之一烫熟面和三分之二的冷水面混合反复揉,这样做出来的皮才好用。
因为涉及到原主丈夫的祭拜,安然还是与林成荣商议了一下,七月十五马上到了,该准备的就要准备。
想到儿子的第一个中元节,林成荣情绪很低沉,这几日被安然说着也学会了骑自行车,他没回答安然的问题,而是独自骑车走了。
回来带了一个猪头,一根猪骨,还有一些香料,在村里转了一圈回来,弄回四只大鹅,四只老鸭,还有一个少年。
“这是川彪,小名彪子,你大阿婆家的孙子,你大阿婆病了,家里又没人,我让他跟着学卤鹅。”林成荣朝安然使个眼色,安然马上意识到这是谁了。
“嫂子!”彪子朝安然唤了一声。
“诶!快进来,正好我也想学呢!咱们一起啊!”安然笑着将彪子让进来,院里美凤和小容小颖正在跟狐狸小红玩,小火得了允许早跑没影了。安然在家就很少再让美凤出去了,两只狐狸早腻歪了逗孩子,得空就跑出去浪。两只走不开一只也要走,安然便由着它们,何况每次回来都有东西带回。
彪子显然已经很早熟,只是看了孩子们那边一眼便跟着林成荣去宰杀鸭鹅。鹅血鸭血全部接出来,林成荣朝血里撒上一把盐静等凝固。
安然烧开的水倒进大盆,宰杀好的鸭子挨个进去滚上几滚便开始拔毛。鹅体型大,身体浸入水盆还要往上浇开水。刚烫出来的毛最好拔,三个人一人守着一只奋力拔毛。狐狸小红过来看热闹,几个孩子也跟过来看,他们喜欢看大人干活。
小红试图帮着安然拔毛,可又怕烫了自己的爪子,伸了几次爪子都缩了回去,还有那股难闻的气味让它直捂鼻子,狐狸拟人化的表情逗得众人直笑。
“爸,这个鹅要长几年吗?”狮头鹅的体型很大,每一只都有十几斤。
“不需要,一般一年半载就能长到十来斤,一年以上的差不多十几斤吧!”
不是潮汕喜欢吃老鹅头吗?安然以为养一只鹅怎么也得三俩年,不然怎么长那么大?“那个老鹅多不多?就是三五年的。”
“家里养一两只老鹅是配种的,没事谁也不养那么久!老鹅肉柴,没人喜欢!”林成荣道。
安然有些懵,难道那些卖老鹅头的掺水分了?不过狮头鹅在半年内能长十来斤着实有些恐怖。这种鹅炖来吃也不知道好不好吃?
脑海里想着鹅的N种吃法,手却不停,大的羽毛很好拔,那些毫毛又细又多,拔的你腰酸手软,但看着肥肥的大鹅安然是很馋的。全村好像除了她家都有养鹅养鸭,她准备也要养几只。
收拾好的鸭鹅都挂起来晾干,接下来处理那个猪头,林成荣处理的很仔细很干净,剩下的就是焯水卤制。安然依旧是烧火的,彪子倒是想干却被林成荣吩咐着干这干那的,主要是处理内脏,除了气管、苦胆、淋巴几乎都可以吃,鹅肝鹅肠,鹅胗,处理起来很麻烦。
林成荣先处理鸭血鹅血,已经凝固的血被分割成一块块,温水下锅,慢慢定型。“凉水下锅血比较嫩,开水下锅血容易老,但吃起来更爽口。这个你自己多试几次,喜欢什么口味做什么样的。今天的血我们可以炒着和做汤。”
安然马上想到鸭血粉丝汤,“等下我给你们做一个我老家的吃法,爸家里有薯粉吗?红薯粉绿豆粉麻薯粉都可以。”
“有”
随后安然又纠结起来,光有血和粉丝也不行啊,还得熬汤!
“怎么?还要别的?”
“有些麻烦,算了!”
林成荣一听能有多麻烦?安然解释了一下需要先吊老鸭汤,还有那些鸭货也要处理出来。
林成荣倒是来了兴致,“就按你说的做吧!卤制也要时间,既然做咱们不怕麻烦。”
彪子认真听着看着,这是他没接触过的另一个世界,阿婆病后几乎都是他在做饭,饭能做出来,却是只能吃。“嫂子,我给你打下手,”
安然看他有兴致便选了一只老鸭炖汤,林成荣让她把那根猪骨也放进去,这样炖出来的汤更香浓。炖老鸭汤只需要南姜绍酒,其他什么都不需要。散养的鸭子本身就很鲜,越炖越香。
第166章 老鸭汤炖上后林成荣开始准备卤猪头、鸭、鹅的卤水,卤水料里加了鱼露酱……
老鸭汤炖上后林成荣开始准备卤猪头、鸭、鹅的卤水,卤水料里加了鱼露酱油和绍酒、冰糖,料包则有生姜南姜、八角、花椒、带皮蒜头、桂皮、草果、小茴香,香叶、砂仁、丁香、甘草、罗汉果、芫荽头、红葱头等物,南姜用量很大,安然发现这里的人都喜欢用南姜,林成荣说南姜是卤鹅的灵魂。
为了增加色泽熬了一些糖浆倒进料汁里,还加了一碗葱油,小红葱头炸出来的油带着浓浓的葱香味,葱头炸的金黄酥脆,不管是做面炒菜都很香。卤水里多了葱油就有了特别的味道。
老鸭猪骨汤盛出一盆也加进了卤水,还有一片烤香的翅脯、一把扇贝“按严格要求是应该吊高汤做卤水的,现在都简易了。”林成荣解释了高汤的吊制,安然一听就明白了,那是需要老鸡、老鸭、猪骨、火腿猪肉等物精心调制的高汤,如果加入卤水中自然提升了一个档次,只是成本会很高,尤其对普通村民。安然便将那个猪骨放进了卤水中。
大火烧开,文火两小时,开始卤制的是猪头,一是猪头要做祭品,再有就是给卤汤里增加油脂和猪肉的香味,让卤水更丰富起来。
安然的老鸭汤已经炖好了,剩下的就是煮鸭肠、鸭胗等。她朝卤猪头的锅里也放了一些鸭杂,到时候看看哪个味道更好。
几个孩子守着锅灶直吞口水,两只狐狸也不离开了,就等着出锅尝鲜。
彪子试着摸了一把它们,两只也不排斥,就让他摸,少年脸上绽开笑容,那笑容终于有了年龄该有的纯真稚气。
安然让他可以抱抱,“只要你对它们友善,它们就会接纳你,动物比人更简单。”
彪子一边烧火一边逗两只狐狸。
猪头出来却被林成荣端出去抹了油晾起来,并警告两只狐狸“这是贡品,等用完了给你们吃,你们可要看好了。”
两只留着口水点头,去安然小锅里闻味道,安然给几个孩子和小狐狸弄了一些鸭肉,看着鸭杂差不多便开始做鸭血粉丝汤。
鸭血切片焯水,在煮沸的鸭汤里过一把装碗,接着是鸭杂粉丝,淋入老鸭汤,香菜胡椒粉小葱盐等调味,大人的放辣椒油,小孩的不放。
“你们吃不吃辣?”安然问两只小狐狸,两只先摇头,后点头,小火指着辣椒油比划着一点点的意思,安然笑着放了一点。
“爸,彪子,趁热吃!”安然先喂了美凤几口又去照顾另外两个孩子,三个小孩排排坐,挨个等着喂。
林成荣拉着彪子坐在外面大口吃起来,“不错!等会儿给你阿婆送一碗去。”
彪子开始还有些不好意思,随后他大口吃起来,大恩不言谢,他以后会报答大伯,还有嫂子美凤,他会长大。
喂饱了三个小的安然也吃了一身汗,舒服!
“给你啊姆家也送一碗去,用大碗!告诉她明日可以给她家卤鹅。还有彪子阿婆那一份。”林成荣对安然道。
“好,我就做!”
粉丝汤很快好了,彪子和安然各自送去,大伯母倒是客气了几句,“闻着你家在做卤鹅,怎么做了这些东西?”
“是鸭血和鹅血,我老家是这样吃,就想让阿姆也尝尝。”
“有心了,明日我们家也要卤,告诉美凤阿公。”
“阿爸临来说了,明日给您家做。”
回来林成荣开始卤鹅了,鹅很大,每次只能做两只,大火烧开煮半小时,小火慢煮,每隔二十分钟就要把鹅提起来控控卤水给鹅翻个身继续煮,俗称吊汤。
经过一两个小时的不断卤制,鹅已经熟透,卤好的鹅在卤汤里浸泡入味后用钩子挂起来控干水分,风干一下更劲道。接着卤煮第二锅,刚吃饱的小狐狸朝着卤鹅深情相望,气得安然将几个孩子和小狐狸带了出去。
“想吃了咱们偷着做,你们不许偷嘴!更不需去别人家偷,不然我就把你们关起来!”安然威胁着它们。
两只忙作揖,玩了一天的孩子们也困了,美凤睡下后安然将小荣小颖海涛送去隔壁,两只小狐狸一闪又没了影子。
卤完了鹅卤鸭,接着是鹅胗鹅肠,鹅肝,东西不同卤制时间也不同,好不好吃全靠火候掌控。三个人一直在灶房忙碌着,林成荣家的卤味做好后彪子拿来两只鹅继续卤,这是他家要用的,全程他在操作,林成荣只是在旁指点一二。
灶房的柴火一只燃烧到夜里才停歇,第二天隔壁就传来杀鹅声,很快收拾好的鹅被送了来,接着是族里一些人家,不想卤或卤不好的都将鹅送来给林成荣。当然也不白卤,来的人都会带一些东西。
安然还想跟着忙,人却被族里的婶子叫去做粿品,红粿桃、韭菜粿、鲎粿、甜粿、菜头粿、发粿——
总之,她这两天要天天跟着做粿!发粿也叫酵粿,不就是发糕吗?米要用陈米才好,这样少了粘性,更容易发酵,一斤米半斤糖,这种粿需要发酵,加了一点酒饼有助于发酵,粿还有酒香。甜粿果然甜,糖的比例很高,一斤糯米粉要配八两糖,简直甜爆了!菜头粿原来就是加了料的萝卜糕!
很多粿需要煎着吃才更好吃,甜、香、糯结合在一起没有个不好吃。随后安然想到天津的炸糕,那种软糯香甜的口感,馅料热乎乎,似流非流的感觉,那才叫好吃!不过粿更有口感,味道更丰富,只能说各有各的好。*
不过安然马上发现一个商机,家家好像都需要糖,花生芝麻的,而现在糖是需要票的,于是安然抓空跑了一趟县城,带回来白糖、红糖、花生芝麻等物。以物易物,她要换鸭蛋鹅蛋,这些东西家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