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八毛一斤要票,鸭蛋三分,鹅蛋一毛,花生两毛五一斤,芝麻五毛。安然给大家换算了一下,给了一个友情价:一斤白糖换八个鹅蛋,或二十五个鸭蛋——
任务就交给了族婶家怀孕的儿媳妇彩琴,别说这生意是贼好!就是换鹅蛋的很少,鹅本来就下蛋少,一年才产蛋三四批,每批产蛋约六七个,大家更愿意留着孵蛋养鹅。这里的鸭鹅几乎都不需要人伺候,放养就行。尤其鹅,长得快,吃肉卖钱或自用都很不错。
不过鸭蛋也不错,徐英家的鸭蛋还没到日子,安然决定自己也腌一起囤起来,这是没一点水分的海鸭蛋,纯天然!
生意很火,安然给了彩琴二斤红糖做报酬,这个坐月子刚刚好!
安然的生意不是没人眼红,可谁家有那么多票?又有谁有门路弄来那么多糖?
安然是将收来的鸭蛋鹅蛋留了一些在家其余都拿走了,跟林成荣解释说是跟城里换的糖,不管信不信,这个买卖到了中元节便结束了。
林成荣也结束了卤制工作,安然不知道他究竟卤了多少?总之这火一直就没停歇过。大家不光卤鹅,也有卤鸭卤肉的,还有卤豆干的,最后剩下的那些卤汁也被瓜分了。
米饭上浇一勺卤汁,切几片卤好的鹅肉和豆干,旁边再来一盘卤鹅杂,一盘生腌,幸福的人生不过如此!美中不足,味道偏甜。
忙碌中家里得到了好多家做的可做供品的吃食,如干炸虾枣、干炸虾筒、干炸蟹塔、炸藕合等物。虾枣虾筒很相似,没的说,倒是干炸蟹塔挺有创意,是将蟹肉拆出来,与猪肥瘦肉、虾肉、荸荠、韭黄混合码味,做成塔状沾粉油炸而成,外皮酥脆,里面慢慢的虾蟹香!
家里家外的,整整摆了满满一大桌,七月十五林家用了三生和粿品祭拜了先祖和刚逝去的人,还在家门口摆了祭品,说是赈济孤魂野鬼的,据说以前这种赈济每个村子都搞,有的很隆重。现在没办法,只能悄悄的,安然却看着家家门口都有供桌。
祭品是在第二天上了餐桌的,祭拜那日绝不能吃祭品,你要吃了就是跟祖宗抢东西吃。不过是晚一天,安然无所谓,他们提前已经尝过了,林成荣为了让安然和彪子掌握口感斩了一只鸭子一只鹅。
鸭子很入味,肉质紧实鲜美,口味偏甜一些,沾了蒜醋汁刚刚好。鹅肉比鸭肉纤维粗糙肉厚,风干一下的肉纤维多了撕咬劲,尤其鹅腿和鹅翅鹅脖颈,咸香又韧,咬下去滋味非常丰富,不柴不腻,刚刚好。
鹅皮最香,鹅掌弹牙,当然最好吃的是鹅胗,卤好的鹅胗切片非常有质感,越嚼越香。鹅头被林成荣分成数块,让每个人都能尝到不同位置的口感,鹅脑很嫩,鹅头上的肉瘤包,满满的胶质感外还有卤水的香。
鹅肝安然说要吃嫩一些的,林成荣按软硬度分三批出锅,三个肝三个口感,最嫩的是先拿出来的,很细腻,林成荣表示他也很喜欢,彪子没感觉,他觉得什么都好吃。嫩有嫩的好,硬的有硬的嚼劲,其实他很喜欢有嚼劲的东西。不过据说鹅肝往往是孝敬老人长辈的,嫩一些更适合老人的口味。
鹅终于吃到嘴了,两只狐狸都分到了两大块肉,鹅的肉很厚,周边入味了鹅大胸的味道有些淡,淋一些卤汁,沾一点料刚刚好,两只狐狸吃得呗香!
如果不是考虑外形完整完全可以像以后将鹅的翅掌分割出来单独卤。整体上说,卤鹅的鹅胗鹅头最好吃,鹅腿鹅翅和脖子是非常好吃的,还有皮!
但她还是想做一次铁锅炖大鹅,她的最爱!安然正雄心壮志地想炖一只大鹅时,娘家那边终于来了信,还有她们母女的衣物包裹。
第167章 信是大哥安永写的,办户籍需要的材料证明等等都列出来,最后注明:“爸……
信是大哥安永写的,办户籍需要的材料证明等等都列出来,最后注明:“爸妈和我们不愿意你留在那边,希望你认真考虑一下,别一时冲动。等美凤大了让她自己选择。”
安然是不会改变主意的,但办户口还真得回去一趟,还有寄过来的包裹也要去拿。这几天一直没去李家买东西了,正好顺便过去看看。还有糖,可以让檀香帮着换一些鸭蛋或活物。
安然这次准备了一批红白糖,量不大,却也能让她收获一批好东西。是不是再拿一些东西出来?安然脑海里闪着空间那些针织小百,随后歇了心思,这事还得她去郑州回来再说。她相信南方很快就有变化。
檀香已经等安然好几天了,知道这几天是中元节倒是没着急,这不中元节一过就看到了安然的影子。“妹子,看我们给你准备了啥?”檀香拉着安然去家里看她收的东西,大地鱼,墨鱼干、海米、扇贝肉,虾蛄肉,除了两桶青脚蟹一桶活着的鳗鱼还有一桶花虾。
檀香笑着解释说“我小叔他们去打窝了,妹子,这些你能都要了不?”
“要!”
这是檀香最想听到的声音,“好!价钱绝对便宜!”
“好,你算算多少钱?”安然就要掏钱,檀香有些不好意思道“妹子,姐跟你商量点事。”
看她那么不好开口安然就觉得应该不是很简单的事,“大姐您说,只要我能办。”
檀香拉着安然“妹子,我是想要一辆你这样的自行车,旧的也行!有了车我们也能把家里东西往外卖卖。你也看到我们这里的日子了,有的吃却没钱花,有东西也卖不出去。来村里收获的人给不上价,妹子你是最实在的。姐就这事,你看能不能帮姐?还有——,车钱我们可能不够,更没票,我们只能用东西,你看这个——?”
檀香好尴尬,安然了然,她有车子,卖她一辆无妨,只是以后自己怕是不能来收东西了。
檀香仿佛看出安然的想法,“妹子,我们村守着宝库,只要人勤快东西多的是,你想要啥我跟村里人一说没有不想卖的。”
安然点头“好,不过你们可能要等等,旧车子不是天天能遇到。”
“我们等!我们等!”李家人听着的,偷听的都兴奋起来,算完钱,安然想用糖换鸭蛋鹅蛋的事也就顺利谈成,李家说什么也不要回扣,只说帮忙。
这次安然算是丰收了一把,去县城取回邮包,又去商场看了看物品,感觉没什么变化。便买了酱油醋回来,酱油的本地的,纯天然酿造,没有科技狠活。醋是浙醋,这里就喜欢这个味。有机会安然便买一些。
邮包一个变两个,美凤的衣服几乎都小了,安然从空间拿出几块布准备给美凤做两身衣服。小被子也没寄过来,她还得给她和美凤做两个被子,需要的棉花棉布还得往外拿。
里面最有价值的就是她的一件呢大衣,一身毛衣,还有一个棉服。剩下的就是她的衣物。
安然回来在家做了三天针线活,顺便把林成荣的被子也拆洗了一下。美凤穿上新衣服更显得漂亮可爱了,村里孩子们也愿意跟她玩,当然主要是跟两只狐狸玩。
感觉没几日美凤跑得溜了很多,除了健康就是人晒黑了。
安然想要买的鹅苗鸭苗也有了着落,十只鹅十只鸭,美凤又有了新的玩伴,不过她最爱的还是两只小狐狸。
安然开始准备回郑州的事,需要的材料从村里公社全部开出来,还有林川峰的阵亡烈士证明等等,虽然有证书,安然还是想做更全面的准备。还有他们一家的烈属补助,总之这趟公社之行是必然的。
补助在民政部门,拿出证书钱就拿到了,每人每月十块,算上丧礼那月没领的,一共六十。烈士证明在武装部开局,死亡证明和户籍在派出所。
“嫂子!”一身蓝色制服男人看到她朝她打了个招呼。
安然对这人没什么印象,点点头“你好,我办户口开证明要在哪儿里?”
“嫂子跟我来!”黄家辉带安然朝户籍办公室走去。“嫂子要迁户口?”
“是,不知道会需要什么?尽量带全材料。”
黄家辉对安然还是很有印象的,当初从郑州一路过来几乎水米不进,万念俱灰,没想到时隔两个多月人已经恢复过来了,或许是孩子唤醒了她。“嫂子要把户口迁过来吗?”
“嗯,美凤她阿公舍不得美凤,我也很喜欢这里。”安然感觉这人应该认识她的,但她却记不起这人。
黄家辉倒是由衷钦佩起这个女人来,跟着安然开了需要的证明信,把她送出大门“嫂子,以后有事就来找我,我和川峰是战友,我是刚退伍过来的,一同回来的还有几个。我们曾经在一个战壕战斗过,是生死之交,千万别客气!”
安然大方地与他握手告别,这人看着就很正直,如果有需要她自然回过来。
李家的自行车安然还不想这么快解决,办完事又去市里看了一下列车表,从这里到郑州需要转一次火车,顺利的话需要四五天时间,往返就要十来天。现在太热,坐一路火车很遭罪,安然决定中秋后再走。
想好后跟林成荣说好,拿回来的钱安然给了林成荣,却被林成荣拒绝。安然坚持,林成荣只好收了自己那一份二十块。
订好了日子,时间匆匆过,过了中元节便是中秋节,村里完成了马鲛鱼和鳗鱼的任务后又接了一个大地鱼(干制叫翅脯,鲜鱼叫左口,不同叫法,其实就是一种鱼,以后沿用大地鱼)出口的任务,这回是要干制的,也就是要大地鱼干!一听是出口任务,不用想都知道是谁要的货!村里一下子又紧张起来。
林成荣天天跟着上工,安然犹豫再三还是没去,她还不属于这里,只不过村里照顾会分一些鱼虾,分红是没份的。
安然开始负责家里的一日三餐,这回鱼干不分大小上面都要,但要按大小分出等级来,等级不同价格也不同。
每天渔船满载而归,安然很羡慕那一片海域,可她什么也做不了。倒是把白粥熬得如火纯情,只是家里的大灶让她用起来有些麻烦,小灶只能用砂锅,林家还算不错的,一大一小两口锅,还有一个炉灶,如果像别人家只有一口锅做点吃的简直就是急死人。
还有燃料问题,家家是烧柴的,柴要自己去弄,有的砍树枝,有的烧干草,甚至树叶。要不是安然偷渡出一些木柴她也会为每日的柴发愁,林成荣背回来的几乎都是草,草的火很软,又不耐烧,赶上阴雨天做顿饭都是问题,而且这里下雨的时候还很多。
下雨男人可以不出去女人却要做饭,她是越来越体会到生活在这里的女人很不容易,干的活比男人还要多。
在安然各种抱怨中大伯母家的咸鸭蛋终于到日子了,徐英过来将安然叫去一起看鸭蛋,她们先煮了一个,剥壳去皮,筷子一捅,一股红油冒出来!
“真的出油了!”徐英十分惊喜,她们平时盐的蛋也出油,只不过要久一些,咸一些。
大伯母也凑过来看,蛋已经一分为二,徐英给了婆婆一半,安然让她们自己尝。
“味道不咸不淡刚刚好,蛋黄沙沙的,还有五香味。”徐英忍不住一尝就把半颗蛋吃了。大伯母白了儿媳妇一眼,却也是将半颗蛋吃了,的确比她们平时盐的好吃很多。“安然,你说这蛋能卖多钱?”
“生的四分,熟咸蛋怎么也得八分吧!或许一毛也有的卖。”
“八分就不少了,赶上鸡蛋价了,咱们又没放多少东西!阿婆,明日我去县城卖卖试试。”徐英道。
大伯母自然同意,“要是能卖以后咱们就腌蛋。”
当晚安然的车子就被徐英推走了,据说她要起早去,如果顺利回来还能上工。
安然对拼命女汉子表示支持。
徐英回来已经十点了,“安然!都卖出去了!一毛一个!”徐英很兴奋,本来是试着要的价,给对方还价的余地,可大伙尝过后纷纷掏钱买,尤其那些老太太,喜欢都不行。
“卖出去好啊,以后你就可以腌更多蛋了!”
“我这就收蛋!”女人风风火火又走了,大伯母一脸嫌弃,安然失笑,“阿姆,我去捡些木柴,美凤就劳您看会儿!”
“去吧!整日客气啥?”大伯母又是一脸嫌弃。几个孩子在大门口玩耍,大伯母搬了板凳出来做针线。
安然回来驮了一捆木柴,木柴烧大灶还是炉灶都省事很多,也给安然节省了一部分时间。
安然向老人们请教着中秋节该准备的东西,最近日子过得有些寡淡,中秋节应该有好东西吃了吧?
安然觉得寡淡其实大家平常便是这种日子、因为做任务,村里给各家分的只是少量的小杂鱼或一些螺,人多的家庭就是杯水车薪。这回她深刻体会到他们守着聚宝盆为啥过紧吧日子了,不分东西家家就得吃存货,存货想卖钱的只能凑合着吃口咸菜咸鱼,为了节省,鱼一定是很咸。
想想刚来的那些日子过得真是神仙般的日子。他们家不涉及到卖钱问题,安然是家里有啥就吃啥,没啥就去弄回来,何况还有两只狐狸帮着作弊。
俩狐狸非常有眼色,连续下雨天在别家发愁今天怎么吃咸鱼的时候,两只跑出去很快就能弄回两条鱼,而且个头绝对不小。新鲜的鱼做成鱼粥鱼丸或炖煮,在冰冷的雨夜别有滋味。这里的雨不单单是雨细雨,往往是狂风暴雨,这时人们只能呆在家等待风雨停息。
第168章 暴风雨不影响屋内的祥和,林成荣有时间了会教安然做鱼册做鱼饺。做鱼丸……
暴风雨不影响屋内的祥和,林成荣有时间了会教安然做鱼册做鱼饺。做鱼丸的鱼泥用刀在案板上一抹,回手一刮,鱼泥便成了褶皱的一小片,就如书册一般静止在那里,雪白柔嫩,鲜味十足。你可以这样煮,也可以包裹上芹菜条、豆芽菜、萝卜丝、火腿、炸芋头丝,随你喜欢,添加什么味就多了什么味。
鱼饺则是用鱼肉或鱼泥慢慢在粉里捶打出薄薄的皮,抠出你要的形状,包裹上喜欢的馅料,这就是鱼饺。鱼饺的皮柔嫩而劲道,半透明,自带鱼的鲜。鱼鳞油炸拌料,鱼皮凉拌,鱼骨鱼头熬汤,鱼肠可以煎蛋,简直是一点不能浪费。
腻了煮一杯咸柠檬水,人顿时清爽起来。家里不知不觉多了很多东西,林成荣不问,安然也不做多余的解释,雨过天晴后,生活继续。
在安然告诫下两只狐狸很少去祸害塘里的鱼了,已经有好几个女人跟安然念叨家里的鸭鹅下蛋少了,就差点名是被她家的两只狐狸吓得!两只不去水塘却去河里,而且非常喜欢吃河豚,这还是权叔说的,也不怕毒死它们!
安然开始练习处理河豚,河豚毒性最强的是它们的眼睛血液和内脏,生殖腺。2-5月卵巢发育期最毒,6、7月产卵后毒性最弱,只要处理得当河豚就是一道美味。而这里最常做的便是河豚炆咸梅、煮咸菜。南方的炆就如北方的烧,河豚的鲜美加上咸梅的酸咸的确是绝配!
还有一道是河豚煮萝卜丝,安然更喜欢这道菜,清爽鲜美,至于生吃她还不想尝试。
这些日子大些孩子早就被家里勒令去抓鱼虾调剂一下日子了,慢慢的,美凤的玩伴就剩下一些奶娃娃。有些人将孩子扔过来就不管了,弄得安然成了看孩子的了。
几次下来安然便早早带着美凤骑车离开,去权叔那边看抓鱼,去李家那边收收货,去县城带着孩子玩玩,顺便将一家三口的补助领回来。安然早早准备了大米粉、糯米粉、薯粉、豆子和糖等物。因为新一轮粿品又要开始了。中秋节除了做粿还要折纸,是用来祭拜月娘的。家家女人孩子都要拜,这里的习俗是“男不圆月,女不祭灶”。
但家中如有亲人死亡在三个月内是不需要拜老爷的,大伯母已经给安然算过了,到八月节林川峰百日已过,也就是她也要拜月娘!
徐英早早来跟安然打招呼要用车子,“我去买彩纸,折花篮宝船用,你要不要买?”
安然忙点头“要,三嫂帮我带回来就行。”因为她真不知道该买什么?她只知道中秋这天要折花篮,折纸塔,折宝船,祈求全家平安富贵吉祥的,每家都要拜。
徐英回来给她送了一堆花花绿绿的彩纸和香烛,安然拿着东西去求教大伯母。对好学的安然堂伯母教的很细心。桌子放在大门口,在家的女人们开始折叠着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花篮宝塔等物。
样式有繁有简,要说这里的女人真是心灵手巧,就那么一片片纸折出简单形状,最后就能组成花样繁琐的花篮宝塔,颜色搭配的很亮丽。
安然根据堂伯母提供的贡品清单又去买了一次供品,主要是水果。这个季节很多水果上市了,如杨桃、油柑、石榴、林檎等,尤其这里的油柑味道非常好,甜度够,汁水足,还有成熟的林檎,也就是超市卖的番荔枝,成熟的简直太好吃了。安然一下子又买多了,不买对不起自己来一趟。
卤鹅依旧少不了,还有芋头,中秋节的芋头必须有。这日还得拜祖先,上学的小孩拜拜聪明公。安然感觉家里的鸭鹅买少了,这一年下来鸭鹅的消耗的可不少,忙跟堂伯母预定了各十只。第一批二十只长势很好,尤其狮头鹅,没几日就把鸭子超过了。现在放鸭子放鹅都成了两只狐狸的事,回来给一些麦麸米糠和青菜即可。
还有祭祀用的油粿,这回倒是堂伯母主动叫上安然在她家做的,油粿在安然看来是带了花边的饺子,只不过馅料是炒熟的花生碎和芝麻糖粉做的,皮用蒸熟的番薯与糯米粉面粉做的。口味两种,一个是甜,再一个就是香!里面的馅料还可以换做豆沙的,香芋的。
这回安然比较有时间,跟着林成荣和彪子一起做。村里有些人家是自己做的,或一个族一起做。一家一个味道,安然通过鼻子就能嗅到大致放了什么。
忙碌中县民政部门给烈属送了一份慰问节礼,十斤面粉十斤白米,一包月饼和一些水果。这些东西不但没给这个家带来安慰,却勾起了他们对逝者的思念和悲伤。
悲伤只是短暂,安然在左邻右舍和族里人关照下,终于在中秋那日摆出来两桌满满的贡品。林成荣看到越来越融入这里的儿媳妇十分欣慰,他在儿子墓前絮叨了很久。安然带着美凤正八经给林家祖先和月娘都磕了头,焚香祭拜,又说了很多吉祥话。
最后还得把那些纸花篮宝塔宝船的烧掉,据说应该还有一个烧塔的仪式,塔是碎瓦碎砖做的,里面会烧竹木谷,火旺时泼松香粉,火焰一下子会很旺,火势自然壮观。这个仪式现在被各家小型仪式取代了,估计没几年还会实行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