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卓瑧笑看着太子妃。段冉怡福礼:“儿臣知错,父皇息怒。”段南真也听出话音了,清了清嗓子:“皇上,蒙古乞颜悍部派了公主和…”
“宗室里那么些人,随便择个配。”皇帝不耐:“都战败了,他们没份儿挑三拣四。”
人家明显是冲着新君来的,段冉怡垂着首。
“若是不满意,那就进朕后宫。”皇帝嗤笑,他现在最烦异族:“朕不介意陵寝里多件殉葬。”
“您不可胡言。”皇后捂他的嘴。段南真跪到地:“皇上万岁万万岁。”
皇帝拉下皇后的手:“朕没胡言,”看向太子,“一个异族,绝不可以入你后宫。”
封卓瑧拱礼:“儿臣遵旨。”
“儿臣明白。”段冉怡福礼。又叙了一会话,她亲送父亲出宫。一路上,父女无多言。直至看到宫门,段南真才停下脚步:“你过得好吗?”
“女儿很好,太子待女儿也很好。”段冉怡笑眼凝视她见老的父亲:“父亲保重。”我不会让您让镇国公府难做。
段南真看着闺女,他走时,她尚未及笄。现在,他的娇儿都为人妇了。
“顾好自己。爹再守悠然山两年,便上交兵权回京。”
“女儿会的,爹珍重。”
六月二十六,璟王妃疼了一夜,诞下一子,六斤二两。皇帝、皇后大喜,一重重的赏赐送往璟王府。太子松了一口气,太子妃再张罗着给太子纳侧。只不等择定好人选,皇帝病重。
八月初二寅时,建和皇帝离世,国之大痛。王公大臣哭灵,百姓哀伤。紧接着太子登基,扶龙棺入皇陵。十月,皇太后病倒。获封皇后的段冉怡侍疾。
皇太后一病就是近半年,段冉怡日日伺候在旁,撵都撵不走。
“哀家这是心病,过阵子心开了便好了。您也顾着些皇帝。他昨日来看你那眼神,幽怨得很。”
段冉怡净了手,接过宫人端来的药膳:“母后肯定看错了。您凤体违和,有儿臣盯着,皇上才能安心理国事。”
皇太后吃着药膳,笑瞅着儿媳:“你打算就这么过下去?”
怎么过下去?段冉怡心里也堵。跟皇上提选秀,皇上回她说要给先帝守孝三年。这话还在耳边荡,那人就压着她这样那样。她近日只要宿在坤宁宫,就没睡过整觉。
她也是瞧明白了,皇上在跟她耗。
耗吧,她倒要看看三年后中宫无所出,他还有什么借口阻拦选秀?
正承元年冬,封卓瑧跟皇后说:“崇青舅舅家的蜜果都会喂鸡了。”
“惜墨小哥儿呢?”段冉怡给皇帝更衣。
“惜墨拆了他娘亲的鲁班锁。崇青舅舅请工部做了一些小玩意。朕瞧着挺好,也留了一套,准备给咱们孩子玩。”
段冉怡低着头,眼泪珠子往下掉:“臣妾让皇上失望了。”
一个被窝拱了三年了,封卓瑧早悟透皇后了,抬手捧起她的脸,在她唇上重重嘬了两口:“不要愧疚,朕会心疼。”皇后不诞子,他就夜夜宿在坤宁宫。一年两年的,她不会置己身于风口浪尖。
看着皇上眼中隐含的笑意,段冉怡只觉浑身都不好。一夜热烈,次日她又是腰酸背疼。
慈宁宫免了安,也没人给中宫晨昏定省,段冉怡摊在床上睡到中午才起身。
日复一日地僵持着,皇上不查坤宁宫也不查皇后身边人,只让太医院隔日给皇后请平安脉。
正承二年六月,云崇青卸任顺天府尹,代君巡查边陲。八月,辅国公韩斐然得女,皇帝眼红:“皇后,你说朕几时能抱上闺女?”
段冉怡哀婉:“是臣妾没用,”滑跪到地上,“臣妾求皇上了,选秀吧。”
皇帝歪在榻上,没拒绝:“那一切就有劳皇后了。”
闻言,段冉怡松了口气的同时心里竟泛起一丝酸涩,立马压下:“皇上放心,臣妾会善待各宫妹妹的。”
还没选呢,就各宫妹妹了?皇帝伸手拉起他的爱妻:“朕也请皇后放心,即便六宫佳丽三千,你始终是朕心头最爱。”
右眼皮跳动了下,段冉怡露欣喜:“臣妾谢皇上厚爱。”
确实厚爱。
选秀大张旗鼓,进到殿选的足三百秀女。皇帝只点了七,之后仍日日宿在坤宁宫,似完全忘了后宫多了七位妃嫔。
正承四年,镇国公夫人进宫,看着面色红润的女儿,想劝又不知该怎么劝:“皇上昨个早朝后留国公爷说话了。”
段冉怡凝眉:“京里又有哪家添丁了?”她要做贤后,可现如今她这皇后在外的名声可不太好。独占恩宠,数年无出。
“工部尚书添孙了。”镇国公夫人,目光落在女儿喝的茶上:“皇上…还没临幸那几位吗?”
段冉怡鼓着嘴,有些气:“没。”她不就是想清清静静地做个好妻子吗?
“咱们段家要出个妖后了。”镇国公夫人叹声,皇上就是有意的。
妖后…段冉怡最怕听这两字:“您不能请沐宁侯夫人帮着劝劝皇上吗?”
“那您怎么不去求求太后娘娘?”镇国公夫人心想,沐宁侯府才不会去劝。建和二十六年那场大清洗,有眼的都看清了,当今的手段比起先帝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先帝又是那般去的,皇上的心早硬比磐石。沐宁侯府向来懂分寸,朝纲一稳,沐宁侯便告老了。
皇上允了他外祖告老,立马调了沐晨瑾去北陵守在悠然山后方。之后国公爷交了西北军兵权,皇上让席税虬上悠然山练兵。一重重的,蒙古投降了又如何,西北仍密不透风。
段冉怡垂目:“母后从不催皇上…”也不催她,就守在旁嗑着边果看戏。
当晚,皇帝回坤宁宫,见皇后两眼红肿,饶有兴致地凑近细观:“被你娘教训了?”
“皇上说什么呢?”段冉怡抬手给他揉肩:“臣妾母亲懂理法知尊卑,可不敢教训臣妾。”
将人摁倒在榻上,皇帝趴在皇后身,放松颈肩,享受着她的揉捏:“那你怎么哭了?”
段冉怡抽了下鼻,指下用力:“臣妾要被冠以妖后之名了。”
封卓瑧嘴角微扬立马又落下,冷脸抬起头,沉声问:“谁告于你的?”
一见他这样,段冉怡哪还敢提及谁:“不是吗?皇上读史,该懂的。”
“朕不懂。”封卓瑧唇凑到她耳边,小声道:“朕只知道朕喜欢怡姐姐。”
心都跟着颤,段冉怡暗骂,这个妖孽!深吸一气,加大捏肩的力道,她要疼死他。
封卓瑧吃疼,一口咬上妻子的耳,嘟囔道:“你故意的。”
“臣妾没有。”段冉怡手下放轻:“这个力道呢?”
“正好。”
正承六年,皇帝主动问起选秀之事,段冉怡已经受够后宫那七怨妇了,干脆抱病。她这一抱病,宫外风声就吹起来了。正承六年年底,终有大臣谏言皇上为江山社稷想当雨露均沾。
皇帝嘴上应着,但依旧如故,日日宿在坤宁宫。次年三月,皇后有喜,十一月二十午时诞下一子,名封越秦。
同年,巡查完边陲的云崇青上书,提边境商贸。
作者有话说:
推作者君新文《路人甲,强惨还带点憨》,二月二号开文。
辛珊思穿书了……
穿成了个女疯子。
女疯子年纪轻轻,却内功绝顶,因此一直被囚禁着。在文中,她唯一的存在感,就是于女主重伤时,给女主喂了一甲子内功。
内功没了,然后…女疯子就死了。
辛珊思穿来时,头号女配正撺掇着她去抢亲。
抢谁?
抢江湖第一女霸王遗花宫宫主看上的郎君。
辛珊思兴奋站起:“快…帮我解开锁链。”
锁链一解开,她撒腿狂奔,誓要远离头号女配这个疯子。
可……谁能告诉她,书里都没女疯子抢亲这回事,她怎就赶上了?
不但赶上了,还阴差阳错把某郎君给糟蹋了……
糟蹋了还不够……她竟然还有喜了……
有喜了还不够……某郎君不是个小白脸吗?咋一翻身就成了百草堂黎上?
文中,黎上此人,多智近妖,表象俊美无俦温文尔雅,实则乖张凉薄心眼极小。他师父就是他杀的。
完了,辛珊思两手抱着大肚,两眼望着茫茫前路,仿佛已经看到阎王长啥鬼样了。
大智若愚女主&多智近妖男主
第121章 番外三,韩韶(朗韶音)
朗韶音死了,死在了她年幼的女儿怀里。灵魂出窍,不附尸身不下黄泉,无所归依。
她看着她的女儿守灵,看着温棠峻的冷漠,看着朗家来人邵家来人…也是巧,她出殡那日,恰好碰上那个小小男儿迎姐归门。男儿身边,有师陪伴。
他们驻足目送。她站在男儿身后,说道:“看到那个披麻戴孝的女孩儿了吗?她叫温愈舒,是我唯一的牵挂。”知道男儿听不见,但她想寄托。
她的棺柩没有送往温氏祖籍洛州,而是被葬在了京郊。当然,温棠峻原配嫡妻的牌位,是肯定要入洛州温氏宗祠。
在自己的坟墓前守了些日子,七七前一天天尚未亮,弟弟带了祭品来。他给她折了春花,说太医院事。她坐在坟上,听得认真。他说他在京里见到了朗羡,觉他们姐弟一点不似郎家人。
这点,朗韶音认同。无论是她还是弟弟,眉眼多像了外家。
未免被人瞧见引怀疑,弟弟没有久留。七七那日,常河、飞羽来了,直至天黑尽不见旁的谁。她回去看了她的痴儿,绕着常汐,一再强调不要忘了她生前嘱咐。
常汐一句也听不见,小心地为她看护愈舒,也常背着人偷偷流泪。
她没有去看温棠峻,也不在意温棠峻何时娶邵瑜娘。因为在意无用,她已经死了。离开了温府,她去往沐宁侯府,见到婷姐姐为她流泪,听着婷姐姐与沐姐夫商议着庇佑愈舒的事,她甚是感激。
愈舒暂时不会有事,她看得清楚温棠峻对她有愧。况且,温家重名,温垚还要脸。温曾氏…不敢逆温垚。
生时,多束缚。死后,倒自由。朗韶音走遍了京城,去过天家贵地,看贵妃抱子;踏足冠南侯府,寻着了异族痕迹;下去诏狱,摸了铁牢;进了大理寺公堂,旁观了审讯…出了京城,她好奇兵营,便起步往北角山…
偷偷骑在野马背上,看过大漠孤烟。上了悠然山,静待落日。在海边,赏日出…将自己生前所有的遗憾,都弥补足尽。建和十七年,她陪着云崇青进了乡试考场。
樊仲本事不怂,云崇青被教的远超她预期。乡试九日,少年不似旁人那般狼狈,走出贡院时依旧挺拔清越。他不负所望,一举摘得榜首。
朗韶音回去京城,正逢诚黔伯府为嫡长孙向温雨琴下聘。她淡然,本来这门亲于愈舒就是大凶。在宗祠外见到了温棠峻对梅发呆,她只觉可笑。故作情深…不过是在抵消他内心的愧疚罢了。
看着跪在祠堂的女孩儿,她满腹艰涩。愈舒…终究是长成了另一个她。听着女儿质问讽刺温棠峻,她不快活。
一切如她所料,她的愈舒这些年过得不好。
她生前死后,温棠峻唯一一次未叫她失望的,便是送走了愈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