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月想了一会,同意,一个男同志跟他们一起坐自行车影响不好。
郭文忠一走,林夏拷问的眼神瞥向钟文月,“你怎么回事?”
钟文月低头小心看向林夏,“我家里的包裹到了,我这不是想着找个苦力嘛,总不能我们两个女生苦哈哈地搬东西。”
林夏翻一个白眼,让人坐上车。
到达县城已经是一个小时,时间还早,两人很有兴致地购物去。
“林姐,我发现,你比前两个月刚认识你的时候好看了,皮肤比以前好很多,脸上的斑都淡了,你用的什么这么有用?”钟文月凑近林夏的脸看了看,然后闻着手里的雪花膏边问。
“我就用的你手里这个。”
不是她舍不得给钟文月用自制的面膜,而是里面的药材挺贵重,万一被人认出来,自己说不清。
“可是我也用的它,怎么就不管用,我才来不到两个月,皮肤都变糙了,还黑了一些,哎。”
钟文月叹气,她用效果一般呐。
“那就没办法了,要不你写信问问家里人,让他们给你买更好的。”
“对哦,我妈是医生,说不定她知道好方法呢。”林夏第一次听她谈起自己家庭,之前只知道她家挺有钱。
“很多中药都是美容护肤的,你妈可能知道。”
“那也要下一次,我还是用这个吧。”语气勉强。
柜员小姐姐:......
有钱真好,一块钱的擦脸霜都看不上。
真别说,年尾货品是要比平时多,之前买不到的手电筒、钢笔现在都来货了。
林夏各买一个,总共花了五块钱。
“你不是有吗,怎么也要买钢笔。”见钟文月也来一只。
“......送人的。”
懂了,“你真大方。”
“也不贵......”钟文月纳纳道,还是买了下来。
“姐,我还想买两斤毛线,你买不?”钟文月飞快转移话题。
“我不会,你会?”林夏惊讶了,富家小姐也会织毛衣?
“哈哈,我会哦,要不要我教你。”钟文月表情得意自豪。
林夏好笑,“行啊,那就麻烦文月同志了。”
“哈哈,不麻烦,我会的也不多,就是最基本的平针,你到时候可别嫌弃。”很是谦虚地摆摆手。
林夏笑笑,跟着买了三斤浅灰色细毛线,足够一件衣服和一条围巾,想着又买了两斤,给孙母吧,好歹照顾她这么久。
把所有需要买的东西买完,两人出了供销社。
“我准备去一趟书店,买书。”林夏拉着钟文月来到书店。
“林姐,你要买什么书?”
“高中的。”林夏进店一眼看中店里摆着的一套数理化丛书。
“啊,姐,你还要学高中知识啊?”钟文月看到林夏手里拿的书就头大,她最不喜欢学物理。
“想试着自学高中,以后说不定能有机会取得高中文凭。”
“好吧,那你加油。”钟文月表示敬谢不敏,她文科比较好。
现在什么都不贵,书倒是天价,一套书十几块,足有十七本,放进背篓就是一沉。
看见林夏还想买高中课本,钟文月阻止了。
“我知道有个好地方有课本,还便宜。”
第69章 年代家暴24
十分钟后,林夏望着废品站,牛啊。
废品站里面种类其实不多,但全是安安静静分好堆的,破家具一团,报纸书籍一团,还有各种生活用品碎玻璃、牙膏皮,甚至还有骨头。
林夏在这里还真找到完整的高中课本,还有报纸,并且巨便宜,几毛钱拿了一大捆。
“是吧,我就说这里有。”
林夏给钟文月点了一个大拇指。
钟文月手里也是一沓报纸,拿回去糊墙挺好,墙上老掉灰。
逛完这些,正正好到时间,国营饭店开门了。
今天运气不好,没有红烧肉,不过有浇汁排骨和红烧鱼,让林夏吃得也很是满足,这饭店师傅手艺真不错。
一如既往再打包一份排骨。
“林姐,为什么你带饭盒了,我也想带一份回去。”钟文月委屈。
“行,我这还有一个呢,去吧。”
钟文月脸色放晴地巴巴也打包一份排骨。
这一顿林夏没接受钟文月的请客,连吃带拿可不好。
吃完饭的两人终于想起正事,先去医院领了一个医药箱,所有药品就那么点,用完再来拿。
来到邮局。
看着这个巨大的包裹,两人面面相觑,半人高啊,好几十斤,怎么拿回去。
钟文月也不管是不是在邮局,当机立断拆开包裹,找到里面的信封,打开一看,果然,有一张自行车票。
林夏真的羡慕,她让黑子帮她注意了大半个月都没收到自行车票,太难了。
现在方便了,钟文月兴冲冲去提一辆二八大杠,两辆车很轻松地带完所有东西。
两人回到村里,瞬间引起轰动,无疑是因为钟文月的新自行车,整个大队除了林夏这辆租的,就只有张强和大队长家各有一辆,连支书家都没有。
小孩一路追在她们屁股后面,到了知青点也不离开,时不时上来摸一下。
林夏还是头一次来知青点,说实话,比孙家房子好,还大,但是进进出出十几个知青,看得人头疼。
林夏帮钟文月拎东西进堂屋左边,很大两排大通铺,跟以前原主在的时候完全不同。
她放下东西之后和钟文月打声招呼直接走人,太闹腾,孩子大人都多,给她整社恐了。
回到家,长呼一口气,还是人少好。
放下东西,林夏去大队部正式报道上班。
正好大队长张正伯也在,看见林夏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
张正伯就是在怪林夏,当初那事张强都告诉他是因为林夏整他的,要不是林夏的行为,张强怎么会半夜回来,最后失足掉进河里淹死。
林夏不理这怪脾气的小老头,反正她的工作昨天就弄好了,向着支书说明进度,全部工作准备完成。
孙长建的事没影响支书,他倒是对张家更加看不过眼,张正伯这老货在大队一直压他一头,本就不喜欢张家,现在孙长建事情一出,让孙家的脸都丢尽,更加迁怒张正伯。
看见张正伯心情不好,他孙孝天心情就好了。
笑意盈盈地把林夏介绍给其他人,广播通知各社员他们大队有赤脚医生了,以后有问题可以找林夏。
因为林夏上午是去医院拿药,就算回来的晚些,也给她算上时间,从今天开始记满工分。
之后的日子,林夏开始过朝九晚五,偶尔翘班吃瓜的上班日子。
吃得瓜正是张强家,上次厂里让一个月内给新名单入职,张家闹翻了,主要是指大儿子、二儿子和周桂兰三方。
没听错,就是周桂兰,她才刚刚四十岁,正是打拼的年纪,也想去城里工作,最后周桂兰用不能偏心和上交一大半工资作家用的理由赢得本次就职机会。
就是吧,她家那几个儿子表情好像七个不服八个不愤,心底对周桂兰很有意见呀。
看得林夏一脸乐。
*
自从少了孙长建,孙家安静许多,从林夏反抗孙长建,脱离被打小分队,孙母就惯常不说话,只默默做事。
上次因为林夏给孙母买了两斤毛线,孙母哭的稀里哗啦的,表示林夏不用学织毛衣,以后都她来做,她手艺好,林夏也就跟她学了个方法,毛衣还是给孙母来织,于是没去找钟文月。
钟文月正好忙着跟男主拉扯,没空理人,林夏又恢复一个人的生活。
关注点都到孙母这里来了。
问起孙母年龄,得知她已经56岁,心中叹口气,叮嘱她明年不再去上工,家里做点家务就行。
顿时把孙母吓得战战兢兢,差点跪下来求饶,林夏好说歹说,孙母才确定她是真的只是让她轻松点而已。
孙母说起来就是一个十足的悲剧人物,以前帮过原主良多。
不是真的心疼原主,更多的是把原主当靶子,然而生活向来是论迹不论心,林夏愿意对她好一些。
因为林夏经常带回来一些野物,孙母肉眼可见气色好起来,脸上渐渐多了笑容,话也多起来,不再说以前那种听了让人血压飙升的话。
时间渐渐来到年前。
“晓晴,没几天就过年了,我们要不要准备点年货。”孙母依旧免不了心中忐忑,小心问林夏。
“行,明天你跟我一起去吧,家里要什么你跟我说。”林夏漫不经心道。
孙母整个人呆住,她已经好久好久没去过县里,最远不过公社去打酱油买盐。
“这我能去?我没去过,要不我还是在家等你吧。”孙母恐惧地拒绝。
林夏淡定说:“你跟着我,怕什么,我又不会给你丢了。”
孙母做事细心,给她生活处理妥妥当当,她决定明天奖励她一件衣服,她现在穿的还是孙长建的呢。
而且黑子上次说自行车票有眉目了,约的明天碰面。
林夏和孙母来到大队坐车点,正巧遇到一个月没见的钟文月。
“林姐,你今天也去县里啊?”钟文月率先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