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竞品的时候,顾客也能溺爱,但如今冒出来个菜色全新,口味不同的新食堂,能吸走大批顾客也是有原因的。
“尝完了,大家都来说说意见吧。”
掌勺大师傅在食堂是除了王姐之外的第二话事人,他这两天心情不好,没人敢触他的霉头,更别说比较两个食堂的菜色挑毛病。
他眼神扫过食堂的几个老员工,这才终于有人开了口。
“我觉得还是咱们的菜好吃。”
“什么手艺,给咱陈大厨切墩都配不上!”
王姐沉默了一会,不太确定地说:“这些菜和咱们档口的基本没有重复,而且口味都做得重,味道……,也好一些。”
“当然咱们的也不差,就是现在,我觉得是得做出点改变了……”
陈师傅哪听不出来她话里的意思,不就是说他技不如人,做了这么多年大锅菜,反而叫个做小炒的给比下去了。
他心里烦的不行,视线一扫,这些人看着他的目光都带着期待,似乎是想让他抓紧改变,好把食堂的生意救回来。
唯独新来的小江,眼神却有些不一样。
“你有什么想法,说出来听听。”
江甜果放下筷子,先问去打饭的两个小伙子,“这些菜,不用饭票的话各是多少钱?”
第39章 先用着吧
江甜果这个问题还真与众不同, 食堂里的其他人都没想到,两个小伙子愣了下,然后慢慢说。
“馒头三分钱一个, 五分钱两个……”
不对劲, 招待所食堂里,两个馒头的价格比这里便宜了一分钱!
足足一分钱!
“继续说。”王姐催促道。
两个人立刻想了想,“别的价格好像差不多, 哎!就是打菜的时候, 咱们这边一份是一勺,但是他们给了一勺多!”
早上还剩了不少菜, 大师傅找了个空饭盒交给打菜窗口的人,“你盛一份端过来, 就按平常的量来。”
过了一会儿,被他点出来的人端着饭盒走回来, 大师傅接过来, 又拿起桌上的,一比就知道, 两盒确实差着分量。
“原来如此,”大师傅喃喃, 看向江甜果, “你是怎么想到的?”
横空出世一个新食堂,顾客会为了尝鲜去尝试, 但老食堂还是有受众基本盘在,生意不可能在短期内断崖下降。
能造成这个局面的, 绝对不是一句对面口味好就能解释的通,所以必然还有其他原因。
而为何食堂其他人没有考虑到价格因素呢?
因为这是个计划经济的时代,私人市场被禁止, 商品的供应量和售卖价格都是统筹制定好的,就像国营饭店,走遍一个市,一碗二两的阳春面,全都得是9分钱一碗。
招待所食堂这种刻意降价,和加量不加价的行为,是扰乱计划经济市场,但摆在消费者眼里是确确实实占到了便宜,怪不得能引走整个家属院的顾客。
但对着何师傅,江甜果肯定要来一点职场人的高级马屁,“两边师傅的手艺我都尝过,我觉得咱食堂的大师傅更胜一筹,所以这肯定不是口味问题!”
一句话,给老头子夸的心花怒放,看着江甜果越看越顺眼。以前只觉得她聪明,没想到还有品位,不错不错,是个好苗子!
事情的关键被找到了,但却一点也不好解决,一道道充满着压力的目光落在王姐身上,她再次起身,声音带着火气,“这事不合规矩,我得去找后勤处!”
说着匆匆忙忙地就离开了。
中午上班前,她带回来个不好的消息,学着后勤处长的原话,说。
“当初干部食堂设立的时候没想那么多,菜品价格是参照着军区内部食堂的价格定下来的,这么多年也一直没有具体的章程。如果你想统一价格,我建议,最好还得是你们两个食堂的负责人坐在一块商量着来。”
说起来是提了个方法,但其实就是在踢皮球。
王姐只能找去了招待所食堂,她以为如今负责管事的,不是掌勺的大师傅,要么是当初的服务员。谁想到最后走出来个眼生的女人,看起来岁数不大,嘴上没个准话,说是等回去统计统计,找时间给她答复。
这又是句敷衍到极致的话。
王姐气不打一处来,被晾在那半天也没人搭理,只能离开了。
王璐看着她离开的背影,撇了撇嘴,反正她奉行一个托字诀,谁能把她咋着?
自从赵继红对她委以重任后,王璐拿出了比读书更认真的劲头。和掌勺师傅沟通后,熬夜列出了菜单,又绞尽脑汁想破脑袋,可算想出来个能拉起客流的方法。
她豁出去了,这是破釜沉舟的一战,她必须干好。
在江甜果面前,总得让她赢一次吧。
她不仅列菜单,负责管理,甚至还亲自掌勺,试菜完成,王璐觉得终于可以了,第一天早上的反馈也还不错,这才放出消息说要招工。
她又详细地算了下账目,根据她的估计,食堂的利润是多少,能卖多少钱,需要几个工人,该发多少工资,都给赵继红算了一遍。
赵继红捂着脑袋不太想听,“你就告诉我,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办,能给我分多少钱?”
王璐就说,食堂刚开起来,需要打出去口碑,无论是菜品的口味还是质量都不能含糊,这段时间得舍得花钱。
等到把另一个食堂挤兑得半死不活了,他们就可以压缩人员工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想办法捞点油水,这些钱最后不都得是进了她,啊不对,赵继红的口袋。
话音落下,赵继红看她的眼神立马不一样了,意味深长的说:“没想到你还挺……”
挺什么到底是没说完。她就是想起在首都时见着批斗资本家时的场面,那一条条一桩桩,列在大字报上的罪行,和王璐刚刚说出来的话,真是八九不离十。
但是那又咋样,赵继红也就是惊讶了一下,之后便没放在心里,反正王璐就是她找来的一个替死鬼,早点死晚点死怎么死,都和她没太大关系。只要钱能到自己口袋就够了。
她点点头,看着王璐交上来,要招聘的临时工名单,拿起笔刷刷刷划了一片。
“刚开始不忙,用不了这么些人,”她在留下的八个人里又划掉一个,“按你说的,节约成本来。”
王璐急了,她说要节约成本,计划的也是,前厅后厨加一起,最少得招十来个人,怎么一下子叫减去了一半还要多。
王璐顿时皱眉,小声说出自己的意见,“我看干部食堂里头,大大小小的员工都十七八个人,咱们人少了忙不过来呀!”
赵继红便不屑地说,“你别看他们。前厅管前厅后厨管后厨,一帮人上班另一帮人就歇着,这就是好逸恶劳的小资产阶级作风,咱们可不兴那一套。再说了,你要想招十七八个人。好啊,那你给他们开工钱!”
这么一说,王璐只能怂了,她牛都吹出去了,要招的人也都提前应承好,收了人家的好处了,现在却没了下文。她也没办法,很觉得灰头土脸,没面子。
但赵继红发话了,她能怎么着,只能是挨家挨户把东西退回去,然后又跟人家说了一箩筐的好话,这事儿才算过去。
然后就是紧锣密鼓地准备上班,也没时间培训,万幸这些女人本来就是做事的一把好手,洗洗切切都不在话下。
她们也珍惜这个机会,一个月工作28天,工资给20,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不仅比干部食堂给的工资高,而且都快和外头厂子里的正式工人差不多了呢。
虽然累了些,但不打紧,能发钱就行。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招待所食堂就这么轰轰烈烈的干起来了。
这边听完王姐的话,众人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陈师傅喊去刺探敌情的小伙子又回来了,照例还是抱着两兜饭盒,在桌子上一字排开。
热腾腾的饭菜散发着香气,然而大家心里都装着事,连动筷的都没几个。江甜果饿了,她转身找了双干净的筷子,把每样菜都往碗里夹了一点,坐在角落里默默吃了起来。
王姐忍到现在,终于摊牌了:“今天处长问了问咱们食堂的生意,又和我说,可以适当减少一些员工。饭点的时候,窗口里头的人比窗口外头的还多,这不像样子。”
一听涉及到自己的切身利益,众人立马急了。
“食堂生意不好也不是我们想看到的呀!”
“对呀,而且我们又没偷懒。忙的时候不见涨工资哪,闲的时候就想给俺踢走。这主任咋天天脑子里净想美事!”
骂的好,简直说出了打工人心声。
江甜果忍不住在心里给这位工人之光悄悄鼓掌,然而如今事实无法逆转。
出问题先解决临时工,就是最快最有效率的最优解!
王姐不想面对这样的局面,这些人当初都是她一个个亲手招进来的,无论有编制没编制,相处这么久,哪怕曾有龃龉,也不希望他们以这种方式离开的。
她烦躁地按了按眉心,转头和陈师傅商量,“要不……,咱们也降价?”
这句话说得格外艰难,部队食堂不是盈利性质,每月都会由后勤处补贴一部分开支,但并不多。
这些钱和日常的盈利要用来支出人员工资以及食材成本,如果再降价的话,现在能支撑几个月,但长期入不敷出,开除临时工肯定是必然的。
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法子。
况且她看出来招待所食堂是没带着好心,要是降价的话,两边对着降,啥时候算个头。
她不抱希望的视线转了一圈,大家都提不出什么有用的想法,最后的视线落在角落处,默默吃东西的江甜果身上。
她不抱希望地问了一句,“小江,你觉得这事该咋办?”
这么大的事,居然征求一个临时工的意见。
众人都是惊讶,不过江甜果脸上倒是习以为常,有一种被老师突然点起来答题的清澈无知。
本以为没有结果,谁想到她放下碗筷,认真的整理了一下思路,居然真给出了答案。
两人脑袋对着脑袋滴滴摸摸半天,最后王姐觉得她的想法有一定道理,于是便说,“那先按你说的办吧,希望咱们能够同心协力共渡难关!”
这次应和的声音格外响亮。
——
今天林寒松同志便结束了病假,重新回去上班了。
江甜果以为他复工回去,应该有不少事要处理。谁想到推开门就看到男人静静地坐在桌边,旁边摆着热腾腾的饭菜。
“回来了。”林寒松含笑看她
江甜果洗过手,舒舒服服的坐在餐桌前,开始吃饭。
桌上有个不同寻常的铁盒子,引起了她的注意,“这是什么?”
“咳,”林寒松轻轻掩唇,“我领回来的计生用品。”
“哦——”江甜果意味深长的看着他。
林寒松真诚的解释,“咱俩的小日子还没过多久,我觉得孩子这事可以先不用着急,你放心也没人会催!”
说得挺好听,但江甜果哪能看不出他的司马昭之心。
不过,误打误撞,她也是这么想的。要孩子这件事,暂时还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总之就是一句,先用着吧。
第40章 大获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