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书后的地主生活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离心斑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77 KB   上传时间:2025-05-21 12:28:02

  西北城主府内。

  西北城主气得脸都涨红了,拍桌子怒气冲冲地对一众官员说道:“这北阳郡,简直太可恶了!先是抢了我们的人,现在还抢了我们的宣纸生意,把我们书铺都搞倒闭,真是气死我了!”

  师爷站在一旁,面带无奈,轻咳一声,躬身说道:“城主大人,这事情其实从一开始,就有些不妥当。北阳郡提出全民读书,本是好事,我们却想着去添堵,这心思就有些狭隘了。

  宣纸涨价,看似能让他们一时受挫,可人家北阳郡却因祸得福,建了纸厂,不仅纸张自由,还更便宜,这不正是人家的本事嘛。

  我们西北的书铺倒闭,读书人纷纷去北阳郡求学,这都是市场规律使然,怨不得别人。”

  西北城主瞪着眼,气呼呼地说:“那些读书人怎么办呢?他们是我们西北的根,要是他们都走了,我们西北就完了啊!现在主要是将那谣言说的再逼真些,阻止他们啊!”

  师爷叹了口气,“城主大人,北阳郡读书风气正盛,哪会需要倒贴钱财读书呢?这谣言一出,反而让人觉得我们西北小肚鸡肠,想用这种手段来打压人家。那些读书人不是傻子,都当面拆穿我们,这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嘛。现在北阳郡名声大噪,吸引的读书人更多了,这都是我们自己种下的因,结下的果呀。”

  西北城主听了,气得直拍桌子,骂道:“都是你,都是你出的馊主意!”

  师爷连忙摆手,看到西北城主发红的眼,咬牙承认道,“城主大人,这主意虽是我出的,可也是您拍板定的呀。

  您想想,要是当初咱们不那么做,说不定还能和北阳郡好好交流交流,互相学习学习,共同进步呢。

  可现在,我们西北的读书人越来越少,书铺也倒闭了,这都是实实在在的损失呀。”

  西北城主听了,气得说不出话来,只能气呼呼地坐在椅子上,直喘粗气。

  师爷见状,又说道:“城主大人,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追究责任,而是要想办法挽回局面。我们西北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

  西北城主一听师爷想说什么西北优势,又来了气,打断他的话,“你还有脸说优势?你看看现在这个局面,还优势呢!”

  师爷无奈地摇了摇头,“城主大人,我也是为了西北好呀。您看看,现在西北的读书人都快没了,书铺也倒闭了,这要是再不想法子,西北的文化可就真要衰落了。

  我也是没办法,才想出那些主意的,可没想到会弄巧成拙,我确实也有责任.....”

  西北城主听师爷的声音越来越小,气得直拍桌子,骂道:“你还有脸说责任?你看看现在这个烂摊子,都是你弄出来的!”

  此刻厅堂内都变成了他俩人的二人转,众人都识趣的在西北城主的气头上闭嘴,只有师爷头铁,一个劲的往上赶话。

  师爷听了西北城主的话,也不生气,只是叹了口气,“城主大人,现在也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我们得赶紧想办法挽回局面呀。”

  师爷说完,默默地看着城主大人表演,反正他是为了给城主大人顶锅,城主大人还要他做事,不可能对他怎么样,不然他也不会不怕死的这么接话。就是跑不了,有点烦!

  师爷整理了一下思绪,微微叹了口气,然后缓缓说道:“城主大人,其实西北并非没有优势,只是我们之前过于短视,没有好好利用罢了。如今局面虽有些被动,但并非全无转机......”

  师爷正说得起劲,李洋却这个时候起身,垂手躬身说道,“城主大人,不如我们直接和琉璃岛合作,给北阳郡点颜色瞧瞧......”

  师爷一听这个李洋又要撺掇自家城主大人去与北阳郡作对,赶忙制止,“城主大人,万万不......”可。

  师爷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城主大人一个眼神制止。

  师爷知道,自家城主大人又要作死了。

  此时的北阳郡郡守府,王平也正带着北阳郡的一众官员,分析西北的地理资源,了解西北的优势,商讨着接收西北后的发展布局。

  西北地域广袤,自然资源丰富。有大片的草原和牧场,畜牧业发达,羊毛、皮革等特产闻名遐迩。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用于本地的生产生活,还能通过贸易换取其他物资。

  羊毛可以用来制作优质毛笔,皮革可以加工成书封,这些都是读书人所需的物品。

  我们还可以开设专门的作坊,制作这些文具,然后以优惠的价格提供给本地的读书人,甚至可以作为特色产品,吸引周边地区的人前来购买。

  另外,西北的矿产资源也相当丰富。我们可以开采一些适合制作墨料的矿石,发展墨业。

  这样一来,不仅能满足本地读书人的需求,还能对外销售,增加收入。

  而且,我们还可以利用这些资源优势,进行

  海运贸易往来。用我们的特产换取他们的特产,实现互利共赢。

  我们的计划要更加注重本地特色和实用性。比如,除了传统的儒家经典外,还可以增加一些与西北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如畜牧养殖、草药识别、水利灌溉等。

  这样既能提升百姓的文化素养,又能让他们学到实用的技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的发展。

  再就是西北的文化与历史方面西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古老的传说、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独有的文化瑰宝。

  可以组织文人墨客,将这些文化故事整理成册,编纂成书。这不仅能传承和弘扬我们的文化,还能吸引更多的读书人前来研究和学习。

  此外,西北的书法艺术也别具一格。我们可以举办书法展览、书法比赛等活动,邀请各地的书法爱好者前来参加。

  通过这种方式,展示西北书法的魅力,提升西北的文化影响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开设书法培训班,培养本地的书法人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西北书法。

  王维维看着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谋划西北的布局。

  悠哉悠哉的吃着水果,看着手里的话本。

  她没想到,这顾三小姐脑子里有点东西,看过的小说过目不忘,唐诗三百首张口就来。

  话说,她不是理科生吗?

  不过还真别说,这小说写的比刘小倩的好看多了。

  

221派兵

  王维维突然想起书房里的那封信。

  她是不是需要给秦翊回一封?好歹人家也送了一个北洲给她。

  秦翊有军队,若是来抢,她目前有几分把握?

  想着,王维维默默离开了会场。

  她不重要,王平在这里就好了。

  她目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抱住那位金大腿,让他心甘情愿的为她们在前面扛住所有压力。

  北洲如今在所有人眼里只不过是一个比幽州更加贫瘠的地方,秦翊都在京城了,想来楚王也不会过多注意北洲。

  他们的重心应该还是在收复幽州上,也就不知道派谁去收复了。

  -

  京城。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出水来。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楚王高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满朝文武。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威严:“幽州大将军杨烨反叛,自立为王,此乃大逆不道之举!幽州乃我朝边疆重地,若不及时收复,后果不堪设想!诸位爱卿,谁愿为朕出征,平定叛乱?”

  话音刚落,大殿里一片死寂。文武百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敢轻易开口。

  反叛的杨烨可不是泛泛之辈,他在幽州经营多年,手下兵强马壮,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谁都知道,这次出征凶多吉少,弄不好就是有去无回。

  楚王的脸色渐渐沉了下来,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他再次问道:“诸位爱卿,难道就没有人愿意为国出力吗?”

  这时,一位身着戎装的将军站了出来,他面容刚毅,眼神坚定,正是老将赵坤。他拱手抱拳,朗声道:“陛下,微臣愿往!”

  楚王微微一愣,随即露出一丝欣慰之色:“赵将军,你当真愿意出征?”

  赵坤沉声道:“陛下,微臣虽年事已高,但尚有一腔热血,愿为陛下分忧!”

  楚王点了点头,正要开口答应,这时,一位谋士却站了出来,他正是国师李逸风。

  他微微拱手,说道:“陛下,赵将军虽勇猛,但毕竟年事已高,此次出征,恐怕凶多吉少。臣以为,不如派北城王前往。”

  楚王的脸色瞬间变得复杂起来。

  秦翊,这个名字在朝堂上早已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年轻有为,武艺高强,且在北洲也有一支精锐之师,若是派他出征,定能马到功成。

  然而,朝堂上也一直有流言蜚语,说秦翊手握重兵,野心勃勃,若让他出征,恐怕会引狼入室。

  楚王沉默不语。

  二皇子遮住眼底的黯然,沉吟片刻,缓缓说道:“北城王虽勇,但他手中握有北洲的兵权,若让他出征,恐怕功高震主,难以驾驭。”

  李逸风微微一笑,说道:“二殿下,北城王虽手握兵权,但他一直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半点反意。此次出征,正是考验他的好机会。

  若他能成功平定叛乱,陛下可封他为护国大将军,让他继续镇守北洲。若他有半点异心,陛下也可借此机会,将他一网打尽。两全其美,何乐而不为呢?”

  楚王听了,微微点头,正要答应,这时,一位大臣却站了出来,他正是与秦翊素来不和的兵部尚书刘文远。

  他拱手说道:“陛下,北城王虽勇,但他手握重兵,若让他出征,恐怕会引狼入室。臣以为,还是派赵将军前往更为稳妥。”

  楚王的脸色瞬间变得难看起来。他扫视了一眼满朝文武,心中暗自叹息。这些大臣们,一个个明哲保身,谁也不想得罪秦翊,却又害怕他功高震主。

  楚王心中明白,若不派秦翊出征,此次幽州之乱,恐怕难以平定。

  楚王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诸位爱卿,幽州之乱,关乎我朝社稷。若不及时平定,后果不堪设想。

  朕意已决,就派赵将军前往。赵将军,你可愿为朕分忧?”

  赵坤微微一笑,“陛下,微臣愿往!”

  楚王点了点头,“好!赵将军,朕封你为平叛大将军,即刻出征,务必尽快平定叛乱!”

  赵坤拱手抱拳,朗声道:“微臣领命!”

  楚王看着赵坤离去的背影,心中不禁有些担忧。他知道,这次出征,赵坤恐怕凶多吉少。

  然而,朝堂之上,已经没有人再敢站出来,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这位老将身上。

  大殿里,气氛依旧凝重。

  -

  而此时的秦翊正走过王维维走过的地方,听着府里伺候过王维维的丫鬟诉说着王维维在京城的点点滴滴。

  阳光斜斜地洒在京城的街道上,人流如织,热闹非凡。

  秦翊身着一袭黑色战袍,腰间佩剑,正带着几名护卫从街边走过。

  他的面容冷峻,目光带着淡淡的忧伤,好似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苏婉穿着一件素色衣裙,头发有些凌乱,脸上带着几分狼狈。

  她躲在街边的阴影里,眼神紧紧盯着秦翊,见他毫无反应,便咬了咬牙,鼓起勇气冲了上去。“公子,救救我!”

  苏婉快步跑到秦翊面前,伸手就去抓住他的胳膊,声音带着几分颤抖,试图引起他的注意。

  然而,秦翊却像是没有看到她一般,眼神依旧冷淡,径直向前走去。

  苏婉见他不理自己,心中焦急,用力抓住他的衣袖,试图阻止他离开:“公子,我是苏家的苏婉,我被人欺负了,求求你救救我!苏家定有重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0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21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书后的地主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