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军营里的工作,照顾人,更让她有熟悉的安全感。
更何况照顾的还是从出生就抱在怀里的嘟嘟。
进入八十年代,出国潮的热度不减反增,航空公司每天600份面包订单,已经缓缓增加到了一千四百份。
因为良心面包坊的飞机套餐不但深受国际乘客好评,也深受市场欢迎,在1981年年底,获得江京优质产品,轻工部将飞机套餐三种面包列入1981年全国食品展览会汇编,同时被评为商业部优秀食品,荣获省优、部优和军优称号。
没等良馨上门,江京铁路局就找上门,与良心面包坊签订了供餐合作,每天为江京铁路局10条主要干线餐车供应面包。
“北京面包坊有民航订单,江京面包坊也有了铁路局的订单保证,去年北京面包坊和江京面包坊的净利润加起来一共是一百零九万,这里还不包括11师面包坊的净利润。”
良馨再次来到后勤办公室,对接她的已经不再是武主任,而是邹部长,“我早就和邹部长打过招呼,过了年要拿出二十万建设职工房,怎么净利润一到后勤账上,面包坊提交的申请报告就批不下来了?”
“良馨同志,你先不要着急,身体才刚养好,不要动气。”
邹部长帮良馨倒了一杯茶,“面粉厂的烈属们这个夏天和冬天是怎么过来的,我都看在眼里,不是我不肯批,是师财务科那边不批,有人向军里写了举报信,认为农场大兴土木建房,过于铺张浪费,不符合我军我党目前勤俭节约的规程。”
良馨皱紧眉头,“又举报,上次举报六连,这次连睡在破厂房地上过冬的烈属们也不放过?”
“有些同志当兵这么多年还分不到房子。”
邹部长坐在椅子上,“你却要拿出这么一大笔钱,给在面粉厂和养鸡场上班的烈属盖房分房,不是穿上一身军装就一点私心都不存在了,军装遮不住人的七情六欲。”
良馨往后靠在椅子上,“财务科的人举报的?”
邹部长摆了摆手,“匿名举报,可能是军人,也可能不是军人。”
良馨不再在这个点上多问,直接道:“师里的意思,这是不批了?”
第92章 良馨同志,你对我还欠缺……
“良馨同志,稍安勿躁。”
邹部长叹了口气,“面包坊的钱都是面包坊自己赚的,按当初所说,怎么用,用在哪,都是你们自己说了算,良馨同志,我知道你是有情有义,但是这里是军营,面包坊是归属临时随军家属工厂,你要给烈属们盖房子,这在全军也是历史罕见。”
良馨明白邹部长是什么意思,平心静气问:“烈属是谁招惹来的?”
“确实跟你没有关系,所以我说你是有情有义。”
邹部长道:“随军家属工厂创办之初的意义就是解决随军家属就业,不是解决烈属就业,烈属有国家补贴,有地方照顾,你还要帮烈属们盖房,11师的随军家属工厂发展好,其他地方工厂可都快揭不开锅了。”
“邹部长的意思是,举报江门农场的人不是11师的人。”
邹部长摇摇头,“说不准。”
“现在举报的人是谁不重要,我也不是很关心。”
良馨道:“师里的态度,也是不建议为面粉厂的职工盖房子?”
“我肯定是支持你的,良馨同志。”
邹部长先表明了立场,“但是为烈属盖房子,这确实是军中没出现过的先例,照着目前军工厂军转民取得的恶性循环趋势发展下去,眼红嫉妒11师面包坊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我想了一个办法。”
良馨道:“请说。”
邹部长道:“面包坊既然是临时随军家属工厂,只要与药厂一样多招一些随军家属,再帮地方解决一部分待业青年,名副其实,那么举报的理由自然就不成立了,到时候再盖职工宿舍,就算别人再怎么眼红嫉妒,也挑不出你的错了。”
良馨看着邹部长,没有说话。
邹部长也静了大概一两分钟,辨别不出良馨是什么意思,劝道:“良馨同志,面包坊小打小闹,没人会在意,但面包坊取得的利润实在惊人,放在过去大家都吃现成饭,没有空关心别人怎么样,现在骤然改成自己找米下锅,11师自然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你是大学生,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
“邹部长。”
良馨掀起眼皮,“面包坊第一次开启烤炉,为的就是随军家属,我从来没有坚持过只用烈属,临时随军家属工厂下面的面包坊、面粉厂和养鸡场之所以会用多名烈属,是因为师里的随军家属会被优先安排进药厂,我们无人可用罢了,不论是帮师里解决随军家属工作,还是帮地方解决待业青年工作,我都没有任何意见。”
邹部长长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笑容,“良馨同志,那这就没问题了,养鸡场那个地方女同志还是太辛苦了一些,我会联系地方先安排一批待业青年进去帮忙,之后就能将你提交的建设职工宿舍的申请报告批下来,财务科那边也没有理由再阻拦。”
良馨道;“既然如此,临时随军家属工厂的临时两个字可以去掉了?”
邹部长一愣,“面包坊这一年取得的成绩甚至超过了药厂,我年前去总部开会,总后领导重点提及面包坊给予表扬,所以临时家属工厂早就可以成为11师正式随军家属工厂二厂,我之所以没有提及,是因为一旦正式编入总后,良馨同志,师里肯定安排符合职级的随军家属厂长,那么……”
“那么就将面包坊归属江门农场列编。”
良馨看着邹部长骤然怔住的脸,继续道:“从根本上改变随军家属工厂单一结构,彻底学习其他军工厂,人事、财物、生产经营决策权也彻底下放工厂,工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直接参与市场竞争,不再依赖11师,就像军工厂不再依赖军队一样。”
邹部长脸色从怔转为僵,好半天没能说出话。
良馨笑着道:“面粉厂和养鸡场已经建立在江门农场,目前只有一个面包坊存在11师,不用迁移,就把11师的面包坊当成分店,改革开放,包干到户,各大企业已经改变了过去统购统销的局面,我们面包坊列编到农场以后,以农为主,多种经营,不但要招随军家属和待业青年,还要面向社会广为招揽人才,实现农工贸一体化,发扬南泥湾精神。”
邹部长做后勤二三十年,他头一次被一个人反应的锐敏速度直击脑门,一时间甚至出现束手无策的感觉。
良馨推开椅子站起身,“我想,基地和总后一定会大力支持我这个提议,邹部长,这几年,还要多谢你对面包坊的支持与照顾。”
邹部长脸颊发烫,急忙推开椅子跟着起身,“良馨同志,请留步。”
良馨留步了。
邹部长刚松一口气,第一反应是幸好陆副师长还在11师,幸好良馨是陆副师长的家属。
良馨侧身道:“面包坊建立之初,多少受到了师后勤的支持,所得利润用在补贴部队生活和弥补公费不足是理所应当,面包坊归属农场之后 ,师后勤和财务科应当不会把面包坊得来不易的生产收益分光吃光,会留出一部分用于家属工厂扩大生产,革新改造吧?”
邹部长面色焦急,“良馨同志,这事情你先不要着急……”
“不着急。”
良馨继续往外走,“邹部长作为领导管不了财务科的话,可以直接交给上级领导来办。”
邹部长立马追了上去。
“你把我的橘子都吃完了,你自己的一个不动!”
陆冲锋剥着橘子皮,看着季副政委,“我的橘子得带回家留给我家属。”
季副政委气笑了,“你有家属,我没家属吗?”
陆冲锋剥开橘子瓣放到嘴里,“你刚才不是说你家属和俩孩子都不爱吃橘子。”
季副政委一噎,“她们不爱吃,我没说我不爱吃!”
陆冲锋疑惑看了一眼季副政委,“你又不做月子。”
季副政委:“……”
季副政委完全根不上陆副师长的逻辑节奏。
“你家属不也出月子了!”
刚说完,季副政委就觉得这话不对。
不对在哪,他还没想清楚,一包中华就丢了过来。
陆冲锋拿起一颗颗橘子塞到网兜里,“吃橘子还是吃烟?”
季副政委将烟收到口袋里。
陆冲锋看了看,“回去我就告诉你家属,你偷偷藏烟了!”
季副政委的脸上瞬间出现不敢置信的表情,看着陆冲锋,“你……”
“除非你去再给我弄两份橘子来。”
季副政委手指颤抖指着陆冲锋。
都说党指挥枪,他这个政委和陆副师长这个枪杆子的关系,却总是倒过来。
从两人在22团担任军政干部后,他隔三差五就会跳进陆冲锋的坑里被拿捏!
好脾气的季副政委,面对陆冲锋,都快成了一点就炸的炮竹,“烟拿过来!”
师职干部每个月都有香烟的额度,陆冲锋不抽烟,攒的香烟在过年女儿满月都换成了一条中华,又从办公桌抽屉里拿出一包烟丢给季副政委,“多弄点,我家属最爱吃橘子了。”
季副政委接过烟起身,正想讲话,就看到窗外主干道上,邹部长正追着良馨。
邹部长看上去很是着急,良馨却一脸不为所动。
接着邹部长停住脚步,看着良馨远走,回头擦了擦汗,着急往师部大楼走来。
“良馨。”
陆冲锋“蹭”地站起身,顺着季副政委的视线往外看,只看到良馨往师职家属院走,抬起手表看了一眼时间,“今天先到这,我回家吃饭了。”
季副政委逮着机会道:“良馨还在外面,你回家喝西北风?”
陆冲锋拎起黑色公文包,头也不回道:“你大姐住在我们家。”
季副政委:“……”
良馨回到家先把从服务社买的鲍鱼清洗了。
季大姐在家里,只让她负责照顾孩子,做饭还是像以前一样,两个人自己来。
开始季大姐不好意思,觉得一个月拿工人工资,家务活都得包办才对。
但是尝过良馨做的菜,就知道是自己一锅乱炖的手艺不行。
良馨和陆副师长却不嫌弃她,还做饭给她吃。
季大姐感动不已,更将嘟嘟视为己出,整颗心几乎都扑在了嘟嘟身上。
良馨走出厨房,发现嘟嘟睡着了,季大姐也在旁边看着,“……大姐,你休息休息,喝杯茶,嘟嘟睡着了,不用守着。”
季大姐没有喝茶,选择给嘟嘟织毛衣。
良馨也让她读报看书,但她见字就困。
幸好良馨也不逼她。
住着师职干部的二层小楼,顿顿变着花样吃着鸡鸭鱼肉,嘟嘟还乖巧,从不轻易哭闹,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
季大姐觉得自己的日子跟做梦一样。
“大姐,良馨回来了吧?”
陆冲锋拎着满满一网兜橘子,一进门就喊了起来。
良馨从卫生间走出来,“你今天怎么这么早就下班了?”
“我在办公室看到你了。”
陆冲锋观察良馨的脸色,先拿出橘子,“这个月发的福利,你最喜欢吃的。”
“这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