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懒小姑有购物系统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安宫的竹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30 KB   上传时间:2025-06-05 12:20:06

  何连州的行李简单,回时一个包裹,去时也是一个包裹,装着韭菜盒子的铝饭盒已经放入包裹中。

  一家子站在门口送别,依依不舍。何素素也挺舍不得三哥的,连声道:“三哥你去了部队记得多写信回来!”

  终须一别,最后何连州背着包裹坐在自行车后头,和何大哥一起离开。

  等到下午午睡过后,苏玉也收拾好自己和两个孩子的衣服,准备搭牛车回娘家。

  三嫂带着两个孩子还有衣服回去多少有些不方便,记着上午对方说要帮自己找工作的好,何素素主动说要送她们回去。

  何母想着姑嫂俩培养下感情也好,就同意了下来。

  

第33章 写故事。

  其实一路上也没什么难事。

  出了家门后何素素帮着背一个包裹,如同平时背着竹篓一般,到了村口就坐上牛车。

  小孩子坐牛车本来不算钱的,但到底占了位置,给个一分钱意思下就好。

  等到了县城,依旧是何素素背着一个包裹,三嫂背着一个包裹,两个小豆丁跟在身旁,一齐往三嫂娘家走去。

  苏母在家里算着日子,估摸着闺女今天该带着两个外孙回来了。年初二回门那天她有问过闺女女婿几时走的事,以闺女的性子肯定是要带着孩子回来家里住的。

  她忍不住担心,也不知道闺女一个人又要带孩子又要背行李,回来方不方便。

  所以等苏母听到敲门声响,开门见不止闺女带着孩子回来,她小姑也帮着背行李过来时,招待起何素素也热情起来:“素素也来啦?快进屋坐。”

  来都来了,何素素被邀着进屋坐会,还喝上了苏母给她泡的红糖水。

  因着不算相熟,聊天只能围绕着两家过年日常展开,等到稍微晚些,何素素借口还得去供销社买点东西先行离开。

  苏母亲自把人送出门口:“那素素你回去路上小心些,有空常来家里住哈。”

  何素素点头:“好的,婶子我知道了,再见哈。”

  她接着和苏玉还有凑过来的两个孩子说道,“三嫂再见,大宝二宝再见。”

  苏玉笑着挥手:“回去路上小心点。”

  大宝二宝也跟着挥手:“小姑再见!”

  出了苏家,何素素往供销社方向走。她到没什么东西要去供销社买,只是往那边走待会好搭牛车回去。

  走着走着,她拐进一条没人的巷子,意念一动调出购物系统准备兑换东西。

  过年家里虽然有四斤猪肉和年前分的猪肉,两斤羊肉还有一只鸡,但吃的人多了加上这么多天,随着昨晚那一顿就全部吃光了。

  不然今天娘做那韭菜盒子,怎么着也会弄点猪肉剁成肉糜添进韭菜鸡蛋陷去,那得多香啊。

  何素素也不贪心,用4点勤劳值兑换了两斤猪肉。过年这段时间她也就靠着每天扫回院子攒了点勤劳值,不然这会连猪肉都没得兑换。

  她这回没打算兑换奶疙瘩带回去,说好是北方的特产总得等同学弄回来,下回再说。

  想到家里天天吃腌白菜也快吃腻了,何素素心念一动突然想吃豆芽。这豆芽是可以自己发的,现在天气冷也没关系,大不了用火烘暖些。

  她在购物系统里看了一圈,在绿豆和黄豆之间最后选择兑换一斤黄豆。

  因为出门时没有背背篓,这会只好把一斤黄豆和两斤猪肉都提在手里。得亏猪肉外头有油纸包着,黄豆也是用油纸包着,提在手里不太方便,但离得远些也不太容易被人看见。

  倒不是何素素不想等回到村口那边再从储物格里拿出来,以前她背着竹篓还可以说是放在竹篓里,现在如果两手空空回去大家都看着,回头又突然变出东西来才叫奇怪呢。

  走到供销社这边稍微等了会,大力叔就赶着牛车来了。

  许是年后家里什么都不缺,亦或是钱都花光了得省着些,下午来时就没什么人坐牛车,所以这趟回去的牛车也没载什么人。

  何素素见状松了口气,交了两分钱坐上牛车。

  路上还听大力叔感叹:“村里人照顾我,安排我来干赶牛车的活计,虽然说一年到头没个休息,累倒是不累,还算满公分给我,我这心里感谢着呢。”

  何素素自然是笑着附和:“叔你这份活确实很不错,村里不知道多少人羡慕着呢。”

  等回到家里,何母瞧见两斤猪肉倒没什么反应,她猜到闺女这趟去县城会带猪肉回来。毕竟昨晚家里所有肉全都吃完了,自从闺女有了门路后,家里吃的肉就没怎么缺过。

  她想着待会回房间拿买肉钱给闺女。

  就是看到那一斤黄豆时,何母忍不住奇怪问:“素素你怎么还买了斤黄豆回来?”

  何素素如实说:“这不是天天吃腌白菜吃腻了吗,想吃点新鲜的。我记得小时候娘你用黄豆发过豆芽,味道还怪好的,就买了斤黄豆回来想让你再发点豆芽来吃。”

  何母确实会发豆芽,以前能吃上的东西更少,折腾吃食的法子就多了。黄豆没什么好的做法,烤香了给孩子当零嘴还行,但总觉得浪费,发成豆芽多的话够全家吃几顿了。

  这法子还是和村里老人学的。

  何母笑道:“还是你这丫头机灵,要是年前能想到也好买点黄豆放家里,过年发了来吃,起码是新鲜的。不过现在也不算晚,我待会就来弄。”

  何素素承认:“我这没什么本事的人,可不就净钻研吃的去了,就等着吃娘你发的豆芽了。”

  何母说道:“那你还得等个四五天,发豆芽没那么快。”

  嘴上这么说,到底是把闺女惦记的放心上了,反正也没什么事,何母先去处理这黄豆。想着闺女爱吃,她干脆把这一斤黄豆全用来发豆芽。

  她拿了个盆子将黄豆淘洗干净,放了水泡着,得泡十来个小时才行。

  也不知道闺女怎么买的,这些黄豆是难得的好模样,颗颗饱满。

  第二天早上,何母起床洗漱后连吃早饭都没顾上,先去把装了黄豆的盆子水给倒掉,泡发了一晚上的黄豆膨胀不少。

  她用竹编的有缝隙的盆子装黄豆,再用平常的盆子装竹盆,这样子也能装方便漏出来的水。

  将泡湿的布盖在黄豆上面,再到水井旁舀水倒进去好让里头的黄豆全都泡上,何母将这套着的盆子放到厨房见不着光的地方去,接着把装着水有份量的盘子压到布上,就这么放着。

  特意压个盘子是为了黄豆好发芽,放厨房则是想着平时炉灶起火时能将厨房熏热,也能利于黄豆发芽。

  知道娘把黄豆发芽的事给安排上了,何素素还挺好奇的,每天趁着换水的时候跟在一旁看下。

  何母每天都重复着给盆里黄豆冲泡水的步骤,约莫两天黄豆就发了芽,之后一天比一天长。因为黄豆芽立住了,也不用再放装满水的盘子压着,干脆撤掉。

  等到豆芽发得有一手掌长,芽头白嫩,芽苗软脆,也就好了。

  当天何家就拿了一半的豆芽炒了吃,添上点肉片提鲜吊味。这是深冬后饭桌上少有的青绿颜色,着实叫人喜爱。

  何素素夹了些豆芽吃,和预想中一样鲜甜软烂,沾上些许肉香味更加可口,咬上一口还能冒出汁水来。

  何家其他人吃得也很满意,直说还是新鲜的蔬菜好吃。

  好在自家发的豆芽隔天吃了两三顿,进入二月天气没那么冷,何母重新把院子里的菜地给翻了一遍松土,洒上种子重新种起青菜来。

  刚把菜地给收整好,闲了快两个月的何家人又忙碌起来,清河生产队恢复了平日上工的日子。

  地里的晚稻长势不错,大伙将田间地垄长的杂草除掉,又忙碌起来,接着要准备收割晚稻了。

  一想到收上来的都是粮食,村里人浑身充满干劲,满是对新的一年的期待。

  何素素仍旧是待在家里,心情好有灵感的时候就提笔写下文章,心情一般或者犯懒时就什么也不干,哪怕是坐在院子里看着蓝天白云发呆或是胡思乱想也能把日子给过了。

  这天,拿着攒了许久的稿子,何素素骑着自行车去县城。她直接往邮局去,把三篇稿子分成两个信封寄去不同的地方。

  想着一直是投稿给小巷人家和青年杂志,那样的风格她也是写腻了,她干脆问:“同志,我想请问下有什么新到的杂志吗?”

  工作人员闻言,转身在后头的桌子上抽了五本杂志过来:“都在这了。”

  何素素没看早就眼熟得不行的小巷人家和青年杂志,转头看起另外三本杂志来。

  其中两本和小巷人家风格大同小异,刊登的文章多是写国内各地一些风趣事,若是闲着无事的人肯定乐意看下了解未曾去过的地方的风土人情,想来这些杂志卖得不错。

  第三本杂志的话倒是让何素素有些许惊讶,里头刊登的文章有和小巷人家类似的,也有一些类似话本子上的故事,光从文章开头看就充满故事性。

  难得的是,这些故事并非一篇两三千字就刊登这一次,而是以连载的形式每期刊登故事后续。

  何素素觉得这种形式还挺新颖的,喜欢看这故事的读者必定每天盼着下期杂志快快刊登出来,好接着看故事的后续,无疑是留下一批潜在的购买者。

  她这个写文章的人最清楚,这样子的故事一旦构思好了,就一直顺着往下写就好了,考验的是故事的连续性和可看性,却也省了重新构思故事人物脉络的功夫。

  对何素素来说,后者才是最费时间最难的。她意识到,这种新形式的故事刊登方式很适合自己,便起了尝试的心思。

  想着回家能再深入研究下这些故事的可读性和杂志喜好的风格,何素素拿起想要的这本杂志说道:“同志,我买一本这个杂志。”

  工作人员也不意外,报了价格收了钱,这本杂志就算是卖出去了,剩下的又放回去。

  何素素将杂志放在背篓里,骑着自行车回家去。

  她这回出门还为了给家里带些肉回去,晚稻收割同样是累人的,接着马不停蹄要春播,不多补点油水怎么行。

  到了村口往里一些没人的时候,何素素意念一动将昨晚早就兑换好放在储物格里的两斤五花肉转移到背篓里。

  经过这段时间的各种吃法,她和家里人最爱吃的还是五花肉,不消说肥而不腻的红烧肉亦或是回锅肉,切成片随便炒一炒也是香的。

  再者每回炒五花肉都能煸炒出不少猪油来,接着锅底的猪油用来炒青菜也很香。

  反正在购物系统里兑换一斤猪肉都是2点勤劳值,自然是选自家爱吃的五花肉。

  回到家里,大人都去上工了,小孩子去上学或者外头玩,空无一人。何素素将两斤五花肉放到吊桶沉进水井里放着,洗了手就直接回房间。

  她想趁着有兴趣的时候赶紧研究下这本新杂志。

  何素素从杂志的第一页看起,很快沉浸进去。等听到外头有声响时,她已经看完一半了。

  把杂志放书桌上,何素素走出去到厨房交代:“大嫂,我买了两斤五花肉回来放在水井里冰镇着了,你看看要不要拿点出来中午炒了吃。”

  赵米玲听了高兴:“哎好,爹娘他们上工挺累的,我还是切点炒了中午吃吧。”

  她没想到小姑这么快就又买了肉回来。不过以小姑的性子,自己吃肉的同时也没亏待了家里人,好像也挺正常的。

  交代完大嫂五花肉的事,何素素又回房间继续研究起杂志来。

  她发现这本杂志刊登的故事还是符合当下人们比较热爱看的那类风格,主角大多青春热情,有着当下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在面对困难时,主角总能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法,最后实在大团圆的结局。

  简而言之就是,主角遇到困难,寻找解决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最终获得一些成就的故事。

  当然这故事和以前她看的话本不太一样,在现实之上又不会太过飘渺,能够让看的人代入进去就是了。

  何素素心里有了底,脑海里也飘忽地冒出一些想法来。她当即拿出纸笔简单记录下来,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灵感。

  才刚写完,外头何家人回来,喊着可以吃饭了。何素素将刚记录下来的灵感连同杂志都收进书桌抽屉里,这才出去吃饭。

  吃完稍微喘了口气,何素素回到房间躺床上睡觉。天大地大,睡觉最大,任何事情都不能阻止她午休。

  一天那么长的时间,如果不午休的话,好像下午都没了精气神一般。

  接下来几天,何素素一直在构思自己想写的这个故事。

  故事背景自然是当下这个年代的青年,她费心设定好主角的性格特点,又照着主角生活工作接触的人延伸出好几个重要配角来,故事的主线逐渐清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4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3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懒小姑有购物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