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市井小人物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听金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95 KB   上传时间:2025-06-18 12:46:15

  “二哥,快去喊大家吃饭!”乔绵绵把葱油饼煎好,特意留了一部分出来,给他们路上吃。

  她到前厅时,陆昭和青酒也到了,“陆大人,快趁热吃,今儿的葱油饼香得很,你们可以带几个去府衙,等饿了吃。”

  青酒已经闻着香味凑过去,“这么香的饼,我才不带去皇城司,不然那群小子一定和我抢。”

  张氏过来让大家坐下吃饭。

  乔绵绵给自己盛了稀饭,米汤里是浓浓的米香,一口稀饭配一口葱油饼,满足得很。

  “对了陆大人,傍晚你来端泥鳅煲,中午我娘不在家,我想等她回来再吃,可以吧?”乔绵绵问。

  林氏先道,“干嘛端来端去,多麻烦啊。陆大人,您和青酒直接来吃就是,咱们吃一样的菜,又不是有另外安排。陆大人,别客气啊。”

  陆昭本想说不用,被林氏这么一说,点头应了下来。

  吃过早饭,乔绵绵给陆昭主仆一人塞了一块葱油饼,再去给林氏装葱油饼,“别不舍得吃,路上饿了就拿出来吃,我特意多做的。”

  “你啊你,以后怎么当家哦。”林氏诶了一声,“我们不会饿的,留给你三姐吃,她肯定没吃过那么好吃的葱油饼。”

  说到女儿,林氏想念得紧,“不和你说了,早点出门,我还能去多帮你三姐做点事。爹娘,满仓,我走了。”

  乔满仓送林氏母子三人出去,乔绵绵则是和大哥去出摊。

第39章 泥鳅芋子煲

  从驴车下来,林氏三人还要走上一刻钟多一些,才会到林家村。

  “现在是秋收季节,他们肯定下地去了,家里可能只有你们外祖母。”

  林氏一边走,一边说,“家兴你进了院子,拿上工具就去田里帮忙干活。咱们先去林家,再去看望春。”

  “您放心,我肯定让大舅母高兴。”乔家兴知道借钱的关键在大舅母,外祖父和外祖母好说话,无非是大舅母不太高兴。

  林氏叹了口气,进村后往家去。

  路上几乎没人,到林家后,林氏看到天井下头发斑白的老妇人,喉咙一梗,“娘!”

  “哎呦,是桂兰啊,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何氏正在给曾孙女喂地瓜,一家子都下地去了,就她在家中带曾孙女,顺便做饭,“不是说好,等望春生了再回来?”

  “想您了嘛。”林氏放下砂锅,进了熟悉的厨房,拿碗出来盛红烧肉,“这是绵绵做的,她现在可厉害了,家里的食铺都靠她。来,您尝尝。”

  她把一块红烧肉喂了过去,“是不是软烂入味,好吃得很?”

  何氏上了年纪,门牙都掉了,以为肉会很老,结果一抿就化。

  怀里的曾孙女看到也想吃,她便喂了一块,“干嘛破费带那么多肉回来,你自己家里紧巴巴的,我们又不是吃不起肉。”

  “外祖母,我娘说了,她想您得很。家里有好吃的,都想着您和外祖父。”乔家兴嘴甜,也最会说,进门找了工具,“我去找表哥他们干活,你们聊。”

  “不用你去!”

  何氏急得起身,“好不容易来一趟,哪能让你干活!”

  林氏拉住她娘,“让他去吧,他和宝山他们玩得好,不然待家里也没事。”

  而林夏禾也帮着把院子里的衣裳搓了,看得何氏愣了愣,很快琢磨出不对劲,“桂兰,你家是不是出事了?”不然怎么两孩子到家就干活。

  林氏抿了抿唇,帮着把盆里的衣裳洗了,“不是坏事,等大哥他们回来后,我一块儿说。衣裳我帮您洗好了,我去看看望春先。”

  “你个臭丫头,怎么还吞吞吐吐,有事不能和我先说吗?”何氏拦着女儿,得知是要买宅院,眉心微微蹙起,“金山刚成亲不久,你大哥手里怕是没什么钱。我还有一些钱,你直接拿去,别和你大嫂他们说了。”

  “那不成,您要是偷偷给我,日后被我大嫂知道,她肯定不高兴。咱们得过了明路,要顾及大嫂感受。您回去吧,我去看望春。”林氏走出家门时,掌心都是汗,但也只有和亲娘说话,她才能有什么说什么,“还有,二哥那里你们先别说,他家什么情况,您也清楚。等我走了,您再把红烧肉送去。”

  何氏看着女儿的背影,心中叹气。

  她一共生了两儿两女,三女儿在一岁时夭折了,只养大三个孩子。大儿子二儿子都是普通农户,他们老两口跟着大儿子过,二儿子家里差了点,因为二儿媳身子不太好,经常要抓药吃 。

  三个孩子,她都疼。特别是小女儿很不容易,被休回家时,差点活不下去。

  何氏心里发苦,转念想到买宅院是好事,心想怎么样都得替女儿筹够钱。

  她去菜地找了自家老头,两人提着鸡蛋,去找了其他亲戚。

  林家村大部分姓林,同宗亲戚都住这里,有个什么事,大家帮忙也近。

  而林望春婆家是林家村里少有的外来户,当年李家逃荒而来,李长顺娶了林家村的姑娘,也就在这里安家住下来。

  不过李家没有地,故而干起猎户的营生。

  李家住在村北的山坡上,等林氏母女到的时候,只有林望春夫妇在家。

  “娘!”

  林望春惊喜地扶着木椅起身,“你们怎么来了?”

  她月份大了,一只手扶着腰,脸上有些发肿。

  “家里食铺生意好,夏禾惦记你得很,我便带她看看你。”林氏进门转了一圈,得知亲家公带着两个孩子去砍柴,她进厨房忙活起来,嘴上却没停,“守业啊,这肉你们一块吃。鸡蛋留着等望春生了,加红糖煮给她吃。”

  李守业伸手想接鸡蛋,林氏却不用他帮忙,直接放到柜子里,他尴尬地站在原地,面对一来就干活的丈母娘,不知道说啥好。

  而林夏禾在院子里和姐姐说话,她摸着姐姐隆起的小腹,“咦,他真的会动呢。”

  “是啊。”林望春平日是个话不多的人,嗓音也轻轻柔柔,只有在妹妹面前,才会多说一些,“夏禾,娘给你说亲了吗?”

  “有说呢,只是还没定下来。”林夏禾不想姐姐担心,“你别操心我,现在我帮着家里做卤肉,我自个儿有手艺,还会做女红,总会寻到一个好人家。”

  “反而是你自个儿要照顾好自己,李家都是男人,平日里还要你洗衣做饭吗?”

  林望春摇头说不用,“你姐夫说我不方便,让两个小叔子自己洗,在我没嫁过来前,他们也是自己洗。外祖母时常会送些吃的来,有时候帮着把饭做了。而且我没那么娇气,做个饭也不累。”

  她说话很慢,但许久没看到妹妹,一肚子的话想要说,拉着妹妹的手,轻声道,“我们夏禾啊,越长越水灵了。”

  “姐,我好想你哦。”林夏禾靠在三姐的胳膊上,林氏出来时看到,过来拍了下,“你三姐身子重,你还挨着她。跟娘把他们床褥拆了,趁着今儿太阳好,全给他们洗了。”

  林望春说不用。

  “什么不用?我一进门,就闻到酸味。一家子老爷们,你又有身孕,肯定许久没洗了。”林氏不会和三女儿说烦心事,只想着干活,上次来只打扫了院子和厨房,这次得把屋子里也整理了。

  飞快地拆了被褥,林氏提着木桶,又去交代女婿,“你把棉花拿出来晒,用木棍多拍拍,这样才会暖和。”

  要不是想让女儿舒服点,没有哪个丈母娘到女婿家干活的,林氏到了河边便开始搓洗被褥。

  等她回去时,已经到了正午,帮着把屋里擦擦洗洗,趁着女婿没在,林氏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像做贼一样塞到女儿手中。

  “别说话,给你的收着就行。”林氏按着女儿的手,“钱不多,就三两银子。你让守业去扯两块布,给孩子做个小棉被。哎呀,你怎么哭了,老娘我最不爱哭,怎么生了你这个爱哭鬼?”

  “娘,您真好。”林望春说她有钱,“入秋时守业和公爹抓到两头野猪,家里最近吃得饱,穿得暖,我不能要您的钱。”

  若是让乔家知道了,怕是会多心,她不想看娘为难。

  “什么我的你的,我是你娘,我辛苦努力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你们几个孩子过好点?”林氏瞪了眼女儿,“不许哭了,都是要当娘的人了,有钱你也拿着。我不是和你说了,家里生意好吗?”

  要不是为了买宅院,她会多给二两银子,但现在家里难,她只能给这么些。女婿家什么情况,她心里清楚,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更何况李守业有两个弟弟。

  看女婿挑水回来,林氏起身道,“时间不早,我们得回了。等你生了,让夏禾来照顾你月子。有事去找你外祖母和外祖父,别一直憋着,记住了吗?”

  林望春点点头,她想送到门口,却被林氏按住肩头。

  “守业你送我一下。”林氏带着女婿走到门外,语重心长地叮嘱,“守业啊,望春身子重,这段日子你们多照顾她一些。女人生孩子是一只脚踏进鬼门关,这些天你别进山,钱是挣不完的,你得守在望春身边,知道吗?”

  女婿憨厚老实,当初她就是看上这一点,成亲后对女儿没话说。

  李守业用力点头,“您放心,我爹也是这么说。这些天他们进山,都不带我。”

  “等孩子出生后,有你干活的时候。别送了,我先回了。”林氏不舍得女儿,又没办法,多耽搁一天,就少挣一天的钱,现在家里急着等用钱啊。

  回到林家时,看到大哥大嫂都在,林氏默默地深吸一口气,换上最亲热的笑脸,“大哥,大嫂,红烧肉你们吃了没?宝山他们呢?”

  “地里活干不完,他们天生穷命,回来喝口水就下地去了。”曾氏板着脸,“桂兰,你别怪我们不念旧情。上回你家买宅院,我和你大哥当下就给你了。这次是真没钱了,金山去年才成亲,我和你大哥还欠着人钱。”

  这倒是实话,其实不高兴的是,两个老的听到林桂兰要钱,竟然愿意去借钱。要是用老两口子名义借,岂不是成了她家的饥荒?

  林氏知道大嫂要说两句,她只能继续笑着,“大嫂,我知道你们也不容易,但我可以给利钱的。”

  “可别,这话说出去,我脊梁骨要被人戳断了。”曾氏踢了一脚边上的林永年,“你说话啊,咱家有钱没钱,你不是也清楚?”

  林永年说不出话来,他有心帮妹妹,但确实没钱,“桂兰,我……”

  “我知道的大哥,大家都不容易,你别不好意思。”林氏看大哥为难的样子,就知道大哥是真没钱,“时候不早,我们先回去,等望春生了,我再回来。”

  说着,她转头找人,“大哥,爹娘呢?”

  林永年抿唇不说话,曾氏哼了一声,“只有你是爹娘的心头肉,知道你缺钱,挨家挨户给你借钱去了。金山成亲那会,他们都不肯去开口。”

  “你说这些干嘛?”林永年皱紧眉头,“金山成亲,爹娘不是给了钱么?”

  林金山成亲时,何氏两口子给了钱,至于没去借钱,是曾氏娘家主动借了,并不需要再去借。

  而且性质不一样,若是帮大儿子一家借,这钱多半是老两口拿棺材本还。毕竟他们跟大儿子住,很多事不好掰扯太清楚。

  帮小女儿借,他们知道小女儿一定会还,老两口并没有那么偏心,虽然是他们出面,但也是以小女儿名义去借钱。他们自己的钱,另外再算。

  曾氏转过头不说话了。

  林氏心里却揪揪地疼,她爹六十七了,一把年纪还要为了她拉下脸面去借钱,眼眶渐渐湿润。

  方才她还说望春爱哭,这会自个儿快忍不住。

  这时何氏回来了,她满头是汗,当着大儿子大儿媳的面,把银子和借条拿出来,“别说娘偏心,借条写的都是桂兰的名字,也有没写借条的,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二十三两银子。”

  说着她又拿出自己的银钱,给女儿凑到四十两,“这是我的棺材本,也是借的。”她特意看着大儿媳说。

  曾氏听借条写的林氏名字,心里好受一些,“娘您看着我干嘛,我又没不让您借。”还钱这个事,小姑子还是挺守信用,但她这次是真没钱。

  “总要知会你们一声,不然私底下又要说我了。”何氏有意说了一句,转头看向门外,嘀咕道,“这个死老头子,让他别去,偏要去,这个时候了,还不回来!”

  林氏问怎么了。

  何氏哼哼道,“知道你回来,特意去捡榛子,想让你带回去吃。说什么你小时候最爱吃这个,正好现在是捡榛子的季节。我都说了,用不了多久你还会回来,到时候再给你就是,他偏不。”

  “你还是先回去,娘给你留着,下次来拿。”

  林氏从进门起,还没见到她爹,却听爹娘为她做了那么多,心里不好受,“娘,我……”

  “行了,不是急着回去挣钱么,再不走,真要住一天了,家里米可不多。”何氏故意道。

  曾氏脸热热的,她听得出,婆母是说她小气。但哪里是她小气,家里一文钱都要算着用,又不是多富裕的人家?

  林氏只好和娘家人告别,带着两个孩子回去,就是没看到她爹,心里空落落的。

  三个人往村外走,准备边走边看有没有驴车,刚到官道上,就听到热切的一声“桂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市井小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