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市井小人物_分节阅读_第90节
小说作者:听金坎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95 KB   上传时间:2025-06-18 12:46:15

  氏两口子来了,他们听到陆老太太说话的声音,想着可能是陆昭的什么长辈,作为邻居,他们应该过来问候一下。

  林氏手里端着卤肉,笑盈盈地看向陆老太太,“方才在门口,我听到院子里有人好乖孙,想着可能是陆大人的亲戚。这会儿天黑了,不知老太太吃饭没,这是我家自己做的卤肉,拿来给你们垫垫肚子。”

  面对外人,陆老太太自然说吃了,只是闻到卤肉香味,不由自主地咽了下口水。

  而她边上伺候的人,不知道是谁不争气地肚子响了下。

  听陆昭说来人是他祖母,林氏又见其他人巴巴地望着卤肉,“原来是陆家老太太,我看你们饿了,我去给你们下点面条。这些卤肉,你们先吃,垫垫肚子。平日里总得陆大人照顾,你们不用和我客气。”

  说着,林氏便拉着乔满仓出去,都没等陆昭说不用麻烦。

  出了陆家,林氏小声和乔满仓道,“你刚才看到没?”

  “看到什么了?”

  “看到陆老太太身边那些人啊!”林氏啧了一声,“我一眼就看出陆老太太穿的是绸缎,结果她身边伺候的人,穿得比咱们还要好。而且除了老嬷嬷,还有两个丫鬟,门口还两个小厮。我的老天爷,以前只知道陆大人来自汴京,没想到他还是汴京大户人家出身!”

  听林氏这么一说,乔满仓才反应过来,“还是娘子观察仔细,我都没注意看这些。”

  “哼,你知道什么?”林氏进厨房揉面,又让乔满仓去切卤肉,“人家陆大人没少帮我们,这个时辰去酒楼买吃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你快点生火,我给他们家做一份卤肉拌面。”

  乔满仓应声说好。

  乔绵绵好奇进来,得知陆老太太排场很大,心中感叹,果然是大户人家,才养得出陆昭那么精细的人。

  手擀面很快做好,乔绵绵让她娘煮烂一点,“老人家可能牙口不好。你们早些休息,面条送过去便回来,人家也要叙旧的。”

  “我知道,当你娘是多能说吗?”林氏哼了一声,先捞出一半面条,拌入卤汤后,再用小碗盛上一些辣子,让乔满仓先端过去。

  乔满仓端着面条到对门,知道陆老太太来自大户人家,他突然有些绷着身子,心想陆老太太会吃他家给的卤肉吗?

  等他进了院子,看到一盘卤肉都被吃光了,悬着的心才放下来,热情地道,“这是劲道一点的手擀面,还有一半煮烂一点。老人家别和我们客气,平常我们都是有来有往,陆大人是我家常客了。”说着他又吆喝孔嬷嬷他们吃面。

  不过孔嬷嬷他们都是大户人家的下人,主子还没吃,他们不会动筷子。

  看孔嬷嬷他们都不动,乔满仓不解地去看陆昭。

  陆老太太刚吃过卤肉,这会看乔满仓时,目光和蔼许多,主动解释,“我还没开始吃,他们不会先吃的。你家手艺着实让人惊讶,我没想到,在临安能吃到那么好吃的卤肉。你们家是祖传的手艺?还是家中有人在大酒楼干过?”

  乔满仓笑着摇头,“是我家小闺女的厨艺。”他说话时,林氏端着剩下的卤汤拌面过来。

  “哎呀,怎么还没吃?要糊了!”林氏放下面条,“你们尽管吃,我们先回去了。”

  陆昭问多少钱,林氏说不用,“您去食铺是客人,在巷子里就是邻居。邻居之间吃点面条,又不是多值钱的东西。我是想着,你们平日都在我们那吃,家中肯定没囤菜和米。青酒小哥又不善庖厨,才做了面条来。好了好了,我不说了,你们吃啊。”

  看着林氏两口子走后,陆昭给祖母拿筷子,“您快吃,方才来的是对门的乔家夫妇,他们在街市上开食铺,手艺很不错。”

  “确实还可以。”陆老太太接过碗筷,先吃了一小口,面条爽滑,卤汁香而不腻,确实好吃,“比咱家厨艺的手艺,还要好一点。”

  她讲究食不语,吃饭过程中,不再说话了,等吃饱后,才问,“方才我听乔家妇人说,你们平日都在她家食铺吃,是怎么回事?”

  “青酒和我都不善庖厨,故而我们一月里,有二十几天都去光顾乔家生意。”陆昭如实道。

  “这也可以,省得你们辛苦做饭。”在陆老太太看来,孙子从小锦衣玉食,有人做饭是好事。

  陆昭看祖母犯困,“天色不早,今儿先安置下来。明日我们再聊,我让青酒去找个客栈。”

  “不用那么麻烦。”陆老太太虽然觉得这里小,但她想明日醒来就看到孙子,“在这里对付一晚上即可,你能住,我也能住。孔嬷嬷,你带着人去收拾一下,咱们早些归置。”

  见祖母定了主意,陆昭不再多说,让青酒把铺盖卷了到他屋里。

  等关门躺下时,陆昭睁着眼在看天花板。

  青酒则是没心没肺地打呼。

  一夜过去,陆昭没怎么睡着,早早地让青酒去告假,顺便让青酒去买吃食回来。

  陆老太太实在是累了,一觉睡到天亮,她吩咐孔嬷嬷他们去采买,“家中还是要有米有菜,日子才像日子。还有被褥布料,都挑好的买来。”

  说着,她又去看孙子,“昭儿,你找几个房牙子来,祖母给你买过的宅院。这里太小了,多两个伺候的人,都住不开。”

  陆昭赶忙说不用,“祖母,孙儿住这里真的很好。”

  “可是……”

  “真的很好,您快坐下歇息。当初从陆家出来,我用您给的银票买下这处宅院,有如今的日子,我已经很满足。”陆昭道。

  陆老太太神色复杂,看着孙子好一会儿,忍不住骂道,“都怪你那个好色的爹,好端端的一个家,非要乱折腾。男人可以好色,他想纳妾都行,非要乱七八糟地搞,弄得这几年,我都不好意思出门会客,脸都被他丢光了!”

  在家中时,她一想到来临安的孙子,便开始骂儿子。现在听孙子不肯换宅院,更加心疼,“我的乖孙啊,你是个好的,祖母是真心疼你啊,你是不知道……”

  陆老太太一句话没说完,门口进来说说笑笑的两位妇人。

  金氏提着菜篮,“陆大人,听说您祖母来了,我娘家前些日子送来些鸡蛋,给你们吃。”

  春生娘则是送来自己做的发糕,“这就是您祖母吧,老太太看着气色真好,我们都是陆大人的邻居,平日里大家都互相照应,我们还是头一回见到陆大人的家人呢。”

  “是,你们好。”来了外人,陆老太太立马端坐好,只是她刚开了口,只想着客气客气,这两人自个儿坐下,开始拉家常。

  “陆大人,您祖母从汴京来吗?”金氏问。

  “你这不是废话,不然还能从哪里来?”春生娘嘿嘿笑着,“还是汴京水土养人,老太太,您这次来临安,特意来看陆大人吗?”

  她们都知道,去年除夕,陆大人并没有归家。

  陆老太太应了句是,看她们都坐下,只能客气地让小丫鬟上茶。

  “不用不用,我们是山猪的嘴巴,喝不来茶叶。”金氏说话时,看到张氏提了鱼过来,笑着起身过去,“您也来了啊,陆大人的祖母是个慈爱的人,正在和我们说家常呢。您也坐,家中没事吧?”

  “坐不了。”张氏把鱼放下,“你们也知道,家旺媳妇肚子大,又是个闲不住的,我得回去把渔网给补了,不然她又悄悄干了。”

  “是,她是个勤快人。你们乔家有福气,两个孙媳妇都勤快。”春生娘羡慕道,“说起来,家旺媳妇快生了。”

  她拍了拍边上的金氏,“诶,你怎么样,有动静没?”

  “什么啊?”金氏反应过来后,难得红了脸,“哎呀,你说什么?真是的!”

  春生娘看她这样,更好奇了,“哎呀,有没有啊,说一说?”

  “真是的,人家陆大人都看着呢。不和你说了,我

  回家看看大虎有没有认字。“金氏说着就走,不给春生娘追问的机会。

  她都走了,春生娘不好一个人待在这里,也跟着追了出去。

  人走了,家中一下静下来,陆老太太刚回想和孙子说了什么,王寡妇又带着儿子上门。

  一整个上午,陆家时不时来个人,一直到正午,陆老太太都没机会和孙子说完体己话。

  “祖母,今儿别买菜了,家中那些菜让孔嬷嬷他们做了,再去乔记买两个菜回来。”陆昭提议。

  “看来你很喜欢乔家吃食?”陆老太太问。

  “乔家味道好,价格也合算。我和青酒常年吃,给的量也大。”陆昭喊来青酒,“你去乔记打包一份红烧猪蹄,再来一份红烧狮头和南瓜饼。”

  他点的都是口感软烂,老人家更容易吃的。

  青酒听到可以去乔记点菜,飞一样地跑了。等他在乔记点了菜,在柜台边上帮着盛酒。

  林氏在一旁问,“昨儿看到你家老太太,那气度,一看就是大户人家。说起来,这还是陆大人的家人头一回来,除了陆老太太,陆大人还有其他亲人吗?”

  “自然有,我家夫人过世了,但老爷健在。”青酒没心眼,别人问什么,他大部分都会说,“其他亲戚也有,不过大人来往不多,最亲近的便是我家老太太。”

  听到陆昭没娘,林氏心想没娘的孩子,多半不容易,“那陆老太太此次过来,主要为了什么?总不会是只看看你家大人吧?”

  “这个嘛……”青酒想了想,“我还真不知道老太太来干嘛,今儿早上,隔壁的婶子们陆陆续续过来,老太太还没说目的呢。不过她老人家想大人是肯定的,若不是我家老爷做得太过分,我家大人不至于翻脸跑那么远。”

  说到这里,乔满仓提着食盒出来,说是青酒要的菜做好了。

  “那我先回了。”青酒已经饿了,迫不及待地想回去吃饭。

  看青酒走了,林氏一把拽过乔满仓,压着嗓子道,“方才青酒说,陆老爷做得过分,陆大人是和他翻脸了,才来的临安。你说父子之间,到底发生什么事,才会到翻脸的地步?”

  “这我哪里知道?”乔满仓的两个儿子都懂事孝顺,哪里懂父子不合会因为什么,“行了,别人家的事和咱们又没关系。你不要多打听,都说家丑不可外扬,陆大人从来不提这个事,肯定不愿意多说。”

  “知道了知道了,我这不是只和你说说么,连春生娘我都不会说。”

  林氏哼了哼,继续学用算盘,近来账目越来越多,她总会算错一些。她确实没想把这个事和别人说,但下午休息时,和小女儿说了,“看来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那您呢,您有什么难念的经?”乔绵绵在剥柚子,笑着问。

  “我啊?”

  林氏往椅子后靠去,认真地想了想,“应该是钱怎么不能再多一点!”

第88章 家业

  每次林氏手里好不容易有点钱,总会用掉。先是买宅院,再是两个儿子和女儿成亲,虽然都是好事,但也真没存下来钱。

  林氏长叹道,“忙忙碌碌快一年,手里银钱还更少。你说我什么时候,能躺着就有钱花?”

  “总会有那一日的。”乔绵绵道,“您现在有了钱,最想干嘛呢?买地买铺面?还是买宅院?”

  “都不是。”林氏摇摇头,“傻丫头,现在存的钱,都是你的嫁妆了呀。你都及笄了,家具开始打了,那剩下的头面首饰要不要钱?”

  她说着笑了笑,“女大不中留,等你出嫁时,我应该会很舍不得。”

  她这辈子就生三个女儿,女儿们都要外嫁,她在婆家还能找谁说贴心话?

  乔绵绵过去蹭着母亲,“那我嫁近一点,您挑一户比王家还近的,我天天都来看您。”

  “那还像话吗?”林氏哈哈笑了起来,眼尾的细纹显露出岁月的痕迹,“况且你要俊的,还得有家底,哪里那么容易找?”

  她说着摇摇头,“好在你年纪小,不用着急。睡一会儿吧,傍晚有得忙。”

  乔绵绵点点头,却没有睡意,趴在窗口,看到郑三花经过时,和她挥挥手,蹑手蹑脚地下楼去。

  “绵绵姐,诺,给你带的栗子。”郑三花抓出一把栗子,她收木柴时,有个樵夫给她吃的零嘴,“今儿生意怎么样?”

  “我家生意都不错,你呢?铺面看好了吗?”乔绵绵问。

  “差不多了,柴市里有人转让,我便和他聊了几次。我爹畏畏缩缩,但我不听他的。”郑三花心里想的是,她爹挣不到钱是有道理的。别人在想办法多挣钱,她爹只会守着一亩三分地,每天能多挣几文钱,心里便乐开了花,“好了,我不与你说了。我还得去送木柴,这事你先别说,不然肯定整个巷子的人都知道。”

  她是姑娘,干这种力气活,已经好多人说了。若是开柴行,好些人肯定不看好。她要等生意红红火火,再让大家知道,她郑三花不比男人差。

  乔绵绵目送郑三花走后,想着这会睡不着,干脆去后厨切菜,正好瞧见王三柱从后厨出来。

  她打了个招呼,结果王三柱没搭理她。

  “二哥,三柱哥来干嘛?”乔绵绵进厨房道,“我怎么看着,他不太高兴的样子?”

  “他来借钱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0/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市井小人物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