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或许你可以让他在业余时间帮你工作来偿还自己犯下的错误,重点是,让他意识到自己错了,而不是惩罚不是吗,这不应该是你们最喜欢说的吗?”
“拜托,别学那些政客和律师虚伪的嘴脸,他们最喜欢颠倒黑白,如果你不想惩罚他,那就直说。”
如果这个男孩只是单纯的盗印,李稻花当然讨厌。
不过这种盗版,根据男孩说的,销量还挺好,尤其是在年轻人群体里。
这个年代的阿美莉卡年轻人,正是叛逆追求个性的时候,主流媒体越是批判李稻花,这些年轻人就越是吹捧李稻花。
也不一定是多喜欢看李稻花的书,也可能单纯是追求个性,与众不同。
根据这样的情况,李稻花干脆就允许伊恩印刷了,但这次就不宣传,愿者上钩。
她是不宣传了,耐不住国内盯着她的人多。
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在国外知名度也比较高的作者,她的新书在国外开售,那怎么能不报道。
伊恩他们不宣传,低调开售,自然也就没多少人知道,没多少人买。
哎呀,那可就让一些人兴高采烈了,你李稻花也有今天啊,就说了,这种歌功颂德的书不行。
你看看,国外人都不看啦,丢人都丢到国外啦。
在此之前,李稻花的每本小说都要营销,这很正常,就阿美莉卡的识字率,不营销,那销售数据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别人不管这个,只管嘲笑李稻花,嘲笑《大秦重工》自娱自乐。
连带着《大秦重工》的插画也被这些人拿出来嘲笑。
“你信我还是信那群门外汉?”
“信你。”
尽管研究中心觉得李稻花的插画很合理,可没研发出来,也没资格说话。
他们是搞研究的,不是搞嘴炮的,他们更喜欢用事实说话。
哪怕是阿美莉卡画的PPT,国内哪怕怀疑,也要真的做出来后,用实打实的成绩跟他们说,你这PPT不对啊?
最典型的就是天基武器——上帝之杖钨棒,吹的花里胡哨的,最后证明,这武器根本没用。
他们只能加快研究速度,同时孜孜不倦的从外部吸收知识。
李稻花对于这种嘲笑,太常见了,这个年代,阿美莉卡还是灯塔。
可她是谁,说好的,谁敢再说《大秦重工》是歌功颂德,她就真的写歌功颂德小说。
“不至于,真不至于!”人民文学知道李稻花的想法之后,赶紧劝。
第123章 自由灯塔他们找李稻花写专题小说……
他们找李稻花写专题小说,主要看中的还是李稻花的能力,还有就是,李稻花不喜欢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懂的都懂,一群在农村呆了几年的人,各种感慨自己多惨,真正惨的农村人却没有发声的机会。
写之前,他们也没想到,李稻花会写《大秦重工》这样的科幻小说。
写的很好,就是太好了,让人不真实,他们编辑部经常会有老领导感慨,如果这是真的,那该多好。
是啊,多好,没有那场惨痛的战争,老百姓也能安居乐业,怎么就有人见不得这样的美好生活呢。
总的来说,他们不是想让李稻
花写什么歌功颂德的文章,他们要是想要这样的文章,布置下去,很快就能收上来一堆不重样的歌功颂德。
那种没意义。
“你放心,这不关你们的事,《大秦重工》也写的差不多了,不耽误你们。”
李稻花乐呵呵的安慰编辑,装作听不懂说的什么的样子,今天这个功,她是歌定了!
不给你们露一手,还以为她是什么正人君子、贤妻良母呢。
说干就干,李稻花立刻准备。
为了能让更多人看到,把狗骗进来杀,书名不能太明显。
《自由灯塔》《FreedomLighthouse》
这名字,李稻花觉得太优秀了,谁看到书名不想进来看看,别说公知了,她都得进来看看。
哦,对,还不能用她常用的笔名,用布鲁理恩特,这才般配。
「“我们要让乡巴佬看到灯塔的辉煌!”
格斯看着电视上慷慨激昂的政客,用手里仅有的几个硬币支付了酒钱,随后戴上兜帽,进入淅沥沥的雨中。
路上行人大多打着伞,路边的流浪汉在雨中翻找垃圾吃。
“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一群人举着红色旗帜,边走边唱歌,不少人的视线都看向这群人,这已经不知道是多少波游行的人群了。
格斯路过这群人,他不在乎这些东西,因为从明天开始,他也要成为流浪汉中的一员,哪怕他曾经为这个国家奉献过青春。
“嘿兄弟,一起来吗?”
格斯只想路过这群人,没想到被一个年轻人拉住,手里也被塞了张红色传单。
上面写着各种各样鼓舞人心的话,如果是以前,他会认为,这是东边写来蛊惑人心的话,而现在……
游行的人有很多,他们穿着自己的工服,带着自己工作的工具,有拿着铁锹的,有拿着扳手的,有拿着扫把的……」
名字是《自由灯塔》没错,你既然都自由了,我宣传什么那也是我的自由吧,什么?你不让我宣传?那就是你不自由!你一定是叛徒!你在侮辱伟大的自由灯塔。
区区红色思想算什么,他们就算是满世界宣传,对于伟大的自由灯塔来说,也一定是无所畏惧的。
这本书主要以退伍军人格斯的视角,看红色思想影响下的阿美莉卡,从闹独立开始,直到阿美莉卡解体。
让你们叫,让你们看看什么才叫歌功颂德,什么才叫终极幻想。
哦,对了,这不是李稻花的幻想,是布鲁理恩特的幻想。
李稻花主打的就是个叛逆,她不就是个写小说的,为什么老是跟她过不去啊。
写到一半的时候,李稻花自己都直叹气,有时候吧,职业的选择很重要,因为每种职业都有对应的职业病。
就说她吧,上辈子干营销号的,这辈子写小说也控制不住自己这颗搞事的心。
距离国庆越来越近,从年头就开始连载的《大秦重工》也正式发力。
除了小说本身,周边也层出不穷,欧阳远确实有先见之明,提前印刷了一批海报。
因为他们自己本身就有各种渠道,海报的价格能打到同阶层最低,耐不住盗版可以用质量垃圾来降低成本,降低价格。
他们的正版卖的好,盗版卖的也不差,他们的正版主要在市一级售卖,盗版则主要在县一级售卖。
欧阳远他自己私心定制的各种铁模型,现在成了他送给合作伙伴的最好礼品。
因为好几个来过他办公室的合作伙伴,在看到他桌面上的摆件之后,都很感兴趣。
大家有钱了,自然就想丰富精神世界,这时候大人玩玩具看起来不正经,可是放个摆件,你不能说我不正经吧。
“喂?欧阳老板,我想找你定制一个大的航空母舰,多大?最大能有多大?能像真的那么大吗?”
欧阳远一脸黑线的挂断电话,这已经不是第一个打电话过来说要订购大摆件的,有的离谱的,就像这个电话,恨不得他给造个真的给他送去。
他要是能造真的,还轮得到他们打电话过来?
造不了一点,最大的也就是一人高,还得等,因为这样大的,它绝大多数零件都要靠纯手工,一个老师傅,带着几个学徒。
其实第一个订单是几个老师傅一起的,现在是忙不过来了,只能让学徒也上,学徒忙活一些非精细的。
很多老板还催呢,都想赶着国庆之前摆在自家办公楼里,这也算是镇宅。
隔三差五的,工厂里就拉出去几个飞机航母什么的,看的路上的吃瓜群众一愣一愣的。
李丰获他们也趁机给自己弄了几个模型,这东西,现在可是紧俏货。
快要国庆了,李稻花也想着正经过节,新书就先慢慢写,国庆之后再发。
而且,慢慢写也是有原因的,这几年她高强度的写稿子。
她现在真的是纯手工写,不像后来,还有电脑,打字比手写快多了,也轻松。
她手上的茧子都起的厚厚的,手指也略微弯曲,这给她一种重新回到上辈子高中时期。
那时候她还收集自己用光的笔芯呢,现在她收集的是空瓶子,钢笔墨水瓶,她已经有一盒子空墨水瓶了。
家里的钢笔也是一换再换,刚开始用的是欧阳远的,笔已经很久了,笔尖都有些分叉,还时不时的断水。
一甩吧,钢笔水又容易甩出来。
总之,那个钢笔很不好用,可对他们当时的家庭来说,那样一支钢笔也属于非必需品,李稻花家就没有。
那支笔也陪伴了她很长时间,中间还是欧阳远帮她换了一次笔尖,因为李稻花根本不知道换笔尖,也不知道上哪买。
后来家里的钢笔逐渐多起来,有李稻花自己买的,也有别人送的,还有欧阳远上外地的时候,帮她带回来的……
家里还有柜子专门放这些东西,里面除了笔,还有稿纸,稿纸也是特地买的。
有些纸好,有些纸差,李稻花现在用的都是经过筛选之
后,留下的好书写的,不一定很贵,但是质量都很好。
每次别人来他们家里,进到书房,就觉得,她家的书房才叫书房啊。
哪怕是这样的精细,李稻花还经常锻炼身体,那也扛不住这十年的造。
再加上李稻花作为荣誉教授,虽然不用经常上课,有时候还是要给学生们做相关演讲。
不止是写作方面的,李稻花对国内外文化的了解更值得做演讲,一群公知都能到处输出自己扭曲的观点,这个时候,很多人对国外还是很不了解的。
有些人长歪,不是他本来就是歪的,而是被歪人从小输出歪思想。
这样一来,李稻花写小说的时间就少了很多,她准备等以后买台电脑,再招个打字员,人工语音码字。
89年,建国四十周年,李稻花也穿越过来十年,这十年里,发生了很多变化,她也是亲眼看着改革开放对国家带来的种种变化。
上辈子她也只是在课本上看到这些变化,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看到这些变化有多大,不止是国家,还有身边的每个人。
她想写一本关于改革开放的小说,真正的长篇那种,每个省在这改革浪潮中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