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八零文艺妇女_分节阅读_第59节
小说作者:木头山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08 KB   上传时间:2025-07-07 13:19:08

  杨闯是外来人,这里的人对他都不信任,他只能从最底层做起。

  每天非打即骂,坐最累的工作,吃最差的饭,有时候,他恨不得跟猪圈里的猪抢食吃。

  很累,很痛苦,这次不是他不想回家,而是他回不了家了。

  来到这里的人,大多数人再也没机会出去,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这片土地上。

  「那是一群小孩,看起来七八岁的样子,瘦瘦小小的,打人却格外的疼,杨闯被他们打过。

  成年人为了能让他继续干活,打的时候尚且留有余地,这群单纯的恶魔,不会把他当做人。

  他们又在玩那个游戏,

  据说,叫俄罗斯转盘。

  杨闯一边收割果实,一边用余光偷偷关注着这群小孩,他希望,对面那个恶魔死,他昨天刚打过他。

  随着“嘭”的声音,杨闯转过头,死的是另一个恶魔,也对,菩萨是不会保佑他这样的人的。」

  在金三角一年,兢兢业业的工作,杨闯总算升职了,变成护卫队里的小跟班,每次跟其他社团起冲突的时候,他们都是冲在最前面,最容易死的那种。

  「或许是祸害遗千年,杨闯这样想着,他这样的人,居然也能比别人活的久。

  在这种地方,最好的熬资历,就是看谁命长,只要命够长,总能混上去。」

  钱嘛,确实是挣到了,可惜,哪里挣钱哪里花。

  杨闯不想成为那群恶魔,他们就算是生下来的孩子,身上也带着毒,小小年纪,牙齿漆黑,身体溃烂。

  他们的业余很广泛,杨闯曾经想试着通过做业务的方式回家,可惜在这里两年,一年在底层没机会,一年做业务,从来没碰到能回家的路线。

  「“老大,咱们怎么没往北边做业务啊?”

  “你白痴啊!找死啊?被抓到想救你都没机会,有轻松来钱的地方,拼什么命啊,那里不是咱们这样的势力把握得住的。”

  “哎,你不就是北边的人,怎么这么没有良心啊,自己人都害。”」

  杨闯最接近家的一次,是他所在的势力跟其他势力火拼失败,所有人边打边退,一直到边境。

  双方停火,只是对峙。

  看着不远处拿着枪警戒的人,杨闯就像是着了魔一般,直勾勾的想要走过去,身后的老大喊他,他也听不到。

  「“喂!回来!”

  “别管他,让他去送死,说不定还能帮我们。”

  一群人看着杨闯越走越近,看着他剩下身上的枪,把自己脱得只剩下裤衩,高举双手,甚至在听到停下的声音后,乖乖停下。

  身后的人直到死也不理解,杨闯为什么会哭的像个孩子,哭着大喊:“妈!儿子不孝,不能在您床前尽孝,儿子给您磕头了!”

  “他妈的,他妈死就死了,管他屁事啊,他在这里喊,他妈又听不到。”」

  这里有不少人是懂汉语的,只是很多不会写,听还是没问题的,这里也有不少汉族聚集地,甚至可能他们本身就是出生在一个汉族家庭。

  「“欢迎回家!”

  听到这样的话,杨闯欣喜若狂,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

  “我自首,我之前在老家的时候,杀了个人,但是我不是故意的,我真不是故意的,我就是看到他出去打工,挣到钱,在村里炫耀,我气不过。

  一样是人,凭什么他能挣那么多钱,凭什么我受穷,我就趁夜把他杀了,他的钱我也都拿走了,后来我去了越……”

  杨闯的声音越来越小,不知道为什么,穿上了衣服,反而觉得越来越冷。

  “没救了,快走快走!”

  啊,他终于想起来了,他没回家啊……」

  《风雨飘摇中》,杨闯的一生,最大的转折点不是他杀人,而是他勇闯金三角。

  有些地方可以去,有些地方是真的不能去,哪怕是死,也不能去,毕竟,还有一个词叫——生不如死。

  “哎,可惜。”李稻花写完,可惜欧阳远不在身边,不能给她评价。

  她现在已经习惯每次写完,让欧阳远帮她看看,而且,欧阳远每次的反应,都神奇的跟读者的第一反应重合。

  毕竟,欧阳远自己也是个读者,读者跟读者,大概更容易心意相通吧。

  一年没出新书,都有不少人催她,之前合作过的期刊,都想让她的新小说发布在自家期刊上。

  读者们可是等了一年,盼了一年,这能不火吗。

  李稻花最先投稿的是《人民文学》,别管,只管投,过不了那就降一级,再过不了,那就再降一级。

  反正她是完全没有什么偶像包袱,文人风骨的。

第58章 非蠢即坏“还得是稻花老师啊,这……

  “还得是稻花老师啊,这对国外的刻画就入木三分嘛,也不知道稻花老师是怎么做到的。”

  人民文学的编辑看着收到的小说,他还特地打听过,他也认识从边境来的人,问李稻花写的这些。

  尤其是说边境现在还面临着很多来自外部的危险,全民皆兵的情况。

  “对呀,我们那边靠近很多地方嘛,其实说实话,还是会有些不友好的外部分子的,现在都已经好很多了,我小的时候,更危险的。”

  说到自己的家乡,大多数人都会有说不完的话题,这个来自滇省的小伙子却很少讨论自己的家乡。

  如果不是这次被问到,他也不会说太多。

  这样的事情,说出来,有人会觉得,他是在夸大其词,也有人会觉得,是在抹黑省份,让大家觉得,他的家乡不安全。

  “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哦,稻花老师写了一部小说《风雨飘摇中》,这里面提到了你们省,还说,你们省的人民,为国家稳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来自滇省的小伙子立刻激动起来:“稻花老师为我们省写了一部小说吗?”

  人民文学的编辑有些无措,斟酌字句说:“这部小说主要是讲述一个华侨的故事,其中提到了你们省,也描写了一部分风土人情。”

  “我能……我能看看吗?我没有别的意思,如果不方便的话,等发表了我再看也行。”

  “稿子现在不在我手上,在社里,不过社里已经决定要发表,很快的,到时候我送你一本。”

  按照李稻花在小说里写的,滇省全体人民确实在大家都享受着和平生活的时候,还在默默守护。

  滇省能在北平工作的人不多,都是非常优秀的人,杨雪也是历经千辛万苦,层层选拔,从滇省考到北平,又留在北平参加工作。

  在北平,有时候也会想念自己的家乡,想念家乡的亲人。

  李稻花他们每年还能坐火车回家一趟,虽然时间长,路上还折腾,要倒好几趟车。

  那对杨雪来说,这路程也好太多了。

  他出来求学开始,就没回过家,只跟家里写过信。

  写信沟通也不容易,他们村里小学毕业的人都不多,他写的信,邮递员会帮忙念,可是他父母想给他写信,是不可能的。

  这么多年,他父母只给他写过两封信,一封是村里上小学的孩子写的,上面很多拼音,还有错别字。

  第二封是他们花钱请镇上的老师写的,要跟着孩子们走很远的山路去镇上的学校。

  信里只是让他别担心家里,安心在北平工作,他寄回来的钱他们取出来了,他在北平也不容易,准备什么时候结婚……

  他的父母不想让他回滇省,北平比滇省好太多,也有更多的机会,觉得他在北平才能当上大官。

  杨雪准备等到稻花老师的新小说印刷成书,他就买一本,等看完,把里面关于滇省的部分圈起来,再寄回家,让他爸妈看看。

  让他们看看,大家都记得他们呢,全国人民都知道他们啊,他们没有被遗忘。

  至于说稻花老师写的他们省的部分好不好,杨雪根本不担心,一定是好的!

  他不是稻花老师的脑残粉,其实,他很少看稻花老师的小说。

  一部分原因是贫穷,买不起,只看图书馆里的名著,另一部分是,他觉得,稻花老师的小说距离他还太遥远。

  不管是改革,还是房子,或者是阿美莉卡,对年轻的他来说都太遥远,他要做的,就是做好眼下的每一件事,才能不辜负自己拼命的学习。

  《风雨飘摇中》不同,他第一次这么强烈的想看看这部小说到底是个怎样的故事,他的家乡,在别人的眼中到底是什么样的。

  在千呼万唤中,1982年12月,人民文学刊登了李稻花的《风雨飘摇中》。

  没有大张旗鼓,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拿到最新一期人民文学的读者,在翻看目录的时候,惊喜的发现,稻花老师居然在里面,那还等什么,第一篇当然要看稻花老师的小说。

  也有人想要把李稻花的小说放在最后,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品读,这可是诺奖提名作家的小说啊,必然是优秀的,值得学习的。

  李稻花之前的小说,大多都是爽文,哪怕是悲剧结局,也是爽文开头。

  这部小说不一样,从刚开始,就充斥着压抑,哪怕李稻花在文中,对周围环境的描述,总是用热烈、明亮、艳丽这类的字眼。

  可这样明亮的环境,更加衬托的主人公杨闯生活的黑暗,包括他内心的逐渐黑暗和扭曲。

  而小说中,对滇省的描述,却是层层叠叠的树木,数不尽的蚊虫,和赤诚昂扬的同胞。

  边陲小镇中,一边劳作,一边唱山歌的普通人,每天风雨无阻在边境线上巡逻的解放军……

  因为信息闭塞,很多人并不知道滇省的情况,或者说,现在的人,更多的生活在一种,身边即世界的思想中。

  最大的信息来源就是报纸,报纸上报道哪里打仗,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那就是确定的时间。

  报纸上也很少会报道普通人的生活。

  为什么通俗文学,或者说是乡土文学曾经是占据市场很多年,正是因为,这是普通人身边的生活。

  或许不是一模一样,可总能从里面某个角色,看到一些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从而感同身受。

  杨雪看完《风雨飘摇中》,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其实,也不是所有的人都乐观,都向上,可这样的人确实是存在的。

  他的父母就希望他能离开家乡,家乡太穷太苦,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天高皇帝远。

  但那片土地上的人,确实也是值得歌颂的,稻花老师没有歌颂他们的苦难,而是歌颂他们的乐观,歌颂他们的贡献……

  和歌颂苦难不同,歌颂苦难,只是为了让他们心甘情愿地吃更多的苦,歌颂乐观和贡献,是为了让更多人知道,有这样优秀的人存在。

  他们或许距离我们很远,只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那也值得被大家知道。

  杨雪本来只是想把描述滇省最多的部分圈出来,只是圈着圈着,不知不觉的,就把所有的都圈了出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页  当前第5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9/12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八零文艺妇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