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晴记得上一次这样出游,还是去荔园游乐场的时候。
那时荣子美带着《月光光》的童谣来报案,曾咏珊打来电话,还是盛放接的。童谣的旋律仿佛还在耳畔萦绕,转眼间,竟已经过去数月。
一进动物园,盛放小朋友飞奔起来。
带精力旺盛的小孩出游最耗费体力,好在祝晴同样活力十足。他们在猴山前你追我赶,最终以“飞天女警”的胜利告终。
盛放气喘吁吁地败下阵,突然,被两只猴子吸引了目光。
小猴子依偎在大猴子怀里,在冬日里慵懒地晒着太阳。
“晴仔。”放放仰起稚嫩的小脸,奶声奶气地问,“它们会不会也是外甥女和舅舅?”
“你是认真的吗?”
“当然啦!”
盛放的小手在嘴边拢成小喇叭,像是和老友闲谈:“你们是吗?”
大小猴子像是没听见,头都不回。
放放鼓着腮帮子,两只小手叉腰。
“没礼貌!”祝晴帮他发声。
“晴仔。”盛放语重心长道,“猴子本来就不会说话。”
……
以前大家庭同住时,家里好几位专职司机随时待命。如今只有年叔一个人,而且不再常驻,只在需要时才过来。他的工作时间完全配合着盛佩蓉的行程安排,随叫随到。
祝晴的工作渐渐清闲下来,盛佩蓉的行程却越来越紧凑。
但复健这件事,不能耽误。
就像不久前祝晴偷溜出门被抓包一样,现在轮到盛佩蓉被逮个正着。
“复健时间到。”盛放堵在楼梯口,“有人不听医生的话哦。”
“我已经痊愈了。”盛佩蓉试图讨价还价,“通融一下,先让我回公司?”
“不行!”盛放铁面无私,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
驶往嘉诺安疗养院的路,祝晴再熟悉不过了。
那些日子里,他们舅甥俩几乎把这里当成了第二个家。
护士站因他们的到来热闹非凡。
盛放像一只欢快的小麻雀,热情地和每一位医护人员打招呼。
罗院长、李医生、Mandy姐姐、露露姐姐、沈护士和戴护士……即便相隔好几个月,盛放仍能准确无误地叫出每个人的名字。他甚至还惦记着送锦旗的事,像个小督察似的认真检查。
“当然送了。”祝晴捏捏他的小鼻子,“你大姐办事什么时候含糊过?”
不仅是定制的锦旗,盛佩蓉还设立了植物人康复专项基金,专门派人跟进。
对那位曾帮助他们寻找孩子的何嘉儿,盛佩蓉诚挚地感激,登门致谢,妥善安置他的家人。只可惜,这是她能为那个怀揣战地记者梦想的热血女孩做的最后一件事……
盛放小朋友和祝晴一起,在熟悉的病房和办公室间穿梭。
等回到康复中心时——
“还说陪我来复健。”盛佩蓉对康复治疗师小声嘀咕,“结果把我一个人丢在这里……”
话音未落,她对上两双微微眯起的眼睛。
“说坏话。”盛放抱着短短的双臂。
“被我们抓到了。”祝晴默契接话。
盛佩蓉忍不住笑出声来。
完成四十五分钟的康复训练,离开时,盛佩蓉独自走下高高的台阶。
戴护士站在门口,朝她竖起大拇指。
“这个戴护士啊,”上车后,盛佩蓉笑道,“把我当小朋友一样夸奖。”
祝晴回头,系安全带的动作顿了一下,望向疗养院的玻璃门。
“在看什么?”盛佩蓉顺着她的视线回头。
阳光刺眼,模糊了玻璃门的倒影。
祝晴摇摇头,发动车子:“可能看错了。”
……
结案后清闲的时光里,每个寻常夜晚,放放小朋友家里都洋溢着温暖的喧嚣。
年关将近,萍姨戴着老花镜,在小本子上细细列着年货清单,时不时抬头和盛佩蓉商量。
祝晴端着热茶靠在书房门框上。
从前她总觉得春节不过是个普通假期,往往一个人冷冷清清地就过去了。盛放更是对过年毫无概念,他还太小了,即便萍姨说起小时候妈咪给他穿新年服的往事,也只是歪着脑袋,记忆并不清晰。
但今年不同,他们早早就开始数着日子。
日子又要翻开崭新的篇章,一切都让人充满期待。
客厅里不时传来笑声,书房内,祝晴敲击键盘的声音时断时续。
“晴仔晴仔!我要买最大、最大的烟花!”盛放踢着小短腿过来,“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放烟花,好吗?”
“好啊。”祝晴头也不抬地应着。
崽崽圆润的小下巴抵在桌沿:“你在给程医生回邮件吗?聊什么啦!”
盛放手脚并用,爬上转椅。
他的手指也轻轻敲键盘,戳了几下,双手托住小肉脸。
打字太难喽!
“这么——多字。”盛放握着鼠标,漫无目的地点击。
跳动的光标不经意间落在发件箱页面。
屏幕上的文字不同于冷硬的文件报告,倒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圣心庄园里那对母子,如何在遗憾中寻找希望与光亮。
“出来玩啦!”盛放的小脸在桌沿挤成一团,“哪有这么多话要说嘛!”
祝晴的手指悬在键盘上。
一来一回的邮件通信中,他们竟敲下这么多近况,字里行间都是生活细碎的暖意。
“可可,你回你的。”盛佩蓉闻声进来,拎着小弟往外扯,“你不要多管闲事!”
放放被拽走,还一脸不服气。
“我外甥女的事情,怎么能算闲事呢!”
……
盛放的小三轮车终于卸掉了辅助轮,变身成一辆真正的两轮单车。
他果然马上要成为大孩子了。
年叔按照承诺,教盛放蹬起自行车。可他很快发现,教雇主家的小朋友骑车,和带自己孩子完全是两码事。这可是小少爷,磕不得碰不得,年叔教得满头大汗,弓着身子死死扶着车身,一趟下来就累得直不起身。
而这位小少爷,两只小脚丫搭在踏板上,一脸紧张的小表情,甚至忘了蹬。
盛佩蓉看不过去,摆摆手让年叔别勉强。
盛放便将主意打到祝晴的身上。
“晴仔晴仔,你可以当我的单车教练吗?”
萍姨嘀咕着,只听说考车牌会安排教练,没想到在少爷仔家,连单车都需要教练手把手指导。而且他还有模有样,拿出祝晴学车时笔试用的《道路使用者手则》,一本正经地研究起来。
“我很严格的。”祝晴抬眉,“确定要跟着我学吗?”
“一百个确定!”
盛放围着两轮小单车转来转去,仿佛已经看见自己在庭院里驰骋时有多威风。
他迈上车,在祝晴的指导下刚要将小脚丫踩在踏板上,直接连人带车倒下。
果然,快要摔扁啦。
第一次,放放摔扁了。
第二次,他听晴仔的话,累积经验教训,勉强蹬了半圈,又摔扁了。
到了第三次,盛放已经鼓着包子脸,一屁股坐在草坪上不愿意起来。
“难道你要放弃吗?”祝晴蹲在他身旁,故意拖长声调。
要是在从前,这样的激将法绝对能让盛放跳起来。
但现在的他,已经不再是那个沉不住气的三岁小孩!
放放拍掉膝盖上的草屑,淡定道:“是的。”
祝晴准备好的话瞬间卡壳。
盛放宝宝冷漠地推了推倒在地上的小单车:“你走吧。”
第100章 “新年快乐。”
人总是要学着长大的,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
孩子在成长,大人们也得与时俱进。以前那套哄三岁小孩的把戏,现在用来对付四岁的盛放小朋友可不奏效。
盛放小朋友拍了拍膝盖上的草屑,又慢悠悠地躺回草坪。
他翘起小短腿,双手枕在后脑勺,这一副看透全家大人心思的小表情,让祝晴一时语塞。
“人家在自己家呢。”祝晴扶正歪倒的小单车,用脚撑稳稳停好,“你让它去哪?”
“那我可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