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作为周围的支柱产业,养活了许多以此为生的大小牧场主,以及畜牧工人。
快到下午,酒馆里隔着窗子就能看见许多彪悍粗糙的牧人围在里面喝酒,里面正在讨论猪仔价格上涨,声音不小。
这样的地方她们是不适合进的,只能继续往前,带着换给玛格丽特一双新鞋的任务,找到了一家窄的几乎转不开身的皮具店。
说是皮具店,实则里面的老师傅最常干的活儿只是修补鞋底,腰带,皮具。
他的手艺欠佳,摆在台子上卖的女鞋都是从大城市的工厂进来的货,样子看起来都还漂亮。
玛格丽特选了一双稍微精美一些,里面有厚衬布的搭扣浅口鞋子,她打开纸标签,发现其价格为一先令三便士。
在埃莉看来,这是有些昂贵的,但她一年也能得个三四双,所以没觉得不妥。
见玛格丽特放下,又选了一个没那么好看的,埃莉反而劝道:“妈妈说要你选双好看的,她不差这个钱,况且面试多重要啊。”
原身的口袋里就几个先令,还不够买几双鞋的,玛格丽特觉得没有必要,这辈子没那么好的命了,她打算能省则省。
可是埃莉执意,拗不过还是选择了那一先令三便士的皮鞋,二人拎着鞋盒返程,用剩下的一点便士买了新的筒袜,这才原路返回。
路上,玛格丽特怕给人家造成负担,有意打听姨妈的经济状况。
她上辈子再怎么挥霍,花的也是有钱的亲爹妈的钱,可没有吸不相干的人血的习惯。
在现在这个年代,英格兰的货币还有三种,英镑,先令,便士。
用眼下的汇率来说,十二便士等于一先令,二十先令等于一英镑,二百四十便士等于一英镑。
也就算说,一个每天薪水为十便士的壮年劳工每个月可以赚一英镑多,一年也才十几英镑。
便士的购买力并不大,每天十便士也只够一个壮劳力每天三餐吃饱,有肉有菜。
但凡需要养家糊口,那就得少吃一顿。
看起来一双鞋一先令三便士没有多贵,但要是照普通人家的经济水平来看,就需要省吃俭用一周多才能省出来。
埃莉是个没多大心眼子的小姑娘,她见玛格丽特好奇,说道:“我爸爸不管旅店的事情,他每天都在给镇上的人家送木炭,每天都要去山上的炭窑。”
姨妈操劳的旅店大概有五六个房间,每天住满了,加上饮食卖的钱,能赚两三个先令左右。
故而,这小旅店看起来环境堪忧,却每年能赚四十英镑以上,除去雇佣的帮工和经营成本,每年的红利为二十英镑左右。
至于姨父单独做的木炭买卖,每年的利润与这也差不多。
姨妈家虽然看起来比不上二十一世纪那样干净,但在这个世界,能雇得起帮佣,拥有自己的生意,物质条件已经比全镇百分之八十的畜牧工人要强很多了。
但在稍微有点祖业的绅士和农场主面前,姨妈姨父依旧是上不得台面或贫穷的小商贩。
将这些都了解清楚后,玛格丽特对自己现在的窘迫处境也有了更新的认识。
她真的!穷的够可以的!
而且,这个世界看起来也不是爽文小说里描绘的那样,随便整点什么新潮发明就能赚笔大钱
想搞消费品也不太现实,例如穿越三件套,香水,口红,香皂。
梅兰妮刚刚还聊过,镇上的绅士们最爱法国运来的香水,种类繁多,市场颇饱和。
至于口红,这个年头还是妓女的象征,但小镇上没有干这行的。
再就是香皂,光是距离这里最近的城市利兹,在蒸汽机的帮助下,就发展出了香皂工厂几十座。
要怪,就只能怪她没有再往前穿个几百年,在十九世纪初的几十年,女性可以名正言顺参与的工作十分稀少,社会结构愈发稳定,工业革命爆发期,商品市场的入行门槛越来越高。
回过神来,发觉已经快走到石桥了。
玛格丽特赶紧止住脚步,摸了摸原身别在内衣里的钱袋子,询问埃莉哪里有卖书籍的地方。
她虽然很后悔上辈子没有勤奋的更新,但却庆幸这辈子还有最后的机会,文字。
“玛格丽特!你还看书啊?”埃莉有点惊讶,她认识的词汇很少,一是年龄小,再就是没那个条件,就连她爸爸都只认识平时做生意常用的词汇。
不过,埃莉想起来她爸爸说的,巴伯姨父年轻时表姐家里十分富裕,还请过两天家庭教师,也就不觉得奇怪了。
“喏,就在那边,不过不一定有你要的书。”埃莉指了指六点钟方向。
玛格丽特没说自己去书店做什么,她只不过是想找找路子,想想该如何把身上为数不多的求生技能变现。
小书店依旧颇具历史感,木质橱窗外栽种着一些爬藤花草,如今只剩泛黄的绿叶,随风震动。
逛了一下午,天空已经擦黑,厚重的积云盘踞在山谷上,早已开始落雨,打湿了地面,就连空气都发闷。
两老表钻进书店里,漫无目的在摞满书的小空间里穿梭。
这家小店二层均用来卖书,收银台里昏昏睡着一位戴眼镜的老伙计,旁边就是通往二层的小扶梯,只能供一人上下,楼梯的铁艺扶手上站着一只绿毛鹦鹉。
一楼有两大扇很气派的书架,占据了颇大的位置,玛格丽特打眼一瞧,最醒目的就数神学类,其次就是如雷贯耳的大家名作。
这里摆的书都很正式,作家都大名鼎鼎,都是不愁卖的经典。
埃莉站在楼梯边逗鹦鹉玩儿,玛格丽特低着头,从油漆斑驳的书橱边走过,扶着险峻的小楼梯往楼上走。
到了楼上,显然是另一片天地。
没那么整齐,厚薄不一的各种书册堆放在墙角,一排书架将楼上分割成两个区域,书架上挂着牌子,分割开的一个区域放着各式稀奇古怪的工具书,另一个区域则是杂书。
楼上似乎有其他客人在逛,玛格丽特走向放杂书的那个区域,专心的阅览起来。
好家伙,原来这个时代也是有杂志的,就堆在最方便拿的那个格子,每一册都十分薄,装订的也不精致。
她随手抄起一份,薄薄的,分量很轻,封面上有刊物名称,叫二月花。
这份刊物的背面,有出版社名称及联系方式,发行日期,以及书籍价格,五便士一本。
诶,竟然不贵。
看来这种廉价的装帧能很大程度上减轻印刷成本啊。
她兴致勃勃地翻开,上下迅速扫了两眼,嗯,都是短篇故事,三五页就能翻完,作者却都是实名,甚至还有两行介绍,写着以往发表的作品在什么时间的哪一册。
这不跟她上辈子喜欢刷那些小短篇一样吗,她的冷圈同人也常按照这个载体发在某些绿色平台。
果然,天无绝人之路,她就知道!
玛格丽特很兴奋,手上继续翻动其他故事册子,耳朵里却溜进来旁人轻轻的话语声。
“索伦,令尊打算什么日子搬进法尼奈庄园呀?”
……
第4章
“两周后。”索伦低头,目光顺着书页往下挪。
“那用来修缮的时间还够,夏洛蒂……她什么时候订婚?”托尔斯继续追问。
“明年春天,问这个做什么?”
索伦蹙眉,将手中随意翻阅的东西放下。
托尔斯眼神躲闪,“当然是留下来参加晚宴啊,到时候说不定我能帮上忙。”
“……有我在,法尼奈庄园能拥有全约克最现代化的设施……”
托尔斯笑的有点牵强。
一柜之隔,玛格丽特将故事册子放下,挑选了其中一本夹在腋间,打算掏五便士买下。
她抬起头,依旧可以听到有人在旁边说话。
言语间,多次提及“法尼奈庄园”这引起了她的注意,但仅是注意。
索伦没在这小镇的书店里找到什么有意思的东西,反而听托尔斯旁敲侧击了一路。
他看了一眼手杖顶端的钟表走针,目光冷漠的抬起来,停滞了片刻。
“你怎么拿这种眼神看我?”
托尔斯与其交锋,下意识地紧张起来。
“我姐姐未来会是子爵夫人。”索伦盯着托尔斯。
纵使二人在剑桥是同年同窗,关系熟稔,可托尔斯却莫名感受到这目光中毫无感情的审视,感到拘谨。
“我当然知道她未来会是子爵夫人,这可是你们温菲尔德家族最重要的事情,是你祖母,父母的期望,英王都改变不了这件事。”
托尔斯垂着头,声音越说越小。
温菲尔德家族为这个子爵夫人的位置能稳固,为跻身贵族行列,近乎豪掷千金。
他一个煤矿主的儿子,与夏洛蒂的未来隔着天堑鸿沟。
索伦渐渐收回目光:“你清楚就好。”
托尔斯没来得及说什么,便见索伦从面前经过,他似乎要继续逛这窄小的书店躲雨。
他们是骑马出来的,而索伦不会做冒雨那种有失体面的事。
“玛格丽特!你选好了没有啊?外面雨变大了哇。”埃莉的注意力从鹦鹉身上转移到外头。
她朝楼上大叫,而玛格丽特正聚精会神的打开一本故事册子藏在角落,看似看书,实则吃旁边人的瓜。
其实不是故意的,这小楼就这么点大,她又恰好又听说过那人口中的几个地方。
例如法尼奈庄园,例如,夏洛蒂。
这两个男的似乎跟她关系很深。
其中一个人说,夏洛蒂是他姐姐,那么,他应该就是温菲尔德那一大家人其中的一个,名字叫索伦,她记住了。
这人听着说话口吻,就知道应该性格挺傲,要离远点。
埃莉又喊她一声,玛格丽特立刻回应,只瞥了一眼,然后垂着头擦肩而过。
她还记得顺带买一令纸,小瓶墨水,结完账。两老表抱着买来的东西奔进雨里,朝没多远的旅舍而去。
这阵雨来的快,去的也快,等她们刚到家就平息了。
直到深夜,再又继续,在瓦顶上发出“噼啪噼啪”的噪音,让人感觉到安心。
简单洗漱后,玛格丽特躺在埃莉给她留的床上,烛台上火光摇曳,她打开今天购买的故事册子。
而埃莉在对面,帮忙用刀削羽毛笔,这根毛是她刚从后院那鹅屁股上拔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