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上走时,玛格丽特还看见楼梯入口处有个小门,从小门往后瞧,可以看见后厨。
后厨外,有个后院,那里搭着简易的草棚子遮挡风雪,也有几张崴脚桌,坐着几个衣衫破旧的煤矿工。
他们看起来没什么钱,用黑乎乎的面包蘸黄油,配鱼干吃。
不过,据玛格丽特所知,煤矿工是小镇上薪水最高的职业。
楼下,男管事与老板商量了几句,那老板便喊出来几个帮佣,从后院里运出来喂马的豆饼。
玛格丽特与罗茜寻了个边角的位置坐下,就有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提着长嘴的水壶“噔噔噔”爬上楼。
挨个给她们的水袋添上热水,又问她们点菜。
“我要一份面包,一份培根,不要焗豆子,剩下的有什么上什么吧。”
罗茜点了,玛格丽特懒得思考,就说与她一样。
小女孩儿脸上都挂着鼻涕,穿着有些肥大的围裙,脸颊被炉火烤的通红。
几个男仆和马车夫不能沾酒,问老板娘要了一些红茶,玛格丽特也要了一杯。
一桌的人挤在一起,虽然没有火烤,但也很暖和。
楼下,干燥温暖的侧厅里壁炉被点了起来,十分舒适。
梅格小姐对小羊排和牛排这种油腻腻的烤肉不感兴趣。
打算提前吃下午茶,厨房就端上了三层点心塔,与一壶红茶。
点心塔最下面一层是金枪鱼配酸黄瓜酱的三文治,中间一层是坚果司康,最上面一层是马卡龙和柠檬塔饼。
这种餐食要从下往上吃。
梅格看着觉得点心种类不够丰富,不过路途上不比在庄园里,也只能这样将就一顿。
还好她不是很挑剔的人。
索伦一路都在看书,直到餐前才放下,梅格问他到了剑桥是不是要去拜访老师。
他答是,梅格又问准备了什么礼物。
那几个教授都地位不凡,索伦叫人按照他们的偏好准备了一些艺术古董。
这东西拿来送礼十分挑不出错。
梅格笑道,“在这方面,你比你父亲做的要好。”
她扯了扯嘴角,便继续使用热气腾腾的餐点。
纳德维丁马场的事情办的好,母亲也终于同意她来插手工厂的事情了。
工厂是家族的核心命脉,原来只有她大哥可以直接参与决策。
但看这几年,大家都看出来她大哥在这方面实在是没有头脑,母亲便开始收缩运营成本,控制产出了。
南方的工厂不多,伦敦这几十年陆陆续续建了四处,今年决定关闭了两处。
几个经理已经将订单全都清货,将场地和织械租给了别的布商。
现在一年的租金一两千镑,与以前一年一两万的利润来比较,不算什么。
但是,这纺织厂不像别的,囤棉花原料,积压成品,有点时候一仓库装着上万英镑的布匹等着出海也很正常。
运营起来麻烦,账户上需要庞大且稳定的资金链,关掉两家工厂后,就多出来了五万的现金流。
老夫人本来准备将剩下的两家工厂也关掉,但被索伦劝了。
梅格这次就是替她去实地考察,看剩下的两处工厂有没有继续开下去的必要。
她对这件事无比上心。
楼上,玛格丽特饱餐一顿,她下楼来消食,没有去侧厅打扰,反而掀开布帘子去了后厨。
里面老板娘和两个厨娘在忙碌,她打量了一会儿,上前去找她们买了一些自己烤的梨子干儿。
出了正门,前院里的马儿们在吃豆饼和草料,她上前去看看食槽,那马已经瞪着葡萄一样的黑眼珠子啃了一大半。
玛格丽特想起来什么,上两辆车厢里去,看存放木炭的格子,里面已经空了。
于是她扭头回店里,与老板说了一声,老板叫帮佣拎着木炭篓出来,又帮忙装填了一些。
为了盯着这些帮佣不把车里的坐垫弄脏,她就在旁边寸步不移,到了第二辆车,看见车座上还摞着几本装帧很好的书。
中间夹着“二月花”的故事册。
她耸了耸肩,等帮佣们把木炭装好,就拉上车帘子,关上门。
沿着小驿站周边古朴的小路散步了大约二十分钟,她观察着,这小镇不太繁华,来驿站寄信的人都零星。
不过寄信价格对于普通人来说并不便宜,动辄十几便士,抵得上一两天的饭钱了。
过了一会儿,玛格丽特看见男管事和马车夫们下楼来了。
似乎是准备动身要走,她又回了驿站里,一行人浩浩荡荡的收拾收拾,等男管事结了账,她扶着梅格小姐继续上车赶路。
这里距离哈罗盖特还剩下两三小时的缓慢车程。
这一程,罗茜被索伦赶了过来,挨着玛格丽特她们坐。
原来是她睡觉打鼾太响,影响看故事的观感。
这会儿,罗茜倒是不困了,陪着梅格小姐与玛格丽特话家常。
车里还是很宽敞,玛格丽特把梨干儿拿出来分享,罗茜说她已经四五年没去过哈罗盖特了。
“嗯,我也许久没有去过了,不知道温泉别墅还有没有变样子。”
梅格小姐说着,她这几年度假去海水浴场比较多,来哈罗盖特反而少了。
但是,她在这里投资了一家很有名的土耳其浴场。
梅格小姐一说出来是哪家店,玛格丽特就立马想了起来,她上辈子倒是去过,且还去的勤快。
可到了这年代,泡一次就要两先令,她的主业周薪却只有六先令,这么一想还是挺贵的。
不过,临走前梅兰妮送来了帕特森爵士助手寄来的信和稿酬,进账十个英镑。
先已经有了二十镑的积蓄,又加上这十镑稿酬,现在玛格丽特已经有了三十几镑的积蓄。
……
第41章 二更
她并没有带上很多钱,绝大部分都锁在庄园宿舍的衣柜里面,一部分塞在床垫里面,还有枕头芯里也有。
主打一个鸡蛋分篮子放,左邻右舍都住着管事的,还是很安全。
至于现在,车顶的箱子里放着姨父给的的十个英镑,登完报纸后剩下的才是她的。
她随身带的小口金包里,塞着两个英镑和一些零钱,这些是给人带东西要花销的,她还想着要给自己买点什么。
下午三点左右,马车驾驶进了一座古朴优雅的小城市,哈罗盖特。
哈罗盖特是个旅游城市,也是富贵闲人们度假的好来处。
从高高的拱形石桥上经过,跨越了飘着许多小船的河流,一进入城内,便可以看见街道两旁标致的建筑。
玛格丽特能作证,两百年前与两百年后这里没有太大区别。
而温菲尔德家族大约十五年前在这里买了一座温泉别墅,之后就经常有家族成员来这里度假游玩。
这宅子就处在河流边,在一片树林公园附近,像这样权贵置办的温泉别墅还有很多。
不过片刻,车窗外的景色就与先前的小村镇那种磅礴又荒芜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这里有宽阔的街道,整齐排列的街灯,有市政打理的树木,都覆盖着一层雪,看起来十分整洁细腻
来去的马车不计其数,有教堂,银行,有金店,银铺,绸缎店。
路人多数穿着体面,男士流行穿长靴与贴腿的白色紧身裤,上身穿一件法兰绒夫拉克外套。
这种外套是前短后长,要搭配丝绸马甲,棉麻衬衣,领花,笔挺的高筒帽,胸口再挂上黄金饰品。
看起来有点只讲究风度不讲究温度,一定是出行靠马车,到了地方就进有壁炉的暖房,不怎么在外面走动的有钱人。
大多数女性穿的更厚实,有斗篷和皮草可以围着。
一股老派资本主义气息的精致昂贵氛围直冲面门,但乍一看又怡然悠闲,让人满脑子里都拥挤着憧憬与蓬勃的欲望。
街头几乎见不到小镇里那种浑身脏兮兮的劳苦大众。
在这里就算是个送报的报童,也必须西装革履,皮鞋擦的瓦光锃亮,再戴一顶羊毛呢的报童帽。
一会儿,车队从主路驶入树林公园附近,这里有骑着马的卫兵在巡视治安。
公园中央还有矗立着雕塑的喷泉池,疲软的水流喷出来,哗啦啦的溅回池子里。
到了温菲尔德家的宅子,里面早就收到信的守门人将铁门拉开,让马车驶进去。
玛格丽特下了车,眼前是一座小小巧巧的花园,围着一幢规整的独栋建筑,大约占地两三亩。
前门门廊下站着一男一女两位管事,他们身后有有三四个仆人,是这里的守门人。
他们一年到头都住在别墅后院的排屋里,平时只需要维护房子的设施,清理打扫,偶尔接待一下温菲尔德家来借房住的客人,一年到头,只见得到主人家几周时间。
男管事是帕利丝先生,女管事是他太太,他们上前向梅格小姐与索伦问好,帕利丝先是带他们进屋。
进了门厅里,玛格丽特看见室内的装潢,倒是比庄园里要更现代化,到处都是实木饰板,黄铜金属件,就连窗户上的玻璃也更大块通透。
还看不见壁炉,取暖用的是水暖管,地下一楼应该是厨房,有锅炉房。
有帕利丝夫妇与这里的仆人照顾梅格小姐他们午休,玛格丽特就与罗茜去了后院。
马车被牵进了后院的排屋里,这排屋一楼用来当马厩,旁边的楼梯通往二楼,是仆人房。
梅格小姐和索伦的行李上有标记,已经被随车的男管事指挥者交给了帕利丝先生和女仆去安置。
玛格丽特与罗茜的行李还留在车顶混在一起,等她们自己分清楚了谁是谁的,各自拎着上楼。
楼上的过道里,帕利丝太太给她们安排住处,正在这里等着。
帕利丝太太已经四五十岁了,与已经进府工作七八年的罗茜认识,起初见到玛格丽特,见这姑娘实在是年轻,还以为她不是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