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仅历史知识丰富,国内各个历史学家的事迹信手拈来,还讲到了古人墓葬的思想和当时的文化以及后来的传承,国内几大博物馆类似的展物对比等等。
陈落暗自庆幸这次的运气真好,一个好的讲解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在一个位置讲完后,老人走向下一个位置的速度过快,完全不是一个白发老人的速度,陈落和晓星在后面紧追,场馆比较多,场馆内面积又大,老人在里面穿梭,有两次一个不留神就跟丢了,陈落和晓星到处寻找那一头白发,好像也就这个标志明显些了。
陈落暗自腹诽老人也跑得太快了,这么多人,很容易失去目标,也没有举个旗,这实在是太难找了,好在每次最后还是找到了,就是很可惜的漏掉了一些内容。
到最后结束语的时候,老人饱含深情地讲着中国的文化,不局限于这个博物馆了,他讲着中国文字的传承:在国外任何一个国家,别说两千年前的墓地了,就是一千多年的墓地打开后,很多根本就没有文字,有文字的也跟现在的文字完全不同,需要经过多个学者研究,多次比对和推测才能成为现在的文字,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有很多的错误和遗漏。
只有在中国,一个2000多年前的墓地,你打开后,里面的文字可能是小篆,可能是隶书,但无论是哪种,现代的人都能认识,都能马上读懂,马上就能了解到准确的信息,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这就是最好的传承。老人讲着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字,声音抑扬顿挫,激昂有力,一点不像在博物馆,而像一个老师在讲台上挥斥方遒,给学生们慷慨激昂的上课。
陈落听着,眼眶都湿润了 ,这就是我们国家,拥有那么灿烂而悠久的历史,虽然历经磨难但却一直屹立在世界东方。
陈落觉得这个老人做的事非常有意义,围在老人身边有好几个孩子,不知道他们能听进去多少,但是看到他们没有一个人吵闹,都仰着头认真的看着老人,旁边的晓星已经激动的星星眼了,就知道老人的话已经给他们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以后有可能会长成他们热爱历史的大树,即使没有长成大树,但也会让他们记住中国有最美丽的历史,这就是文化自信。
陈落觉得这个工作特别有意义,真希望自己也能去博物馆当一个志愿讲解员,可惜的是,她现在必须得先解决温饱。如果等自己年龄大了,衣食无忧了,那这真是一个好选择。
义务讲解只有1个多小时,剩下的时间,陈落和晓星自己逛了逛。中午1点钟出了博物馆。
除了博物馆,晓星还意犹未尽,这孩子一直没来过博物馆,也没有遇到过这么好的“历史老师”,感觉学到了好多东西,不停跟陈落叨叨,说老人哪个地方讲的特别好,哪个展品是多么的震撼。
陈落一直在安静的听着,她其实也有很多感触想和晓星分享的,但是又害怕不符合她的人设,还是克制一下。
两人走到了博物馆附近的商场,陈落今天选的餐馆是一家火锅店。这家火锅店以量大味美实惠著称,性价比很高。而在陈落印象里晓星似乎没怎么吃过火锅。
陈落还专门在网上买了双人套餐团购券。
原本双人套餐有一些是陈落不喜欢的,比如蔬菜拼盘,陈落是无肉不欢的,每次吃火锅,素菜基本上就最多点土豆、宽粉、豆腐和大白菜这几样,其他全是肉。这个蔬菜拼盘里蔬菜太多了,但是,陈落看到这个打折力度很大,况且她不喜欢,也许晓星喜欢呢。于是陈落还是买了这个团购券。
进去之后,晓星看到吃火锅,突然抱住了陈落,说:“妈妈,你怎么知道我想吃火锅?我一直想吃火锅,但是太贵了我一直没敢吭声。妈妈,你真好。”
陈落笑了一下,故作神秘,其实她哪里知道啊,她是自己想吃了,冬天吃火锅多舒服啊。
1点多了,排位人少了,两人很快坐到座位上,陈落对服务员说:“我有券,麻烦验一下。”
晓星说:“呀,妈妈,你可太厉害了,这个都会了。”
陈落做出得意的样子说:“那是。”又觉得怕孩子觉得自己变化太大,紧跟着说:”我现在在医院里认识了很多人,还有好多年轻护士,人家啥都会,我就跟人家学。”
等菜上齐了,火锅里也开始咕嘟了,陈落拿着装着白水的杯子,举起来,对着晓星说:“来,咱们碰一下。”晓星赶紧学她的样子举起水杯。陈落说:“今天是新年的第一天,希望咱们今年都能像今天吃的火锅一样红红火火。”
晓星说:“祝妈妈身体健康!”
陈落说:“咱俩都要身体健康,你要记住,你的身体不只是你自己的,也是我的,我也一样,咱俩都得健健康康的。”
晓星狠狠的点了一下头:“嗯!”
两人碰杯,开吃。
又是吃撑的一天。
两人原本可以从商场门口直接坐地铁,结果硬是走了一站路,感觉不那么撑了,才坐上地铁回家。
在家门口,陈落又买了点水果和一箱牛奶,准备让晓星带到学校去。
回家收拾完东西,看看时间,也差不多要去医院了。两人告别,虽然还是很不舍,但是晓星明显心情很好,这两天嘴角就一直没有下去过。陈落又学着自己妈妈那样叮嘱她要好好吃饭,好好休息。晓星说:“放心,我除了这些,我还会好好学习的,马上就期末考试了, 我一定要考个好成绩。”
陈落笑着说:“好的,尽力就好。”
晓星又抱了抱陈落说:“妈妈也要注意身体啊。”
俩人出门后,准备分开之际,晓星突然凑上来,在陈落脸上亲了一下,陈落还在发愣,晓星先不好意思了,自己脸红了,好像做了什么错事,背着包拎着牛奶跑了,边跑边喊,“妈妈再见!”
陈落才反应过来,故意喊了一声:“宝贝再见!”
她喊完宝贝,感觉晓星跑得更快了,陈落哈哈地笑了起来。
陈落5点多赶到了医院,朱阿姨和他女婿都在,看到陈落,寒暄了几句,两人就走了,说好第二天8点就过来办理转院,陈落表示会提前把她们家以前放在这里的东西都收拾好。几个人心情都很好,胜利在望了。
陈落也心情很好的收拾着东西,打算晚上就不吃饭了,中午吃得太撑。
过了一会了,3床的女儿圆圆姐过来了,坐到她身边,说:“18床明早就出院了吧?”
陈落说:“对呀,明早8点办手续,等他们的事处理完我就去你那里报到。”
圆圆姐笑了一下,说:“好啊,我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过了一会,圆圆姐似乎实在没忍住,凑到她耳边小声跟她说:“姐妹俩的爸爸情况不太好了,医生说血压开始往下降了,现在得用升压药了。”
陈落捂住嘴,没让自己发出声来,用震惊地眼神看着圆圆姐。
圆圆姐接着小声地说:“医生今早让她们要做好心理准备了,也提了ECMO,但说是预后也不好,病人年龄也太大, 毕竟老爷子已经80岁了。”
陈落心里一沉,原本的好心情荡然无存。
唉,又有一个老人在生命线上挣扎了。
还记得那姐妹俩进来时说父亲身体特别好,80岁的高龄还打篮球呢,谁能想到摔了一跤,就直接生命垂危了,眼见是凶多吉少。
陈落和圆圆姐安静的坐在那里,一时都没有说话。
每个ICU里的病人,谁也不知道明天会是怎样。风中残烛,陈落想起来这个成语,以前看到有人形容老人的生命犹如风中残烛,还有风烛残年这个说法,但陈落总觉得过于危言耸听,现在发现,所有的成语都不是瞎说,都是有事实根据的,老人的生命真是太脆弱了。
第38章 1月1日(下)
两人静静地坐了一会,陈落问圆圆姐:“今天医生说叔叔怎么样了?”
圆圆姐一下子振作起来,说:“我爸爸情况很稳定,我感觉医生好像挺有信心的。”
陈落也一下子来了精神,说:“那说明叔叔在往好的方向发展啊,肯定是叔叔的情况给了医生底气,让医生觉得转好的希望很大,要不然医生哪来的信心啊。”
圆圆姐使劲点点头,说:“我也是这么觉得。我就觉得医生这几天跟我说话,越来越有底气了,以前他总是用同情的目光看着我,我能感觉出来他心里总想着怎么安慰我,但嘴上不停的说着最严重的后果,我和我妈每次听完就跟被下了一次病危通知书一样。这几天医生也不说那些可怕的话了,看我的目光也不是同情了,脸上也有些笑容了。”
陈落心里高兴,说:“真好,叔叔真棒,生命力顽强,肯定能扛过去,他肯定是也想着出来见你和阿姨。”
圆圆姐眼圈红了,克制了一下,才开口说:“我跟你说啊,别人说身体好,那都不一定是真的好,我爸的身体那才是真的好,我爸从小打架无敌手,读中学时市里举重队和拳击队还上门了好几次,说我爸一点也不胖,但是力气特别大,想要我爸去参加,但我爸没去。我爸饭量特别好,到现在每次吃饭都跟个年轻小伙子饭量一样多。”
陈落张大嘴巴:“哇!现在还能吃那么多啊。”
圆圆姐很满意陈落的反应,说:“那可不,跟我老公吃的差不多,我老公那饭量在同龄人就算多得了。不过也就是现在我爸爸饭量跟他比起来差不多,我爸在我老公这个年纪比他可能吃多了,起码得是他的一倍!我爸60多岁跟我表哥表弟扳手腕,那时候我表哥表弟可是20、30岁的1米8的小伙子,那时候我爸还扳他们跟玩似的。”
“哇,”陈落又一次张大了嘴巴,“那你有这样一个爸爸很有安全感吧。”
“那绝对的!我从小就知道我爸特别厉害,朋友也特别多,去哪里只要我爸在身边,我就没害怕过。”
那倒是,3床的老人朋友是不少,还有很多在外地,听说老人进ICU,都买了机票飞回来,陈落见过一波一波的老人来医院,但是因为见不到人,开始还每天来这里坐坐,后来看到每次来圆圆姐的妈妈还得招呼他们,就来的次数少了,但总有电话,隔两天过来时都会提很多水果牛奶给圆圆姐和她妈妈。
“对了,你老公和女儿们呢?”陈落突然想起来了。
圆圆姐说:“回北京了,下午的高铁。孩子们1月中旬就要期末考试,也不能耽误。”
陈落看她有明显的不舍,说:“考完期末考试就放假了,他们肯定很快就回来了。”
圆圆姐说:“对,也就是20来天了吧。”
两人聊了一会,圆圆姐送妈妈去宾馆,等她回来时,就差不多该睡觉了。
陈落铺床的时候,看到了姐妹俩,俩人挨着坐着,姐姐旁边还有她的老公,往常是三个人轮流值班,今天三人都不打算回去了,坐在那里,姐妹俩默默流着泪,也没有睡觉的意思。
陈落先躺下来,看了会手机,在想如果想写一本书该写一本怎么样的书。10点钟,陈落准备睡了,这时听见那边姐姐的老公正在劝姐妹俩躺下休息,安慰她们说没准明天就有好消息了,她们可不能自己先倒下。
陈落心里叹着气,慢慢的睡着了。
半夜,突然传来一声哭声,陈落被惊醒。
陈落迷迷瞪瞪的听见那个姐姐的老公的声音:“快醒醒,老婆,你做噩梦了吗?”
陈落揉着眼睛坐了起来,看到,正在睡觉的姐姐猛然坐起来,脸上还有眼泪,突然有点歇斯底里的说:“老公,我爸心脏病犯了,就倒在我面前,我给他使劲的按心脏,后来好不容易醒来了,可是医生上门检查了一下说没救了,只能活几天了,他就在家里的床上躺着,后来他看着我说,他想喝粥。医生说我爸爸只能活几天了!爸爸——”说着又哭起来了。
看来她是做噩梦了,梦境过于真实,现在还陷在噩梦里出不来。他老公赶紧用手拍着她的背,说:“老婆,别哭别哭,那是个梦,不是真的。”
姐姐停止了哭泣,脸上有了惊喜的表情,抬起头:“是个梦?太好了,吓死我了,我以为我爸真的快死了。”说着还用手把眼泪擦掉。
突然,姐姐好像才彻底的从她的梦境中醒过来,说:“那我们现在在哪里?我爸爸呢?”
这时候妹妹也坐了起来,在旁边默默地流着泪。
姐姐看到妹妹,又打量四周,这下子终于彻底清醒过来。她们在ICU的门口,她的爸爸是真的很危险,离死亡一步之遥。
姐姐眼神一下子迷茫起来。她呆在那里半晌,眼泪流了下来。
现实和梦境到底哪一个更残忍?
在梦里,虽然知道老人大限将至,但姐妹俩可以守在老人身边,看着老人,给老人喂饭,给老人洗澡,还可以跟老人说说话。
现实里,老人也是被医生下了病危通牒,因为在ICU还见不到人,老人插了管,也无法醒来。连喝一碗粥的愿望都无法满足,岂止喝粥,连说一句话,睁开眼睛看一看的机会可能都没有了。
很难说哪个更惨。
陈落真心感觉梦境比现实还好点。
在ICU这里呆久了,陈落越发觉得去世之前,如果能跟家人说说话,能在家人的守护中去世真是很有运气的事了。这里去世的人基本上都没有能跟亲人见最后一面,最后去世时,身边只有护士和医生。
而插管的病人更惨,都是直接在镇静昏迷中离开了人世。去世后才能把管子拔出来。只言片语都不会留下来,见最后一面也是奢望,家属等到的只有一具还温热的身体,但这具身体已宣告死亡,永远无法醒来,家属只能看着亲人的身体逐渐变冷。
早上,由于昨晚的事情陈落有些睡眠不足,起来后头有点昏昏沉沉的。不过想到今天18床就可以出院了,还是特别开心。
陈落很早就出去吃早餐了,并且在7点以前就给18床送了早餐。担心8点钟来大姐出院的时候她还没吃完。
然后陈落就开始给18床收拾东西,大部分东西都已经收拾好了,基本上都是当时想着18床大姐住院需要的东西,以及朱阿姨以前住在这里用过的被子和洗漱用品等等。陈落把一个个大包小包从旁边一个放东西的小房间拿出来,再检查一下有无遗漏,再看看能不能把小包合并成大包,方便携带。
陈落全都收拾利落,7点半了,朱阿姨和她女婿也来了。
他们先去办理了转院手续,8点多,ICU里面的护士也配合的给18床都收拾好了东西,那边医院派来的车也在楼下等着了。
18床大姐被推出来了。
一推出来,ICU门口所有人都恨不得围上去。
这几天真的是没人从前门这里出来。大家心情都很激动,看到一个康复的病人,大家都想沾点好运似的,纷纷上前,还有惊叹声:“出院了呀,真棒啊。”
大姐躺在床上盖着大被子,睁着眼睛,她一出ICU的门,就四处张望,看到很多人,周围有很多人说话的声音,一下子来到了鲜活的世界,又看到自己妈妈和老公,大姐就激动了,就想要从床上坐起来,被朱阿姨一把按下去,说:“你老实点,别乱动!这里人多,一会到了车上再说话。”
推床上还放着一些没用完的纸巾、垫子之类的东西。
大姐的老公和一个护士推床,朱阿姨陪在旁边不错眼的看着闺女,并且不停的叮嘱些什么,她闺女估计是一下子感觉回到人世间了,在ICU里面是度日如年,没有人说话,全是仪器声,周围大部分是失去意识的病人。这突如其来的人群和鲜活的气息,让她非常激动,总想开口说话。
陈落一看没人管行李了,只好苦逼的拎起所有的大包小包,跟在后面。没走几步,东西就往下掉,东西太多,陈落又比较瘦小,手里拿不了那么多包,看着很吃力,这时候,圆圆姐跑过来了,帮她拎了几个包。
这一下子减轻了陈落的负担。陈落感激的冲圆圆姐笑了一下。
运气比较好,这次电梯人不多,护士又帮忙维持秩序,很快就上了一部电梯,进了电梯,朱阿姨才看到所有的包都在陈落和圆圆姐手里,赶紧拿过来,把一些包放在了推床上,推床前后左右都有护栏,所以靠着边放也不用担心东西掉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