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圆姐闷闷着说:“不是的,我进去的时候,他是睁着眼的,我特别高兴,扑过去喊他,他瞪了我一眼,然后就把眼睛闭上了。”
陈落一头雾水:“他为啥要瞪你一眼?你是不是看错啦?”
“他就是瞪了我一眼,眼神很生气很凶,以前都没有这样过。我吓了一跳。”圆圆姐说着委屈地有些哽咽了。
陈落实在也想不明白,劝着说:“是不是叔叔脑子还不清楚?用了这么多药,估计对脑子有伤害,现在意识还不清醒。”
圆圆姐说:“我在旁边使劲说让他看看我,说我多盼着他醒过来,我也不顾丢人,就说我有多爱他多想他,可是他就是跟没听见一样,就不理我,眼睛都不睁开,气死我了。”
陈落安慰她:“估计有滞后期,叔叔受了那么大罪,我觉得可能是对大脑有影响的,你别太着急了。”
圆圆姐点头,“嗯”了一声,说:“你说他不会失忆了吧?不会把我们都忘了吧?”
陈落也吓了一跳:“不能吧?要有这后遗症医生肯定会告诉我们吧?”
圆圆姐拿出手机,开始查此类病人有哪些后遗症,会不会脑损伤。
陈落也开始拿出手机问百度。居然还有这种事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阿姨也出来了,脸色也很不好,脸色铁青,一看就很生气。
她跟圆圆姐说:“我明天不来看他了。”
圆圆姐吓了一跳:“怎么了?”
阿姨说:“他那眼神好像我干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就是用那种特别厌恶的眼神看我,后来闭上眼睛就不理我了。”
圆圆姐说:“他也瞪了我一眼。”
阿姨说:“咱们在外面担惊受怕,天天盼着他醒来,结果他见到我们怎么是这种反应。”说到这里,阿姨也有点伤心了。
圆圆姐拉着妈妈的手,用大脑损伤那一套安慰妈妈。
阿姨听了勉强缓和了一些,说:“那这样吧,你明天先进去看他,如果大脑损伤好了,我再进去,万一还没好,我就不进去了,他这样我心里真受不了。”
圆圆姐说好。
阿姨准备回家了,这时,圆圆姐的老公办病房的手续还没回来。
圆圆姐给老公打了电话,先去送妈妈了。她给妈妈叫了一辆车,看着妈妈上车,她又回了医院。
陈落看见她回来很吃惊,因为她临走时已经跟陈落说好了,她老公预计4点多就办完手续了,会过来守着,让陈落回家,周日下午回来就行。
周一早上给老人办转床位的手续,她老公打算周一晚上赶回北京。
圆圆姐走之前都交代清楚了,所以陈落以为她直接会去宾馆,没想到又回医院了。
圆圆姐回来后,跟陈落说:“说实话,我都有点害怕,所以想过来再和你聊聊。“
陈落诧异地看着她。
她接着说:“我担心我明天进去,他还给我那个眼神。我爸爸从来没有那么看着我,我觉得很陌生,我满怀热情的进去,就像迎头被浇了一盆冷水。”
“那不像是我的爸爸。”圆圆姐难过地说,突然又接了一句:“你说不会我爸爸被别人穿越了吧?”
陈落瞪大了双眼。
圆圆姐看到她这样,笑了,说:“我开玩笑的,哪会有这么玄幻的事情,” 然后又苦恼地说:“我爸到底是怎么了呢?”
陈落心想,不会真的穿越了吧,圆圆姐,这个世界是有穿越的,在你面前的就是一个。
但陈落也不敢说。应该不会有那么巧吧。
这个周五,陈落是在无限忐忑中回到了家里。
她去买了很多菜,但是回家却没心思做饭。
在家里胡思乱想着,想着圆圆姐的爸爸也是在生死线上挣扎的,简直是太符合穿越的条件了,一方面,为了圆圆姐和阿姨那么多天的等待和煎熬,她不希望是穿越者,那样对圆圆姐和阿姨太残忍了。另一方面,陈落又希望是另一个穿越者,这样她就不那么孤单,万一是她爸爸穿越过来了呢?虽然很不可能发生这样的事,但陈落还是心底有一份希冀。越想越混乱,于是从家里出来,到附近的小饭馆吃饭了。
她进了一家日料店,好久没吃这个了,从大众点评上团了一张单人套餐券,25元,她多点了一瓶梅子酒,打算把自己喝迷糊了,晚上好好睡一觉。
陈落边吃边琢磨这个世界还有没有第二个穿越者。突然,她想起来圆圆姐说她爸爸生气的眼神,阿姨说她老伴厌恶的眼神,见到她们就闭上眼睛不愿意多看一眼。
不对啊,如果是穿越者,那应该是好奇的打量,仔细的观察和琢磨,发现不认识也应该是失望或者迷茫,不应该是生气和厌恶啊,更不应该闭上眼睛不搭理了。
这么一想,豁然开朗,这人肯定不是穿越者不是陌生人啊,就是圆圆姐的爸爸,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生气了。
得到本就在意料之中的答案之后,陈落心里在踏实之余又有些失落,也不想喝酒了,说实话,这酒也不咋好喝,就是名字好听样子好看。把饭吃完,不想浪费,陈落盖好酒瓶盖子,拎了大半瓶回家了。
回家后,陈落把牛肉提前炖上,明天中午打算吃胡萝卜炖牛肉,然后充满干劲的开始大扫除。房间小,大扫除很快结束了,牛肉也炖好了,陈落关火后去洗澡了。洗完澡又洗衣服,一直干到晚上十点。
陈落躺在床上后,虽然很累,但是一想到明早可以睡懒觉,想睡到几点睡到几点,就不由得心情爆好。
不过,陈落想了想,万一自己睡到12点,错过了接晓星就大事不妙,虽然这种事是小概率事件,但是为了以防万一,还是上了个11点的闹钟。
睡前,还特意把手机静音。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陈落心满意足地进入了梦乡。
很不幸的,7点不到,陈落就醒了,陈落郁闷的翻身蒙着被子,准备继续睡,可是躺了很久都没有睡着,8点了,陈落还是没有睡着,陈落气愤的爬起来啊啊大叫,该死的生物钟!
为什么总有这种事情,在你不得不起床时,就是睡不够,根本起不来,但是在你可以睡懒觉时,却又早早醒来,睡不着了!
中午接到晓星后,陈落给她讲了自己的“悲惨遭遇”,晓星听得笑了起来。别说,这孩子现在越来越爱笑了,以前还不好意思抿着嘴笑,现在受了陈落的影响,也开始咧着嘴笑了。
回到家,胡萝卜炖牛肉已经好了,又炒了个青菜,两人开始吃饭。吃饭的时候,陈落还给晓星讲了圆圆姐的爸爸已经脱离危险了,周一就可以转到普通病房了,但不知道为什么就是醒来后不搭理老婆和闺女了。
晓星也是听的连连称奇,两人感慨说这完全可以拍《走近科学》了,而且至少十集起步。
因为晓星没多久就要期末考试,所以这两天晓星一直在努力看书学习,陈落也在旁边除了做饭就是学英语,背单词。
两人把家庭学习氛围打造的足足的。
周日分开前,晓星有些紧张,问陈落说:“妈妈,我要是考不好可怎么办啊。”
陈落看晓星似乎压力很大,就说:“妈妈前两天看到一句话,很喜欢:因上努力,果上随缘。前面努力了就行,别太在意结果。”
晓星听完若有所思,两人分手。
一个人坐在地铁上,陈落想起那句话,其实是她读中学时,一位语文老师说的,当时老师说完陈落就很喜欢,就把这句话记在了小本子上。这么多年过去了,陈落依旧记得很清楚,当时语文老师说这句话的样子。
从那以后,陈落就一直用这句话要求自己,过程中足够努力,结果不要在意,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只要学习过程尽力了,结果基本不会差,除非出现考试时生病或者意外这种小概率事件。
离开学校之后,这句话反而更有用,因为经常结果不像你想的那样,可能跟努力无关,但陈落一直践行着这句话。前期的过程是否努力由自己掌握,但结果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可能正因为陈落一直对结果得失不那么在乎,也让她一直都乐观、自信。
第48章 1月14日
来到医院,圆圆姐和老公都在,他们正在和旁边一个男人聊天。
陈落看了看,那个男人以前没见过,看来是新来的,年纪大约50多岁接近60岁吧,个子不高,人很瘦,很精干的样子。
陈落过去跟他们打了招呼,坐在了旁边。圆圆姐就低声跟陈落说,这个是新来的18床的儿子,他妈妈已经92岁了,心衰、房颤,腰腿也有问题,身体毛病还是比较多,走路也走不了了,神志也是一会清楚一会糊涂。老人一儿一女,姐弟俩,但是女儿基本指望不上,就靠这个儿子,这么多年一直跟儿子住。
儿子伺候的挺好,女儿几个月才来看老人一次。这个儿子十几年前离婚了,母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年纪也58岁了,他有个孩子学习特别好,在国外读书。
陈落挺诧异,这是头一次见到女儿靠不上,儿子反而特别靠得住的事。以前人总说养儿防老,但是现代社会里,孝顺的多是女儿,很多儿子结婚后就只顾小家了。
另一个护工吴姐只有两个儿子,上次吴姐还跟陈落说,吴姐的妈妈90岁了,有8个孩子,吴姐排行第4,每次见到吴姐,老太太就跟吴姐说:“这么多孩子里,我最担心你,因为你没有女儿。”
吴姐以前经常跟陈落叨叨,她现在年龄也不小了,50多岁还出来打工就是要补贴两个已经工作结婚了的儿子,她羡慕陈落有个闺女,当时陈落还说:“儿子女儿都是一样,孝不孝顺要看人,而不是看性别。”
看看,活生生的案例出现了,这个儿子多孝顺啊。听圆圆姐说,这个老人已经病了十几年了,每年都进两三次医院,这儿子能照顾这么长时间,而且老人长寿足以说明儿子伺候的非常精心了,这多难得啊。
突然,陈落想起来重要事情了,问:“叔叔今天怎么样了?你探视的时候——”
圆圆姐脸色马上又阴沉下去了。
她闷闷不乐的说:“这两天根本没看我,眼睛自始至终没睁开,我叫了半天,也不搭理我。护士都挺纳闷的,护士说我进来前我爸还醒着呢,眼睛睁老大了。”
唉,陈落看着圆圆姐,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这老人这脾气也是很奇怪啊。
“等明天转到普通病房,我就坐他旁边一整天,我就不相信了,他能一天不睁开眼睛,哼!”圆圆姐愤愤地说。
说了一会了,圆圆姐和老公离开了,说好明早8点过来给她爸爸办理转普通病房。
晚上,吴姐来了,听说了新来的18床的事情,特别高兴,直接就去那个男人身边开始问东问西了。
陈落听到她问为什么男人的姐姐不过来看她妈妈,男人就说她姐姐也60多岁了,还要帮女儿带两个孩子,挺忙的。
吴姐不愧是八卦之王,聊天功底杠杠的,经过吴姐不懈的追根问底,终于找到根源了,挖出一堆信息,细节都很丰富。
男人的姐姐有一段时间没在爸妈身边,结婚找了外地人,工作也就在那个城市了,这之后的20年都在外地,每年就过年才能见一面。后来,姐姐的女儿考大学考回了老家,于是她姐姐40多岁办了病退一起跟了回来。
父母对她姐姐一直心存内疚,觉得女儿一直不在身边,她所在的城市很小,经济发展也不好,这20年吃苦了,就拿积蓄给她姐姐在本市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姐姐的女儿在本市的体制内的工作,也是父母通过各种关系给帮忙找的。
后来爸爸去世,姐姐还是帮了一些忙,给送饭什么的,爸爸是癌症,发展的很快,几个月人就没了。
后来妈妈又生病,妈妈的病都是慢性病,腿脚不便,心脏不好,需要人在旁边照顾,他早年离婚了,孩子判给了老婆,当时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孩子跟他的关系一直很好,每周末都过来看他和爷爷奶奶,后来高三毕业出国读书了。孩子出国后,他就一直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一开始是总跟单位请假,有时候还偷偷溜号,幸亏单位管的不严,后来总不去单位也不合适,就辞职了,自己交社保,准备交到60岁再办理退休。
于是他天天照顾母亲,给母亲做一日三餐,陪母亲聊天,用轮椅推母亲出去遛弯、去逛街,还经常带母亲去外面吃饭,后来母亲的情况越来越严重了,没法出去了,他就天天守在母亲旁边,就这么过了十来年。
姐姐的女儿毕业后,也在本市结婚了,还生了两个小孩,姐姐就每天帮忙带孩子了。渐渐的姐姐来看妈妈的次数越来越少,虽然在一个城市,也是几个月才来一次,上次来看妈妈还是中秋节,距离现在也两三个月了。
这两年母亲有些糊涂了,有时候来探望她的人都不认识了,经常喃喃自语一些没人能听懂的话,但唯一令男人欣慰的是老人认识他,一直都认识自己的儿子。
吴姐唏嘘不已,不断地夸男人的孝顺,说男人的妈妈有这样一个儿子真是前世修来的福气,说男人的付出是多么的难得。
男人说其实不是这样的,有这样妈妈才是自己的福气。说自己小时候特别淘气,上学时天天被老师找家长,他爸爸工作特别忙,他妈妈一直在家操持家务,每次老师一叫家长,都是她妈妈去学校挨训,回来还要替他瞒着爸爸。后来他考上大学,也还是惹是生非,都是妈妈在后面收拾烂摊子,还有后面他结婚有孩子,妈妈都在不断地付出,总之一句话,妈妈对他的付出比他现在付出的要多得多。
陈落听得也是很感慨。说真的,老人在长期慢性病的状况下,每年进医院住院两三次,还总进ICU,这样的老人能活十来年,这足以说明了儿子照顾得很好。
儿子很瘦,58岁的人把自己的收拾得很是利落干净,很多单身男人都邋里邋遢的,但是这个男人不同,一看就很勤快、爱干净,难怪能这么好的照顾母亲,还会做饭。
更可贵的是,他能记得妈妈对自己所有的好,记得妈妈爱自己的一点一滴,这些他都深深的感恩,母子之间双向奔赴的爱是那么的让人感动。
到了晚上8点多,陈落看到他也准备在椅子上睡了,还没带被褥,就那么把一个双肩包垫到脖子下面,打算和衣而卧。吴姐问他为啥不租个床,要不起码也带床被褥铺在椅子上,起码睡得能舒服些。
那个男人说他妈妈差不多明天就能出来,每次在ICU也就是待1、2天,就转普通病房了。她妈妈年纪大了,也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通常是打一剂强心针,然后观察一阵,就要到普通病房慢慢调养,在普通病房待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出院回家了。
果然,还不到9点,大家还没睡着,护士就喊18床,陈落吓了一跳,还担心有什么不好的结果,结果那男人过去后,护士说明天可以转普通病房了,让男人去联系。
男人估计是对这个医院非常熟悉了,他本来就是本地人,这十来年他妈妈一直在这家医院医治,他出去联系了一圈,半个小时就回来了,吴姐操心的问他结果,他说已经联系好了,明天早上就可以转出ICU了,这速度,这效率,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周一上午,陈落早早的起来,今天好多家属都挺激动的,3床的老爷子要转入普通病房了,这是近期唯一一个老年人插了管又上了ECMO,现在脱离危险了,摘除机器拔掉管子,可以转入普通病房了!
太难得了!
所有人都为了3床高兴,也为圆圆姐母女俩高兴。
大家7点钟开始就在叽叽喳喳的议论老爷子运气真好,命好之类的,盼着到时候能看上一眼沾点喜气。这是ICU门口难得的集体开心时刻,虽然闹哄哄的,但大家脸上都是带着难得的笑容。
7点半,圆圆姐夫妻俩和她妈妈都来了,说是两人7点就去接妈妈了。过了一会,圆圆姐的叔叔婶婶、舅舅舅妈、表哥表妹表弟都来了,还有老人的很多老朋友也来了。
圆圆姐的老公去办理各种手续,其他人在ICU门口翘首以盼,等着把老爷子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