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周围人手上动作不敢停,眼睛却全部都小心翼翼朝上抬起来向许明月看了过来,想看看这个妇女主任是什么反应,很多男人更是幸灾乐祸,蠢蠢欲动。

  却见许明月手里拿着根竹棍,用竹棍宛如皮鞭一样,轻轻敲打着左手,一步一步缓慢的走过来,边走边笑着说:“□□才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你居然连□□的话都不听,在这里大放厥词。”她上下打量了那男人一眼,眼神陡然一厉,用手中的竹棍指着男人的鼻子:“我看你分明就是个想反□□,反我们新社会的反动派!”

  原本昂着脖子像一只斗鸡一样的男人,听到许明月的话给吓坏了,忙摆着手:“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啊!”

  许明月一棍子就朝他身上狠狠的抽了过去,一脚将他踹翻在地,又是唰唰两棍子:“刚刚所有人都听到了你反□□话的反动言论,你还说你不是反动派?说!你是不是还有别的同伙?”她目光如鹰隼一般锐利的扫视了一圈之前看好戏的男人们,一脚踩在被她踹翻在地的男人的脸上,看着周围,用冯小刚的语气目光凶狠地大声问:“还有谁?”

  周围的人都快被许明月给吓死了,一个个的吓的一句话都不敢多说,连和她对视的人都不敢,慌忙都低下了头去。

  许明月轻蔑地笑了一下,又用竹棍在被她踩在脚底下的男人脸上拍打了两下:“看来只有你胆大包天敢反□□,光天化日之下就敢光明正大的说着反动派的话,私底下还不知道做了什么对不起国家对不起人民的事,看来真是好日子过多了,想回到旧社会当地主当资本家,不然绝说不出这样反□□的话来!”

  她喊站在不远处,同样被她的话吓到的许红桦:“还愣着做什么?劳改农场正好缺挑石头的人,这样的人不拉去挑石头,留着给我们许家村遭害吗?”

  许红桦被她吓了一跳,想都没想,就招呼着身边三房的人,连忙捡了挑石头的麻绳过来,把被许明月踩在脚下的人给绑了。

  不是被踩的人不想挣扎,而是完全被许明月那几棍子抽懵了。

  许明月看似轻轻松松的几棍子,抽在他身上,只觉得浑身的骨头都差点被抽断了,疼的他脑袋一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许明月踹到踩到了脸上。

  也不知道她力气咋长的,她就那么轻轻的在他脸上碾了碾,他愣是在她脚下一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只感觉再踩下去,他脑壳儿都要被她踩爆了。

第129章 此时的男的身高超过一……

  此时的男的身高超过一米七的都不多, 许明月这个身体净身高约有一六五,她穿的又是带点小坡跟的皮鞋,看着约有一六七、一六八, 比被她踩在脚下的男人个子还高,加上三年旱灾, 哪怕临河大队没人饿死, 却也一个个瘦骨嶙峋, 哪里有许明月力气?

  许明月之前打人都是三年前的事情了,他们只知道许明月将她在荒山的院子里铺满了尖锐的竹剑阵,导致许明月升为二十五级干部后, 无数未婚的已婚的男人对她觊觎不已,也没有一个敢摸到荒山,敢对她下手的, 故而都不知道许明月脾气居然这么暴躁,打人这么疼。

  毕竟许明月刚离婚回许家村时, 可是见人三分笑,对谁都客客气气的, 对村里长辈们也嘴甜的很,这两年许明月又多往蒲河口跑,帮着许金虎处理蒲河口上的事宜, 在许家村见的就更少了, 不少人还以为她是好说话的脾性, 哪知道她三句话不合, 劈头盖脸就是抡棍子一顿抽,直接把人给抽懵,还没反应过来,就被人踩在了脚底下, 顿时脸涨的通红,撑着两只胳膊想要挣扎起身,却被许明月用手中竹杖一把戳在了背上的脊椎骨处,虽不至于把脊椎骨敲折,却也瞬间让身下人动弹不得。

  许明月看也不看周围偷懒的人,对许红桦说:“红桦主任,二叔叫我回来跟你说,正好开春要挑堤坝了,蒲河口现在缺挑石头的人,二叔让我回来看临河大队能不能抽调一些人手过去挑石头,你看哪些人不服管教的,干活偷懒的,我想着应该都是想念二叔的人,正好都送到劳改农场,去见见二叔。”

  她话说的平淡,却让周围听到的人瀑布汗,原本拖拖拉拉聊天的聊天,出工不出力的人忙拎起手里的铁锹,半点不敢在偷懒,认真的干起活来,连跟许明月对视的人都没有,生怕许明月看过来发现自己在偷懒,把自己送到劳改农场挑石头去。

  这事许红桦可能干不出来,许金虎是一定能干的出来!

  许红桦哪怕再年轻,他爷爷也是老村长,他爹不光是前大队主任,现在还是水埠公社武装部主任,蒲河口农场生产主任,手里拉着好几百人的民兵队伍。

  原水埠公社武装部主任,已经跟着周书记升任到吴城去了,现在水埠公社武装部,一批是许金虎在管着,毕竟他的蒲河口农场是专门关押和管教罪犯的地方,没有武装力量是不行的;一批是前水埠公社周书记留给江天旺的心腹,担任着水埠公社武装部副主任的位置,手下同样有一批民兵小队。

  这两批民兵小队,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便是里面关键位置,都是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从江家村和许家村带过去的心腹之人,其中江建国现在便在水埠公社武装部管理着文书之事。

  原本江天旺是要把江建国调到蒲河口占一个位置的,谁知道周书记……现在应该叫周副县长了,把武装部的部分人手一起交给了自己,他临时哪里有人手去掌管这个民兵队伍?只能将自己在江家村信得过的人先调入武装部任职。

  还有谁人能比自己儿子更得他信任?

  同样的,许金虎为了掌握自己手中的武装力量,也将自己的女儿许红菱和女婿陈正毛调到了水埠公社去工作。

  可以说,现在水埠公社权利最大的,便是一把手的江天旺和二把手的许金虎,许金虎比江天旺还多了个蒲河口生产主任的职位,手下的民兵人数比江天旺手下的人还要多,真要论起来,许金虎的威势是丝毫不比江天旺差。

  上面不是没想过派别人来接手蒲河口农场,实在是大河以南的情况特殊,蒲河口农场除了许金虎,暂且没有别人能压的住,干旱三年他在蒲河口农场每年有几百万斤的粮食上交,不论是对上面的领导,还是对下面的老百姓,立的功劳实在太大,这才有了任蒲河口生产主任外,还在水埠公社里任职了武装部主任的位置,反正他在蒲河口农场本来就需要民兵队伍,刚好把武装部主任的名头给他,只相当于级别升到了十八级,实际权利从蒲河口扩大到了整个水埠公社。

  其它职务职能,依然有江天旺在组织和主持。

  可以说,若不考虑江天旺的职位是水埠公社的一把手,水埠公社现在真正的最有权势的人是许金虎才对。

  所以现在许明月一说蒲河口缺挑石头的,一个个都老实了。

  许明月见那些人老老实实干活,把手上的竹杖还给了孟福生,又不轻不重的踢了被绑起来的男子一脚,用平淡的语气对许凤莲、许凤发、大房的记工员许向东说:“一个人挑石头还是太少了,从现在起!你们都给我把各小队偷懒的人都记好了,有哪个不想在临河大队干活的,都送到蒲河口去!”

  许明月的话一出,许凤莲、许凤发、许向东三人都是一喜。

  于许凤莲、许凤发而言,有了这样的权利,今后就没人再敢欺负他们,说他们闲话,于许向东而言,这个权利就大了,过去只是记工分而已,现在他还掌握了他所记工分小队人的另一种意义上的生杀大权,这也会使得他在大房的地位迅速的提升,不是正式的干部,胜似正式的干部。

  之后许明月就这么慢吞吞的在正建的堤坝上巡视了一圈,原本吵吵嚷嚷热热闹闹的堤坝,许明月走到哪里,周围的声音就像是按下了静音键,安静到哪里,一个个只敢拿余光去偷瞄许明月,不敢正眼看她,全都认真的干活。

  就连许红桦都在许明月身后悄悄的抹了一把汗,望着冷着脸气场却有两米八的许明月,心头不由一阵恍惚。

  三年前这个族妹刚离婚回来时,还因为被老王家的人欺负,瘦的跟个竹竿一样,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谁见了不心酸难忍,暗道可怜?

  可短短三年时间,几乎叫人再看不到当年沉默寡言任劳任怨的小妇人影子,只觉她整个人都像是换了个人般,气势这般摄人。

  当官真能将一个人改变的这么彻底?

  他不由伸手在自己头上的短毛上打着圈儿的摸了两圈,心想自己当了好几年的小队长,也没什么改变,现在都三十岁了,心态上还当自己是二十出头的小年轻一般,现在当了大队主任,也只觉得劳心劳力,管理起来特别吃力。

  许明月在堤坝上巡视了一圈,就去了许凤台所在的三房小队。

  面对三房小队,许明月态度便不复方才的冷然,而是恢复了过去让人如沐春风的笑,笑着和叔伯婶子们一一打着招呼。

  她明明笑的很温和,很好看,却让三房小队的人下意识的绷紧了身体,僵硬地笑着和她打招呼:“谢谢许主任。”

  不知不觉,他们对她的称呼都从原本亲切的‘大兰子’,换成了‘许主任’。

  许主任走过他们身边时,还用夸赞的语气夸他们:“我回去都听凤莲和凤发说了,我们三房的任务一直是几个小队中完成的最好的,每次都足额的完成,回头我把这事也跟许主任提一提,这干的不好的要罚,干的好的也要奖励嘛!”她笑着对三房小队的小队长许凤台说:“哥,回头你将这事记下来,等到年底分猪肉,分鱼的时候,让活干的好的小队先挑!”

  说着,许明月也高声对其它小队说:“你们也别说我偏心三房,哪个小队活干的好,不光记工员会记在本子上,大队主任和我也会记在心上,这一次如此,今后也是如此!”

  她说:“之前干旱,我们挖的养鱼圩里没多少水,养不了多少鱼,现在旱灾过去了,从今年起,我们这个养鱼圩,便要下鱼苗,到了年底,不光要分猪肉,还要分鱼!到时候便按照工分和你们平时的表现,表现好的小队,表现好的人家,表现好的个人,便有先选猪肉、鱼肉的权利!”

  这话顿时让原本还因为对许明月害怕畏惧,甚至有愤懑情绪的人,顿时心里火热了起来。

  同样是五斤肉和五斤鱼,肥肉、五花肉、纯瘦肉和肉多的大鱼、多刺的小鱼之间的差别,他们可太清楚不过了。

  先选便意味着自家所在的小队和自家、自己便能优先选到肥肉更厚肥油更多的大肥肉、大鱼,后选的人就只能拿到别人挑剩下不要的没油的瘦肉和多刺的小鱼屎和不值钱的白条鱼、鰟魮鱼、麦穗鱼等小杂鱼。

  跟在她身边巡视堤坝的许红桦,就见自己花了十几天,把自己愁的焦头烂额的老油子们,被许明月几句话就忘了之前对她的怨愤,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眼里闪着兴奋的劲,积极努力的挥舞着手中的铁锹,不光自己干活干的起劲,还生怕因为自己小队的人干活偷懒,影响了整个小队的工分成绩,让自己年底选鱼选肉的时候,只能选瘦肉和小杂鱼,主动监督起了自己生产小队的人。

第130章 搞定了许家村几房的队……

  搞定了许家村几房的队长不服许红桦当大队主任, 干活偷懒的事,许明月闲着没事,又在堤坝上溜达, 顺便看下这时代和她小时候竹子河和堤坝的区别。

  区别实在是太大了,要不是她知道自己穿越到了爷爷年轻的时候, 几乎以为这里和她记忆里的家乡是两个地方。

  现在的竹子河, 完全是一片未被开发的蛮荒的景象, 完全没有几十年后被两代人梳理过后的秩序。

  她与记忆里的做对比,看着比记忆里大很多的也无什么堤坝的竹子河,喊来了新上任的大队书记江建军和许红桦, 指着前方一大片的竹子河说:“我们光这样挑堤坝不行,得让堤坝利益最大化。”

  许红桦不解地说:“现在旱灾过去了,也不能化河滩为良田了, 堤坝不这么挑要怎么挑?”

  他们这边的堤坝和河对岸的堤坝是不同的,这边的堤坝主要是为了防洪水, 而河对岸的堤坝主要是修路,现在修的堤坝, 全是以后的柏油马路,国道,省道。

  许明月说:“防洪水的话, 我们之前三年修的堤坝已经足够了, 现在修的这条要是把去五公山公社的路修通。”

  五公山的另一端, 便是另外一个县市, 这条路如果通了,五公山那头县市的人来往通商将会方便很多,这是上面的人安排下来挑堤坝的任务时,就是这样给他们规划的。

  “如果我们只为打通去五公山公社的路, 未免也太浪费人力了,我们可以在这里……”许明月在一个长条形的河道中间,画上一条线:“我们只需在这里筑一道一两百米的堤,就可以截断竹子河,将这一片河道全拢到我们临河大队里来,到时候在这一段河道里养鱼,每年不说多多少收成,光是这些鱼分给我们临河大队的队员,每家每户至少能多几条鱼补补身体。”

  这是江建军和许红桦都不曾想过的,他们的脑筋还是很死,基本上上面怎么安排,他们怎么做,很少会去改变,会想着怎么在修建堤坝的基础上,能为本大队的人谋福利。

  劳累与饥饿,让他们根本没有余力去想别的,每天只想着把上面安排的任务完成,把自己的完成,回家吃饭,睡觉,又是重复的新的永无止境的劳累的一天。

  许明月看向许红桦和江建军两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是好多人不服你们吗?要是你们能为大队里的村民们谋好处,带着他们吃饱饭,有肉吃,到时候还有谁敢在背后搞事情?”

  许金虎的威望为什么那么高?不就是他年轻时带着全村人和周边的人抢水,每次都抢赢,带着全村人吃饱肚子吗?这三年干旱,他又是主持化河滩为良田,又是带领整个大队度过灾年,这才让他的威望一下子到达了顶峰,一跃成为了水埠公社二把手。

  带着自己手下几百号人的民兵队,威名赫赫!

  想到这里,许明月觉得,光和江建军和许红桦说还没用,这事还得和江天旺这个公社书记说。

  一旦这条堤坝修到了五公山公社,将竹子河的水,引到了五公山公社那边,那么就意味着,以这两条堤坝为中心的河道,就直接辐射了河道两旁靠近五公山公社方向的上万亩土地灌溉困难的土地,要是计划通,临河大队可能收获土地很小,但是对整个水埠公社和五公山公社来说,那就是多出上万亩可种植的良田来。

  这对新上任的江天旺和许金虎,甚至刚上任吴城副县长的周副县长来说,都是天大的功劳!

  所以这事,光一个水埠公社的公社书记都完不成,得后面更高的,能够统筹水埠公社和五公山公社这两个公社书记及生产主任,才能把这事完成。

  她先只把截断竹子河,给临河大队多一块养鱼场的事,跟许红桦和江建军说了,江建军和许红桦回去就召集了几个村子的村老和大队里的干部们来开会。

  许明月说的方法其实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只不过过去没人想到这一块,也就没有人提,现在许明月提出来了,许红桦和江建军只要一说,所有人都能够看到这样做对他们临河大队的好处,他们这一辈子,要修几百公里的堤坝,花了足足两代人,五六十年的时间,而许明月说的,只需多修一道不到两百米的堤坝罢了,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多难的事情,甚至都不需要修两百米的堤坝,只需在这头修个五六十米,对面堤坝修五六十米,中间用竹子网拦截起来,这样既保持了和竹子河里的水相通,又阻拦了养的大鱼跑到竹子河里。

  至于竹子间的细缝让小鱼跑到竹子河里了咋办?

  这就更好办了,竹子河占地面积两三万亩,而他们截留的这一小段,考虑到隔壁是石涧大队的问题,中间还要再隔断一次,最多也就三五十亩地面积,和整个竹子河的面积相比,真真就是九牛之一毛。

  要知道,本地养鱼,是要喂鱼的,主要是喂牛粪。

  竹子河那么大,这个年代的竹子河也没有被人承包,属于公有的,自然也不会有人喂鱼,所以如果有小鱼从竹子缝中穿梭,也是竹子河里的鱼苗往他们截留的这段鱼场里跑,不会是鱼场里的鱼苗往竹子河里跑。

  而这个年代,因为修堤坝的事,又是截留竹子河为自家养鱼场的最好时机,等以后竹子河被人承包了,可就不能再干这样的事了,要被人打的。

  即使这事被上面人知晓,又有谁会来大河以南这偏僻的地方检查?就是检查到了,又有谁会管?又有谁能管?这里可是许金虎和江天旺的大本营,这样给自己大队,给自己村谋好处的事,江天旺会反对?许金虎会反对?

  绝对不可能啊!

  大队里的干部们听了许明月给他们说的截留竹子河计划,一个个都兴奋的面色潮红,大声地说:“干了!擦,从前我们咋就没想到这样的方法来,有了这块养鱼之地,以后我们就再不用偷偷摸摸的去竹子河里偷鱼了!”

  现在竹子河里的鱼属于公家的,他们下面的小老百姓是不能光明正大在竹子河里打鱼吃的,当然,你偶尔偷偷摸摸抓个几条,只要不过分,一船一船的打捞,平时也没人会跑到大河以南来管你。

  这边的方案确定了后,临河大队的挑堤坝的任务,就从过去每日的浑浑噩噩无目的的完成任务,到如今有目的的干劲十足的完成任务。

  他们现在就一个想法,才百米的堤坝,一定要在竹子河的河水完全涨上来前,把这道截留的堤坝给完成了,这样三四月份撒下鱼苗,到了年底,就能收成一大批鱼了。

  这件事一确定,许红桦和江建军这两个新上任的年轻书记和年轻主任,一下子在新职务上站稳了脚跟。

  且不说临河大队的人私下都在感叹,许明月的脑子到底怎么长的,怎么就这么活络,站在堤坝上看一眼,就又为临河大队找了条开源的财路。

  他们这些人,天天在堤坝上挑堤坝,天天在河滩上铲土,一年到头都在这里看这条荒芜的大河,怎么就没想过,还能干截留竹子河成为自己大队的养鱼场的事?

  好多人傻笑着站在河堤上摸着脑袋,望着那片河道傻乐呵。

  临河大队的事情梳理完,许明月就又要回到蒲河口了。

  期间她和孟福生一起,又去了高家村一趟。

  船身已经完全打好了,高顺正在给整个船身都涂上桐油,上完桐油后,并不是马上就能下水,还要再等一段时间。

  高顺非常感谢许明月给他家带的那近百斤的粮食,百斤粮食在丰收年间算不上难得,可在刚刚结束旱灾,新的农作物还未种下还未丰收的年景里,那简直就是救了他们全家的救命粮!

  所以高顺一家对许明月的船只打造非常的用心,不光是木材都用的上好的老杉木,在乌棚的建造上,更是花了心思,要不是许明月要求不需要在乌棚上雕花刻字,他们都恨不能把乌棚的木杆上,都雕龙画凤才好。

  高顺献宝一般的带着许明月参观完了他打造的乌篷船,又将之前许明月拖他做的可以给小孩子玩的拼接组装的小船模型给了她,“这段时间都在给你打造船,这还是我抽空磨的两套,给你孩子玩着,等船下水那日,人叫二姐再给你送几套,以后要是还要,随时跟我说,只要不忙,要多少我都给你打!”

  高顺是真的打从心底感激许明月,虽然他也免了许明月打造船的钱,可在这时候,粮食和盐、冰糖比钱要珍贵多了。

  高家其实不缺钱,他们却的是买粮食、买盐塘的渠道和票。

  许明月接过高顺递给她的两套拼接模型,伸手摸了一下上面的木头,每一块木头、木片都被打磨的十分光滑,一根倒刺都没有。

  许明月自然是十分高兴,从来都是人敬我一尺,她敬人一尺一,见高顺对她的事情这么上心,今后自家的船还需要他来保养,便也说:“等你交船后,我们去邻市,去公社也都方便了,我与我家属都是国家干部,还有些盐票,你们要是缺盐的话,我再帮你们买一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