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25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许金虎不耐烦地说:“你试你的水,我开我的厂,咱俩井水不犯河水!”

  江天旺一下子就急了,真要让许金虎在蒲河口把养鸡场和养鹅厂开起来,两地离的这么近,又同属于一个水埠公社,到时候鸡、鹅的供应必然是水埠公社供销社和肉联厂,吴城的供销社、肉联厂、国营饭店。

  一步迟,步步迟,到时候他们临河大队的养鸡场、养鹅厂的鸡、鹅、蛋往哪里供应?

  当下瞪着眼睛急道:“咱自己大队的厂子你也抢,你还真出息!”

  许金虎眼睛瞪的比他还大:“是你自己说不要鸡厂和鹅厂的,还不准我蒲河口开了?再说,我蒲河口现在那么多人,也是要吃蛋吃肉的,我咋就不能开鸡场、鹅厂了?大兰子本来就是我是蒲河口的人!”

  “大兰子是我水埠公社党委常委,她在你蒲河口上职就是你蒲河口的人了?”

  两个人又口水对喷的吵了起来。

  许明月想开厂,就要先在水埠公社把所有手续办下来,厂子是要挂在临河大队名下的,是临河大队的厂子,不是她个人的厂子,这年头,个人是不允许开办厂子的。

  江天旺之所以提出先开养鸭场,主要是临河大队是有养鸭经验的,临河大队本来就有二三十只鸭子,在给村里小孩们放养,这些鸭子是白天被村里小孩们赶到河圩里,吃鱼虾、螺蛳、水草,白天再赶回来。

  要是跟许明月说的,要开办厂子的话,至少得一百只鸭子打底,这么多鸭子,肯定就不能像原来那样,随便圈个类似猪舍一样的东西给鸭子住,必然是要重新建鸭舍。

  这也是许明月想办鸭厂,一定要得到江天旺支持的原因,他们山里多豺狼,山上的狼三天两头的夜里便要来村里逛几圈,想偷村里的鸡鸭鹅猪,要是没有足够坚固的鸭舍,那鸭子就是给狼群养的。

  建鸭舍,自然是少不了水泥和砖瓦。

  与此同时,还要相应的生出一些衍生品,比如鸭粪的处理、鸭毛的处理、鸭蛋的处理,卖活鸭有活鸭的卖法,要是在鸭厂屠宰的话,鸭舌、鸭头、鸭肠、鸭脚这些,也可以做相应的食品出来,这就必然需要一种机器:真空包装。

  当许明月把这些设想全部都提出来后,江天旺和许金虎都不由的摸头咂舌。

  他们还在想着第一步,怎么养鸭子呢,许明月就已经想到十步以后了。

  许明月也是不得不想,这些事情只有先想在前头,在建鸭舍的时候,才能合理的分步进行布局。

  江天旺发现自己还是想的浅了,不由问:“那你想要多大的地?在哪儿建鸭舍?”

  许明月便在新开辟出来的稻田、堤坝、养鱼场相连的地方,画了个圈,说:“这里。”

  这里便是七年前许明月最初建议圈河滩为良田计划时,挖的那块深水区。

  这块深水区距离四年前隔的河道养鱼场不远,过了河道便是新开发出来的大片的稻田,渡过这块挖出来养鱼的深水区,前面是一大片新长出来的野生莲藕、菱角、芡实、芦苇滩,这里生长着大片的螺蛳、河蚌、野生的小鱼小虾,是天然的养鸭圣地,只要做好围墙栅栏,每天打开鸭舍的门,放养出去,便是大片的可以供鸭子们活动和捕猎的地方,都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粮食专门去喂养,只这里大片的深水区和浅水区的自然水上区域,就足够鸭子们的日常所需。

  也因为这片区域足够大,也可以在这里人工养殖浮萍,且这里紧挨着养鱼场,甚至这里的深水区,原本就是作为第一个小养鱼场挖的,鸭粪集中出来,不光是上好的肥田的肥料,同时也是养鱼的鱼食。

  不论是作为稻田的肥料,还是养鱼场的鱼食,将鸭厂建在这里,三厢合宜。

  养鸭场的事情确定后,就是要建鸭舍的问题了。

  现在水泥厂和砖厂生产的水泥和砖瓦,还在源源不断的为堤坝的建造输送材料,堤坝的建造是长期的大方向建设,许明月想造鸭厂,水泥厂和砖瓦厂能够匀出来的水泥、砖也都是有数的,这也是注定养鸭场在刚开始还没见到效益时,无法得到太多支持的原因。

  许金虎也和许明月问了开养鸡场的事。

  许明月对她小时候家里开养鸡场的很多记忆都模糊了,她更了解的是她爸妈年龄上来后,回到老家承包了家门口的‘团山’,也就是距离他们最近的小山包,养走地鸡和走地猪的模式,所以她给临河大队写的养鸡方案,也是这种走地鸡的模式。

  这种模式在蒲河口一个靠河的位置,显然是行不通的,那就只剩养猪和养鹅。

  蒲河口占地面积非常广,除了已经被开发出来的七千多亩良田,周围还有大片的荒地,非常适合养搞养猪、养鹅。

  尤其是养猪。

  她哥大学毕业后,在正大集团的饲料厂工作了几年,接触了全省各大养猪场后,便产生了回来开养猪场的想法。

  虽然开养猪场这事最后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搞成,但她哥前期做了大量的工作,为了说服许爸许妈许明月他们投资支持他搞养猪场,里面的各种问题,她哥都详细的和她说过。

  养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猪粪太臭,要远离居民区;二是每天清洗猪舍,所产生的大量的废水。

  这些废水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就会造成环境污染。

  蒲河口恰恰就是个远离人群,独立在人群之外,同时还开发出了七千多亩良田,养猪场每日所产生的猪粪,和清理猪舍所产生的废水,都可以在经过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沉淀物质等进行分离和去除,沉淀坑、沉淀池的各种处理后,成为这些农田的肥料。

  这还只是对养猪场产生的粪便初步的处理方式,要是今后蒲河口农场的养猪场规模大了,所产生的粪便,便可以建造大型的沼气池,用来发电,从而解决蒲河口的用电问题。

第153章 说到用电问题,前世临……

  说到用电问题, 前世临河大队因为交通不便和大河的阻隔,一直到九十年代才通上了电,且电压不稳, 三天两头的停电。

  许明月小时候最深的印象,便是每当村里停电, 村里的大人、孩子全都一窝蜂的跑到大队部大水沟这条堤坝上, 看着大河对岸的炭山。

  如果看到炭山灯火通明, 大家便知道,这次停电只是大河以南的电出了问题,两三天就能修好。

  如果连大河对岸的炭山都漆黑一片, 那情况就糟糕了,可能是总电路出了问题,修起来就格外麻烦。

  但河对岸的炭山停电是极少的, 在许明月的成长过程中也没见过几次,倒是大河以南, 停电是家常便饭。

  要是按照前世的时间通电,还要二十多年后。

  想了想, 许明月说:“书记,现在咱们临河大队和河对岸的炭山的路、桥都通了,咱们大队的用电问题, 是不是想办法给咱们大队解决一下了?”许明月幽幽地说:“您可是我们临河大队出去的书记, 现在咱大队不光是和炭山通了路, 还给咱大队又增加了一千多亩稻田, 给咱吴城增加了一万多亩稻田,这说出去可是不小的政绩,说不准什么时候您就又升了上去,可不能您都升走了, 咱自己大队的电,都没在您手里通啊!”

  许明月的话一出,在场的江天旺和许金虎都愣住了。

  通电这事对大河以南的老百姓来说,同样可望不可及的梦,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更是连这样的梦都不曾做过。

  现在许明月突然提醒他们俩,临河大队和炭山的路通了,可以给临河大队通电了!

  要是能在他江天旺在任的时候,给老家的父老乡亲们,通上电,那他江天旺的声望,绝对能在老家达到顶峰。

  这是实实在在造福老家的实绩,是能被老家人纪念一辈子的大事,今后说起老家,就脱离不了他江天旺了。

  一时间,江天旺激动的手指都颤抖了起来,比开养鸭场还让他上心,动了动唇,然后就听许金虎猛地一拍桌子:“我大侄女这脑子怎么长的?咋我们都没想到的事,你第一时间就想到了?通!必须得通!炭山都通电多少年了?我们河南这边的人望的眼睛的都快瞎了,现在路通了,说什么都要把电先通上!”

  迟了一步的江天旺抖着手说:“对对对,通电,要通电。”

  可这电怎么通,他也不懂,还得把吴城的水电专家们叫来。

  许明月就结合前世对老家的印象,说:“可以在大队部下面的高地上,建一个水电站,可以日常发电,解决我们大河以南几个大队的用电问题,夏季缺水灌溉的季节,也可以通过我们挖的深水养鱼区的这里,把竹子河的水抽上来,灌溉山脚下的土地。”

  许金虎一听就不干了:“要建水电站,也是建在我们许家村,那么大一条河沟都是现成的。”

  他不懂这样的大好事,这丫头怎么不想着自己村子,反而把水电站建到江家村去。

  许明月笑着说:“二叔,要建水电站,还真非江家村这块高地莫属,咱村子下面的堤坝还是太矮了,平常还行,一旦发了洪水,咱村的堤坝根本阻挡不住,要是别的就不说了,这水电站要是被淹了,那水是能导电的,那就麻烦了。”

  许金虎不满道:“那有什么?大不了就建高一点就是了?你要多高?再给你加高个三米够不够?”

  他是真的觉得这不是问题。

  那么长的堤坝他们都建了,在堤坝上加一块三四米高的地方做水电站,还不是小事情?

  许明月安抚他说:“不光是高不高的问题,咱这河道挖通后,咱大队的船就直通咱们许家村,这要在河道上建个水电站,咱村子以后的通船问题咋办?”

  许金虎瞪着眼睛说:“咋就不能办了?以前走小半个时辰的路到渡口坐船都走了,现在河道都修到家门口了,那么点路还不能走了?”

  许明月就笑着看着他不说话,也没再解释。

  有些话她可以私下和许金虎说,有些话,她现在甚至都不能说。

  毕竟现在是以整个大队为整体单位存在的形式,但等到十多年之后,情况就又不一样了,到时候许家村会因为这条河道的存在,形成新的码头,所有大河以南的大部分人,包括山里面的人,想出山,只有两个法子,一是通过现在的堤坝马路和石桥,坐车通过炭山出去;一是来许家村坐船。

  到了几十年后,车子多了,肯定是开车坐车出去的人更多,但起码在三十年内,他们大河以南,还是以坐船为主,不管是交通还是运输。

  现在整个大河以南都还以手摇木浆的小船在河上活动,但许明月小时候,大河以南就已经通上了中大型柴油船。

  这种机械船不论是运输物体的承载量,还是速度,都不是现在的小船所能比的,到时候不论是大河以南的河沙、石子、石瓜子片运往到外面,还是大河以东的煤炭、水泥、砖瓦运到大河以南,都少不了大船。

  现在临河大队修的通往炭山的堤坝马路,到了许家村和江家村时,成Y字形,分了两条道,一条是途经许家村,通往建设大队与和平大队方向,一条是通过江家村,往石涧大队方向。

  虽是同样的分叉口,但石涧大队那边才是真正的大山里面,今后山里面的人想出来,更多的还是路过江家村,这必然会带动江家村的经济,许家村这边只有和平大队和建设大队,还有高家村那边山里的部分人。

  因为再往里面,那边的人都属于邻市的,出行基本都是往邻市走,不会走许家村这边,途经许家村的人一少,经济方面就必然比不过江家村。

  但如果许家村还有一个直通水埠公社和邻市的码头,那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形货物运输停靠点,就必然在许家村,到时候许家村的经济发展,就丝毫不会比江家村差。

  这些话当着江天旺的面,自然是不好跟许金虎说,甚至私下里,许明月都不能透露太多。

  毕竟许明月这都为村子考虑到三四十年后了,这时候的政策和后面的政策完全不一样,现在形势又如此紧张,在这个做私人买卖都是投机倒把犯罪的年代,跟他说为了今后许家村长远的经济发展和影响,完全是鸡同鸭讲,不仅不会得到许金虎的支持,反而有可能让他更加要把水电站建到许家村去。

  许金虎虽想为许家村争取,但见许明月这副看着他但笑不语的表情,虽然不懂她到底为什么要把水电站建到江家村,但也故作说不过许明月,气哼哼的不说话了。

  江天旺看看许明月,又看看许金虎,心里想着水电站建在江家村莫非有什么不好不成?可他怎么想,对江家村都是一件大好事,也就不再多想了。

  刚确定了要搞养鸭场的事,马上又定了要在江家村大队部下面的高地上修水电站,给大河以南通电的事,事情多的就跟做不完一样。

  但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都很兴奋。

  许金虎就扼腕自己怎么就是武装部主任,不是水埠公社的公社主任,不然什么养鸡场、养鸭场、养鹅场、养猪场……他通通都给她搞起来,还有给水埠公社通电什么的,想想就兴奋,偏偏这么大的功劳是江天旺的,到时候临河大队、建设大队、和平大队、蒲河口,哪个大队不念江天旺的好?

  这么大的功劳,咋就不是他的呢?

  是的,作为水埠公社的公社书记,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现在想的,也只有把大河以南隶属于水埠公社旗下的三个大队加一个蒲河口农场给通上电,至于临河大队隔壁紧挨着施、胡、万三个村子的石涧大队……石涧大队又不是他们水埠公社的,他们有电没电关他们水埠公社什么事?

  他们没电才好呢,才会羡慕他们临河大队,看看他江天旺领导的大队多厉害,他江天旺多有能力,才当了公社主任四年,都把自己大队的村子通上电了!

  江天旺是越想越美,当下就给许明月批了条子,让她去水泥厂和砖厂拉水泥和砖瓦。

  本来许明月去水泥厂和砖瓦厂拉水泥和砖瓦这事,最好是江天旺或者公社主任带着她跑一趟的,不然光是一个批条,她后面还有的和水泥厂、砖瓦厂拉扯,并不是上面领导给你批了条子,去了下面的厂子,下面厂子就马上有货给你的,甚至搭理你的。

  这些作为一个公社主要财务来源的厂子,比在供销社和国营饭店上班的售货员都牛笔,这年代供销社和国营饭店都在店里用大字贴上‘禁止无故殴打顾客’,比这些售货员还牛的水泥厂、煤矿厂领导们,也就只会对江天旺和许金虎稍稍客气一点,许明月过去,他们能给她拖个十天半个月都不给货,问就是没有!

  这还不是搪塞她,炭山水泥厂虽然因为炭山这个巨型煤矿存在,它本身的体量和水泥产量也非常大,但再大还架不住它要供应给修一条上百公里的堤坝啊!

  可江天旺现在全部精神都放在了给老家通电上,对老家开办鸭厂这件事,根本就不重视!

  他把条子批给了许明月之后,就没再管了,自己赶忙收拾东西要往吴城跑一趟,找周书记解决水电专家去。

  让众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江天旺这一去,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水埠公社要成立革委会!

第154章 不光是水埠公社要成立……

  不光是水埠公社要成立革委会, 吴城现在也闹哄哄的要成立革委会。

  江天旺到了吴城都被吓了一跳,街道上面闹哄哄的,一群戴着红袖套的年轻人拽着两个气质斯文的老头, 他们的头上身上都被泼粪水,被人绑着、拖着, 头上还戴着纸扎的帽子, 上面写着‘臭老九’。

  江天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情况, 忙去县委大院找周副县长去了。

  县委大院的气氛也不一样了,没有了过去的祥和,一片紧张肃杀的氛围。

  江天旺也不敢乱打听, 去了周副县长的办公室。

  周副县长沉肃着脸,见他进来,用目光示意他把办公室门关起来。

  江天旺小心的坐了下来, 才问道:“周书记,外面是啥情况?”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