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32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许明月此时还没想到要解决整个大河以南水电的问题,她目前想到的只有三个大队,不是她不愿意想,而是没这个权利,也没有这个财力。

  她主要还是询问眼前这个水电站的问题,得知他们所要的机械后,也不含糊,对江建军说:“要建水电站,少不了水泥和砖头,你先去水埠公社和江书记打报告,申请水泥砖瓦,我到吴城问问哪里有机械厂,到机械厂看看有没有他们要的这些机械。”

  许明月曾经参观过五零年开始建造的湖海塘水力发电工程,知道很多机械这年代已经有了,所以并不担心会采买不到机械设备,只看能不能找到渠道罢了。

第165章 水泥厂和砖厂的领导们……

  水泥厂和砖厂的领导们没想到, 大河对岸的临河大队才刚申请了一批水泥和砖调过去了,他们又过来申请水泥和砖,偏偏水埠公社的书记和实际一把手的革委会主任, 都是来自临河大队,眼前这人又是水埠公社书记的儿子, 看着他手中的批条, 水泥厂厂长不由一阵牙疼。

  “不是我不给你们水泥, 实在是凑不出来了?现在又不是农忙时节,修堤坝的人都回去干农活去了,水泥的生产有积累, 现在可是春耕刚过去没多久,堤坝上每天都需要大量的水泥和砖头,哪里还有多余的给你们临河大队啊!”

  他们这个水泥厂已经算是一个大厂, 水泥厂的生产规模也是一扩再扩,可再怎么扩大生产量, 也赶不上堤坝的消耗啊,这堤坝还不是完全靠水泥砖瓦建起来的呢, 不然要的更多!

  江建军也知道水泥厂这边为难,笑着说:“您放心,我这次申请的水泥不多, 我们建个水电站也就三十来平的房子。”他讪讪地笑了笑说:“主要是机房外面的抽水机站、节制水闸、船闸……”

  江建军现在还不知道的是, 建一个水电站所需要的水泥何止这么点?

  许明月前世参观湖海塘水利发电站时, 观看的不光是当时遗留下来的水电站实体, 还有一座一比一建造的巨大水电站模型,这个模型占了大半个房间的面积,将水电站所覆盖的每一片山川水流的立体图全都复刻在了模型上,其间自然将山水间那些需要用到水泥的地方全都用水泥涂抹的清清楚楚。

  就以许明月小时候家乡的这座水电站为例, 水电站分为两层,下面是由砖头和水泥砌成的防水层,上面是放机电的地方,光是这个面积为三十多平的两层电机房都需要不少的水泥和砖了,外面的抽水机站,里里外外全都是由石头和水泥砌成,光是这样还不够,从抽水机站,抽出来的大水通过的大型沟渠内部,全部是用砖石和水泥铺就而成,起码要铺上八十米以上,之后通水的大沟渠便都是泥土的了。

  眼前江建军所申请的水泥还只是个开始罢了。

  只是江书记也是知道他们这里挑堤坝的任务繁重的,现在没到双抢的时候,水泥厂生产出来的水泥要先紧着堤坝使用,等再过两个月,双抢时节到来,那时候就是水泥厂的淡季,到时候再向水泥厂申请多一点水泥就可以了,眼前的这点水泥,是要先将电机房给建起来。

  水泥厂厂长没有办法,只能咬牙给他腾挪一部分水泥出来,说:“现在马上哪里有水泥给你?你等一周后吧!”

  谁让江建军的父亲是公社书记,哪怕他这个厂长牛笔的根本不怕公社书记,但怎么说公社书记也是水埠公社名义上的一把手,他多多少少还是要给书记面子的。

  水电站的建设没那么快,江建军这也是提前申请罢了。

  回去后,江建军就开始安排人在那片延伸下来的高地上,挖地基。

  这块高地是一块面积大约半亩只有宽的土堆,上面长满了深深的蒿草和碎石子。

  为了防止今后土堆塌方,在这里建地基,还要将这块高地好好修整一番,地基也要打的深些。

  建设水电站这事是江天旺和江建军格外重视的一件事,他和许红桦都是才上任临河大队领导没几年的新人,又都算年轻,在临河大队的威望说不上高。

  他上任后,虽然带领整个临河大队的人,花费整整四年时间,打通了临河大队通往炭山的堤坝路,建了一座石桥沟通两岸,按道理来说,功绩是在他头上的,可临河大队谁不知道提出这个方案的人是许家村的许明月?又有许金虎在后面大力支持,才有了现在的堤坝和石桥?

  许红桦因为有强势的许金虎在后面支持,他的威望在临河大队丝毫不比江建军低。

  但如果由他父亲一手支持建造的水电站要是建起来了,给大河以南的老百姓通上电,那他和他父亲在临河大队,乃至整个大河以南水埠公社旗下的大队间的威望,不说超越许金虎,起码也能和许金虎齐平,从此只要是大河以南的老百姓,都得感念他父亲的功绩。

  这也是江建军积极奔走建设水电站的原因之一。

  挑堤坝如此忙碌的时候,他还特意选出了江家村七八个壮劳力出来,将高地上的地基给挖了出来,游泳独轮车和板车,再上山拉了许多石头和鹅卵石出来。

  这些形状不规则的大石头是为了建外面的抽水机站的。

  等这些都弄好后,申请的水泥也拉回来了。

  那些专家看了那些拉回来的水泥第一眼,就说:“水泥还不够。”

  陈卫民作为水力和河流动力领域的专家,在建造抽水机站的时候,指着尚且原始状态的河圩说:“这里水还不够深,起码要挖的四到五米深才够,这里要用石头和水泥斜着建一道高壁,抽水电机的大水管要从这里往上抽水。”

  一进入他自己的专业领域,他的话不自觉的就变多了起来,开始侃侃而谈。

  这里是要用水力发电的,除了这些外,还要挖一条更宽更深的河道。

  整个临河大队又陷入忙碌的建设当中,壮劳力们每天既要挑堤坝,又要挖河道,还要建设水电站,不光是人不够,身体也吃不消,村里的孩子、妇女、老人也全都被利用了起来,孩子和老人就负责去石涧大队的山涧里捡鹅卵石,妇女和知青干不动挑石头的活,就去挖河道。

  每个人每天都忙的筋疲力尽。

  叶甜简直日了狗了。

  她从刚过来时白白嫩嫩的一个小姑娘,几个月时间,就晒黑成了乡村土妞,就连有着宽大帽檐的草帽,都拯救不了她的脸。

  可让她回到建设大队,她又不愿意。

  建设大队虽不用挖河道,和挖河泥、挑堤坝,一样很累人啊。

  期间许明月回来过几次,见这些人如此高强度的干活,天气又如此炎热,且这些繁重的重体力活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双抢,双抢同样是重体力活,如果没有油水的话,这样一年下来,身体根本吃不消。

  她问江建军:“现在鸭厂一日有多少个鸭蛋产量?”

  这个季节正是鸭子产蛋的黄金时期,但新养的鸭崽们还不具有产蛋的功能,剩下的十几只母鸭中,也不是每只母鸭都在产蛋。

  江建军抹抹额头上的汗,手搭在铁锹把手上:“鸭厂那边现在是红桦主任在管,这事还得问他。”

  鸭厂距离临河大队较远,水电站距离临河大队不到两百米距离,他和许红桦一个管堤坝那边的事务,一个管临河大队这边的事务,堤坝那边江建军确实去的少。

  不过他大致也能算的出来,说:“鸭厂能产蛋的母鸭总共就那么十几只,每天产蛋的量想也知道不会太多,最多十来个,可这十来个蛋能抵什么呢?”

  主要还是没有油,缺少油水!

  许明月问江建军:“去年产的大豆还有多少?豆腐、豆干中含有的营养很高,可以多磨点豆腐、豆干给他们加餐,还有河里的河蚌……”

  听到许明月说河蚌,那三年吃河蚌已经吃出阴影来的江建军条件反射就是身体后仰,喉咙里冒酸水、犯恶心,连连摆手说:“你可别说河蚌了吧,这几年吃河蚌都快吃吐了!”

  把他们这河滩的河蚌都吃绝种了,由此可见,那些年他们是吃了多少河蚌、田螺。

  别人家做河蚌,可不像许明月,又是葱姜料酒、又是八角香叶,还有热油浇在姜蒜末和干辣椒上,发出滋啦一声,激发出葱姜蒜末的香气,酱油、耗油、醋样样都有,用料酒和香料去过腥的河蚌沾着那蘸鞋底都好吃的料汁,可不是鲜香味美吗?

  可临河大队的其他人吃河蚌,就纯煮,最多加几片姜,又不懂掌握什么火候,煮出来的河蚌又老又腥又干又柴,难以下咽。

  更可怕的是,干旱的那三年,他们这里还缺水,从河泥里摸出来的河蚌,就着河里的泥水,就那么胡乱的洗洗,回去就煮,也不吐泥沙,河蚌肉吃到嘴里,里面的细沙都磨牙,可想而知,河蚌肉在临河大队的村民们眼里,是多么糟糕的食物。

  见江建军如此惧怕和厌恶河蚌肉,许明月也很无奈,她总不能将她囤积的花生油和八角香叶、料酒都拿出来送给他们吧?

  八角、香叶还好说,这时代也不是没有,料酒和花生油这东西,城市里没人每月的分量也就二两,她哪里能搞来那么多的油?

  她也就只能私下给她爷爷家一些,还不敢给的多。

  许明月沉默了一下,还是说:“他们这样高强度的重体力活,不吃油水不吃肉时间长了身体肯定要熬坏的,养鱼场里的鱼现在还不能打捞,我之前提过在家门的团山建养鸡场的事,你觉得怎么样?不说一下子吃上肉,至少养上四五个月,鸡蛋是够了的!到时候农闲了,也可以让他们把身体养养。”

  其实去年年底分的猪肉和鱼,很多人家舍不得吃,都腌制起来了,她们也知道现在任务重,对身体消耗大,也会隔三差五的给家里壮劳力们割几片肉或者蒸几块鱼改善伙食,只是她们都习惯了要把鱼、肉留到最耗费体力的双抢时期,现在还没到双抢,她们根本就不敢太霍霍家里不多的肉,不然到了双抢时期,一点油腥都没有,身体怎么吃的消?

第166章 之前江天旺书记因为怕……

  之前江天旺书记因为怕一下子步子迈的太大, 对于许明月提出的开办鸡鸭鹅厂,只同意了先养一百只鸭子,至于养鸡厂和鹅厂并没有同意, 其中固然有因为无法解决疫病问题,更重要的是, 水泥厂和砖厂的生产无法供应太多的水泥和砖瓦。

  但这对于许明月来说也不是大事情, 前世她爸四十多岁才开始承包老家的山头养走地鸡、走地猪, 当时是买的尼龙网,将整座山头围住,但那是几十年后资源丰富, 这时代没有尼龙网一点关系都没有,竹林中的蓼叶无数,完全可以用蓼叶搓绳编织成网, 来取代尼龙绳,要是所需蓼叶绳实在太多也没有关系, 完全可以在夏季和秋季在山上捡了蓼叶回来用水泡好,等到冬季猫冬时节, 用任务的形式下发到临河大队的家家户户,发动整个大队的村民组织搓蓼叶绳换工分的活动。

  如果蓼叶绳不够,山上多的是藤蔓、爬山虎, 都可以用来给养鸡厂结网, 唯二要担心的, 就是怕人为的破坏这些蓼叶绳网, 进去偷鸡,还有就是怕山上养鸡会引来狼群。

  江建军有些为难地说:“就算要开养鸡场,现在也来不及了,现在任务这么重, 哪里还能分出精力来搞别的?”

  倒是许明月提出的用大豆磨豆腐、做豆干,来改善村民们的伙食,倒是个好主意。

  许明月眼见着江建军暂且不同意开办养鸡场,也没有勉强,毕竟她现在是蒲河口的人,倒是繁重的生活和对肉类的缺乏,让许明月萌生了在蒲河口开办养猪场的想法。

  想要开办养猪场,并不是脑袋一热,说建养猪场,就建个房子了事了。

  因为前世她哥给她看过具体的建立养猪场的方案,知道一个养猪场的建设,除了猪苗外,还有场地的选择,以养一千头猪为例,一头猪要占两平方米的场地的话,那一千头猪就需要至少两千平方米的场地。

  以为这样就行了吗?

  并不是!

  猪舍是要按照猪不同的生长阶段来规划猪舍的。

  比如幼猪刚买回来时的保育舍、猪崽长大后要住的育肥舍、母猪怀孕后的产仔舍等等。

  别的还有什么饲料加工舍、饲料储存仓库、猪粪处理池、污水处理、疫病防控等等,方方面面,全部都要事情考虑到,要是在建设养猪场之初这些事情没有规划好,等到后续再来考虑这些,就会有很多麻烦。

  许明月将养猪场所要准备的各种情况,都写成了一份计划书,去水埠公社找许金虎。

  之前许金虎就想在蒲河口开养猪场,当时正好赶上了今年最为混乱的时节,他忙着去搞革委会去了,搞养猪场的事情就没了音讯。

  许久没去水埠公社,许明月划着船,带着两个民兵再次来到水埠公社,没想到水埠公社现在也搞起批斗了,就在水埠公社的大街上,两个头带白帽子,身上挂着两只破草鞋的年轻男女,脸上身上被人扔了一身的烂泥巴,正在被游街示众。

  许明月不知道水埠公社的情况,忙跑到水埠公社办公大院,找到许金虎。

  短短时日没见,许金虎眉宇间的凶煞之气越发的浓烈,抬眸见到是许明月的时候,一双虎目中的煞气才稍稍收敛一些,将手中擦着的、木、仓放到抽屉中、问:“你咋这时候来了?可是蒲河口有什么事?”

  许明月先说了事情:“眼下七月份,天太热了,不论是蒲河口还是临河大队的村民们任务过重,又没有油水,我想在蒲河口开个养猪场,到年底除了上交的任务猪,村民们也能多分些猪肉吃。”

  许金虎愣了一下,他已经很久没有想起过蒲河口的生产问题了。

  孙副县长的倒台不可避免的还是影响到了他,刚开始上面斗的人没有抽出手来对付他,甚至将他提议的许明月安排成了蒲河口农场的一把手,想要拉拢他,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上面也终于斗出了结果,老老实实办实事发展经济的县委书记又怎么会是走旁门左道一心只想权利斗争的人所争得过的,虽然县委书记和县长在吴城多年经营,革委会的人一时半会儿拿他们没办法,但现在吴城的主要权利还是被革委会的人夺走,现在吴城整天不是在抓这个批斗,就是抓那个批斗,整个吴城都陷入了混乱之中,人人自危,就连县委书记和县长都低调起来,不与那些疯狂的人正面交锋。

  你用常规手段争权,人家根本不讲武德,怎么斗?

  那些人腾出手后,就想到下面的公社了,手下的人一个个全都派到下面公社,成立公社革委会,开始争夺公社的权利。

  这些公社中,唯有水埠公社,早早成立了革委会,革委会主任被许金虎给抢先给占了。

  饶是如此,上面的人也下来□□,想要和他争夺革委会主任的位置,许金虎又岂是好相与的人?直接一个巴掌把派下来和他抢位置的人嘴巴都打流血了。

  被打的人怎会善罢甘休?回到吴城找了吴城革委会的老大,这么多天,源源不断有来水埠公社捣乱、批斗的人,想把许金虎给搞下去。

  别的公社早已风云变幻,斗的跟乌鸡眼一样了,唯有水埠公社的许金虎,硬的就像是茅坑里的臭石头,他根本不管上面怎么闹,他只有一点,木!仓!杆子里出政权,所有敢来水埠公社的魑魅魍魉们,通通被他抓起来批斗游街!

  许金虎从抽屉里拿了一根烟出来,点燃后深深吸了一口,“这段时间上面搞的这些破事,倒让我把这事给忘了。”

  许明月小心地问:“是上面有人来跟二叔抢位置?”

  许金虎嗤笑了一声:“幸亏老子早早成立了革委会,不然这些瘪三还真想来水埠公社当家做主了,什么东西!”

  这段时间他是被那些人搞的烦不胜烦。

  见许明月不语,许金虎忽地笑道:“你是不是想问街上的那是怎么回事?”

  许明月想说不好奇,可许金虎却忍不住和她得意道:“想靠着这些十几岁的毛娃娃来我水埠公社闹事,嘿!”

  刚来就被他找机会给收拾了。

  “他们不是爱游街吗?就让他们游个够!”许金虎说着嘿嘿乐了起来,这段时间被那些人搞的郁气总算是消了不少。

  许明月问:“那以后上面还要派发批斗和游街任务怎么办?”

  她可是知道,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批斗这件事,几乎是天天搞,日日搞,夜夜搞,白天要上工没时间搞批斗,就晚上开大会批斗。

  许金虎无所谓地吐出烟圈道:“我怕个鸟?蒲河口那么多坐劳改的,老子害怕没人批斗?”

  许金虎的乡土情味一直很重,当许家村村长时,他就庇护一村之地,成了临河大队主任后,整个临河大队就成了他的责任范畴,后来当了蒲河口主任,水埠公社革委会主任,在他心里,整个水埠公社的人民群众,就都成了他要维护的责任,他自然不可能随便抓和他说着同一种方言的水埠公社的人来批斗,就只能找犯人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2/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