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江天旺和许金虎一直没有和村里人说的是,在三年干旱之前,全民大!跃!进,其它公社的人全都在往高里报亩产,拿全公社所有的粮食往上交,当时许金虎坚决不瞒报,不谎报,该多少粮食就多少粮食,多的一粒都没有,他虽然也生出过多报的心思,但到底是军人出身,被许金虎瞪着个牛眼骂了后,就没再管,将所有生产的事全都由着许金虎去搞,两个人当时是被记了处分的。
要不是后面有许明月提出的圈河滩为良田的计划被许金虎一点不错的执行,才有了三年干旱期间,每年数百万斤的粮食上交,大大的缓解了省内的饥荒,不然两个人哪里有机会得到晋升?更别说升为公社一二把手了,他俩只差一点,就被一撸到底,换人当他们临河大队的书记、主任了。
想到那时的惊险,就是江天旺也不由后怕,背脊生寒,他当时要是也学着其它公社一样往上多报产量,三年干旱时期,村里还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
想到那时别的公社饿死的人,江天旺现在想到还是触目惊心。
有一个省,甚至在那三年期间饿死了上百万人,一直到现在,蒲河口都还有那边逃难来不愿意回去的灾民。
想到此,他不由又庆幸的看了许明月一眼,觉得许明月真是有大福之人,真真是福将!
有了那次的经历,江天旺这次才拿着报纸回来和社员们说要过‘革命化春节’的事。
许红桦受他爷爷和父亲的家族思维影响更深,闻言不由皱眉不赞同地说:“真要这么搞的话,那人心要尽失了,今年五公山革委会带着人过来闹事,要不是我们大队的社员们团结,只怕我和建军都不好过,我们临河大队能够这么平静,靠的不就是团结吗?真要是冰天雪地的,把大家伙儿都拉到河滩挑堤坝去,你信不信下次再有红小兵来,没一个人帮你?”
会议室里的几个人都不敢说话,看着江天旺和许红桦两个人。
江家村这么大个村子,这么多年却都被许家村压的死死的,可不就是因为不团结吗?江家村四房永远各论各的,不管哪房有事,其它三房永远冷眼看热闹,有时嘲笑的比别的村子更狠,相互之间真真是相敬如冰,互不来往。
不像许家村,一直以来都像一个攥紧的拳头,一旦外部有什么事,全村子的人一起上,所以许家村才这么强,人人都怕许家村!
许红桦到底不像他爹许金虎脾气那么暴躁强硬,或许正是因为有许金虎那样一个强势火爆的爹,他的性子才很温和细致讲道理,但他的三观和许金虎还是一样的,就是护短,尤其是护着自己许家村的人,他是坚决不同意这么冷的天,拉全村的劳力去河滩挑堤坝、修水利的,真要冻个好歹来,明年的生产还搞不搞了?这么不护着自家村子的人,以后谁还听你的?
江天旺手指敲着桌子:“这是全国性的,不止是我们一个大队,全国都在搞,就你不搞,人家要是来搞你怎么办?你们是在河南没出去,又有我和你爹在外面顶着,不晓得外面乱成什么样,一旦有红小兵来闹,你真以为搞的过?”
一直没说话的许明月这时候突然说话了,疑惑的问道:“为什么搞不过?他们还能派军队来镇压不成?他们真敢过来,我蒲河口的堤坝正好缺石头,他们不是要‘革命化春节’,不是要筑堤、刨冰吗?正好都成全他们!”
第223章 江天旺被许明月说的无……
江天旺被许明月说的无语了一下, 看着许明月说不出话来。
明明一张温柔善良的相貌,谁能想到这姑娘骨子里和许金虎那老小子一样强硬,瞧瞧她说的什么话?还把红小兵都送去挑石头!
还别说, 人家还真敢干,现在蒲河口还有三十多个挑石头的红小兵呢!
本来他还不晓得这事, 有吴城附近的混子, 家里有些关系的, 在好多天不见家里的混小子后,来到五公山打听,才晓得他们家的混小子到临河大队闹事搞批斗, 被抓到劳改农场做劳改去了!
其中有些人家,就通过吴城那边的关系,找到了江天旺这里, 希望江天旺能出面说说情,把他家小子放了。
江天旺那时才知道, 这姑娘胆子有多大,出手有多狠辣。
他和许金虎之间, 他一直都是唱白脸的那个,在外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二把手一直不对付, 动不动就吵架。
他去找许金虎说情, 被许金虎喷了个狗血临头, 坚决不放:“都跑到我们家里闹事了, 还给他放了?放了以后别人有样学样,都去我们家里闹事怎么办?你不在乎你儿子,我还心疼我家红桦呢!”
一直到现在,都关了半年了, 那群红小兵还在蒲河口大牢里关着呢!
蒲河口的大牢可不是给员工们住的房间,都有火炕,犯人住的大牢四面都是墙,只有几个巴掌大小的透气孔,里面也没有火炕,只有地上铺的凉席和稻草,这么冷的天,还是在河边,光是每天地面升起的潮气,都让人受老罪了。
就是经历过战场洗礼的江天旺想到监狱那样的环境,都忍不住打哆嗦,仿佛已经感受到地面的潮气已经侵入他的膝盖,宛如无数根牛毛针在他膝盖、腿骨、肩膀里面的搅动一样。
他不说话,别人也不说话,别的干部是不敢说,你能说啥?说不遵守上面的号召吗?
还是许明月用食指轻轻敲击了两下桌面,笑着说:“不过上面的命令咱们还是要执行的,不是不能停下劳动吗?咱别的做不了,写春联总行吧?咱们大队部的春联就换成‘三十不休拼劲在,初一继续热情高’,大队部的后门上就贴‘三十不停站,初一接着干’,还有学校,外墙,我们蒲河口监狱的春联我都想好了,就贴上‘除夕无休争朝夕,新春鏖续战春秋’,要真有红小兵来到咱们临河大队和蒲河口检查,谁能说我们临河大队没响应领导们的号召?”
一番话,又把大队部的干部们给干沉默了,不知道是谁,突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然后江天旺也无奈地笑了,说:“还有你这样干的?”
他没有说不行,那就是默认了。
他叹息了一声:“我晓得你们年轻人脑子活,我也不是不把大队里的人不当人的人,也是上面有命令我们得执行,只是这事我们自己晓得就行了,谁要大嘴巴把事情往外面说……”他目光犀利的看着大队部在座的所有干部。
他倒是不担心许家村的人,但江家村四房从来不合,这里的干部中就有江家村四房的干部,还有施胡万三个村子的干部,这三个村子因为小,在临河大队一向没什么话语权,比较边沿,又靠近石涧大队方向,要是他们口风不严,漏了出去,引起了村里麻烦就不好了。
江天旺别看平时看着和和气气好说话的样子,毕竟战场回来,杀过人的,又哪里真的是好相与的,被他这么一看,大队部里的其他干部们连忙表示:“孬子才会往外面说呢!这种事谁会往外面说?”
“就是!这大冷的天,要真出去挑堤坝,挑石头,死了人算谁的?”
整个大河以南,现在就只有蒲河口建了个小卫生所,还缺医少药的,真要冻感冒,那是要人命的!
他们也不想吃糠皮啊!
就是三年干旱时期,他们大队都因为多了三千多亩良田,都没吃过糠皮,现在大队里比过去多了七千多亩良田,每年丰收的稻谷、红薯、麦子都吃不完,日子比以前也不知道要好过多少倍,现在再让他们吃糠皮?他们哪里吃的下去?
就算他们吃的下去,家里的孩子们吃糠皮能咽的下去?
农村虽淳朴,但能当上大队干部的,就没几个真孬的!
江天旺严肃的盯着他们:“不光不能往外面说,就是家里人最好也都闭上嘴巴!”他突然问大队部的干部们:“要是有人问你们过年吃了什么?”
许明月斩钉截铁的说:“吃糠皮!吃草根!吃树皮!”
“对对对,吃糠皮,吃草根,我们吃的都是草根煮树皮!”
“我们吃的都是草根,都是树皮!”
忆苦思甜饭,可不就是煮糠皮,煮草根,煮树皮吗?
江天旺笑看了许明月一眼,又问:“那你们过年都在干嘛?”
这下子大队部的干部全都学会了,都用肯定的语气说:“还能干嘛,当然是响应国家号召,在挑堤坝,在挑石头了!”
“是是是,我们年三十年初一都不停歇,全都去挑提拔,挑石头去了,大雪里还在刨冰!”
大队部的人都默契的笑了起来。
确定了大队里过节的事情,江天旺有些不好意思的咳嗽了一声,过去他从来都是坚持服从上面命令,监督执行的那个,现在让他同流合污,他还真有些不习惯,都是被许金虎那老小子带坏了,那老小子向来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不合理的政策弹性执行,连大兰子跟着他都学坏了。
“除了这事外,今年上坟祭祖的事情也都不能做了,我听说别的地方把族谱和祠堂都烧了,你们把下面都约束好了,今年除了贴对联,别的啥都不许做!”江天旺继续严肃的和他们说:“你们有大山大河隔着,不晓得外面乱成了什么样,我和你们许主任是清楚的,要不是我们水埠公社有过去武装部留下的木仓,还护得住水埠公社,你以为你们能平静的了?别忘了隔壁就是邻市,水埠公社这边有我和老许在挡着,人过不来,邻市那边可是还有路过的来!再说,别以为有大河就安全的万无一失了,人家没有路,还有船呢,真想来找麻烦,哪有找不到的道理?“
江天旺性格就是这样,谨慎,从不主动闹事,他要不谨慎,在战场上都回不来,不知道死了多少次了。
大队部的人也都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全都听话点头。
江天旺看着这群被他和许金虎保护的很好的人,无奈地叹了口气,挥手说:“都回去吧,天黑了,你们路上注意安全。”
走的时候,施胡万三个村子的小队长们还对许明月说:“小许主任,你脑子活,刚刚说的那几个春联,回头给我们也写一份,我们村也都贴上!”
“那顺便给我也写几个!”
江天旺笑骂道:“你们自己不会写?全让小许主任写,不要墨的?”
江建军立刻笑着说:“纸墨大队部出,是要多写一点,我们也要!”
施、胡、万三个村子的村长兼队长说:“书记哎,就我写的那字能叫字吗?再说,我们哪有小许主任脑子活?她随口就能说出好些个对联,我们就是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啊!”
扫盲班没开前,他们连字都认不全,还是扫盲班开始后,他们也跟着认字,这才把字认全了,让他们写春联,他们哪里会?
许明月这一代人从小就有‘大字课’,也就是写毛笔字,她的书法老师还是书法协会的,在千禧年的时候,一副画都能卖五六千块钱,可惜这个书法老师教了她不到两年就去世了,她的毛笔字不说登大雅之堂,但写写春联还是不在话下的,过去她家的春联都是她和她爸写。
许明月干脆地点头说:“行,大队部的春联交给我,其它的可以喊学校的知青们来写。”她眼睛一转,主意就上来,继续说:“村里不是有石灰吗?回头大队部的外墙也都别闲着,全都写上口号!”
许红桦笑着说:“这主意好,这些知识青年全都在闲着猫冬,把他们都喊出来写春联,这刷外墙口号的事刚好都交给他们,知识青年干知识青年的事!”
第二天一早,许红桦就把在临河小学宿舍里猫冬的知青们都喊了出来。
知青们还以为是要考试了,都紧张了一下,出来问是不是要考试了。
江建军肩上、帽子上都是雪,笑着说:“这大雪天的考什么试?等雪停了再考不迟,这马上就过年了,你们到大队部,把春联写一下。”他问:“你们谁会写毛笔字?”
罗喻义和一个男生举手说:“我会写!”
女生那边,李欣也起身说:“我会!”
叶甜没写过春联,但写春联这么长脸的事,真要干好了,肯定能在大队书记和大队主任面前长脸,她的机灵劲一下子就范了,举着手忙说:“我也会我也会!”
不就是是写毛笔字吗?有多难?
其他人见他们四个露了脸,也急了,忙说:“我也会!”
反正都是写字,会不会的,先去了再说。
江建军笑着对罗喻义几人说:“那就你们几个吧,剩下的人也有任务,这学校的外墙,大队部的外墙,都要用石灰写上响应上面号召的口号,就照着小许主任给你们的对联来写!”
叶甜本身就是南方人,她当初来的时候就带了两大包行李,后面陆陆续续家里又寄来了一些,把自己包裹的严严实实的,踩着厚厚的雪往大队部走。
闫春香有许明月借给她的瑕疵布和棉花,给自己做了一件棉袄和棉裤,勉强也能抵挡住冬日的风雪。
有几个北方来的,当初行李在原大队和五公山公社大院里丢了,家里寄来的棉袄又不那么保暖的知青,刚下了温暖的大炕,走到宿舍外面,就被这里湿寒的魔法攻击和河边如刀刮在脸上的寒风给冻的直打了个哆嗦,脸上、手上、耳朵上,更是针扎一样的疼!
第224章 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
这是他们第一次感受到南边的冬天, 他们下乡的这个地方很尴尬,南不南,北不北, 又多山多河,又湿又冷, 那是和他们过去在家乡经历的冬天完全不一样的冷, 像是有一股不详的阴湿之气在往他们骨头缝里面钻, 冻的他们一个个的缩着脖子,双手揣袖,往大队部里跑。
他们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在学校的四面外墙上刷上宣传标语。
许明月拿着写好的宣传标语递给他们, 在墙上比划这字要写多大,要怎么写:“字一顶要写大,不能潦草, 字体最好全部都统一,要让人一眼就能认出来!”她问会议室的所有知青们:“宋体你们会吗?”
大队部的其他人全都站在会议室里看着许明月, 他们啥体都不知道,干脆地说:“小许主任, 怎么写你教一下子,你说怎么写就怎么写!”
许明月从初中到大学,干过语文课代表、通讯员、宣传委员, 后面黑板的板报一直都是她负责的, 写字画画她全能, 什么艺术字、花体字, 为了让后面黑板报美观,她都是各种自学,现在终于派上了用场,在黑板上一笔一划的教他们写这种宣传字体的技巧。
许凤台学的最认真!
他个子高, 大队部的外墙和别的建筑不一样,非常的高,需要他这样的大个子来写,那些知青们就先负责临河小学的外墙。
等字教会了他们,大队部就留下了罗喻义、李欣、叶甜等四个人,其他人都拿着许明月刚刚在黑板上写的各种对联和口号出去挖石灰浆去了。
石灰就在临河小学不远处的稻场边上一个挖好的四方形坑里,雪白的石灰在里面用水泡着,此时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雪,让人分不清究竟是雪白,还是石灰更白。
这是之前临河小学建好后,用来刷所有教室和外墙的墙体用剩下的,许凤台拿着凹锹将石灰铲到木桶里,让他们先拎着一桶到临河小学大门口进门地方的空地上搅拌石灰浆。
这里有楼梯上面的房屋遮挡,淋不到大雪,但外面的风雪吹进来,依然冷的叫人直打哆嗦,有人提议将石灰浆拿到宿舍里去搅拌,宿舍里一直烧着炕,温度要比外面要高一些,没那么冷。
又有人反对说:“拿到屋子里搅拌,睡觉走路怎么办?”
他们的宿舍现在都打上了炕柜,十个女生九个男生,每个人都有单独的柜子,角落里还放着个盆架,靠墙的窗户旁还打了一排长桌和几条长凳,长桌上面是几层长长的置物架,置物架的形式有些像现代厨房的顶柜,每个顶柜都有单独的柜门,柜门上有锁扣,总共十个柜门,可以当做书架,也可以放一些日常用品,宿舍门口还给他们用竹子打了一个简单的鞋架,可以说是将宿舍不大的空间利用到极致了。
有了这些炕柜、书桌、置物架,放置他们的衣物、行李、书籍,整个宿舍看起来都干净整齐了不少,但也因为有这些家具的加入,导致宿舍内能够自由使用的空间越发的狭小,要是拎石灰浆进去搅拌的话,那真是踏脚的地方都没有了。
他们冷的实在是有些受不了,两个人拎着木桶中的石灰浆就往宿舍里跑,进了宿舍关上门,感受到宿舍内的温暖,他们才呼了口气。
他们的宿舍也都刷了石灰的大白墙,虽是冬天,又关着窗户和门,但看着还算亮,眼睛在适应了一阵屋内昏黄的环境后,就能看得见了,此时他们都将手伸到火炕上的被子里捂着手,看着放在地上的石灰浆,这才哀嚎出声:“这大冷天的,刷什么标语……”
话还没说完,就被宿舍内的另一名男生重重的咳嗽了一声,眼睛警惕的看着如今宿舍内唯一的外人沈志明。
他们自己之前就是红小兵,在那几个月中学会了上纲上线,抠字眼批斗,从去年6月1号的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发表在《人报》上后,就连名字取得不对都要拉去批斗,就更别说说错话了。
这些标语可都是小许主任写出来响应国家号召的积极口号,刚刚那男生那样说,就是犯了大忌,这要是沈志明说的,他们拉他去批斗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