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建成那天,江天旺也从水埠公社回来了。
为了这次能回来,他还和许金虎两人撅了一顿,都为谁回来,谁坐镇水埠公社吵架喷口水。
过年了,两个人都想回来!
最终还是江天旺喷赢了,谁让许金虎是革委会主任,现在外面依然还乱着,水埠公社离不开他这个大主任呢?
从他们当水埠公社书记开始,外面就一直乱着,他是一直没机会回来,现在经过他这么久的努力,水利发电机终于有消息了,他也要回来看看水电站建的怎么样了;还有就是临河小学终于建成了,他也要回来看看小学建成了什么模样。
水泥厂的厂长可是不止一次的去他办公室哭诉,除了修建堤坝之外的全部水泥,几乎全都被拉到临河大队来了,一点都没给外面的人剩!
水泥厂的水泥说是都要提供给堤坝,实际上有特权有关系的人永远都在,不然河对岸的水泥房、水泥建的学校、办公大院都是哪里来的?不过是临河大队过去没有这个获得水泥的人脉和特权,如今临河大队出了许金虎和江天旺,拥有水泥建房的特权,便成了临河大队而已。
只是相较于别的地方,只需要几包、十几包的水泥,临河大队简直就像个吃水泥的无底洞,多少水泥拉到临河大队来都不够用!
用水泥厂厂长的话就是:“天天要水泥!天天要水泥!就是吃水泥都吃不了那么多!我现在见到许红菱都怕!”
饶是江天旺都已经是水埠公社名义上的一把手,都顶了水泥厂和砖厂那边不小的压力,每次都陪着笑脸乐乐呵呵的安抚水泥厂厂长:“河那边太穷了啊!”
“都是支持乡村建设,现在国家都提倡学生下乡支援农村建设,咱们这不正好合了国家大政策吗?”
水泥厂厂长看着他那副老好人的老实人笑脸,心里呵呵地呸了一声:支持农村建设,敢情就只支持了你们一个临河大队,水埠公社那么多生产大队呢,咋不见你们也支持支持?
要只是江天旺一个人,他是不怕的,可他怵许金虎,心里是这样想的,话却不敢这么说。
顶了无数次水泥厂厂长哭诉的江天旺,看到许家村村尾矗立的那么大一栋红色建筑,摸着毛糙的脑袋终于满足的笑了。
“这么大一个学校,是在老子的手上建成的!”他内心涌起无限的骄傲,在无数村民们激动的目光中,带着许红桦、江建军等临河大队大队部的干部们,走近了临河小学的大门。
第221章 江天旺身后的村民们也……
江天旺身后的村民们也跟着他们走近临河小学的大门。
大门建的很大, 宽约有五米,从门口走进到走廊,约有五六十平的空地, 下雨的时候学生们无法去操场上活动的话,就可以在走廊和这处地方活动, 地面被门板狠狠打压过, 很是平整。
江天旺一马当先, 先是看了左右两边的楼梯,楼梯全部用水泥抹平了,扶手是木头的, 打磨的光滑,他并没有上楼,而是沿着走廊往教室方向走, 每间教室都开了前后两个门,此时门都敞开着, 教室里面光秃秃的,什么都没有, 只有四面刷着石灰的白墙和前后两个大黑板。
让众人啧啧称奇的是,教室的地面也是抹了水泥的,这让他们看的不住的吸气:“这用了多少水泥啊?这得花多少钱啊!”
也有建设大队的人好奇, 也在参观的人群里, 眼里心里全都羡慕:“还是临河大队有钱啊, 别的大队哪里建得起这么大一个学校?”
其实他们真正想说的是, 江天旺和许金虎两人对自己大队是真舍得啊,建这么大一所学校,连地面都用水泥铺!
一间教室大约五十平,为了采光好, 教室两边大面积的使用了玻璃窗,此时的玻璃很少有后世那种很大块的,所以玻璃窗都是木质窗框,上面用打磨的光滑的木杆一根根的插在木框中,然后是木质的窗户门,眉山窗户门上三块正方形的玻璃,可以从里面将木质插栓打开,推到外面,用竹枝将窗户门扣住木框,防止风吹动窗户门,撞击在窗框上,打碎玻璃。
这样不大的一间教室,足足有六个窗户,加上前后打开的大门,教室内的光线一下子就明亮起来。
江天旺去看了一间又一间的教室,每间教室的布局全都一模一样,从入门的走廊走到头,足足有四间教室,这还只是左边,如果入门向右走,那条走廊也是四间教室的话,那光是一边就有八间教室,眼瞅着临河小学建的形状是长方形,如果对面也是八间的话,光是这两边就占了十六间教室。
他们又沿着走廊的尽头右转,右转的这边是六间教室,又走到这座长方形学校‘长’的这一边时,发现这边还有个楼梯,可以供学生们上下楼,楼梯的左右两边进去还有两个厕所。
“咦?厕所建在这里了啊?对面刚刚没注意,是不是也有?”江天旺意外的发现了两个大厕所。
厕所是真的大啊!比江天旺见过的任何一个厕所都大!呈‘凹’字型,长长的两条,中间被砖头隔断,两边的墙壁上还挂着两个冲水的大木桶。
江天旺还没见过这样的厕所,啧啧了两声后,问身后的人,“这两个大木桶是做什么用的。”
得知是冲厕所用的,他还笑着说了一句:“肯定又是小许主任想到的吧?就她鬼点子多。”
江建军笑着点头说:“这边厕所都还是新的,隔壁教师宿舍那边的厕所已经在用了,还别说,有了这两个大木桶冲水,茅坑都干净了!”
闻言江天旺迫不及待的往教师宿舍那边去看。
教师宿舍在长方形学校‘宽’的这边,并不是六间教室,而是五间。中间最大的一间面积最大,是一个大食堂,左右两边各有两个超大的灶台,一个是日常用来做饭的灶台,一个是炕灶,右边这个炕灶烧的右边教师宿舍的大炕,左边有两个炕灶,烧是左边学生宿舍的炕灶。
他们进了学生宿舍,学生宿舍也分为了男女宿舍,靠近厨房这边的是女生宿舍,远些的是男生宿舍。
学生宿舍和教师宿舍又不同,教室宿舍由于成年人个子比较高,火炕的宽度都是一米八多一点,留下了不小的空地给教师们做日常生活区域,而学生宿舍那边,一个宿舍内,一条宽大的大炕,炕的宽度足够两个一米五的孩子脚抵脚睡两排,这么大的炕,只在进门处留了个一米多的过道。
江天旺摸了摸着这条宽阔的大炕,问建炕的人:“这么大的炕,晚上睡觉能暖和吗?”
建炕的人笑着说:“书记放心,这炕反复实验过的,暖和才最后定的!”
学生宿舍这边的火炕只在建造的时候,反复实验温度时烧过,现在是凉的。
江天旺听他这么说,这才放心的点头:“娃儿们睡的炕,一定要保质保量,娃儿们才是祖国的未来啊!”
他抬头看到宿舍屋顶处,有两条长竹竿插在宿舍墙壁的砖缝里,好奇地问当初负责建房子的瓦匠说:“这两条竹竿是做什么的?”
负责建造学校的瓦匠说:“这是蒲河口的许凤兰主任要求的,说是留两根竹竿,夏天的时候挂蚊帐。
为了保持通风透气,宿舍两边的墙上都是开了小窗户的,夏季若是没有蚊帐,河边的蚊子能将人抬走。
江天旺笑说了一句:“有这么大的蚊帐吗?”
这条大炕,睡成年人的话,挤一挤也就能睡十个人左右,但要是是睡小孩子的话,抵足而眠估计能睡三十个,这时候农村有蚊帐的人家都少,更别说这么大的蚊帐了。
这样的蚊帐别人没有,许明月那里却是有的,这么多年,光是她车里刷新出来的帐篷上的纱网,她都囤积了多少个,裁剪下来,再一块块的拼接起来,给这些小孩子做四个蚊帐还是够的,就是不用蚊帐,将那一扇扇小窗口蒙上一层纱窗也是能做到的。
他身后的许红桦见不得江天旺说许明月不好,在一旁补充地说:“就是不能挂蚊帐,平时他们脱的衣服也可以挂上面。”
江天旺被说服了,点头赞同说:“还是咱们小许主任细心。”他又看了眼这条宽阔的大炕,评价了一句:“就是这进出有些不方便,睡大炕里面的人还得爬着出来。”
负责建房子的人笑着说:“那也没办法,已经在想尽办法提高伢儿们(方言对孩子的称呼)的住宿环境了,这已经是最好的条件,我都没见过还有比我们临河大队的学校更好的学校了!”
这一点江天旺也赞同,同时内心更加骄傲了,这可是在他的大力支持下才建好的学校,以后说起这所学校来,谁能绕过他去?
他理所当然的忘记了许金虎,又乐乐呵呵的去看男生宿舍,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布局差不多。
江天旺不由忧心地说:“一个宿舍只能睡三十个学生,还是太少了啊!”
光是离的最远的和平大队,来的可能就不止三十个学生,更别说大山里面了,山里的人想出来太难了,想要让里面的孩子出来上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学生的住宿问题。
江建军在他身后笑着说:“咱们这学校建的大,光是下面这一层就有二十八间教室,除去这边作为食堂、宿舍的六间,到时候对面那六间也可以做宿舍用,到时候也跟这边一样,在两边修两条大炕,能住的人不就多起来了吗?”
江天旺点头,“也是个主意。”
难怪凤兰要把学校建这么大了,学校建的不大,教室不多,想把山里的孩子引出来上学读书,光是住宿问题都解决不了!解决不了住宿问题,一切都是空谈!
不说远的,就是和平大队的学生,走到临河大队也要一个多小时,考虑到小孩子的脚程比成年人更慢,还有下雪下雨天的影响,走一个半到两个小时都有可能,这么远的距离,学生如果不在学校住宿,每天光是花在路上的时间都有三四个小时,这都没算学生的安全问题。
其实也可以用建上下铺的形式,只是上下铺睡得孩子没有大炕睡的多,而且许明月自己就是当妈的,自然知道小孩子睡觉晚上有多会动,自家阿锦有自己在身边看着,时不时醒来给她盖被子还好一点,这些小孩子进了学校后,就是自己住宿,有个暖炕,孩子们挤在一起,再怎么爬,炕也是暖的,要是上下铺,容易掉下来摔到不说,真要有睡相特别差的孩子,晚上爬出被窝外,也不至于冻出好歹来。
江天旺原本还觉得学校建的太大,花费的水泥和砖头太多,让他被水泥厂的厂长一次又一次哭诉临河大队‘吃’水泥的江天旺此时是真的觉得许明月有远见,把方方面面可能产生的问题都考虑到了。
再说了,不趁着他和许金虎两人现在在水埠公社能做主,多要点水泥,难道等两人走了再要水泥?这水泥与其让河对岸的关系户们‘吃’,凭啥他临河大队不能‘吃’?与其便宜了别的大队,还不如便宜自己大队!
这样一想,江天旺愈加满意和得意了起来,起身往二楼去看。
二楼的格局和一楼差不多,只是没有了宿舍和食堂,使得二楼的二十八间教室都可以拿来当教室用。
这是许明月按照前世一个年级五个班来计划建的,小学五个年级,就是二十五个班,还要减去至少两个教师办公室,校长室,一个图书室,这些班级都是往最少的算的,要是把距离临河大队很近的石涧大队也算进来的话,光是沿河就有四个大队的学生,这都没算大山里有多少学生出来了,保守估计,一个年级五个班级估计都不够!
她可不想大河以南的孩子,再像她小时候一样,一个班九十多个学生!
第222章 许明月记得很清楚的一……
许明月记得很清楚的一件事, 就是有一次班主任看着挤的满满当当,一整个教室的学生,都快挤到讲台处的班级, 望着他们突然感慨了一句:“要是一个班只有三十个学生就好了!”
九十多个学生,每人说一句话, 班级就吵的跟什么似的, 老师也不好管, 平日里学习就只抓前三十名的那些,至于后面的学生,老师对他们最大的期望, 就是上课请睡觉,不要讲话影响别的学生学习。
而在许明月的私心里,要是初中部一时半会儿无法建起来的话, 还要预留一些教室,作为初中部来使用, 毕竟阿锦没两年就要上初中了。
晚上许明月和孟福生回来,江天旺便叫了许明月夫妻、江建军、许红桦等几个大队干部, 去大队部的会议室开会。
现在临河大队‘富裕’了,大队部晚上都能用上油灯了,一盏昏黄的, 由墨水瓶子盖钻孔, 将桐油倒入墨水瓶子中, 自制的煤油灯, 就这么点亮在大队部的会议室里。
许红桦先问了江天旺:“书记,你知道我爹啥时候回来吗?”
这马上要过年了,许金虎作为家里的一家之主,往年在蒲河口农场当生产主任时, 再忙这个时候也该回来了,今年许金虎当上了革委会主任,到这个时候了,还没回来。
气的江天旺拍了下桌子,拍出一叠报纸在桌子上,怒道:“回来?回来个鬼回来,外面人就跟疯了一样,说要闹革命,连过年都要革命!”
其他人被吓了一跳,江建军距离江天旺坐的近,伸手把他拍来的报纸抽了过来,给在座的人都递了一张,许明月手里拿到的是一张《解F日报》一月份发的文章,头版头条就是《在两条路线和夺权斗争进行的这样尖锐激烈的时刻,我们怎能丢下革命和生产,去过春节呢?不能!不能!坚决不能!》注①
那么大的字,即使会议室灯光昏暗,她都看了个清清楚楚,吓的战术性后仰。
她在书上、电视上看过一些对这个时代的描写,但到底没有亲身经历来的深刻,看到这个头版头条,也不由感叹不在这个时代,根本无法感受这个时代的疯狂,几乎是整张报纸都刊登着所谓的‘读者来信’‘倡议书’,要‘抓革命,搞生产,巩固刚刚夺来的大权’。
孟福生手里拿着的,正是《人报》的头条,第一篇就是《绿岛市革命造F委员会给至高领导的致敬电》,里面内容赫然是绿岛市革委会向大领导汇报的他们今年在绿岛闹革命取得的战果,已经倡导‘革命化’过春节,也就是春节要过,但是要热火朝天的过,要组织所有的人,去刨冰,去筑堤,去修水利,要在大年初一组织社员们去掏大粪,去起猪圈牛圈,要吃忆苦思甜饭!注②
所谓的忆苦思甜饭,就是不放一粒米,吃用水煮的糠皮。
许明月看的‘嘶’了一声,再度忍不住战术后仰!
大山里面的人去蒲河口兑换‘糠米’吃,就已经突破她的极限了,毕竟这玩意儿在她从小到大的世界里,都是猪吃的玩意儿,但糠米里面至少还有细碎的米,且米多糠少,可水煮糠皮,那就是纯粹的糠皮,许明月简直无法想象,这玩意儿煮出来,要怎么吞咽的下去。
她从孟福生那张报纸上抬起头,震惊的看向江天旺:“叔,这不是真的吧?”
江天旺呵呵笑了一声:“咋不是真的?你往下看!”
许明月就顺着他的话,继续往报纸下面看,就见下面是最高院发出的今年春节不放假的通知。
这可是一份正式通知,且来自政府部门的最高院!
江天旺这算是正式回答了许红桦的话了,今年这个年,许金虎是回不来了,甚至是他,大年初一就要回到水埠公社主持工作。
水埠公社可不是消息滞塞偏僻的大河以南,一般人没有车没有船,都过不来,水埠公社是水路交通要道,这些个报纸上的通知一出来,今年原本就疯狂的‘闹革命’更是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水埠公社要不是有许金虎的武力镇压,简直都要乱了套,全国各地的报纸全都在倡导‘革命化春节’。
也就是回到临河大队,看到平静如旧的大河以南,江天旺才能暂时的舒口气。
抓生产的许红桦也看完了他手中的报纸,这些报纸每张都不一样,但上面刊登的意思基本都大致相同,这也是江天旺这次回来的原因,对许明月、许红桦、江建军等人说道:“虽说公社里有我和老许两个人看着,但蒲河口和大河以南也不能松懈。”他拿起一张报纸,用手轻轻弹了弹,“要响应上面的号召,不准放鞭炮,不准烧香拜佛,不准滚龙舞狮,不准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不准赌博!”他看着许红桦说:“临河大队的生产也要抓起来,大河以南的所有人都不能停下来,你要组织好人手,带人继续去挑堤坝,去筑堤,修水电站的人也都要回来,去修水利。”
许红桦望着窗外已经鹅毛一样的大雪,震惊地说:“就这天气,你让所有人都去挑堤坝?”
他们冬天一直都是要挑堤坝的,只是过去是晴天去挑,下雨和下雪天是不挑的。
生长在河边的人,湿气原本就重,容易得风湿、老寒腿,一到冬天就钻心的疼,冬天要是没有火桶,简直都过不下去这个冬,这两年冬天又格外的冷,往年都睡高床的人,今年见学校修建的火炕,他们虽没有水泥和红砖,但是家里的土砖和黄泥是不缺的,看了学校的火炕是怎么修的村里人,就自己用土砖和黄泥,给家里修火炕,冬日里老人的日子才稍微好过了些,身上终于疼的不是那么厉害了。
现在这样冰天雪地的,又没有足够保暖的棉花袄子,这个天让人去挑堤坝,搞不好真要冻死人的!
江天旺看了眼即使黑暗也依然能看到一些大雪落在窗框上,叹了口气,说:“那能怎么办呢?”
他是部队里出来的,服从命令服从习惯了,做事情心眼比较实诚,基本上都是上面有什么指示,他就坚决执行。
这要是许金虎在这,恐怕都拍着桌子骂起来了:“挑他个巴子!我拿卵来挑?你叫他冰天雪地去挑堤坝试试!”
可江天旺不是许金虎,在江天旺眼里,上面的命令,就是再难,他也要做,他不光自己要做,还要带着村民们一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