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杜晓雅眼睛一亮,立刻将自己的行李串到竹竿上,楚秀秀也将自己的棉被套进竹竿,两人一人提着一端,两个从来没有挑过担子的小姑娘,抬着她们的行李,果然轻便多了。

  杜晓雅这时候也不哭了,还破涕为笑的到了临河大队校门口。

  魏兆丰原本看杜晓雅提行李吃力,还打算让她到了临河小学校门口的时候,让她留在学校门口看行李,他和苏向阳两人来提行李呢,此时见她们两个女孩子抬着行李,顿时眼睛一亮,拍着临河小学的大门,想把行李先送进去。

  旁边门卫室的人听到有人拍门,打开了小门伸着头出来喊:“别拍门了,你们都是哪个?”

  门卫是村里的一对没有子女的孤寡夫妻,他妻子在学校食堂里帮工,他在这里看大门。

  他说话魏兆丰他们听不懂,可还是解释说:“我们是新来的知青,大队书记说我们暂时住在学校。”

  门卫听懂了他的话,朝里面喊:“罗老丝!罗老丝!又来了新地知青哩!”

  被喊做‘罗老丝’的罗喻义正在距离门卫最近的一个教室带学生上课,听到门卫的喊声,放下了课本,让学生们自己在沙盘上写黑板上的字,赶紧走出来,这才知道临河大队又来了新知青。

  两个教师宿舍现在都住满了人,新来的知青肯定无法住教师宿舍了,他不由问魏兆丰他们:“大队书记有没有说你们住在哪儿?怎么住?”

  这话把魏兆丰几人也问懵了,什么叫住在哪儿?怎么住?不是说住学校里面吗?

  罗喻义还在上课,离的时间也不能太长,就先把几个人的行李拎到走廊下,领着四个人上楼到校长办公室,跟老校长说明了情况。

  老校长不会说普通话,还得留罗喻义给他当翻译,罗喻义没办法,就叫了隔壁办公室现在没课的许红荷过去帮他代下课,在老校长的带领下,又带着几个人到一间现在还没开放的教室里,对魏兆丰几个人说:“学校宿舍住不下了,你们就先暂且住在这,把桌子都拼一拼。”

  他看向四人:“就你们四个?”

  魏兆丰说:“还有一个女知青在大队部看行李。”

  “那就五个。”老校长拿着钥匙:“给你们开两个教室。”他对魏兆丰、苏向阳两人说:“你们两个是想睡一起,还是分开睡,都随便你们,就是有一点,我这些桌子板凳都是新的,你们都仔细点用,别给我搞坏喽!搞坏了是要赔滴!”

  开学后,二楼教室的桌子板凳也都陆陆续续的搬进了教室里,现在打开教室门就能用,睡这几个知青没什么问题,就是简陋了一些,没有柜子。

  但在老校长眼里,学校这么好的房子,这么好的环境,已经比村里那些好几个娃儿挤一张破木床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了。

  魏兆丰几人也没想到,他们住的房间会是教室,难怪说让他们暂时先住在学校里,这样的环境,确实也只是暂时住一下。

  有了建设大队那个四面漏风的茅草土坯房在前,他们在临河大队能有这样的住宿环境,不管是魏兆丰,还是杜晓雅、楚秀秀,都是无比的意外和满意。

  之后魏兆丰和苏向阳向门卫室的大爷借了竹竿和竹篓,罗喻义也叫了张树鸣来帮忙,很快将几个人的行李都挑进了几个新知青的宿舍。

  因为有了新知青的到来,下课后的几个知青老师们都好奇的来看热闹,待看到新来的五个知青住两个偌大的教室,叶甜看到也不由狠狠的羡慕了:“现在都三月初了,再过些天应该就用不上火炕了,到时候我也搬到空教室住不知道行不行!”

  她黑亮的大眼睛不由期待的看向老校长。

  老校长双手向后一背,只留下无情的背影和冷漠的话:“我看你是好日子过多了,想屁吃!”

第241章 按照老校长的想法,新……

  按照老校长的想法, 新来的五个知青,两个男孩子睡一张课桌拼起来的大床,三个女娃睡一张课桌拼起来的大床, 不是正好?

  哪晓得这五个知青矫情地很!两个男知青一左一右,各拼了一张床, 铺上了他们从老家带来的床褥、被子, 女知青那边, 三个前几天才刚认识的三个小姑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阮芷兮率先开口说:“我看这课桌挺高的, 要不我们把课桌拼在一起睡吧?拼好后再各自睡各自的被窝,你们看成吗?”

  她比划着课桌的高度,那是比本地人防潮的高床还要高, 要是她们各自睡一张床,肯定不能太大, 这样晚上睡觉就很容易滚到地上,这要摔一下, 可轻不了。

  杜晓雅原本还想自己睡,听阮芷兮这么说,就不敢再坚持了, 点头说:“也……行吧。”

  楚秀秀打量了一下教室, 教室里放满了桌子长凳, 要想拼成三个床, 其它桌子长凳务必要全部堆的摞在一起,才能将空间腾出来,若是拼成一张床,只需要竖着靠黑板, 从左面墙拼到右面墙,说是一张床,实际上空间无比的大,并排睡十个人都够,她们三人各自有各自的铺盖,完全不是问题,还像阮芷兮说的,能够防止她们晚上睡觉掉下来。

  昨天在蒲河口监狱睡了一晚的她们都知道,这里是没有电灯的,夜里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安全很重要。

  她是个行动派,当下就将自己的行李都堆放到教室后面的桌子上,招呼她们:“那来吧,先把床拼出来,再把这些桌椅板凳摞到后面,不然这样太乱了,晚上我们想要喝口水,都得小心着别撞到课桌,得把它们都规整到一起。”

  阮芷兮在家里没干过什么活,杜晓雅也是,但看楚秀秀这么利索,阮芷兮过来和楚秀秀一起抬桌子,杜晓雅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傻站在那:“我怎么办?”

  楚秀秀指挥她:“你把这些板凳也搬到后面去。”

  长凳也是实木的,用的却不是什么好料子,都是树林子里最常见的普通木料,并不沉重。

  三个人一起,很快腾出来教室前面的位置,又拼成了大床,先把她们自己的被褥竖着铺在桌面上,头对着黑板,脚对着隔空,等床铺收拾出来,三个女生就已经累到不行,杜晓雅率先找了个凳子坐下:“不行了不行了,我累死了。”

  床铺收拾出来,晚上就有地方睡了,她就不着急了,休息了一会儿,朝隔壁男生宿舍探头望:“苏向阳他们怎么还没好啊?”

  她还想着苏向阳那边先弄好,可以过来帮她们一下呢。

  她起身朝隔壁的窗户看去,只见两个男孩子在教室两边一人拼了一个床,中间是宽敞的过道,现在他们也和她们一样,在清空中间的桌椅长凳呢。

  杜晓雅只是个单纯的小姑娘,见他们只有两个人,还分开睡,不由诧异地问道:“你们就两个人,还搞两张床啊?睡一起不就行了嘛?这么麻烦!”

  魏兆丰动作不由一顿,朝苏向阳看去,苏向阳一边搬桌子,一边囔囔道:“有自己的床不睡,非得和人挤一块儿,我贱不贱啊!”

  他这些年在家里可是挤的够够的了!

  他家境虽还殷实,但远不能和魏兆丰、阮芷兮家里比,他家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他是家中老二,上面还有个姐姐,去年已经下乡了,中间兄弟三个,从小三个人就挤在一个房间里,他家房子不小,足足有六十多平,无奈他家兄弟太多,除了他们三兄弟外,下面还有个妹妹,他都十八岁了,这个年龄过两年就得相亲成家,他要不下乡,真结婚了,他两个弟弟都没地方住,总不能把他们小妹的小房间给占了吧?那他妹妹住在哪儿?

  现在插队到了乡下,没想到乡下别的没有,房间大的都快顶他家半个房子了,能一个人睡一张大床,他都要开心死,才不想再和别人睡一起呢!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瞄向魏兆丰,而且他一个大男人,和一个不是他兄弟的大男人睡在一起,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他挠了挠略微有些发红的耳朵,问杜晓雅:“你们收拾完了?”

  此时楚秀秀和阮芷兮也到了学校走廊的窗户前,看隔壁两个男生收拾屋子。

  三个女生没有一个有自己是女孩子,就应该自己收拾完了去帮男孩子收拾的想法,都累的在窗户边看戏休息。

  休息了两分钟,三个女生又回到自己房间,继续搬桌子长凳,桌子太多,想要房间的空间更大一些,还得把一些课桌倒着翻过来,扣在另一个桌面上,三个女孩子有些吃力,杜晓雅就不客气的喊苏向阳:“苏向阳!苏向阳!”

  苏向阳和魏兆丰刚归置好一个课桌,听到喊声忙过来看情况:“咋地了?”

  “快快快,桌子太重了,帮我们搭把手!”

  见三个女生抬着一张桌子用力向上举,苏向阳看杜晓雅那小身板,长腿一跨,两只手往上一抬,实木桌子就被抬着倒扣到另一张桌子的桌面上了。

  此时魏兆丰也过来了,看她们三人搬的吃力,也过来,三两下将她们这边的桌子全部弄好。

  苏向阳看着三个女生拼成的桌子床,宽敞的桌面上并排放着三个铺盖,铺盖与铺盖之间相隔得有一米,眼睛不由一亮,说:“你们这样也挺好哈~”

  这么大的床,要是他家三兄弟睡,不是想怎么滚就怎么滚,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他们把宿舍收拾好了,剩下的行李包暂时放在了后面的桌子上,看着中间空出来的位置,觉得还得打几个柜子。

  他们都是带着锁的,没有柜子、箱子,暂且放不了东西,只能将他们的锁都拿出来,一个锁前门,一个锁后门,先将宿舍给锁了起来,然后下楼去参观这座学校。

  他们没有立刻下楼,而是先站在二楼的走廊上乡下眺望,光是看中间一圈四百米的大操场,这学校虽只有两层,却着实算不上小。

  此刻大操场除了两边的跑道外,中间位置已经全部被老校长带着学校的学生们开垦出来,成了学校食堂的菜园,一颗颗鲜嫩的菜薹都长出来,这个季节,正是吃菜薹的好时候,有些菜薹上还开出了细小的黄色花朵,食堂里都已经摘了一茬又一茬了。

  他们从上面看完菜园子,都纷纷穿过教师办公室和老校长的办公室,走到老校长办公室的门口,就不可避免的看到从上面吊下来的一颗锈迹斑斑的断犁头。

  几人都不知道这满是锈迹的断犁头是干嘛的,他们甚至认不出这是断掉的犁头,只以为是一个破铁块,瞅了好几眼都没瞅出来这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都顺着梯子下楼。

  还没到楼下呢,就在楼梯那里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味儿,很自然的,他们就在楼梯后面,发现了两个厕所。

  比他们之前在水埠公社临时用过的旱厕好一千倍!

  这个厕所里居然还能冲水!

  厕所里比他们想的要干净一千倍!

  几个年轻的知青早就憋了好久,释放了出来后,全都重重的呼出了一口气!又干净走到学校一楼的走廊边,对着操场上的菜园子呼吸新鲜空气。

  此刻走近了操场,才发现,操场菜园子边上还都插了一块木牌子,上面分别写着‘101班’‘102班’‘103班’等字样,他们这才发现,为了促进小孩子们种菜的积极性,学校操场的菜园,还被分割成了一块一块的,分给了每个对应的班级,每个班级种的菜长的也参差不同。

  接着他们就参观教室。

  教室的前门同样都有木牌,上面标着班级号,里面学生手里有书,桌上铺着的却不是纸笔,而是每人一个沙盘,老师在上面的黑板上写字,学生们在下面的沙盘上写字。

  许明月空间有许多多年积存的铅笔,可学生也多,做不到无限制供应,每个学生能分到一个本子,一个橡皮、一支铅笔,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她不可能一次性将所有文具都拿出来,给这一学年的小孩子一下子霍霍光。

  物资是有限的,而大山里的孩子们是无限的。

  上面的老校长一直在注意着座钟上的时间,见一节课的时间到了,从容且淡定的拿起了一根小铁棒,站在走廊下,对吊在走廊下的断犁头‘铛~铛~铛~’的敲了起来,清脆悦耳的下课铃声随着铁棒与犁头的撞击声,传遍了校园。

  不消片刻,已经在教室里坐了一节课的小孩子们欢笑着一窝蜂的冲出了班级,离学校大门口最近班级的女孩子们迅速了占领了这一块最大面积的空地,带头的小女孩十岁左右,她不知从哪里掏出来一卷橡皮筋,欢乐的招呼着她身后的女孩子们:“这里这里!谁要来跳橡皮筋的来这里呀!”

  她号召力强的很,很快就有一批女孩子们围了过来,很快就一起跳起了橡皮筋。

  中间走廊的位置小孩子们也没放过,有人在地上画了一道横线,他们以横线为起点,比看谁跳的远;还有蒙着眼睛在走廊里捉迷藏的。

  不过短短两个月的时间,这些孩子们在年轻老师们的带领下,脸上已经没有了刚来学校时的局促不安与害怕麻木,此刻脸上全都是一样稚嫩鲜活的笑脸。

第242章 且不说魏兆丰他们参观……

  且不说魏兆丰他们参观完了学校和老知青们的宿舍, 想着去江家村的江春和家给稻子脱糠,将麦子磨成麦面,再打几个柜子, 只说叶冰澜几人来到和平大队的知青点,姑且叫知青点吧, 和平大队的知青点也是三年干旱期间死去的人留下的房子, 村里稍微好些的房子都被人占了, 能留到现在还没被人占去的房子,可见茅草房之偏僻破败。

  并排在一起的两个土坯房,一个二十多平, 一个十几平,十几平的目前住着和平大队唯一的一位男知青,两个女知青住二十多平的房间, 别看二十多平听着挺大,可里面还包含着厨房的灶台, 吃饭的四方桌,里面用一道芦苇席隔出来一个小小的空间, 放着一张缺胳膊断腿的床,这床还是后来两个女知青请吴四姐的家人来修补过的,吴四姐家是和平大队少有的篾匠, 掌握着本大队少有的用竹篾编织黄鳝笼、虾笼、鱼笼的技术, 吴四姐本人更是掌握这项技术的佼佼者, 她家里自然也有削制竹篾的刀具, 这里没有铁钉,只用木签将这些床腿重新钉在了一起,新新救救的木料钉在一起,看着十分的显眼。

  叶冰澜他们在知青点门口并没有等多久, 参与春耕的三个知青便回来吃午饭,见到三个陌生青年男女站在知青点门口,就知道他们是新来的知青了,只是忙碌了一上午,三人都没有多少说话的力气,而是疲惫的打开了知青点。

  男知青点还好说,原本只住着他一个人,再来一个男知青也才两个人,可女知青这边,一米五的床,上面已经睡了两个女孩子,最多只能勉强再塞得下一个女生,再多就真的挤不下了。

  见到这种情景,王来娣立刻表示:“没事,我和你们挤挤就行,实在不行……”她看到外面小方桌旁边还有两条长凳,她指着这两条长凳说:“我晚上把两条长凳搬到床边,我睡最外面,只要别掉下去就行!”

  她身上衣服洗的发白,城里来的知青,很少有这样补丁摞补丁的衣服,和一身黑色合身棉衣站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里条件就这样,两个老知青也不能说不让她们住,见王来娣表态,她们的目光不由投向叶冰澜。

  叶冰澜倒是冷静的很,将手中的行李放在长凳上,坐下问她们:“村里还有空房子吗?你们知道哪家适合借住吗?”

  去年来的女知青说:“空房子倒是有,那间就是。”女知青指了下不远处已经倒塌了半边的土墙和茅草的小土房子,“村里无人住的房子大多都是这样子,稍微还能住人的房子都被人占了,哪里会有多余的?”顿了顿,她看着叶冰澜清丽无双的面容,垂了垂眼帘,说道:“至于借住,我劝你最好还是不要!”

  和平大队虽因为距离蒲河口很近,又有小许主任时不时的会过来问问她们下乡插队的情况,村里并没有敢明目张胆的对她们怎么样,可这一年下来,觊觎她们的人又岂是一个两个?不过是害怕蒲河口的小许主任管的严,不敢发生强抢的龌龊事,可明里暗里向她们献殷勤,和她们示好提亲的人也不少。

  只是她们才刚下乡一年,心里都还抱着过两年就能回城的想法,谁会愿意嫁在这穷乡僻壤的小山村?又不是脑子坏了?

  刚来的时候,她们也是温柔带笑的姑娘,现在两个人都冷着脸,笑都不敢再笑了,你对别人笑一下,他们就认为你和他们好上了,要过来拉她们回家洞房了。

  她不禁又看了眼叶冰澜那张白皙秀丽的面庞,内心不由的叹了口气,说:“实在不行,就把两条板凳搬过来,晚上我们横着睡,先挤一挤吧。”

  她是不在乎现在的住宿条件有多么差的,自上次招聘老师的考试结束之后,她现在每天一有空就看书做题,还买了一整套的初中课本,学习这边的教材。

  临河小学建了那么大规模,即使今年不招收老师了,可明年新生报名,必然还是需要老师的,她是一定要考上临河小学的教师岗位的。

  她看着自己粗糙的满是泥垢的手,下乡才一年的时间,她的十根手指已经冻的跟胡萝卜一样,指甲缝里永远都有仿佛洗不尽的泥土。

  可她始终记得,她是读过书的高中生,她是知识青年,她不属于这里。

  倒是另外一个女生有些不乐意,看着两人单薄的行李,脸色很臭地说:“横着睡一晚两晚也就算了,那以后怎么办?总不能一直这么睡吧?凳子这么矮,晚上脚放上去肯定要冻感冒,这里没医没药的,还有着床,横着怎么睡?”

  她掀了下床铺下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