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76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除了叶守成身上完好无损,没有受什么罪外,其余人身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伤,其中有两人一人大约是肋骨骨裂,一人腿骨骨裂,好在大多数都是一些皮外伤和营养不良,只需要修养一些时日就好了。

  为此许明月也没有立刻安排他们上工,而是让他们在牢房内休息。

  叶守成在里面被关了一天,就待不住了,不断的去巴拉牢房结实的大门,想找出一条缝隙来看看外面情况,也不知道他妻子现在怎么样了,是不是也和他一样被关在牢房内出不去。

  实际上他妻子情况比他好得多。

  由于他们夫妻俩在城里没有受过什么大罪,两人身上伤势也最轻,医务室里缺人手,她妻子第二天就被调到医务室,帮张医生打下手,暂时去照顾那老者昏迷的妻子去了。

  老太太约有六十来岁,本就上了年纪,晚年又经历这样的变故和折腾,伤的虽没有老者严重,也同样去掉了半条命,好不容易下放到了劳改农场,丈夫得到了医生救治,强撑的一口气松懈了下来,人就倒下了,昏昏沉沉同样是发起了高烧,说起了胡话。

  叶守成见不到妻子,也打听不到女儿的情况,在牢房内急的是坐卧不定,抓耳挠腮,见其他几个人全都死气沉沉的模样,不禁和他们说:“几位老哥都是从哪里来啊?你们知不知道这劳改农场是什么情况?”

  “我听说这边的民风还算淳朴清正,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都过去一天了,也没人来拉我们去批斗,估计这里民风清正是真的。”

  “唉,只过来给我们看了伤,也不让我们出去,这是什么意思?”叶守成急的在牢房内,一个人就可以嘀嘀咕咕说一天。

  牢房内的其他人原本都沉默着没人说话的,被他唠叨的,愣是有一个人开了口,问:“不知先生怎么称呼?”

  “嗐!叫什么先生?我姓叶,叶守成,叫我叶老弟就成,在这里可不能乱叫,再叫人听了去。”顿了顿,他问:“还不知道老哥贵姓?”

  问话的人沉默了一瞬,“免贵姓范。”

  “哦,范老哥!”叶守成得不到自己小女儿和妻子的消息,想着这些人能被下放到这里来,说不定跟他一样,提前得到了蒲河口劳改农场的消息,遂向他们打听道:“范老哥对蒲河口农场可有几分了解?知道这里什么情况吗?昨天来接我们的女人也不知道是这农场的什么人!”

  范姓老头沉默了一下,问叶守成:“叶老弟好似对这劳改农场有些了解?”

  “嗐!我也是听别人说!我也是第一次来,哪里知道那么多,还以为老哥你们知道,这不向你们打听吗?”关于他小女儿插队到这里的事,是只字不提。

  其他人了解的其实也不多,范姓老头会出声询问,是因为他是去年收到一封他学生发来的电报,才知晓有这个地方,但他并不知道他学生现在情况如何,又在哪里,刚刚出声询问,也不过是看叶守成好像知道这里的一些消息,才打听一二。

  之前蒲河口的人给他们送饭送水,他们都不敢向这里的人打听半分,一来是语言不通;二来是初来乍到,他们还不知道这里是什么情况,怕贸然打听,不仅得不到他们需要的消息,还会连累到他的学生。

  至于给他们来检查的张医生,他们更是什么话都不敢询问,一个个沉默如紧闭了蚌壳的河蚌。

  此时见从叶守成这里打听不到什么,他就又闭上嘴巴不再开口说话。

  他不说话,叶守成就独自一人说了起来:“我们不会被一直关着吧?”

  “这牢房也太黑了,怎么连个窗户都没有?”

  “门口不知道有人没有?”他走到门口,轻轻敲了敲木门:“有人吗?有水没有?”

  外面一点声音都没有。

  见无人搭理,叶守成也能一个人说上两个小时,范姓老头实在是忍不住了,说:“无人搭理我们还不好吗?真把人叫来了,又要拉出去批斗。”

  说着,他不由苦笑了一声,连带着叶守成也收回了轻轻敲门的手,回到暖炕上坐下,重重的叹了口气。

  他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没有他妻子的消息,不知道她的情况,他在牢房里待的急啊!

  一连在牢房里被关了三日,其间除了给他们送饭和让他们出去解决生理问题的一次出门,其它时间都是在牢房内度过的。

  这三日没有人来拉他们去批斗,没有人来让他们忏悔自己的罪,没有辱骂与羞辱,除了一日三餐,也没有人来理他们。

第249章 三天的时间,除了吃饭……

  三天的时间, 除了吃饭睡觉,什么都干不了,有二十四小时都温热的暖炕, 牢房内的温度也比外面高一些,又有张医生来给他们的身上涂抹了药, 他们身体上的伤倒是恢复了一些, 就是心情低闷惊惧, 不知道今后他们要面临的会是什么,反倒是被关在着幽暗静默的牢房内,让他们有一丝安全感。

  那边受伤高烧昏迷的老夫妻俩, 在张医生的救治,和许明月来自几十年后的药效作用下,也终于退烧醒来。

  老妇人是先醒过来的, 醒来的时候躺在洁白干净的房间里,身下躺着的是干净但不算柔软的米白色麻布, 身上还盖着一条暖和的麻布被套的棉被。

  她有一瞬间的恍惚,还以为身在梦中, 现实中她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如此清净安静的时刻,待过如此干净整洁的房间。

  可她左右一打量,发现这里好像不是梦, 她身上依旧穿着自己脏污的衣服, 隔壁的床上躺着她熟悉的丈夫, 丈夫头上的伤已经得到妥善的处理和包扎, 此刻头上围了一圈干净洁白的纱布,头上的头发都剃了,脸上、身上的伤被涂上了药水,显得青青紫紫的, 很是狼狈的模样,她这才注意到,自己身上的伤也都被清理过,涂上了药水。

  她走到丈夫身边,伸手去抓住丈夫的手,又轻轻摸了摸丈夫的额头,丈夫的手显然没有那么烫了,额头上的温度也降到了正常温度,只是嘴唇干裂的厉害。

  见到丈夫没事,她才后怕的落下泪来,在丈夫床边默默垂泪,若不是他还活着,她也快支撑不下去了,只等着他若没了,她也就随他去了。

  她只哭了几秒钟,又赶紧抹去了眼泪和鼻涕,转头在这简陋又干净的房间里张望着,她看到一扇被打开了缝隙的窗户,透过这个半掩的木窗,她先是看到了大片绿油油的麦田,河边摇曳生姿的初荷,还有远方波光粼粼的河面。

  河风透过半掩的窗户拂过她的面颊,吹起她两鬓斑白的发丝,她这才想起来,昨天他们已经坐火车到了几千里之外的南方,穿过了一条大河,来到了他们未来下放的劳改农场。

  她脚上的铁锁链还没有被摘下,走动间发出清凌凌的摩擦声,她回到丈夫的床边,伸手握住丈夫温热的手。

  丈夫还活着。

  这时医务室的房门突然被打开,一个不到五十岁的中年妇人拎着热水壶走了进来,见到她醒来,依稀可以看出她年轻时候美丽的面庞上绽放出爽利的笑来,放下陶瓷壶,从竹篮子里拿出一陶钵的粥和几个竹碗来,笑着说:“张医生说你差不多该醒来了,厨房热了粥,快来喝一些。”

  她打了一碗粥,连着竹勺一起递给老妇人:“饿了吧?快喝些粥暖暖身子,以后这竹碗和竹勺就是你自己的餐具了,你自己回头洗干净放好,以后吃饭就用这个。”

  老妇人站在那还有些愣愣的,直到手里被塞了一碗温热的粥,才后知后觉的低头看向碗里的食物,是干净的散发着喷香味的白米粥,里面还有些鱼片和生姜,散发着阵阵诱人的袅袅香气。

  她肚子立刻咕咕叫了起来,她有些不敢置信的看向中年美妇人。

  中年美妇人走过来压低了声音凑到她耳边笑着说:“那天去车站接我们的姑娘就是咱们这劳改农场的大领导,给你们治疗用药的也是她,你赶紧吃一点吧,看她对我们的态度,事情没那么坏。”

  老妇人此时心中也恢复了些神志,只是她依然不敢抱有太大的希望,只是低头向过去无数岁月里一样,有尊严的舀着一勺的白米鱼片粥到嘴里,鱼片嫩滑、米粥清香,带着股浓浓的姜丝味。

  她一勺一勺的喝完碗里的鱼片粥,直到将碗底刮个干净,中年美妇人要来接她手中的碗勺,被她避开,嗓音略微有些沙哑的开口:“请问哪里可以洗碗筷?”她看着中年美妇人的身上干净的麻衣狱服,“不知道哪里可以洗漱,我想将身上洗一洗。”

  她认出中年美妇人是这趟火车中,跟他们一起下放过来的‘犯人’之一,可此时美妇人头上、身上却都打理的干干净净,想来这里是有可以洗漱的地方。

  她已经很久没有洗过,身上头上全是脏污,臭的厉害。

  中年美妇人劝了一句:“你昏睡了两天,烧才刚退,还是先休息几天再洗。”

  可老妇人却很坚持。

  中年美妇人见她如此,不由叹了口气,她如何不明白老妇人的想法,体面了一辈子的人,哪里受得了自己满身污秽的模样?

  她低声说:“你等我一会儿,张医生就在隔壁,我去问问张医生。”

  此时她还不知道,张医生也是被下放到这里的‘犯人’,她们刚来,都谨慎的很,什么都不敢问,也不敢瞎打听。

  张医生头发白了大半,不到五十岁的人,不看她的脸,只看她的头发,乍一看以为是一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听到中年美妇人说老妇人醒了,就带着她的听诊器来到住院室,让老太太趟回到病床上,用听诊器听了听,又按着她的脉搏,见旁边空了的碗,说:“你们之前亏空太厉害了,先不要吃太多,隔两个小时再吃一顿。”顿了顿,她又说:“你愿意洗就洗吧,洗完待在房间里别乱跑出去吹了风,这里药不多。”

  她说的是省城普通话,虽没有这一批下放来的北方人普通话说的那么标准,也是沟通无碍的。

  老妇人唇角浅浅的勾了勾,“谢谢医生。”

  张医生也没有多说,对中年美妇人说:“你先带她去剃头。”她对老妇人解释说:“为防止有虱子,我们这里的规矩,新来的人都是要把头发全部剃了的。”她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套干净的麻布狱服来,递给中年美妇人说:“你给她拿过去,顺便从浴房那里申请一块肥皂。”

  为保持卫生条件,蒲河口不论是犯人,还是工作人员,都是有一块肥皂可以领的,平时洗手洗澡洗头洗衣服,都是这块肥皂。

  老妇人跟在中年美妇人身后,回头看了躺在床上仍然未醒过来的丈夫一眼,缓缓下楼。

  下了楼,她这才注意到这个劳改农场的监狱建的有些像晋朝时期的坞堡,四面都有高高的瞭望塔,通过前两天在船上看到的景象和刚才透过医务室的窗户看到的大河,她知道这个劳改农场有一面是靠着河的,想来犯人想通过大河这面逃走是不容易的。

  中年美妇人一边走,一边低声对她说:“这里就是劳改农场的监狱,这边是女子监狱。”她下巴朝另外一个被隔开的方向扬了一下,“那边是男子监狱,除了吃饭的食堂是在一起的,平时干活起居都是分开的。”

  这就避免了女同志下放到这里回遭遇一些不好事情的发生。

  老妇人年过六十,还不用担心那么多,中年美妇人才四十几岁,多年养尊处优的生活,使得她即使四十多岁,看上去也不过三十多的模样,更有一分这方面的担心。

  她领着她来到澡堂外面的一个小房间,小房间是由前后两个房间隔开的,里面是平时烧锅炉、看守锅炉的人夜里住的地方,外面还兼了个剃头和守着澡堂的作用。

  给她剃头的同样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同样说着一口带着方言的北方普通话,动作很快的将她头发都剪了,只留着和男人一样很短的,养不住虱子的寸头。

  剪完后很利索的收拾了工具,“差不多这样就行了。”她从后面柜子里拿出一块本地土肥皂给她:“进去洗吧!”

  老妇人还以为里面是淋浴房,没想到过了一分钟,刚才给她剪头发的中年妇女又拎着一木桶的热水进来,水桶里还有个葫芦瓢。

  原来是要用葫芦瓢浇着洗。

  北方有澡堂,老妇人倒也没什么不习惯的,她身上实在脏的厉害,脱了衣服后,中年美妇人就拿着葫芦瓢先给她清洗剪掉后的短发,用肥皂搓出泡沫清洗干净,又用冲过头发的水,顺便把身上的一些脏污冲掉,再打了肥皂,身上仔仔细细的搓洗,最后用清水再浇着冲去身上的泡沫。

  土肥皂洗的皮肤很干,老妇人却仿佛自己身上轻了百斤重,随着那些脏污被水冲走,她仿佛也跟新生了一样,再度活了过来。

  洗浴的毛巾也依然是白麻布,和她们身上穿的狱服一个材质颜色。

  洗干净后,中年美妇人帮她擦着头发上的水,温声说:“洗完赶紧回房间在炕上躺一会儿,把头发烘烤干。”

  春季最是容易风寒感冒。

  老妇人还想回医务室看她丈夫,中年美妇人拉住她,劝她说:“你还是听这里的安排吧。”

  这个劳改农场暂且看着是平平静静的,没有人来批斗他们,还给他们治疗身上的伤,给他们正常的吃食,没有侮辱他们,可谁知道她们如果没有按照劳改农场安排的做,会不会就惹怒农场的人,又让他们回到之前暗无天日时的模样呢?

  能消停一时就消停一时吧。

  老妇人身形顿了顿,听话的点了下头,跟着美妇人来到她所说的‘房间’。

第250章 叶冰澜给家里发了电报……

  叶冰澜给家里发了电报后, 就一直等着家里回音,其间又去了邮局两趟,看有没有家里发来的信息, 一直没有。

  等不到家里的回电,她就担心家里是不是已经出事了。

  趁着春季多雨, 和平大队停工, 她就又划着她的乌篷船出去了几次, 每次都是穿着内增高的鞋子,将自己画成一个大胡子的青年男人,在河上卖她商超里的衣服、鞋子, 有时候卖超市里的粗粮、豆奶粉等等。

  只要是她拿出来的东西,几乎都很快被抢光,她每次都扮成海市那边来的人, 跟来买东西的人打听最近有没有什么人下放到这边来。

  她主要往两个方向打听,一个是邻市火车站的方向;一个是水埠公社。

  她还真打听到一些情况, 前几天邻市火车站就下放来了几个人过来,具体下放在了哪里没人知道。

  之所以有人对这些人印象很深刻, 就是因为押送那些‘黑午类’来的红小兵说着一口迥然于本地的官话,态度趾高气昂,火车站每天来来往往很多人, 自然就记了下来。

  还有人在邻市码头看到了那些人, 说:“你往大河以南打听看看, 只有下放到大河以南的人才要坐船, 下放到别的地方走陆路就可以了喂!”过来买东西的人还反过来向她打听:“是不是那里面有你什么人啊?”

  他们也想打听清楚这个有着紧俏货的年轻人,看能不能占到便宜,打听那些人的下落,说不得这个拉着一船好货来的小伙子, 也是个黑五类。

  叶冰澜性格并不是个很谨慎的人,她若是谨慎,也不会短短时间就一船又一船的货物拉到水埠公社和邻市,一边卖东西一边打听下放来的‘黑午类’的情况了。

  好在她给自己做了很好的伪装,之所以没有伪装成老年人,实在是她的声音很限制,哪怕画了老年妆容,一出声就暴露了她的真实年龄。

  打听到父母有可能下放到了大河以南,她就不再多逗留,见这些人反向打听她的消息,她就赶紧操着船桨离开。

  可她那才学了半个月的半吊子操桨水平,哪里是这边常年在河上讨生活的人对手,哪怕她已经足够谨慎,还是被人尾随上了。

  好在对方也不是什么专业特工,只是好奇她的身份和她的货源,竹子河河面又非常宽阔,还是被叶冰澜看到了远处跟着她的船,她有空间在手,故意找了个河心岛,利用河心岛的视线盲区,快速的将乌篷船收到商超里,自己也躲了进去,等尾随她的人划着船赶过来的时候,茫茫大河上,除了那一座小小的河心岛,船影子都找不到了,至于乌篷船会不会躲到了河心岛上了,那根本不可能,河心岛很小,这么大的乌篷船想要拉到河心岛上去,这么短的时间,根本不可能!

  他们还谨慎的围绕着河心岛转了两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6/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