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94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至于那些旧衣服,大河以南的孩子们都穿不过来呢,更别说买到省城了。

  她都不需要叫卖,直接到了厂房聚集区的家属楼外面,大蛇皮袋外面露出一段崭新的花开富贵被套的一角,就有人过来问了。

  不到一个小时,上百套花开富贵的四件套就被销售一空。

  住在这里的大多数都是制糖厂、饮料厂、机械厂的工人,并不缺钱票,遇到这样好看的四件套,都不用许明月说话,就直接被她们拉到自家小院里,问起价格,还主动帮她拉来了她们的亲朋好友。

  主要是这样质量好,花色又漂亮,价格还便宜的瑕疵床单实在难得,别说当床单用了,那么大一个床单被套,就是裁剪下来做衣服,都要做多少套了,这年头布票多少难得啦?一年到头的布票攒下来,都不一定能买一套衣服,现在有不要布票的花布,谁看到不抢着要?

  她也不在同一个地方放太多货,这边清完,再换个装扮去下一个地方,如法炮制,等到中午的时候,她这次来省城带的一车货物就清完了。

  许明月不要布票,其它工业票却是要的,城里人缺布票、油票,其它工业票证缺不缺,除了钱之外,许明月还收了许多各种乱七八糟的票证。

  在收这些票证时,居然有个人因为要的四件套太多,没有足够的钱票,递来一张自行车票。

  这还是她来到这时代,头一次看到自行车票。

  说来好笑,临河大队这么大,包括许金虎和江天旺在内,至今连一辆自行车都没有。

  大家出门就坐船,坐船坐习惯了,包括许金虎在内,整个大河以南的人都没有要买自行车的意识。

  此刻也是收到自行车票,许明月才想起来,或许可以给自己买一辆自行车,不过她和孟福生日常出门也是用船,好像没有要用到自行车的时候。

  她捏着手里的自行车票,恍惚了一瞬,问对方:“有收音机票吗?”

  前世的八十年代,她爸给爷爷买了一个收音机,那个收音机是爷爷的宝贝,陪伴着爷爷度过无数个孤寂的夜晚。

  被问的中年女人愣了一下,摇头说:“没有,只有自行车票。”就这一张自行车票,都是她好不容易换来的。

  可自行车票难得,布票更是难得,还是这么多粉色的彩色花纹的布,想到家里儿女们都即将要成家,又狠了狠心,准备将这自行车票都换成花布料。

  她是摸着手上漂亮的布匹,越摸越是喜欢。

  最终还是让许明月兑换到一张收音机票。

  出了厂房家属楼区,许明月就卸干净脸上画老的妆容,再换上乡镇淳朴姑娘的妆容,找到省城的供销社,买的第一件东西,就是收音机。

  收音机她是要送给现在日子已经过好,再不会受前世之苦的青年版爷爷,可她脑海中全是前世爷爷躺在家门口老槐树下的躺椅上,旁边放着一个已经陈旧的收音机,听着收音机里说书人说着‘岳王爷’的故事。

  买好收音机,她又想起来,给爷爷买了东西,不好漏掉老太太、许凤莲、许凤发,又给老太太买了一把短筒的手电筒。

  老太太年纪大了,夜里起夜看不见不方便,有个手电筒也安全些。

  忽又觉得,现在临河大队虽有了电,但晚上外面依然黑漆漆的,走路非常容易摔跤,便干脆地说:“麻烦给我来十个手电筒。”

  没想到惹来售货员怀疑的一瞥,起身都没起身,磕着瓜子抬眼看她:“买手电筒是要票的,你有那么多票吗?张口就是十把手电筒?”

  许明月笑着拿出一把钱票,客客气气地说:“我这次来省城公干,单位不少同事都给了钱票,让我给他妈带东西呢,我一个人哪里用得着那些东西,你是不晓得,我们下面供销社买什么东西都限量,哪里像省城,好多东西真是我们乡下见都没见过的。”

  一番话把售货员捧的终于露了笑脸,骄傲地说:“那是的呀,手电筒厂就在我们省城,你们有货都不错了,肯定要限购的呀!”说着,终于起身给许明月拿了两根长短不一的手电筒,问她:“要哪种?这种要两节电池,这种要三节电池,电池要不要的啦?你最好电池也带一些回去,不然没电了,手电筒就用不了啊。”她又拿了一盒灯珠下来,“还有这灯珠嘛你最好也带两盒,不然灯珠丝烧了没有灯珠手电筒也没用的呀!”

  售货员不拿灯珠出来,许明月还真没想到要买灯珠,实在是这种老式手电筒离她的记忆太遥远了,一时间也想不起来还要买灯珠。

  听她这么说,许明月就知道这些东西是不限量的,说:“都给我来两盒。”

  “2.5,3.8的,要哪种?”售货员指着柜台上长手电筒说:“一般短的用2.5的,长的用3.8的,呶,就是这种。”

  许明月主意到,3.8V的外包装盒上写着‘矿灯泡’,一盒里面大约有五十个灯珠。

  想到灯珠这东西容易烧坏,许明月说:“一种给我来两盒吧。”

  售货员也不管她要这么多灯珠用不用得完,直接拿了四盒灯珠给她。

  之后许明月看货架上还有糕点、麦乳精、奶粉、热水壶、糖水罐头、饼干、奶糖、酥糖等,就着手中的钱票,能买的都买了。

  许明月空间里有太多东西不能正大光明的拿出来用,她就想借着来省城的机会,多带一些东西回去,到时候车里的一些东西掺杂在省城供销社买的东西里面,说是在省城买的,也就不容易让人产生怀疑。

  倒是省城供销社里有一样她过去从未见过,更没有听说过的东西引起了她的注意,问售货员:“那是什么?”

  售货员往角落里随便看了一眼,说:“石笔,石板。”她反应冷淡的很,瞥向许明月:“怎么,你要?”

第283章 许明月好奇地指着石笔……

  许明月好奇地指着石笔和石板问:“能给我看看吗?这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要买才给看, 不买看什么?”售货员语气不太好地问:“要买吗?要买我就拿给你!”

  许明月也不在意她的态度,在这个时代太正常了,她还在国营饭店看到过‘不可以没有理由殴打顾客’的横幅和牌子, 由此也可见,这个年代的售货员和国营饭店的工作人员牛叉之处。

  许明月点头说:“买, 先给我一个石笔和石板看看。”又问了句:“这东西做什么用的?这笔什么材质?”

  “做什么用?写字用的, 还能做什么用?当饼干吃不成?”石板分量不轻, 售货员拿了个石板轻轻放在柜台上,提醒她:“轻点啊,砸坏了橱柜, 石板磕了碰了都是不退不换的。”

  石板容易摔坏,很多人买回去不小心把石板掉到地上,就摔坏了。

  石笔一根近一米长, 用的时候要在上面掰一段下来在石板上写,或是放在口袋里当笔用。

  许明月拿了石笔在石板上写写画画, 触感有些像粉笔写字,在石板上写的字可以擦掉, 反复使用。

  她问售货员:“这东西有多少个?多少钱一套?要票吗?”

  “石板二毛,石笔一毛八分钱,不要票!”售货员回答完诧异的瞪大了眼睛:“问多少个干嘛?你还能全要了?”

  许明月笑道:“我想订五百套, 有吗?”

  她车里阿锦的铅笔本子一个月才刷新一次, 即使这么多年囤积了很多, 可也是消耗品, 随着学校学生越来越多,她囤积的那点本子和铅笔必定不够用的,如果有了这石笔石板,学校的孩子们能够用石笔在石板上练字, 就可以省下很多笔和本子的钱。

  供销社里也有铅笔和本子,铅笔两分一支,作业本一毛,也不贵,只是这东西水埠公社的供销社里就有,没必要在省城买。

  许明月给青年版爷爷买了收音机,给老太太买了手电筒、人参麦乳精和鹿茸麦乳精,里面有没有人参鹿茸也不知道,给许凤莲和嫂子赵红莲买了友谊牌的雪花膏和炼乳,给许凤发买了两套红色双喜字的枕巾。

  许凤发今年虚岁也有二十一岁了,今年年初赵红莲生了许爱党,按照老家的风俗,明年开春他就能成家立业了,这套枕巾可以给他做新婚贺礼,给孟福生和阿锦一人买了只沪市牌半音阶口琴,另外,还给每个人都准备了手电筒和分层的铝制饭盒。

  几个孩子她也没有忘记,什么麦乳精、奶粉、各种糕点、糖果,只要是她这里有票的,通通都买上。

  省城供销社的售货员看许明月买这么多东西,不由吃惊地说:“同志,你不是来买东西的,你是来进货的吧?买这么多东西,你带的回去吗?”

  许明月笑着说:“我是跟空了的大货车回去,到时候把东西装大货车车厢就行了,这些石板石笔先放在这,我明天来拿行吗?”

  售货员摇头说:“不行,五百套石板石笔,我们哪来这么多的石板石笔,就那些,都在那儿了。”

  石笔是用牛皮纸抱着的,有些像没有包装版的管状烟花,许明月瞅了一眼撕开了半边牛皮纸包装的石笔,粗摸估计有二三十根,距离她要的五百根差了远了,石板也就只有几十个。

  这时供销社的主管被人喊了过来,问许明月:“同志,是你要石板吧?听说你要五百块石板和石笔?”

  许明月点头说:“咱们乡下穷,学生买不起笔和本子,看到这里有石板石笔,想着给乡下小学的孩子们带一些回去,有了石板和石笔练字,以后她们也不用为买一支笔一个本子为难了。”

  供销社主管是个四十岁左右的圆脸男人,他热情的握住许明月的手说:“懂,都懂,都是为了孩子,这样,你要是不着急的话,等我一天,我今天就安排人来送货,明天早上你再来拿。”

  见许明月买了这么多东西,圆脸主管又说:“这样,你在省城有落脚的地儿吗?我看你买的东西多,我叫人顺便给你送过去。”

  许明月没想到这年代就有送货上门的服务了,笑着点头说:“那谢谢您了,我就住在省公安局隔壁不多远的平安招待所,您给我送那儿就行,对了,这里有自行车吗?我还想再买一辆自行车。”

  省城供销社说是供销社,更准确的说是商店,柜台后面长长的一排柜子,每个柜子上面都写了字,分别对应着下面的东西,如‘烟酒副食’‘日用百货’‘水果蔬菜’‘布匹鞋帽’‘油盐酱醋’等等。

  圆脸主管笑着点头说:“有!隔壁就是自行车车行。”他叫了个年轻小姑娘:“秀梅,你带这位同志去。”

  名叫秀梅的圆脸小姑娘看着不过十八九岁的模样,没有之前售货员满脸的不耐,反而带着青春洋溢的笑容,对许明月说:“你跟我来。”又问她:“你带自行车票了吗?没票可买不到。”

  之前她就听到许明月说她是乡下来省城公干的了,怕她不了解买自行车的情况。

  许明月拿出那张自行车票来,“有的呢!”

  有这位小姑娘领着,许明月很快就买好了自行车。

  自行车是凤凰牌的二八大杠,许明月还没骑过这么高的大自行车,好在她前世是会骑自行车的,这辈子身高虽不如前世,但也算的是人高腿长,原本领着她的小姑娘还怕她买了自行车不会骑,没想到许明月三两下就从摇摇摆摆就骑的很好了。

  回到供销社,许明月交了定金,领了收款的票据,就可以回去了。

  如收音机、雪花膏、口琴、炼乳之类的小玩意儿,许明月自己拿了个蛇皮袋装了起来,捆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剩下的东西又装了个蛇皮袋,供销社主管叫了一个小伙子帮她送到平安招待所。

  江天旺他们早就回来了,一直在等许明月回来,一直等不到,急的魂都要飞了。

  由不得他们不急,许明月第一次出远门来省城,路上就遇上人贩子了,他们就怕在省城也不安全,许明月被人贩子拐走了。

  在火车上时有他们三个,现在她一个人就出门逛去了,也不知道去了哪里,他们能不着急嘛?

  好不容易等到她回来,看到她身下骑得崭新的自行车,车后面放的巨大包裹,还有供销社小伙子骑自行车送来的包裹,几个人眼睛都瞪大了,不可思议的看向许明月:“你哪来的自行车?这么东西是啥?你咋出去一趟,带这两个大包裹回来呢?”

  许明月轻车熟路的从自行车上下来,供销社的小伙子已经帮她将东西卸下来,轻手轻脚的放在招待所的门口了,许家村的民兵许铁柱忙过去接他:“我来,我来!”

  等供销社的小伙子又骑了自行车回去,许明月才擦了擦额上的汗,喝了口水,对江天旺说:“叔,咱好不容易来省城一趟,当然是去逛逛啦,这些都是我给我阿娘阿哥阿妹他们带的礼物。”

  她从蛇皮袋里拿了一包麦芽糖出来,给几人一人抓了一把,“省城的商店东西就是齐全哈,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公社供销社都没有的,你看看这手电筒,还有收音机。”

  几个人都吃惊的瞪大了眼睛。

  整个供销社,就只有许金虎和江天旺两人一人有一台收音机,许金虎、江天旺两人都当个宝贝似的,天天擦,谁都不给碰。

  现在许明月不光买了自行车,还买了收音机!

  “不是,你哪来的票?”自行车票和收音机票可不好搞。

  许明月笑而不语。

  “得,我知道了,你别说了。”江天旺以为许明月是从黑市换来的,立马挥手不说话了。

  许明月能从黑市换来自行车票和收音机票,他可一点不意外,毕竟人家手里握着那么大一个养猪场了,还有养鱼场每年分的鱼,别看吴城和邻市在长江边上,又有竹子河这个最大的淡水河,就以为家家户户都吃得起鱼了,并不是!

  就以临河大队来说,若不是许明月给临河大队搞的这几个养鱼场,鱼对于他们这些临河的人家来说,虽算不上什么奢侈品,但想要做到日日有鱼,也是不可能的。

  有鱼有肉,哪有换不到票的道理?至于在哪里换的,蒲河口距离邻市那么近,想在市里换一张自行车票和收音机票,只要找对路子,还不容易?

  至于许明月买这么多东西钱哪里来的,许明月一个十八级干部,和孟福生两个人拿着双工资,在大河以南那个地方,又没有花钱的地儿,光是想想都能算出,许明月夫妻俩这些年存多少钱了,怎么可能会没钱?

  只是他也没想到,许明月能这么花钱就是了,再多的钱,也经不住这么花呀!

  他看着许明月买的凤凰牌自行车和收音机,还有装了满满两大蛇皮袋的东西,剩下的东西就算没有自行车和收音机贵重,但装了这么两大袋,又能便宜到哪里去?

  他心里直呼败家娘们儿,手上却指挥两个民兵,帮她将东西抬到房间里去。

  到了房间,许明月又拿出一包面点外面裹着糖形状如枣的‘米果枣’出来,给他们吃。

  “书记,我刚刚在省城的供销社看到有石笔和石板,就给咱们临河小学定了五百套石笔和石板,明天去拿货。”

  江天旺一口米果枣还没咬碎,差点没呛到,惊呼道:“啥玩意儿?啥是石板?你说你买了多少套?”

第284章 江天旺是听许明月解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4/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