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195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江天旺是听许明月解释完了石板石笔的作用, 才用掌心搓了搓脸,明明知道石板石笔对学生的作用,可他心里依然还是忍不住嘀咕, 这大兰子是真会花钱啊。

  这次来省城,光是拖拉机、脱粒机、谷糠分离机, 就花掉临河大队多少钱了, 就算这几年临河大队粮食大丰收, 又有养鱼场和养鸭场持续的在挣钱,这三样大型机械花出去,也要不少钱了, 现在又加了这五百分石板石笔。

  像这些糖果糕点什么的,哪怕他如今都十七级干部了,依然不舍得买多, 这姑娘一买就是一大包,完全不把钱当钱。

  也就是他们两口子都拿工资, 不然哪个家庭经得住这么花钱?小孟也不说说她。

  想到她如今十八级干部的身份,和孟福生宛如入赘般住在许明月的房子里, 江天旺又觉得孟福生确实没底气管许明月花钱,她才是家里的一家之主呢。

  “这石板石笔多少钱?”江天旺无奈叹息说。

  “石板两毛,石笔一毛八。”许明月说了价钱, 江天旺仔细的一算, 叹息道:“这么多钱, 能买多少笔和本子了, 搞什么石板石笔。”

  但他也没多说什么,临河大队目前是不收任何学杂费,在免费教学生的,每年在临河小学的投入极大。

  本子和笔虽然便宜, 但这是不可持续的,石板和石笔则不同,一批学生毕业了,还可以留给下一届学生继续用,且刚入学的学生,笔都拿不好,用铅笔和本子给他们写字纯属浪费,有了石板石笔后,就在石板上练字。

  从短时间看,花这么多钱买五百个石笔石板不划算,但从长期来看,这些石板和石笔绝对是很划算的买卖,如此江天旺也不说话了。

  主要是,迄今为止,许明月为临河大队做下的任何一个决定,都还未出错过,并且为临河大队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临河小学暂时除外,但临河小学的意义是不一样的。

  江天旺和两个民兵看到许明月来省城买了这么多东西回去,也不由都动了心思,想给家里人买点什么。

  他们这次出来要采购农用设备和陈卫民教授他们提供的自主研发水轮机和发电机的工具设备,是带了不少钱票出来的,这些钱票都在许明月这里保管着,他们自己没有带多少钱票,却可以暂时从这个钱里借点出来,回去还上就行了。

  下午的时候公安局那边带着孩子的父母来到了许明月他们下榻的招待所,手里提着一堆的东西,来感谢许明月。

  幼童看着不到两岁的模样,他的父母也十分的年轻,不过二十一二岁的年纪,都生的一副体面的好相貌,关键是跟着他们一起过来的中年男人,穿着一席中山装,口袋里别着一只笔,气质斯文中透着威严,不像是普通人。

  他们已经从省公安局那里知道了许明月、江天旺等一行人的身份,知道就是这几个人救了自己的孙子,很是感谢,中年男人还塞了一把大团结给许明月,让许明月等人务必收下。

  几人没说自己身份,许明月他们也不知道孩子的家人是什么人,只是看气势穿着,应该不是普通家庭出身,孩子是怎么丢的,许明月他们也没问,只是板着脸拒绝他们塞过来的大团结:“打击和抓捕罪犯,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我们国家干部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你拿这些东西出来,不是让我们犯错误吗?”

  江天旺听许明月这么说,也是正色着脸将他们送来的东西推回去说:“这些你们也拿回去,你们找到孩子,安抚孩子情绪最重要,感谢的话就不用说了!”

  几个人又是一番拉扯,最终他们带来的一大包感谢的礼物还是被留了下来,其它的许明月他们什么都没问,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好像还有急事,要回复市,许明月他们这次出来,开的证明也是有时间限制的,不能在省城多待。

  双方都的确有事,也就没有过多的客气。

  等他们走后,江天旺还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感叹了一句:“也是这小娃娃有福气,遇到了你。”

  这要不是许明月心细,发现了端倪,这小娃娃还不知道要被卖到哪里去呢,他心里还有些遗憾许明月不能收养他,但又为孩子的父母亲人找到孩子而感到高兴。

  许明月不在乎他们送来的东西,两个民兵却很是激动。

  知道他们这一行是四个人,除了给许明月的那份里面多了两桶麦乳精和奶粉外,少了两包烟,多了一瓶酒。

  江天旺三人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里面都各有一桶麦乳精、奶粉,各色糕点、糖果、红糖、两包烟、一瓶五粮液,这个五粮液昨天许明月在省城供销社里就看到了,五粮液五元一瓶,茅台十元一瓶,许明月因为没有酒票,就没有买酒,没想到却被人送了两瓶。

  看得出来,他们临行出来的急,东西全都是临时从省城供销社买的。

  对于许明月比他们多了一瓶酒、一桶麦乳精和一桶奶粉的事,江天旺三人没有丝毫介意,他们对于奶粉不感兴趣,反而是对里面的两包‘老刀牌’香烟很感兴趣。

  江天旺倒还好,作为水埠公社的书记,平时不缺烟抽,可对两个民兵来说,这两包香烟可就珍贵了,以后出门摆面子,都要靠这两包来自沪市烟草局的香烟了,两人对这两包香烟都爱不释手,当下就珍惜的揣进了兜里,他们都能想象,自己带着这两包香烟回去,在人群中该有多么的亮眼,多么有面子了。

  至于其它麦乳精、糕点、糖果之类,他们正想明天去省城供销社取石板的时候,给家里买些东西回去呢,现在钱全省了!

  第二天一早,江天旺去联系的大货车就到了,这辆大货车是常年往返于省城和炭山拉煤的,车斗的黑色煤灰都腌制入味,与车斗融合在一起了,非常脏。

  江天旺几人也不在乎,先将这两天在机械厂和废品站买的那些工具、设备之类的东西搬上货车车斗,再将他们自己的东西搬上车,放在被油布盖好的工具设备上。

  四个人在招待所退了房,路过省公安局的时候,原本是想和里面的女公安和小刘公安打声招呼,他们要回去的,但省城公安局里面并没有几个人,只有几个值班的民警,许明月和他们都不认识,就和里面的值班人员打了招呼,让他们给女公安和小刘公安带个话,他们先离开省城回水埠公社了。

  值班的公安知道他们是这次拯救那幼童的人,对他们的态度也很热情,直说了女公安和小刘公安他们都出任务去了,这几天都不会在省城,还让他们在省城再待个几天再回去。

  “不了不了,我们招待所都退了,出行证明上开的时间就这几天,哪里能过多停留?我们回去了,带我们向沈公安和小刘公安问个好!”

  几人打了招呼后,就跟着大货车直奔机械厂。

  昨天江天旺就来机械厂把他们要的机械都签好了单子,直接来机械厂拉上就行。

  别的都好说,最难办的是小四轮的车斗。

  小四轮的车斗不如大货车的车斗大,他们把车斗内的东西先卸下来后,再把小四轮的车斗叠放在大货车的车斗内,然后再将小四轮的车头、车轮这些一一弄上车,接着是脱粒机、谷糠分离机,光是这些东西搬上车,就足以把整个货车的车斗装满了。

  一辆车不够,好在每天从省城往返炭山拉煤的煤车有好几辆,原本江天旺他们为了省钱,觉得一辆货车就足够用,现在不够,他们临时又添加了一辆车,将其它工具设备和许明月的自行车装在了后面来的车上,又去供销社将昨天定的五百块石笔石板搬上了车。

  等到一切都装好搞定,江天旺和水埠公社武装部的民兵坐一辆车,许明月和许铁柱坐一辆车。

  大货车每次出车都是两个人一起,一个开车,一个坐在副驾驶,他们常年往返省城和炭山两地,知道江天旺是水埠公社书记,现在又知道了许明月是劳改农场的一把手,两个原本坐在副驾驶跟车的人都连忙让出了位置给江天旺和许明月,两个人倒也没拒绝。

  江天旺主要是腰不行,他早年上战场,身上受了不少的伤,现在表面上看着没事,但实际上一到天阴就这里疼那里疼,前天做了八个小时的火车,这两天又一直在到处跑,他受了不少的罪,此时也不客气了。

  许明月是受不了车斗内的煤灰,和货车行驶过程中一路扬起的烟尘,反倒是去车斗内坐着的两个跟车司机,和两个民兵都是男的,都有话题聊,两人一人一只烟,路上就聊的飞起。

  等到了水埠公社,江天旺和水埠公社的民兵下了车,许明月和许铁柱还坐着两辆大货车,一路从水埠公社到炭山,再从炭山一路开了临河大队的大队部。

  这还是临河大队的堤坝路与炭山修通后,第一次有大货车来临河大队,一时间所有村里的小孩全都跑过来看热闹。

  很多从未出过大河以南的小孩,看到两辆这么大的大货车,都纷纷好奇的问许铁柱:“三叔,这就是火车吗?”

  火车和货车在他们的方言体系当中发音一致,许铁柱也没觉得有啥不对,反而抱起喊他三叔的孩子,将他放到大货车车头的副驾驶位置,让他感受一下大货车的威风:“来,坐一下大货车!”

  “三叔,你会开火车吗?”

  许铁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脑袋:“那是不会的,我要会开大货车,我就去当运输司机了!”

  他这个民兵是不入干部级别的,每天拿的不是工资,而是十个满工分,哪里能和运输司机的工资相比。

  不说运输司机日常夹带私货赚的油水了,就是他们最低等的副五级司机一个月也有四十多块钱工资,像他们这种跑长途的运输司机,一个月工资有六七十块钱,相当于七级干部的工资了。

  这些都是他在路上,听跟车司机和他说的,可把他羡慕的不行。

  大货车的到来和新买的小四轮、脱粒机、谷糠分离机等机械的到来,让许明月买的新自行车在里面都没有了牌面,所有孩子和大人都围绕着大货车和崭新的小四轮看稀奇。

  至于许明月他们这次去省城主要要带回来的那些破旧的工具设备,已然被他们全部忽略。

  许明月他们还是回到水埠公社的一周后,才从《省城日报》的报纸上看到了省城公安局联合复市公安局以‘组合拳’的方式,针对复市、安阳县周边的违法犯罪拐卖妇女儿童团伙进了一次深度且覆盖面极广的打击行动。

第285章 报纸上写的这次针对违……

  报纸上写的这次针对违法犯罪拐卖妇女儿童团伙的打击力度非常大, 总共抓获人贩子五十一人,被解救出来的妇女儿童有两百多人,并且针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行动已然还在持续不断的打击。

  报纸上写的并不详细, 实际上针对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拯救工作,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很多被拐卖到大山里面的女人, 想要进去解救出来极难, 买卖妇女儿童的人,他们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他们觉得他们花钱了, 买回来的女人就是他们的私人物品,就是他们的,大山里面的人更是团结一致的对外, 有时候没有本地人领路,外面的人想要进去找到正确的方向和地方都不容易。

  许明月看到这里的时候, 心里长长的叹了口气。

  他们这个地方,因为有大河阻隔, 外面的人想进来较难,在许明月的记忆中,出现拐卖妇女儿童的事较少, 更多的是大山里面内部消化, 也就是换亲。

  儿子娶不到媳妇, 就养个女儿, 等女儿长大了,换给另一户家中有女儿的家庭,互为姑嫂。

  临河小学孙小草,现名孙萱草的小姑娘, 和她的表格赵青山两人的母亲,就属于当地比较常见的换亲现象。

  换亲都还算好的,还有一种就是如王根生父母那样,生多个女儿,女儿要么扔了,要么卖了,或是将最不受宠的二女儿直接以高价彩礼的方式卖进大山里。

  在她前世的这个时代里,她不知道有没有被插队下来的女知青们,有没有遭受到这样的对待,她没听长辈们说起过,唯一知道的,就是荒山上没有坟包,却始终有人在清明节挂幡烧纸钱的乱葬岗。

  就是她现在住的那个荒山。

  好在,自她来到这个时代为止,她目前还没有看到有无端枉死者,被拉到荒山随意掩埋。

  许明月带回来的五百个石板和石笔已经拉到了临河小学。

  对这批石板和石笔的到来,最高兴的人莫过于老校长了。

  老校长抠搜,哪怕临河小学的很多纸笔都是许明月无条件赞助的,他也心疼的不行,那些刚学会鞋子的小孩,用沙盘就行了,哪里就用得上铅笔和本子了?现在好了,有了石板和石笔,写完还能擦了再用,不用再给学生发铅笔本子了,铅笔本子得字练好了后,关键时刻再用!

  他吩咐住在临河小学的知青们,让他们帮着把五百个石板石笔都搬到二楼空着的教室里。

  这样的活虽累,住在临河小学的知青们却非常乐意帮忙,连女知青们都很积极的搬东西,他们都想在老校长面前表现,希望老校长能看到他们的勤劳努力,下次再有老师招聘考试,能优先录取他们,哪怕不能正式录取,日常当个代课老师也好啊,教不了语文、数学,他们教体育、音乐还不行吗?

  是的,就在许明月他们去省城的那几天里,临河小学的第二次教师招聘考试已经结束了。

  这一次选了三个知青和三个当地人老师,三个知青分别是第一届插队到临河大队的知青沈志明,第一届插队到和平大队的张莹莹,第一次插队五公山公社后来当了红小兵四处串联批斗后来被取消了考试资格的女知青杨红霞。

  杨红霞自从上次被取消资格后,这一年虽然还是争强好胜,在宿舍里有些不得人员,可她对学习这一块却从未放松过,平时上工回来再累,她都会找机会学习,这次她的考试成绩仅在张莹莹之下,考了第二名。

  第三名自然就是沈志明了。

  沈志明读书时成绩不咋地,但他有个好兄弟罗喻义啊。

  九个男知青虽然睡在一个宿舍里,但罗喻义和沈志明这两个最初就一起插队到临河大队的人,关系不由自主的就是比当初来临河大队想要搞事的七个当过红小兵的七个男知青要亲近。

  沈志明不聪明不要紧,罗喻义有书,有时间,会给他辅导。

  张莹莹考上了临河小学教师后,就将自己的粮食关系从和平大队,转到了临河大队,并且在临河大队的新宿舍里,和楚秀秀、杜晓雅、阮芷兮成为了舍友。

  她是来到临河大队之后,才知道临河大队的条件有多好,学校居然一日三餐,除了早晚是红薯大米粥外,中午那顿不光是干的,还有鱼。

  住的地方就更不用说了,不光是砖瓦水泥房,河边蚊子多,宿舍窗户居然还有网窗。

  对比她在和平大队过的日子,简直天渊之别。

  楚秀秀、杜晓雅三人从已经考试上岸的新舍友这里才知道,老师招聘考试的教材,是本地教材,而不是他们过去学的教材。

  知道这件事的时候,三个新知青都仿佛化身为年世兰,哭着大喊一声:“老知青们,你们瞒的我们好苦哇~!”

  今年新来的知青们,一个都没考上!

  原因和去年新来的知青们一样,他们上学时学的课本,和本地教材不一样,吃了教材不同的亏,老知青们面对找工作摆脱农活这事,又都默契的没将这事告诉新知青们,全都藏着自己的书,偷偷的看,偷偷努力,要不是新室友张莹莹告诉了她们,估计她们还被老知青们瞒在鼓里,心里疑惑怎么考试的内容和他们过去学的,有些不一样。

  叶冰澜和楚秀秀两个大学生,都以为自己这次考试十拿九稳,她们一个大学生,考这个年代的语文、数学还不是手拿把掐?加上两个城里姑娘,头一次下乡经历真正的乡下生活,在两个月的双抢之后,通通累成狗,根本没有多余的力气学习。

  叶冰澜晚上还要当黑市贩子,去黑市给自己手下的几个经销商货物,同时还要想办法打听和接近被下放在蒲河口农场的父母,根本没有多少心思看书。

  楚秀秀就更不用说了,一亩地的种田空间,她白天在大队部里干农活,晚上去空间里干农活,每天累的眼睛一闭就睡熟,眼睛一睁就又是干农活的一天。

  结果两人都没考上。

  两个人天都塌了!

  她们虽是穿越来的,但她们真的都是城里姑娘,没干过农活,穿到这个时代才知道,干农活真的好辛苦啊,弯着腰插秧,真的腰都要断了!

  她们的纤纤十指,现在前面全都插秧插的黑黄黑黄的,人也黑黄黑黄的!

  魏兆丰和阮芷兮对于自己没有考上老师的事情也十分惊讶,魏兆丰从小到大成绩一直很好,学什么都不费力,对这次老师招聘考试,自然也自信的很。

  阮芷兮娇气了些,成绩没有魏兆丰上学时那么好,但在学校时也属上游,从没怀疑过自己考一个偏僻小山村的小学老师会考不上。

  她们这些新知青全都住在新宿舍里,对老宿舍里的老知青们已经看了一年的书,并且每天都在看的书完全不知道是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19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5/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