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235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他默默的洗了锅和碗,想和爹妈说他也去养鸡场报了名,可看爹娘忙活了一天,回到房间睡了,他话到口边,嗫嚅了下,又咽了回去。

  大哥已经说亲,和嫂子有自己的房间,二哥此时不知去哪里玩了,只留小弟和小妹趴在桌前认真的一笔一划的在石板上写作业,他连发出声音都不敢,怕惊扰了家里两个文曲星的弟弟妹妹,自己一个人安静的坐在床上。

  这也不是他一个人的床,而是三兄弟的,妹妹还小,在他爹妈的房间搭了个竹床,隔了个芦苇席,晚上在爹妈房间睡。

  考试那天,他也是吃完午饭,自己一个人默默的去的,去的时候他还想,会不会他弟弟妹妹看到他来,会很惊讶,可事情完全是他想多了。

  一点考试,他弟弟妹妹也都在各自的教室里上课了。

  他安安静静的来,安安静静的走,一如以往被人忽视的每一天。

  考试的内容极其的简单,一百以内的加减法十道题,剩下的全都是跟日常饲养鸡、鸭、鹅的问题相关,比如鸡出现了某些症状,说明鸡出现了什么问题,要如何解决一类,基本上养过鸡、鹅的人都会知道。

  光是这些题,就刷下了全部的知青和大部分的大队里的男孩子们。

  江小三走出校门的时候,还在回头看校门匾额上,‘临河小学’四个大字!

  他其实也在学校招生年龄范围内的,去年在,今年也在。

  他也想去上学,可他爹妈说:“你弟弟妹妹都去上学了,家里就你大哥二哥在,你大哥都十八了,总不能还去放鸭放鹅,你二哥又是不中用的,你也去上学了,家里的活谁做?你都十四了,又不是小孩子了,过个两年,等你二哥娶了媳妇,都要给你娶媳妇了!”

  他想想觉得也对,二哥做事总喜欢偷懒,养鹅的时候,两只鹅都丢了,小弟小妹要上学,家里的活他不做谁做?交给二哥他也不放心。

  这次过来考试的人极多,一直到第三天,才把试卷统计完,这次批改作业的不是临河小学的老师们,而是许凤发和养鸭场的厂长。

  试卷上的字五花八门,之所以说五花八门,是因为很多人的字需要猜,甚至要联系上下文,你才能大致猜出来是什么字,人家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许凤发刚读扫盲班时,和他哥许凤台一样,写出来的字也是这样,就是记忆知道字大致长什么样子,写的时候无法按照记忆的模样,一模一样的画出来。

  甚至很多第一次用铅笔的人,笔都拿不好,写的字把试卷都戳破了。

  有的甚至直接用图案代替文字,比如说鸭子,她们就直接画一个鸭子在试卷上,鹅就直接画鹅,草药名字说不出来的,就直接用图画。

  为什么用女孩子的她们,因为女孩子冬季基本都在家里纳鞋底,绣鞋垫,给家里绣枕套、枕巾,绣活不说多么好,但只要是细心点的女孩子,都能绣些花样子来,画简单的鸡鸭鹅草的图案代替她们不会写的字,倒也成,反倒是家里的男性成员大多是干外面的力气活,极少有能做这样精细活的,不过也不乏有天赋异禀的人。

  许凤发和养鸭场厂长两人经过一番挑选,除了已经确定的养鸭场清洁工兼顾问的有多年养几十只鸭子的老头儿外,最终确定了剩下六个人的最终名额。

  会计晁立伟,四个饲养员,其中有三个女孩,一个男孩,养鹅场的清洁工不参与考试,直接在大队里选干净、人品好、家境困难的中年妇人来担任。

  都是一个大队的,哪家哪户谁爱干净,谁家邋遢,周边的人都知道,谁热心,谁难缠,人品好不好,周围人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这种群居的环境下,基本上很少有逃得过周围人眼睛的。

  因为急着招人,招考结果一出来,就立刻贴在了养鸡场和养鹅场的大门前,并在大队部的广播里通知全大队。

  大队部的通知响起的时候,江小三正在河圩里的田里弯腰插秧。

  大队部的大喇叭声穿到河圩里时并不真切,他听的第一遍的时候,没有任何反应,听到第二遍,才模模糊糊的听到江小三三个字,其实他主要听到的是‘小三’,不禁抬头看了往大队部的方向看了一眼。

  但他还是不能确认,直起身来听。

  他同小队的一个男孩突然说:“我刚刚是不是听到了江小三的名字?”他喊江小三:“阿三,是喊你的名字不?”

  江小三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的摇头:“不晓得呢。”

  他身旁的父亲一边插着秧一边催促他:“赶紧插秧吧,一会儿小队长看到要扣工分了。”说着江手中的一把秧苗插完,他随手拿了身边一个秧把,解着上面捆秧苗的蓼叶绳,对之前和江小三说话的人说:“这样的好事,怎么能轮到他哦,就他拿脑子笨的,他两个哥哥还差不多!”他将手里的蓼叶绳扔在水中,弯腰继续插秧,一边说:“村里叫三儿的多了。”

  他前面三个儿子,全都是只上了扫盲班,字都不会写,养鸡场养鹅场的要求都说了,要能写会算,考上工人这样的事,他是想都不敢想。

  要是他小儿子小女儿年龄大点就好了,就能也去考试了。

  江小三闻言面色有些黯然,继续低头低头插秧。

  “阿姊,阿姊!刚刚大喇叭喊的是不是你啊?”一个蹲在油菜花田里打小鸡草的五六岁的小姑娘,突然起身朝着在不远处插秧的十五六岁的女孩喊。

  她是要说亲的人了,按道理家里要给她捂一捂,捂得白一点好嫁人了,但此时是春天,才三月底,阳光并不炽烈,她头上戴着草帽,并不算晒,她这么大的姑娘,能昂的一天已经可以给家里挣七八个工分了,有那要强的,九个工分都能挣到。

  女孩起身认真听,好像是听到有‘荷花’的名字。

  可她也不确定,在当地,某某荷、某某莲、某某花,就和江小三的‘小二、小三,大丫、二丫’一样普遍的名字。

  只有在本村的孩童和老人们,听大队部的大喇叭听的最清楚,有个老太太在家里听到了自家孙女的名字,还不敢相信,等听了三遍都听出来录取的人名字叫许菊花后,兴奋的一拍大腿:“哎哟,我家红菊考上养鸡场的饲养员喽!我就说我家红菊鸡养的好,让她去考,果然考中了!”

  许菊花是老太太的老来女,在家里受宠的很,田地里的重活都不舍得让她干,就在家里做些洗衣做饭喂养鸡鸭的活,这样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活,在农村人眼里,那就是顶顶疼爱女孩的人家才能给的好活了。

  她一边往山脚下的油菜花田里跑,就一边站在村口上面朝着一望无际的明黄色菊花田大喊:“红菊哎~~~!红菊!!你考上养鸡场的饲养员了哎~~~!”

  她之所以这么确定是她家红菊的名字,就是因为她家红菊名字在村里是独一份,当初给她的老来女娶的这名字,就是对标了当时还任临河大队大队长的许金虎的大女儿许红菱的名字娶的,就希望以后老闺女长大了能和大队长家的许红菱一样有福气,能嫁到河对岸的工人家庭去。

  所以在村里一堆叫什么‘菊花、桂花、桃花’重,她给自家小闺女娶了个‘红菊’这个独一份的名字!

  瞧瞧名字里带红的人命有多好,红菱在五公山公社当干部,红荷在学校里当老师,许凤台家的赵红莲,嫁了个当干部的小队长不说,自己现在也在蒲河口农场当干事。

  连带着她家的红菊都有福气,成了正式工!

  这可是正式工!以后她老闺女不用累死累活的下田干活,也能拿十个工分!

  老太太原本就宠老闺女,这下更是骄傲的不行!

  “二丫,刚刚是不是喊到你名字了?”

  临河大队叫二丫的人很多,被喊道名字的人,她们自己都不确定,考上的人是否是她们,只能等下工后,去养鸡场和养鹅场的大门口去看告示牌,录取的人名字就贴在告示牌的黑板旁边,上面不光有她们的名字,还有年龄,家庭住址。

  即使名字年龄有重合的,家庭住址总不会也重合了。

  村里很多人都跑来养鸡场门口看告示,没有被录取的人大失所望。

  晁立伟看到自己的名字在第一位,还以为自己讨好许明月成功了,许书记终于看到他的功劳了,这才让他当了第一名,当上了两个厂的会计。

  实际上作为两年前从五公山公社转到临河大队的知青,他和留在临河大队二十多个知青一样,也都抱着课本学习了两年多,每次考试,他都以为自己能考上,可每次都差一些。

  本来他以为今年的考试,他十拿九稳,结果新来的魏兆丰、楚秀秀、阮芷兮都考上了,他这个老知青都没考上,他一度怀疑,是不是因为当初来临河大队就是他是带头的,被临河大队的人记恨上了,故意不给他过。

  他本来就心思多,心思不多当初也不会跟在王根生后头当马前卒,各个大队的批斗,也不会一看到机会,就立刻又抓住机会想当许明月的刀,还没让他干啥呢,他自己先冲上了。

  他这次是自己真真切切考的第一名,偏偏以为是他自己抱许明月大腿抱成功了,才让她弟弟给他通过当了养鸡场和养鹅场的会计,他始终相信能力强不如会站队强!有些人就是有特权的。

  要是没特权,怎么许书记的兄弟姊妹全都当上了干部,怎么许金虎的儿子女儿女婿全当上了干部?怎么江天旺的大儿子、小儿子一个当了大队书记,一个在公社里当干事?

  晁立伟对于自己是许明月特意提拔的这事深信不疑,心里更是明确了要抱紧许书记大腿的想法,要想许书记之所想,急书记之所急,要为许书记想在前头,干在前头!

  他在城里的时候,也是一个高中毕业的高中生,下乡三年的知青生活,已经让原本还能称得上是小白脸的他,彻底黑成了碳,夏季在田地里干农活,冬季在堤坝上挑堤坝,原本白净的他不光是黑,还瘦。

  他原本都打算好,要是明年他还考不上临河小学的老师,他就去勾引许红荷,入赘给许红荷,给许金虎当女婿,以后往临河小学校长的方向奋斗了。

  之所以前面两年一直没勾引许红荷,一是有临河小学的招考老师的饵在吊着他,让他还有希望;二是许红荷是许金虎的女儿,他有些怕许金虎的铁拳!

  不到万不得已,勾引许红荷都是最下策。

  现在终于考上养鸡场养鹅场的会计,当初他得罪过的许书记也终于原谅了他,他也不用出此下策了!

  嘿!

  当江小三、江荷花、许红菊、许二丫四个人确定了自己真的考上了之后,许红菊当场就跳了起来,江荷花则有些难以置信,她身边的五六岁大的小姑娘还一直拽着她的衣摆:“阿姊,阿姊,是不是你啊?是你考上了吗?”

  她难以想象,自己一个字都写不全的人,用图画代替不会写的字的人,居然也能考上正式工。

  江小三也站在告示前,唇角止不住的上扬,想控制,又忍不住上扬,他摸着上面自己的名字:江小三!

  他不由嘻嘻地笑出声来。

  许二丫则是高兴的捂着嘴巴哭了,她看看两边,像是要找人分享,又不知道找谁。

  真的是她,真的是她,读书真的有用!

第333章 读书真的有用!这一刻……

  读书真的有用!

  这一刻, 这六个字的含金量在四个少年男女脑海中具象化了。

  原来,读书真的有用,读书真的能找到工作!

  一直以来的户口限制问题, 让农村孩子无法进城进厂找工作,因为进厂是有户口要求的, 要非农业户口, 哪怕像许红荷这样读过高中, 像江家村的记工员一样,读过初中,依然无法在城里找工作, ‘读书无用’四个字,仿佛要刻在大河以南的人基因里!

  除了极少数干部家庭,依然坚持让家中个别男孩读书外, 整个大河以南都找不到几个识字的人!

  后来国家建立扫盲班,刚开始, 扫盲班的作用,就好似村里妇女们集中在一起纳鞋底、编草鞋、编竹篮的地方, 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每人抱一捆竹篾,坐在大队部门口的地上, 上面老师讲课, 下面人手如蝴蝶穿花般在青黄色竹篾间飞舞, 讲课的老师都是大队里的会计, 为人温和,课讲的都无奈。

  这种现象一直到许明月穿过来,先自己成为了记工员,再带着许凤台和许凤发成为了大队部的记工员, 情况才慢慢好转,到许明月成为了大队部主任,许凤台成为小队长,许凤莲嫁人后,也成为了水埠公社财务部会计后,扫盲班就再也不是摆设,所有的人,中午吃完饭没事,就去大队部,夏天就在大队部里面,江地主家的宅子极好,冬暖夏凉,穿堂风极大,堂屋也大,地面都是青石板铺就,又干净又凉爽,坐在上面,躺在上面听老师讲课。

  有年纪大的记忆力不行,听不懂老师讲课,就在青石板上一躺,或者靠着墙眯会儿午觉,这么多年下来,无法进学校读书的人,就在扫盲班扫盲,一眨眼时间,这样的习惯,他们已然坚持了有七八年。

  七八年下来,哪怕他们平时不写字,凭着印象,也让他们大致的把试卷做完。

  许二丫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回到家的时候还忐忑呢,没想到全家全都喜气洋洋,从来都是家里活干的最多,饭吃的最少的,今天她爹妈都难得的给了她笑脸,给她打了一碗浓稠的野菜粥,夸她道:“二丫不差,那么多人考试都没考中,二丫考上了!”

  许二丫正欣喜着自己终于被爹妈看到,就听她妈满脸喜色地对坐在她爹下手的青年男子说道:“明天你就替代二丫去上工,一天十个工分呢,以后就不用面朝黄土背朝天,在烈日下干活了,那夏天的大太阳,晒死个人!”

  炎炎夏日,‘晒死人’三个字不是形容词,而是实事。

  谁都知道双抢辛苦,中暑是很正常的事情,有些人中暑了及时休息,情况就缓解了,有些人中暑后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人就没了。

  许明月的外婆就跟着她的婆婆学了一手救治中暑、刮痧的本事,受到十里八乡的人尊重,实在是他们这个地方的医生太少了,大山里就更少了,许明月从小就听着妈妈和她说,谁谁谁中暑快不行了,去找外婆急救的事情。

  实事上,她外婆连个土郎中都算不上。

  许二丫前一秒还因为得到了母亲给她盛的一碗稠粥,在被夸奖了的高兴中,笑容还没来得及加深,下一秒就僵在了脸上,不敢置信的抬头看着满座的家人。

  家里人人都一副喜气洋洋理所当然的表情。

  二丫母亲见到许二丫脸上僵硬住的表情,一巴掌拍在了她的后背上,她刚吃进嘴里的一口野菜粥,就这么被她母亲给拍了出来,呛咳了起来。

  二丫母亲一边嫌她埋汰,一边骂她:“你那什么表情?你还不愿意咋地?你也不看看你多大了?再过两年就得给你说亲嫁人了,到时候工作你还能带得走不成?到时候不还得你哥哥来接手?还不如一开始就让你大哥去干呢,你大哥好了,以后你嫁人,不得给你撑腰?你婆家要是知道你大哥是养鸡场的正式工,不得高看你一眼?说不得还能嫁到河对面去呢!”

  哪怕如今临河大队‘富裕’了,嫁到河对面,依然是大河以南人的执念,只要说起嫁人,最大的向往就是嫁到河对岸的炭山。

  许二丫好不容易止住了呛咳,却低着头,把头埋进了碗中,一句话不敢说,不敢回嘴。

  她已经被打压的习惯了,习惯了处于家中食物链的最底层,习惯了被掠夺,心里甚至也顺着她母亲的话想着,是了,大哥要是有了工作,婆家会高看她呢,大哥当上了工人,以后就能替她们姐妹们做主,不会被婆家欺负了去。

  可泪水依然止不住的蓄满了眼眶,一颗一颗的落入碗中,她却不敢抬头,让家人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害怕让他们知道她不甘。

  不甘。

  是的,不甘。

  明明,考上的人是她,工作是她的啊!

  为什么……为什么……

  另一边,江荷花家中同样如此。

  江荷花是家中长女,她下面还有个小她两岁的弟弟,其它弟弟妹妹年纪都小,不符合养鸡场的招工要求,她弟弟十四岁了,个子比她都高了,去养鸡场工作却是没问题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2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5/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