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上厕所,还得去外面的公共厕所。
公共厕所也是有水冲厕所的,可还是脏的要命。
许明月正刷牙呢,就见到阿锦从厕所跑出来在外面干呕,一边呕一边吐槽:“妈妈,厕所也太脏太臭了!”
不同于许明月搬进来这么晚,公社里的其他干部们早就搬了进来,住了几个月了,厕所当然也早就和新建的时候不一样。
也是阿锦前世生活的环境太好了,来到这个世界后,许明月一直尽力给她创造好的环境,她至今还没习惯这个年代的厕所。
这时代家家户户住房都紧张,他们能有分配的新房子,哪里还愿意住原来单人间的小宿舍,都搬到了大宿舍里了。
现在的干部宿舍虽只有四十五平,但挤一挤,勉强也能住得下一家人了。
倒是吃早饭方便了,不远处就是公社的国营饭店,早餐有包子和米粥,不用自己辛苦做早饭。
吃过早饭阿锦又无聊了起来,和妹妹玩了没一会儿,就不想和妹妹玩了,去小姨家找小姨玩。
许凤莲出了月子后就开始工作,她是公社会计,工作也很忙,还要很细心,一见到阿锦,就跟见到救命稻草似的,把她儿子往阿锦怀里一放,交待了声:“阿锦你来的正好,帮我带一下你弟弟,我把账本算一下!”
阿锦来到水埠公社两天,就带了两天的娃,都不到星期一,周日的下午就赶忙回到了临河大队,和许小雨吐槽:“房间只有这么小,床只有这么点大,我一个翻身就从床上掉下来了,一个晚上掉下来好几次,头摔的到现在还疼呢!”
“爸妈他们也忙,忙的没时间带孩子,就让我带,我爸还好,走到哪儿都把妹妹带着,我小姨就直接把我小表弟塞给我,我衣服都被他尿湿了!”
小雨听到就捂着嘴巴偷偷的笑。
她也想跟着阿锦姐姐去公社里玩,阿锦不在临河大队的时间,她要回家跟奶奶、弟弟们一起睡。
她想去姑姑家睡,可妈妈怕她不安全,不让她一个人去睡。
可两个弟弟晚上睡觉和打架一样,总是将她挤到很角落里贴着墙睡,墙角就是马桶,一阵一阵的尿骚味直往她鼻子里钻。
她只敢和爸爸说,让爸爸晚上送她去姑姑家里睡。
晚上张医生和白杏姐姐也会住在姑姑家里,爸爸并不担心她的安全,见她不想和两个弟弟挤在一起,也愿意送她去,
可只有她一个人在荒山阿锦姐姐房间睡的时候,偌大的房间像是空了似的,从小到大在这里住习惯了的她,突然觉得房子好大好黑啊,外面的风声像鬼叫,好恐怖啊,一个人睡觉好害怕啊!
一直到阿锦回来,她才像是有了主心骨似的,连姑姑家的房子都跟着苏醒了似的,热闹了起来。
阿锦还想把许小雨也带到水埠公社的房子里,和小雨继续一起睡一起玩,可水埠公社的床只有一米,勉强只睡的下她一个。
五月底,出去了一个多月的叶冰澜他们终于回来了,同时带回来的,还有一大笔来自国外的订单。
他们在临河大队商讨的营销策略非常成功!
这次出去除了有叶冰澜作为总策划外,还有来自后世的楚秀秀在一旁出谋划策,不光布置了精美的展示台,还从叶冰澜的商超里找出巨大的背景布,布置出了非常漂亮展销台,在展销台上,不仅有叶冰澜向外宾们展示‘花式功夫茶’,还有现场炒茶展示、机器炒茶展示,旁边挂着一幅幅三十五成四十的大照片,多方位的展示了临河‘五公茶’从生产,到制作,到包装,整个过程中的卫生情况。
叶冰澜不愧是出身自资本家庭,深谙营销之套路。
在来到广交会之前,她就已经让临河大队的男女知青们,穿着简单、朴素,却干净的衣服,背着一个个精心编制的精美竹篓(实际他们日常用来采茶的竹篓都十分普通简陋),在春日的阳光下,给这群青年男女们拍他们的采茶照片,拍他们脸上淳朴的笑容,照片全方位展示少男少女们采摘茶叶时,脸上淳朴动人的表情,少男少女们在阳光下灿烂明媚的笑容,照片中还能看到茶叶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的露珠,刚刚采摘的茶叶被放入竹篓里时,新鲜嫩绿的颜色。
后面还有一系列的,类似央妈广告中的镜头,什么将装着绿色茶叶的竹篓,放在春水潺潺的溪边石头上,肤色黝黑的少女捧起水花洗脸,阳光、水珠、溪边绽放的映山红花,镜头中人肤色的质感和石头上的茶叶。
不论是运镜、色彩、环境,都唯美的跟画一样,与此时的灰暗、压抑、沉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实际上当然都是摆拍,都是特写。
知青们哪里会摘什么茶叶?又哪里有那么多漂亮的少年少女?
茶叶都是大山里的采茶女们采摘的,采茶女除了少数真的是年轻少女少妇外,大多数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妇人,早就被沉重且疲惫的生活折磨的苍老不堪,黝黑的皮肤上是深深的皱褶,哪里会如照片中表现出来的那么唯美,即使是晒黑的皮肤,在叶冰澜的镜头下,也呈现出惊人的质感和美感。
可外宾们就吃这一套啊!
不光是外宾们吃这一套,就连国营外贸公司,看到这样鲜亮的本土照片,都很难不喜欢。
实在是这个时代太沉闷了,没有人不喜欢如此富有朝气的有生命力的画面。
接着就是一系列的带着头帽、口罩和工作服炒茶的工人们,在有着雪白墙面的茶厂和包装厂,用机器包装的照片。
如此肉眼可见的‘卫生’,让‘五公茶’在所有茶叶中,一下子脱颖而出,吸引住了外宾们的脚步和目光。
临河大队的‘五公茶’,是这一届广交会上,唯一一个使用机器炒茶、真空包装、小包装的茶叶品种,本来临河大队的‘五公茶’展销台,在所有广交会场馆总,就是特立独行的存在,在周围都是搞一个桌子,写几个牌子,挂几块红布,就是展销台的情况下,临河大队的展销台,就像是在一群乞丐中间,突然钻出来一个身穿精致华服,还装扮的格外秀美有品位的绝世美女,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就全被临河大队的展销台给吸引了去,根本就看不到周围的‘乞丐’们了。
哪怕他们后面也想办法学习临河大队的展销台,去广市的各个市场上,去买去重新布置展销台,可一来时间太紧了,展销台上的东西哪里是那么好买的?很多东西都是叶冰澜和楚秀秀两人带队,在市场上跑了好几天,才淘来的那些富有韵味的古色古香桌子、椅子、博古架,还有叶冰澜练习花式功夫茶的茶杯茶器。
说到茶杯茶器,他们这次过去带的不光有茶叶订单,还有不少茶具订单,虽在茶叶中,算小头了,可再少的钱,也是以数万计,也是外汇,在庞大的外汇总数中当然不算什么,可这样一大笔订单,对于本地的陶瓷厂来说,那是好几年都没有的巨大订单!
‘五公茶’和临河大队出产的茶具,一下子就在这次的广交会上脱颖而出,成为今年销售最好、单价最高的绿茶,获得了除去‘海迪牌’传统老品牌外,最大的订单,光是为国家创造的订单外汇,就有三百多万漂亮币。
要知道,此时一年茶叶出口的总量,也才几千万到一亿漂亮币,而全国出口茶叶的总量有一千五百多万斤,这才是临河大队‘五公茶’第一年的订单销量,总茶叶产量在所有出口茶叶中的量是垫底的,价格却是卖的最高的!
临河大队的‘五公茶’,在这次的广交会上一炮而红!
从广交会回来后,过去在省国营茶厂那边,作为价格最低的散茶贩卖的‘五公茶’,突然就名声大振,成为了自‘海迪牌’茶叶后,成为出口价格最高的茶叶品牌。
事实上,这个时候的国际茶叶市场,国内绿茶的出口量,占总茶叶出口量的三分之二以上,而‘海迪牌’茶叶却是红茶,在出口市场上买的最好,销量最高,却也是所有茶叶中成本最高,出口价极低,红茶在国际上的市场需求大,却赚不到什么钱,长期依赖绿茶利润补贴。
如此依赖,出口价格高昂的‘五公茶’就在众多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了。
与之一起走红的,还有‘五公茶’的营销策略。
对于‘五公茶’的营销策略,有些人心底暗暗学习,有些人却是不屑一顾,觉得‘五公茶’走的不是正道,搞的是虚无主义,是大大的丢了国内茶叶的脸。
从事实上说,‘五公茶’的口感确实比不上此时国内的一些老的茶叶品牌,不论是炒茶手法,还是别的方面,‘五公茶’就像是一群草台班子搞出来的乡下土茶,偏偏这个在国内没有任何名气的草台班子,在展销会上,搞得比他们这些百年老茶,甚至千年名茶,还要‘正规’,有派头!
从花式秀功夫茶,到什么炒茶机科学炒茶,再到真空包装,甚至走上了目前国际上最为流行的小包装茶叶,这样独树一帜的宣传手段,把那些老牌茶叶品牌比的,他们才是乡下无名之茶,它‘五公茶’才是国际大品牌。
这谁能服气?
这就好像,他们在老老实实修炼功法的正派修仙门派中,突然冲出了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邪派魔修,这个邪派魔修把辛苦修仙多年的他们通通打败了。
还不能对这些邪派魔修喊打喊杀,哪怕觉得他们在搞虚无主义,他们赚的也是外国人的钱,是在给国家挣外汇,有功于国家。
这就难受了。
许明月听着回来的一群人一个个都眉飞色舞,叽叽喳喳都说个不停,也都笑着听他们说,还亲自给他们斟茶:“你们都辛苦了,你们都是我们水埠公社的有功之人,这一趟多亏了有你们!”
她也是毫不吝啬褒奖之词,肯定着他们的贡献和付出。
许明月的一番话,反倒是把临河大队本土的几个人夸的面容羞愧,抓着后脑勺,只会傻笑了。
实际上这一趟出门,大部分的事情,都是叶冰澜、楚秀秀和几个知青在做,临河大队的几个本地人要么负责保护她们的安全,要么就干些体力上的活,他们连普通话都说不清,更别说和那些外国人交流了。
第361章 他们不用说,许明月也……
他们不用说, 许明月也了解大致的情况,鼓励自然是要鼓励的,尤其是对许爱红、许金凤、江映荷三个年轻一辈, 对他们更是不吝赞美之词,听得三个小的笑脸红扑扑的, 激动的眼睛扑闪扑闪, 全都崇拜的看着许明月。
在他们看来, 这次广交会的茶叶展销,会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全都是许明月的功劳!
如果不是她力排众议, 要把茶山清理出来,成立茶厂,要带着家乡百姓种茶, 他们茶厂哪里能为国家创造出这么多的外汇,能够为茶厂带来如此高的效益?谁又能想到, 一个小小的茶厂,居然有如此高的效益?
有了这么多的外汇订单, 许明月在发展‘一河六站’和‘一山十站’计划上,终于有了更多的信心,说白了, 一切都离不开钱的支持。
许明月还特意留他们在水埠公社的干部食堂吃了一顿饭, 不是铺张浪费的那种, 都是水埠公社特产的竹子湖里的河鲜, 蒜溜鳝段、红烧泥鳅、红烧鱼、红烧肉炖鸡蛋。
自从临河大队开始种油菜籽后,整个水埠公社的饭食水平是直线提高,别的不说,就说是依着竹子河吃的河鲜, 哪样不得用油烧出来才好吃?
别算临河大队那么点山地,能种出多少菜籽油出来,市面上就是出现了大量的菜籽油和别的能吃的油,此时人的心思不算多,见黑市上能买到油,家里有余力能买的,都去买,也不管油是从哪里来的。
别看一顿饭不丰盛,可他们出去一个多月,吃的都是外地的饭食,吃不习惯是一方面,他们出去后还有些水土不服,也幸亏叶冰澜不知道从哪里买到了药,回来吃到家乡的饭菜,一大碗米饭,连着汤底都被吃了个干净:“还是我们老家的饭菜好吃,外面的饭菜都吃不惯!”
一直等他们都满脸兴奋的离开了水埠公社,回到临河大队,许明月才留下叶冰澜,听她说这次的省城和广市之行。
叶冰澜等那些人一走,就从他们这次从广市拉他们回来的大货车车厢里,拖出来一个纸箱给许明月。
许明月皱眉。
叶冰澜凑过来小声说:“没别的,还是尿布,我从广市带回来的。”
她不能送别的东西给许明月,又想和许明月打好关系,现在许书记家的二宝还小,也就只能送尿不湿不出错,她为了假装这些尿不湿真的是从港岛那边带回来的,真的是一路从广市拉到了省城,再从省城拉到了水埠公社。
十分的不容易。
许明月也是无语了,让她放下了尿不湿:“还是详细和我说说你们这趟去省城的情况吧。”
广市那边的事情,刚才那些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许明月大致上也听明白了,去广市之前的情况他们去没说,但这一行的关键,却在省城,而非广市。
“我们刚到省城,我就立刻按照您的吩咐,先去了省城公安局,找到了刘公安和其他几位公安都送了我们临河大队今年产的新茶,还有机械厂那边的邢主任和刘技工,想看看他们那边有没有什么门路,能认识省外贸公司的人。”
至于国营茶厂那边,他们去年就已经把茶叶送到国营茶厂那边进行统一采购销售了,这次他们去省城,主要还是想打通外贸公司那边的门路,毕竟他们想去广交会,并不是他们这个公社级别的茶厂自己就能去的,甚至连吴城那边都没有下级的代理单位,只能去省外贸公司那边,走通他们的关系,由他们带着去。
可这个年代,只是最下级单位中的一个售货员,眼睛都能长到天上去,还能在商场、供销社殴打顾客,可想而知,如今能进外贸公司的人,都是怎样的家庭地位,怎样的权利,又岂是他们这种小公社来的村姑们能够的着的。
也幸亏省机械厂的邢厂长也不是一般人,他还真认识省外贸公司的人,由他引荐,才让叶冰澜他们和省外贸公司搭上了关系。
可搭上了关系,和说服省外贸公司认可他们的茶叶,愿意带他们去广交会,依然还有不小的距离。
还是那句话,现在整个华国的茶叶出口,都是大包装,叶冰澜他们提供的小包装茶叶,太过注重茶叶的包装,而不是茶叶本身。
哪怕机械厂的邢厂长喝了叶冰澜他们带过去的精心准备的明前茶,明明临河大队的明前茶味道并不比茶厂统一收购上来的老牌名茶差,可没有名气就是最大的弱点。
没有名气,也就没有人买账,没有人花高价钱去喝他们的茶,那么他们的茶叶包装的再精致,茶叶再好喝,得不到市场的反馈也是没有用的。
比如说同样是绿茶,人们宁愿花高价去买龙井茶、黄山毛峰、洞庭碧螺春、信阳毛尖,也不会愿意花哪怕一半的价格,去买一个市面上没有听过的名不见经传的茶叶。
这是由市场决定的,由消费者决定的,并不由茶厂和外贸公司决定。
所以想要单凭口感和包装,想让外贸公司同意带他们去广交会……每年茶叶土产进出口公司收上来的茶叶种类就有超过了五十多种,其中涵盖了市面上比较常见的红茶、绿茶、黑茶、白茶、普洱茶、乌龙茶等等,而这些种类的茶叶,还是要分等级的,且等级十分森严,其中专门划出了适合出口的茶叶品类。
光是一个茶叶种类,就有诸多森严的等级划分了,那么多的出名的茶叶品种,他们尝都尝不过来,一年到头到他们手中的好茶名茶也不知道有多少,他们又哪里有闲情逸致去搭理你一个在出口品类中,本就不占优势的绿茶?
尤其是在市场上价格垫底,连送礼都拿不出手的茶叶?
哪怕今年临河大队的茶叶换了名字,换了包装,搞出什么‘五公茶’,那也逃不过你是出自临河茶厂。
他们不知道‘五公茶’,难道还不知道去年刚成立的小小临河茶厂吗?
听了叶冰澜的话,许明月才知道,原来她们刚开始的省城之行居然是这么的不顺利,她最开始还是把事情想的太过简单了,以为把茶厂办起来,把茶叶本身的产品做好,包装做好,就能按照包装销售计划将茶叶出口国外。
去年因为吴城革委会的阻拦,导致临河茶厂的成立时间都已经在六月份了,春季广交会早就结束了,而秋季广交会却不是以茶叶为主,而是以丝绸和瓷器为主。
错过了春季广交会的临河茶厂采摘的茶叶却也不能不上交到省级国营茶厂统一运营,不然就会全部砸在手里,得不到一点效益。
像他们这样没有名气的新茶,在拥有数量庞大的老牌茶叶的国营茶厂中,那就是垫底的茶叶渣子,而一旦作为价格最为低廉的散茶售卖,第二年再想把茶叶价格提高上来就难了。
所以叶冰澜她们带着临河大队自己茶厂生产的茶叶,进入省级国营茶厂,说想要参加广交会的时候,情况可想而知,这样市场上价格最为低廉的散茶,还想通过国营茶厂和外贸公司那边进入广交会,向国外出口茶叶,国营茶厂和外贸公司那边又岂会搭理他们,这不是开玩笑吗?
“那后面是怎么解决的?”许明月也是听的入神,听叶冰澜这样说,她觉得即使是她去省城处理这件事情,恐怕也不会比叶冰澜他们去做的更好了。
叶冰澜抿唇笑了一下说:“还是书记和许主任之前基础打的好。”
说起是怎么说服上面领导的,这个功劳还真不归叶冰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