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37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她想起荒山有鬼的传言。

  但她并不害怕,她从没有做过害地主家的事,这些年也一直在祭祀。

  她又看看江明月身后不远处那两米五高的院子高墙,高墙是土石结构,只是外表被抹上了黄泥巴,看着也只是普通院墙而已,院墙与荒山的树木有一定的距离,这是防止歹人通过爬树的方式跳进她院子里。

  江嫂子看着她,感慨地说:“你小时候我还见过你呢,都长得这么体面了。”

  体面,就是当地人夸人长得周正好看的意思。

  许明月目露疑惑。

  江嫂子笑着说:“你那时候年纪小,怕是不记得了,那时候我在地主家当丫鬟,你爹是轿夫,你大哥也在地主家的灶下帮工,那时候你爹还在呢!”

  许明月‘哦’了一声,直接问:“你有什么事吗?”

  江嫂子看着面容俊秀的许明月,是怎么都开不了口。

  许明月也不着急,想知道这人到底为什么来这里。

  江嫂子迟疑了半响,才期期艾艾地开口说:“我是江家村的,我男人是江家村的瓦匠,我有个小叔子,为人老实肯干,就是吧……个子矮了一些,一直没结成婚。”她两只手纠结的搅在一起:“这不是他听了你的事吗?想托我过来问问,愿不愿意跟他一起过日子。”她强调道:“他真不是什么坏人,也愿意把你闺女当亲闺女对待,我那小叔子除了个子矮了些,真没什么大毛病!”

  听到是这事,许明月才稍稍放下了些许的戒备,眼神也不像之前那么锐利了。

  她浅笑了下,对江嫂子说:“我就称呼你为江嫂子吧,江嫂子,你看到我在荒山是建这么大一个砖瓦房,也晓得我就没打算嫁人了。”

  江嫂子说:“你要愿意,他跟你来荒山生活也行!”

  许明月笑了笑:“我不愿意!”

  江嫂子也觉得有些为难人,她看了许明月的品貌后,打从心底就觉得她小叔子配不上她,刚刚的开口,已经用尽了她全部的勇气。

  她脸上露出些尴尬的表情,说:“那行,那我回去跟我小叔子说。”她说:“今天也当我没来过这里。”

  哪怕许明月和江老二没有见过面,若是传出江家村有男人对许明月有想法,这事依然会对许明月的名声产生影响。

  这世界本身就对女性有更多的要求和苛责,哪怕她连江老二是谁都不知道。

  许明月倒是因为她的话,对江嫂子感官好了些,冷淡地点了下头。

  江嫂子看着她,心中有些可惜的回转。

  江老二老早就在田埂上等着他嫂子了,见他嫂子回来,忙拎着装着黄鳝的竹篓子,想让嫂子帮他把黄鳝给荒山的女人送去。

  江嫂子没在田埂上跟江老二说话,而是走过了村口老井,在一大片尚未开花的六月雪藤蔓后面,对满脸期待的江老二摇头说:“没成,你别想了。”

  一股巨大的失望淹没了江老二,让他垂头丧气地捏着手里的竹篓子,垂头回到田地里,沉默地继续犁田。

  他本就是个十分自卑的人,让嫂子帮他说媒这事,就已经用尽了他全部的勇气。

  站在荒山边沿的许明月,自然将这一幕完全看在眼里,也终于知道了江嫂子说的‘个子有点矮’是有多矮。

  真的没比穿越前的小阿锦高多少。

  别说是个身体有缺的男的,就是一个正常男的,她都不会同意。

  体验过离婚快乐的人,就不会生出想要再进入婚姻的念头,尤其是这个年代的农村男人,三观不同,语言不通,真的没必要。

  她自己还带着秘密呢,连爷爷晚上住在她这,她都催爷爷回自己新房去,更别说一个陌生男人了。

  这事许明月谁都没说,只当没有发生过。

  偶尔江老二抓了泥鳅黄鳝,想给许明月送过去,可许明月永远一副看不见他,目无下尘,走路风风火火,不是往许家村大食堂跑,就是往堤坝上跑。

  抓了许久的黄鳝,愣是一次都没送出去过,连话都不曾和许明月说过一句。

  江嫂子也直言不讳地说:“你就死了这条心吧,你跟她根本不可能!”

  这事很快就过去了,反倒是许凤台的亲事,有了进展。

  和前世许凤台娶不到老婆,一直到两年后灾难越发严重,饿死了许多人的情况下,她奶奶带着幼弟走投无路,才来到江家村讨饭,被人说给了爷爷。

  今生爷爷因为考上了记工员,且他的记工员身份不像许明月,随时可能会被人顶替掉,加上他家的砖瓦房,嫁过来生了娃,不怕娃没地方住,让大队长的媳妇上了心。

  大队长媳妇虽然也要干活,但因为大队长的身份,她在村子里可谓是日子过的最舒心的妇人了,现在许家村大食堂就是她在管着的。

  身在农村的女人,除非像大队长的女儿,长得特别的漂亮,不然想脱离现在的环境,嫁到河对岸得工人家庭去,是非常困难的,即使是大队长的女儿,凭借她是大队长的女儿的身份,又长得漂亮,才嫁到河对岸。

  除了嫁到河对岸炭山的工人家庭,还有什么比嫁给大队干部更好的呢?

  许凤台家过去虽然穷,可现在不一样了,他的弟弟妹妹们都长大了,小莲翻过年就十六了,最多还能留两年,就要嫁出去了,而且这么大的姑娘,都已经是家里的壮劳力了,家里家外干活一把好手。

  小的那个也十三了,就算要给他娶亲,房子都是现成的,处的好嘛,将来就把小莲和老太太的房间给他当婚房,处的不好,可以把下面的老屋分给他。

  上面虽然有个老婆婆,老婆婆却是性格绵软的小脚女人,做不得事,当不了家,她侄女是嫁过来就能当家做主。

  至于许凤台年龄比她侄女大四五岁,大几岁才懂疼人呢!

  她先是将想法跟大队长说了,大队长沉吟了一下,说:“你问过你兄弟了没有?”

  “这不先知会你一声吗?”她凑近了跟许大队长说:“要是跟凤台成了亲家,我们两家关系也更亲近,今后红桦在大队部,也有个帮衬。”

  现在许家村四个小队长,只有许凤台、许明月和他们是三房的,剩下的三个小队长,都是别的房的,心思各异,都盯着他屁股下的大队长位置呢。

  许大队长也觉得这事能成,拉过被子说:“你先去问问你兄弟。”

  许家毕竟还是不一样的,有个被休离回来的大姑子,一般人不一定愿意嫁到这样复杂的家庭中。

  许大队长媳妇却觉得这不是问题。

  她并不是水埠公社的人,甚至和他们都不是一个县一个市的,她娘家虽离的不算远,实际上算是邻市的。

  他们这里恰好位于与邻市的交界处,所以和隔壁建设大队相隔不到五里路,却是完全不同的口音。

  但因为一直通婚,大家口音虽不同,相互之间也能听的懂。

  大队长媳妇跟许大队长通过气之后,就赶紧往娘家去了。

  她要说的,是她小兄弟的长女,性子温柔和善,和她长得有几分相像,她能生出许红菱那么漂亮的闺女,她侄女长得自然也不差。

  有她这个嫁给村长家的姑姑在前头,她弟弟就想把女儿嫁到邻市的城里去,可城里哪里是那么好嫁的?她长的再好看,别人一听是河对岸农村里的,就不太乐意了。

  这也导致她婚事稍微耽误了些,翻过年都二十了,还没对象。

  这个年龄在农村说大不算大,说小也不算小了。

  她当然不是嫁不出去,她长的好看,十六七岁时门槛都快被媒人踏破了。

  可她爹妈都不愿意她嫁的太差,即使不能嫁到城里,至少跟她姑姑一样,嫁个家庭殷实点的。

  可在农村,哪有什么殷实点的家庭?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大队长媳妇也是个精明的女人,知道许凤台现在是个香饽饽,怕夜长梦多,赶紧划了条小船,不到一个小时,就到了她娘家村子。

  她弟弟弟妹一听是村里的记工员,是大队的干部,家里又有砖瓦房,嫁过去不缺住的,就愿意了,不过还是问道:“既然条件这么好,咋二十四了还没找人(结婚)?”

  大队长媳妇又将许凤台家之前的情况说了一下:“他们一家都是老实人,他爹死的早,他娘是个性子软和的小脚女人,能担什么事?他十二岁就要养活几个弟弟妹妹,又没有个房子,家里那种情况,哪家愿意把姑娘推到这样的火坑里?”

  又说许明月被休离回家的事:“大兰子的情况你们放心,她虽然被休离回来,却不跟她哥哥一起住,自己在荒山建了个砖瓦房,围了个高院墙,等闲也没人去荒山找不自在,他一双弟妹现在也大了,不像小时候家里家外就靠他一个人,现在他弟弟妹妹都能挣工分干活了。”大队长媳妇看着红着脸坐在一边的大侄女,压低声音说:“你们可别眼皮子浅,看到小姑子小叔子,就想嫁出去分出去,都养这么大了,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傻子才急吼吼的嫁出去!”

  听的她弟弟两口子直点头,说:“是是是。”

  他们家就这当了大队长媳妇的姑奶奶最是精明,自是听的直点头。

  大队长媳妇怕大侄女不同意,说:“他人是没得说,老实肯干,个子也高,人长得也体面,老娘和小姑子小叔子也都是老实巴交不搅事的,你过去就能当家,要不是我真觉得是门好亲,我也不会火急火燎的就过来跟你们说,不少人在盯着呢!”她对她大侄女说:“你们要是觉得可以,我回去就跟他阿娘说,先见个面。”

  *

  大队长媳妇怕夜长梦多,回去后,就赶紧到许家,找老太太说了这事。

  老太太一听,是大队长媳妇的侄女,哪有什么不愿意的?

  之前她就操心大儿子二十四了还没结婚,成了老光棍,以后可怎么办!

  要知道,农村的男的,年龄越大娶媳妇就越不容易,渐渐就给人造成一种既定印象——娶不到媳妇的老光棍!

  那是农村食物链的最底层,谁都看不起的那种。

  现在有人愿意和他说亲,还是大队长媳妇的侄女,她是千万个同意。

  毕竟是大队长媳妇的侄女,她又怕彩礼过高,有些忐忑地说:“叫凤台过去,要带哪些礼节,你和我说。”

  这些年许凤台钻碳洞挣的钱,除了没开大食堂前,维持生活日常的开支,剩下的她全部一点一点的攒了下来,就为了给大儿子建房子。

  之前许凤台塞了一些给许明月,剩下的也够支付彩礼了。

  只是除了彩礼外,聘礼也是有讲究的,她也怕大队长媳妇那边的彩礼和聘礼过高,她支付不起。

  对于这一点,大队长媳妇倒是很实在,说:“两个孩子先见面,要是都看上了,再说别的!”她也知道许家情况,拉着老太太的手说:“老嫂子,你家情况我也清楚,要是讲究那些,我也不会把我亲侄女说给凤台了,你别太担心。”

  她低声说:“彩礼就不说了,按照市面的给就成,聘礼嘛,也照市面上的四个一就成。”

  她说的四个一,是指这个年代普遍的‘四个一工程’,一张床,一个脸盆,一个痰盂,一个热水壶。

  这‘四个一’看起来简单,其实也不容易。

  床和痰盂都好说,现在农村都用木质的,脸盆,讲究的人家,买搪瓷盆,不行用木盆也可以。

  最难得的,是后面的一个热水壶。

  买热水壶,它要票啊!

第38章 所以这‘四个一’里面的……

  所以这‘四个一’里面的‘一个热水壶’, 其实也有考较男方家实力的意思。

  因为纯农村家庭,是绝拿不出买到热水壶的工业票的,如果你真在聘礼中放上热水壶, 说明你家至少有工人的亲戚、朋友等人脉资源。

  如果再能拿出来一个搪瓷盆,那就会让整个女方家族都高看新郎一眼。

  搪瓷盆也是要搪瓷盆票的, 就连买个搪瓷杯, 都需要搪瓷杯票, 这些票证,非工人家庭是不可能拿的出来的。

  老太太一听还要热水壶,顿时面露难色。

  许明月那里有热水壶这事, 老太太并不知道,她只知道许凤台有个可以保温的杯子,日常被他当做宝贝一样, 藏在怀里,别人都动不得。

  有时候看他拿出那外表编织着竹编的保温杯, 喝一口里面的冰糖姜水,他脸上露出的满足的表情, 仿佛喝的不是水,而是琼浆玉液。

  见老太太面有难色,大队长媳妇体贴地说:“热水壶你们要是没票的话, 我帮你们去问问红菱, 看她那里有没有, 有的话匀一张给凤台。”

  这当然不是免费的。

  老太太自然是满脸感激, 等大队长媳妇回去后,她又回到她屋里,从她破旧的床头柜里翻出一个布包,一分两分的数起里面的钱, 不知道够不够再买个热水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7/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