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别看许家村内部也不是很团结,可他们一旦外部出现问题的时候,全都站在大队长后面一致对外。

  大队书记虽说是整个临河大队一把手,但实际上他并不能做许家村的主,一是两个村子争斗了这么多年的历史问题,许家村本就桀骜不驯,一直以来都压着江家村属于强势的一方,尤其是许家村还有个这么强势的大队长带头,他就更安排不动许家村了。

  最终外调支援的粮食,由江家村掏了大头,许家村各种野菜干、笋干、藕粉、红薯粉,等乱七八糟凑了一堆,外加一些粮食,交了上去。

  上面也不管交上来的粮食是什么,能吃就行。

  其实这个年代拼杀到高层的人,没有一个是傻子,许明月他们本省的大佬、和农工部大佬都是极其厉害的人物,在别的地方还处于一片混乱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认识到旱情带来的粮食危机,知道不能再像之前那样搞集体主义,不能再铺张浪费下去,很快就向下面下发了《关于迅速解决好农村粮食问题的紧急通知》,其中提出了两条,一条是抓口粮分配的低标准,另一条是大搞瓜菜和代食品。

  这两条,都是许家村大食堂早就在做的。

  通知一下来,原本铺张浪费的风气一下子止住,不止住也不行了,他们粮食本身就不够吃了,还要支援外面的县市,一时间,河里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藤、芡实藤、荷叶、未成长起来的莲藕,河滩上的河蚌、河贝也遭到了大量的采摘和清理。

  说到采摘荷叶,就又不得不提到临河大队了。

  因为有老村长的存在,许家村虽然吃荷叶粥,却是禁止大量的采摘荷叶,也禁止这个时节去挖莲藕的,因为荷叶关乎着莲藕的生长,少量的采摘没事,要是大量,甚至把荷叶给薅秃了的话,那是非常影响莲藕生长的。

  老村长其实不太懂什么荷叶得光合作用,他只知道一代一代传下来的道理,荷叶被摘完了,莲藕就不生长了,所以不能大量摘荷叶吃,不能这时候去挖莲藕吃。

  这种一代一代传下来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道理的道理,也由老村长传到了大队长这一代,在别的大队,别的村子,都在疯狂挖莲藕摘荷叶的时候,许家村的河滩不仅没有经过大肆的破坏,反而在临河大队的人有意识的保护下,将河水引入了快要干裂的河滩,给了今年的莲藕更多的生长空间。

  一直熬到七月中下寻,田里的稻谷终于成熟,临河大队进入双抢期,好不容易稻子才入粮仓,外面的报纸疯了一样,报导各地亩产千斤万斤的新闻,报纸照片上的农田里,全都是堆满稻穗粮食的景象。

  报纸上写的各地的粮食产量,基本上就没有低于千斤的。

  外面的世界一片欣欣向荣,全都是亩产千斤、万斤,搞得好像临河大队和外面的世界脱节了一样,他们已经奋力对抗旱灾,拼尽全力,才让今年的粮食没有太过减产,但亩产也就维持在三百斤左右,都没有上四百斤的,怎么外面动不动就是几千斤上万斤?

  看的老村长都怀疑,是不是外面的水稻种子和他们这里的种子不一样,还是外面的世界有什么特殊种植技巧?他问大队长,是不是他们的种植方式太老套过时了?

  就在老村长看着报纸怀疑人生的时候,上面居然真的下派了技术员来,要教授他们怎么种出亩产万斤的稻子。

第46章 新技术员

  对于上面说要派技术员下来指导种田, 许家村的人还是很期待的,毕竟这年代的报纸公信力很强,报纸上堆积如山的稻穗, 压在田地里,那视觉冲击力, 对靠田地吃饭的老百姓来说, 简直是莫大的吸引力。

  对此, 老村长也是非常期待技术员的到来,想让技术员将外面亩产万斤的种田技术也带到临河大队来,这样在灾年, 他们就不用饿肚子了。

  虽然临河大队才刚收割完了这一季的稻子,但刚收上来,就被上面的人给调走支援外面受灾面积更大的县市去了, 这在临河大队,乃至附近的大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他们辛苦了一年的粮食, 根本没剩下多少,也不够他们吃到来年双抢的。

  他们这个省, 因为老大特别倡导,除了种植水稻和冬小麦外,还要重抓种好蔬菜和其他早熟作物, 用以解决吃饭和补充口粮不足得问题, 现在下面几乎全都搞起了什么好种种什么, 只为多一点口粮, 不在灾年被饿死。

  临河大队因为引了竹子河的水进入大河沟,现在大队部整体是不缺水的,用水也不用像过去那样,纯靠人力挑, 而是独轮车推,这样不光是男人可以参与给田地浇水的行动,女人也可以,而参加这一项行动的女人,只要完成了和男人一样足额的任务,也可以和男人们一样,拿到满工分。

  与临河大队提前做好了预防不同,石涧大队因为在山里,距离下面的竹子河大约要走二三十分钟的路程,加上今年一直没下雨,河水的水位已经降到临河大队这边,那边只有很少的几个深水区还有水,他们要挑水的话,就要走四十多分钟的路,来回才能挑一担水回去,加上他们公社穷,没有独轮车,这样的活就更加辛苦。

  哪怕他们大队的人为了口粮,不得不咬着牙干,可任何时候,都有自私自利,完全不顾集体和已经到了眼前的灾难,在干活中偷懒,这也让石涧大队的灾情愈发的雪上加霜。

  很多人都是打着等亩产万斤的救济粮都想法。

  稍微好点的,是同样住在河边,拥有独轮车的建设大队,因为生活在河边,他们倒不需要像石涧大队那样,走四五十分钟的路才能挑到一担水,但他们同样面临很大问题,一个就是今年所得的粮食,被征调走了大半,导致整个建设大队和周边很多依水而生的生产大队的人,他们明明有水,也开始摆烂,干活不积极。

  反正他们辛苦种出来的粮食,也到不了他们嘴里,那还拼命种地做什么?大食堂有饭他们就吃,还能饿死他们不成?再不济,河圩里还有野生的莲藕呢!

  哪怕他们都大队长、大队书记鞭笞他们都无法改变他们这种躺平的心态,其实大队干部们自己又何尝不难受?

  不只是周边生产大队,就连一直积极抗灾,引水灌溉,圈河滩为良田的许大队长都有些泄气,产生了和周边大队的人一样的想法。

  他们辛辛苦苦劳累了一年,腰都挑坏了多少人,肩膀都要挑伤了,结果种出来的粮食被上面拉走了大半,剩的都不够他们自己吃,还有什么搞头?

  就算良田圈出来,种的粮食不还是被调走吗?

  这样的想法被老村长一顿破口大骂:“放你娘的屁!今年是特殊情况,才会把粮食调走,往年哪里调走过这么多粮食?只要熬过这一年,等那千亩良田都开发出来,种的粮食还不都是我们自己的?”他喷的许大队长满脸吐沫子:“这大队长你能干就干,不干给我滚,我换人干!”

  大队长人选自然不是他一个老村长说换就换的,只是他强硬了一辈子,在许家村一直都是一言堂,已经习惯了老思想,觉得二儿子干不好,他换个儿子干!

  大队长好不容易从自己的兄弟们中,抢到大队长的位置,怎么可能愿意换人?

  他拿手拍拍脸:“先安排人把秋季稻给补种了,不管能收成多少,能多点粮食是一点。”

  剩下的粮食不够吃,就吃河滩的莲藕,总要把这一年先撑过去。

  希望来年是个风调雨顺的丰年吧。

  *

  而另一边,经过上层一级一级的汇报,考察,上头也终于安排了水利相关的专家下来,重新安排各个大队的河堤任务。

  对于整个大计划中的,要将所有露在水上面的河滩,都圈为农田这事,有些不太现实,因为河堤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起来的事,甚至不是一年两年,而是要整整一代人,甚至两代人的努力。

  这一两年当中,不说河水上涨,只要有一次洪水,冲破河堤,整个计划就全部要破产。

  经过专家们反复考察确认过之后,他们设定出来的最行之有效,可能达成的方法,就是集中人力在浦河口位置露出水面的六千亩河滩,用河堤隔离出来。

  竹子河总共水面面积约2.6万亩,是她们市,乃至邻市,最大的天然淡水河,相传是因为河道像长长的竹子一样,通入吴城和邻市,乃至邻市下面的各县,由此得名。

  其中,蒲河口位置的那六千亩河滩,便是一望无际的平缓地带,基本看不到什么河滩的坡度,全是一片平坦河滩,要不是它比周边地势要矮上一米至两米多,看上去根本不像河滩,更像一块盆地。

  因为这块平缓的河滩面积实在太大了,加上是陈年河土,上面又长满了野生莲藕,虽然因为今年干旱,这片河滩表面已经晒到开裂,河水的不足,使得荷叶也被晒的蔫搭搭的,有些荷叶干脆就枯死,可它的价值一旦被开发出来,依然是一块人人想抢的肥肉,对于水埠公社现在的行政等级来说,是不可能拥有这么大一块可以种植的水田的,所以上面是打算把这一块河滩单独打造成一个农场。

  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开工,就是在和邻市争夺这块河滩的所有权的问题,现在这片河滩被确定划到吴城下面,这片河滩也终于有了名字,暂定为‘蒲河口农场’,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罪犯集中营,专门关押劳改犯的场所。

  在铺河口农场确定的当天,上面调派下来的技术员终于来到水埠公社了,让下面的人十分吃惊的是,这个技术员,居然是千里之外的京城调过来的。

  而且被指定调往水埠公社临河大队。

  人是公社书记亲自去接的。

  孙主任都没见到这人长什么样子,就被周书记直接送到了临河大队的江大队书记手里,让他代为照顾。

  原本大队书记只以为是个普通的技术员,但看到周书记这郑重其事的态度,也诧异起来,将新来的技术员,安排到了大队部的空房间里住下。

  大队长是第二天来到大队部,才知道上面调派过来的技术员,居然已经到了。

  对于大队书记一声不吭就把人接来安排在大队部,而他这个大队长居然一点风声都没收到,也没人来跟他说一声,很是不满,直接把新来的技术员,接到许家村大食堂去吃早饭。

  众人这才看到这个,传说是京城调过来的能够指导他们种出亩产万斤粮食的技术员。

  一看之下,大失所望!

  和许明月想象当中,技术员趾高气昂,下来后就是一通瞎指挥胡搞不同,新调派下来的技术员是个身高和许凤台差不多,非常瘦,满脸胡子,头发杂乱,还瘸了一条腿,看上去非常的落魄,就像是刚刚遭受了什么大难一样,整个人的精气神非常的差,比她刚来到这个时候见到的许凤台精神还要差的多。

  毕竟许凤台那时候只是饥饿、劳累,和长时间被大山一样看不到劲头的苦难压着的麻木。

  这个人就像是精神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的生无可恋。

  对于周围人打量的目光,他毫无动静,被许大队长拉到许家村大食堂,他也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不与人交流,眼睛也不与周围人对视,也不说话,给他端了粥来,他就闷不吭声的吃。

  看的许大队长直皱眉,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

  许大队长和他说话,他也没有反应,不回答。

  看的许大队长心头火气直冒!

  本来就因为新收上来的粮食被拉走大半,大队书记一声不吭就把技术员接来,不跟他说一声,满心的不爽,结果期待已久的技术员居然是个这么个德性,还是个瘸子,就更不爽了!

  许明月看着许大队长面沉如水的脸,小心地提醒他:“二叔,有没有一种可能,我们说话他听不懂?”

  许大队长是祖祖辈辈都生活中临河大队,说的话,那简直是土话中的土话,土到同为一个县市的吴城人,都不一定能听懂大队长说的话,更别说,这个技术员还是从京城下放到这里的。

  大概是碗里的粥终于吃完了,放下筷子的技术员,才终于看着许大队长开口说了一句:“没有亩产万斤的粮食,我没见过。”

  “啥玩意儿?”大队长似是没听明白技术员说的话,其实他是听懂了,只是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没有亩产万斤?”大队长不敢相信地叫道:“那报纸上都写了!照片上都拍着呢!那堆积如山的稻穗,我长了眼睛不会看呐?”

  之后不论他怎么说话,面前落魄的男人不知道是不是听不懂他的话,只看着他,不再开口。

  许大队长急道:“那没有亩产万斤,亩产千斤也行啊?”

  见技术员一直不说话,大队长也急了,在大食堂门口来回踱步,看到听到技术员来了的消息拄着拐杖走过来的老村长,才气哼哼的跟老村长吐槽道:“还是京城来的呢,人家压根儿就没见过什么亩产万斤的粮食!”

  仗着新来的技术员听不懂他说的话,他大嗓门是一点都没收音,气冲冲地说:“跟个哑巴一样,跟他说十句话,都回不了我一句话!还是个瘸子,能干啥活啊?指不定是被人挑剩下的给分到我们这来了!”

  大队长倒不是怀疑外面没有亩产万斤的粮食,只是生气分到他们这里来的技术员,根本不会种亩产万斤的粮食。

  他觉得都是因为他们这里太偏僻了,才没有分到好的技术员,看看他们这里分来的是个啥?一副死气沉沉活不长的样子,还是个瘸子!

  老村长对于这个从京城调过来的技术员,还是很看重的,往食堂里面走说:“那我们讲话他听不懂可怎么搞?便宜可不能让江家村占了!”

  隔壁江家村的大队书记,出去当了十多年兵,打了几年鬼子,好像会说一点北方话,那技术员不得先从江家村开始教高产粮食的种植方法,等轮到他们许家村,怕是种植夏红薯和其它作物的最佳时期都过去了,那不是亏大了!

  老村长是最见不得好处落不到他们许家村了。

  大队长也头疼,把他媳妇喊来,问会不会说北方话。

  大队长媳妇用比他口音还重的邻市话,大嗓门的回他:“我这也不是北方话啊,北边人能听懂我说滴话?”

  大队长着急:“听不听得懂的,试试才知道啊!不然他听不懂我们讲的话,那还咋沟通嘛?”

  大队长媳妇没办法,只能到食堂大堂,用浓重的邻市口音,问新技术员:“大兄弟,你贵姓啊?叫什么名儿?这是我当家的许金虎,是我们临河大队的大队长,你有啥不明白的,跟我当家的说。”

  就在一群人围着新来的技术员,因为语言问题,一筹莫展的时候。

  不知道什么时候走过来的小阿锦,蹲在新技术员的旁边,用小手指轻轻戳了戳他的腿,仰着小脸问他:“是不是很疼?”

  孟福生低头,就看到了一道清澈纯稚的目光。

  小阿锦很自来熟的说:“我有次滑滑板,摔倒就很痛,我妈妈说要戴护具,要听医生话,才能好的快!”

  像她这样学游泳的孩子,日常是要很注意,不能做危险的运动,对于别人来说,很小的皮外伤,都有可能影响到她们的日常训练。

  小阿锦对着他的腿‘呼呼’吹了两下,仰起头脸上扬开灿烂的笑容:“妈妈说,痛的时候呼呼两下,痛痛就飞走啦!”(⌒▽⌒)

第47章 【双更合一】 对于一个社……

  对于一个社恐来说, 小阿锦的自来熟和社牛属性,经常让许明月替小阿锦感到尴尬,想制止她和陌生人说话, 但她从来没有制止过,而是帮她在一旁辨别说话的人的好坏与善恶, 事后再引导她。

  对于不善与人交往的许明月来说, 她太明白小阿锦的‘自来熟’和社牛属性的难得, 她到哪儿都不缺朋友,身边永远一堆小伙伴,哪怕是刚刚认识的陌生人, 也能很快与她玩到一起。

  对于小阿锦吃着饭,突然跑到新来的陌生人身边,和人家说话, 她也没有制止,只是站在一旁安静的看着。

  小阿锦脸上露出与人共情的神色, 问他:“你也是不小心摔的吗?”见他一直不说话,小阿锦以为他是听不懂她说的话, 于是又用英语问了他一句。

  原本还没有什么反应的他,周身气质一下子变得冰冷和警惕,忙伸手去捂住了小阿锦的嘴巴。

  小阿锦诧异的睁大了眼睛, 有些诧异的看着这个突然捂住她嘴巴的大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