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她看着他身上单薄的秋衣,说:“我前段时间得了四张狼皮,原本计划给我阿娘和大哥各做件狼皮袄子,回头我看看还有没有剩的,有剩的我让我阿娘给你也做件狼皮坎肩吧,您也别拒绝,大队部没有火炕,我看您好像也没带啥保暖的衣服,未来我闺女的学习还靠着您呢,您就当我提前给您交学费了。”

  对阿锦好点就行。

  剩下的狼皮,她原本是留给许凤莲和许凤发做狼皮帽子的,但看着孟技术员那瘦削单薄的身子,她真怕阿锦的老师一不小心冻死在了这个寒冬里。

  她上哪儿再给小阿锦再找一位有学识的老师?可不得耽误阿锦吗?

  至于答应给许凤莲和许凤发的狼皮帽子?她柜子里已经累积了三十多条羽绒服的狐狸毛领了,这么多狐狸毛领加起来缝制在一起,都可以做一件狐狸毛袄子了。

  之前没给许凤莲和许凤发,就是狐狸毛领拿出来没有说头。

  他们这里兔子有、狼也有,就是狐狸她从小到大都没见过。

  到时候就说邻市买的了,多的没有,给他们做个帽子还是够的。

  孟技术员唇角微微动了一下,没有拒绝:“谢谢。”他现在确实很需要御寒的衣物。

  许明月又笑着说了声‘不客气’,接着问:“阿锦这段时间学习怎么样了?我自己在家里也有教她背一些古诗词和文言文,但我教不了她数理化。”

  想到自己曾经辅导作业时,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的模样,控制不住,是真的控制不住。

  大约是想到了小阿锦,孟技术员脸上的表情终于柔和了些,也笑了一下,声音沉缓地说:“阿锦很聪明,她已经学的很好了,只需要耐心一点。”

  许明月也笑着说:“是,我知道她很聪明,她就是性格太活泼了,坐不住,也是我惯的!”

  “这样很好。”他说。

  “是,我也这样想,人来到这世上一趟,就是一场体验的过程,开心和快乐最重要,学习也只是为了让她将来长大了有选择和掌控自己生活能力和余地,所以我对她要求一直很低,只要长大了能够养活自己,不作奸犯科就行,其它我就随她了。”她和他说这些,也是希望孟老师在教阿锦的过程当中,多以鼓励和夸奖为主,不要过于批评阿锦。

  希望孟老师能听懂她的潜台词。

  孟技术员却恍惚了一下。

  许明月见他突然不说话了,也没再说话,继续沉默的向前走。

  一个小时的水路,走回去路程却不少,少说也要走两个多小时,这样的路程,都足够她走到她外婆家了。

  她去过外婆家一次,她大舅已经出生了,她妈还没出生,她外公果然是五公山大队的小队长,三年饥//荒,外公依然带着他们一家活了下来。

  许明月问到外公家的时候,依然给外婆留下了一袋子大豆,约有五十多斤。

  她自己想着心事呢,就听身边的孟技术员突然开口:“你将阿锦教的很好。”

  没有妈妈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母亲会不开心的,许明月当然也立刻笑开,不自觉的就夸起自家孩子来:“她从小就是个天使宝宝,生下来不吵不闹,乖的很,性格也活泼开朗。”

  她忍不住又笑了下,对孟技术员说:“我生了个梦中情宝。”

  孟福生还是头一次听人这么夸自己孩子的,眼里也是溢出了些许的笑意。

  许明月说出了自己和他聊天的最终目的,笑着说:“阿锦很聪明,只是需要鼓励和引导,小孩子是需要夸奖的,越夸孩子就越好!”她对孟技术员说:“孟老师,如果阿锦学习上,有什么欠缺的地方,或是调皮的地方,您就跟我说,回家了我批评她。”

  她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过不好的老师,也遇到过好的老师,深知批评打压式教育和鼓励式教育,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她自己就是受批评式教育长大的,就不想自己小时候受过的不好的经历,再让自己的孩子也承受一回。

  虽然人来到这世上,就是一场体验,体验喜怒哀乐,感受春花秋月,看春夏秋冬不同的美景,但那些负面的不好的情绪,能够少一点还是少一点吧。

  后面许明月就没有再说阿锦了,而是给孟福生介绍起了他们遇到的每一个村子。

  下雪后,几乎家家户户都把门紧闭着,在家里猫冬,原本深秋季节漫山遍野砍草砍树的人,也都回到家中,不再出来。

  他们走的路,虽路过那些村子,却不经过村子中间,而是距离村子还有很远的路程。

  “这里是和平大队的吴家村,山脚下的村子是上吴,河边的村子是下吴。”上吴和下吴就跟江家村和小江家村一样,关系却极度的恶劣,经常因为抢水打架。

  上吴想要取竹子河的水,就得经过下吴。

  到了建设大队的汪家村古树时,许明月又给孟技术员介绍:“这个大树估计有几百上千年的树龄了吧。”

  真的很大,大约有四五人合抱粗,展开的树冠大约有五六十米方圆,此时上面被大雪覆盖着,宛如冰雕一般,上面系满了白色孝布。

  树干底部有个树洞,树洞里有一座石炉,石炉里面插满了烧完的红色香杆。

  周围全是坟。

  这要是胆子小的,走在这里都害怕。

  许明月小时候也害怕,长大了,不知道是胆子大了,还是身边有人,倒是没那么怕了。

  汪家村也在河边,地势非常低,一般遇到洪水,先淹没的就是吴家村、汪家村这样地势低的村子。

  同样是在河边,许家村的地势就非常高,像是突然高出来一大截。

  许明月走到许家村新筑起来的堤坝上时,突然回头看了一眼被大雪覆盖的竹子河。

  雪后的竹子河,静谧而纯净,河对岸的炭山没有了常年笼罩的雾蒙蒙的烟尘,坐落在河边,仿佛一座天然形成的水墨画。

  她招呼了慢慢走过来的孟技术员一声,“嗨,孟老师,你看竹子河。”

  孟老师停下脚步,转身回头。

  冰雪的映照下的竹子河,壮美又清冽。

第85章 许明月并没有在河堤上多……

  许明月并没有在河堤上多待, 只在高高的河堤上向远方看了眼雪河的风景,就又抓紧时间回家去了。

  进了屋子的一瞬间,她感觉自己活过来了。

  小阿锦在屋里听到动静, 忙跑了出来,“妈妈!”

  许明月忙伸脚让她离的远点, “我身上冷, 别把你冻感冒了, 快回房间去!”

  后厨的许凤莲听到动静,也来到堂屋,满脸笑容地喊:“阿姐, 你回来啦!”

  许明月在蒲河口的时候,就是许凤莲来荒山照顾小阿锦。

  自十一月份下了雨后,许凤莲就开始洗头, 用许明月给的洗发水。

  许明月的洗发水不是装在洗发水瓶子里的,而是倒在了竹筒里, 竹筒的盖子是同一节竹筒切下来打磨成的盖子,盖不严实, 但正着放在窗户上,也并不会漏出来。

  此时很多人家的水杯便是这竹筒做的。

  她知道许明月很介意她头上的虱子,也不进许明月的房间, 晚上睡觉也是在客房睡。

  客房里原本晾晒的很多干菜, 如今都被装入了各类坛子罐子里, 整齐的摆放在地窖。

  许明月将自己身上的雪水拍了下来, 接着就去厨房烤火。

  这也是她在这个年代很不习惯的一点,在现代时,她的房子全屋通铺了地暖,冬季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脱下厚重的外套, 换上轻便的居家服,可这里的冬天即使是在家,都得裹的严严实实的。

  许明月已经注意到,许凤莲的手又肿了起来。

  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之前他们这里一直不下雨,一直到十月末,天虽然逐渐冷了,外面一件薄外套也是够的,今年是下了雨后突然天气骤然变冷的,之前许明月在蒲河口,也就没有给他们留防止冻疮的木瓜膏。

  经过一个夏天,她这里已经多出了许多只木瓜膏,她找了几个十五毫升的分装瓶,将几只木瓜膏全都挤入分装瓶中,去拿给许凤莲:“这是我在邻市的百货商店买的蛤喇油,你和大哥、小弟、嫂子、阿娘一人一份。”

  许凤莲的手背正因生冻疮痒的直搓背呢,见到阿姐又给她买了蛤喇油,高兴的都快要跳起来!

  前两年是暖冬,又有阿姐给她的蛤喇油,她去年手背都没怎么冻了,只是稍稍红肿了一点,再没有像以前那样开裂、流血,只是今年天气突然冷了下来,之前没有水,她手冻的又干,手这才又冻了起来。

  生冻疮刚开始是不疼的,但是痒,还不能挠,越挠越肿。

  她拿出两双千层底的棉鞋出来说:“阿姐,这是阿娘和嫂子给你和阿锦做的棉鞋,之前天不冷,阿娘就没拿出来给你,现在天冷了,你和阿锦正好可以穿!”

  许明月接过来,果然和之前阿娘给她做的那双布鞋不一样。

  之前阿娘也给她做过布鞋,不过是单鞋,鞋底不是千层的底,鞋面也是一层薄布,很适合春秋季或者冬季在火桶里烤火的时候穿。

  这双鞋子的鞋底十分厚实,捏着很硬,鞋面里面也是塞了保暖的棉的。

  阿锦的那双虽也是黑色鞋面,上面还用彩线缝了两个虎头,童趣又可爱。

  她翻来覆去的看,高兴地说:“替我谢谢阿娘和嫂子,我和阿锦都十分喜欢。”

  千层底的鞋子难做,光是上山收集合适长度、宽度的蓼叶,整理和炮制蓼叶,都需要时间,其它的鞋底也要一层层的先做好,再将所有鞋底一层一层的缝合在一起,为了防止踩断了一根线,整个鞋底都崩盘不能穿,整个厚实的鞋底是被麻线给扎的密密实实。

  由于鞋底又厚又硬,普通针根本无法穿透,都是先用木锥先扎孔再行针,做起来又费力又麻烦。

  这两双千层底的棉鞋,是老太太和哺乳期的赵红莲花了很长时间做好的,毕竟到了秋季,两个人虽然不用做地里繁重的农活,却也到了一年一度的上山砍柴砍草的时节了。

  今年由于干死了许多树木,新的茅草又没有长出来,打回来的柴火全是枯枝枯树,许明月后院堆了好大一个柴火垛,都是赵红莲和老太太两人平时上山一点一点的捡的。

  许凤莲见她喜欢,忙催促她:“你快试试大小,阿锦的鞋子我给她试过了,有点大,不过没事,今年穿了明年还能穿!”

  新鞋子,许明月在蒲河口待了好几天,虽然是单独的屋子,自己车里也有洗漱用品,可她还是觉得好几天没换鞋,不能这样穿新鞋,说:“还没洗脚呢,等我洗了脚再试。”

  “那也行,那阿姐,我回去了啊,家里就只有嫂子和阿娘带着大丫在,我怕她们忙不过来。”许明月回来了,许凤莲也就不多待了,拿着许明月给她的蛤蜊油回去。

  又到了冬季农闲时节,各家各户都要趁着大雪不能出门干活的时候,洗藕粉的洗藕粉,做红薯粉的做红薯粉。

  今年红薯种的多,虽也收上去了一部分,可他们今年分下来的红薯依然不少,得趁着下雪不忙的时候做成粉丝,方便储存。

  新鲜的红薯储藏到明年开春就开始坏,或者发芽了,做成粉丝才能储存的更长久。

  许明月之前一直在忙,她家的红薯粉就全是许凤莲、老太太、赵红莲她们帮着一起洗的。

  许明月见许凤莲走出院子,才突然想起来,她之前看孟技术员衣着单薄,冻的瑟瑟发抖,答应给他做件狼皮坎肩的,忙追出来喊:“小莲,你等等,我拿些东西给你!”

  许凤莲才刚下了荒山的高地,闻言又忙回去。

  许明月回了房间,假装从她带回来的包里,拿出十几条狐狸毛领出来,给许凤莲:“之前不是答应剩下的狼皮给你和凤发做狼皮帽子吗?这次我去邻市的百货商场,看到他们有一些皮子的边角料在处理卖,我看不要票,就也买了些回来,这些你拿回去,看能不能给你和凤发都做个帽子,要是有多的,你看够不够给你和嫂子做的。”

  许凤莲手捧着十几条柔软漂亮暖和的狐狸毛领都高兴的傻了,兴奋的直跳:“阿姐阿姐,这真的给我吗?”

  她拿起一条毛领,毛领的一面是柔软暖和漂亮的皮毛,一面是早已缝好的细密的布面,还是红布面,针脚十分的细密。

  她不敢置信地说:“这……这居然是边角料?”

  之前打的狼皮和她手中的皮子相比,那简直就如钢针戳在了石头上,哪有这么漂亮这么软乎?

  她简直不敢相信,城里居然把这么漂亮的皮子当边角料?

  许明月说:“不然呢?我本来想这些碎皮子能不能拼成一个皮袄子穿在里面,回来的路上我看孟技术员没厚衣裳,冻的瑟瑟发抖,想着他是小阿锦的老师,就想把之前答应你们的剩下的狼皮给他看能不能做件坎肩,用这些狐狸毛的碎皮子给和凤发做帽子,这皮子虽然碎了些,大小做帽子倒是正好。”

  许凤莲很是心动,可想了想还是还给许明月说:“阿姐,这些皮子太珍贵了,你还是给阿锦做件袄子吧,我看这些皮子拼凑一下,够做件袄子了,要是不够,做个坎肩也行。”

  许明月进去,又拿了十几条毛领子出来:“呶,都在这了。”

  一共存了三十六条毛领子,之前一直不敢拿出来,这次因为先是大雨,后是大雪,在蒲河口滞留了好些天,说自己去了邻市,并不会引人怀疑。

  现在下雨了,开春后,河水水位就会涨回来,到时候行船方便,她又隔三差五的就去蒲河口,到时候很多东西拿出来,都有理由了。

  许凤莲没想到自家阿姐居然如此好运气,带回来这么多皮子的边角料,这些皮子虽说是边角料,可一条也不小了,足有她的手臂长,皮子鞣制的非常漂亮,她闻了闻,居然一点皮子的腥臭味都没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