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卷王的六零年代_分节阅读_第94节
小说作者:九紫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25-07-24 18:53:08

  可突然有一天,她的小女儿不见了,她在厨房闻见了肉香。

  她当时就疯了,以为厨房煮的是她的小女儿,被她婆家人一顿拳打脚踢:“你个疯女人,你干什么?那不是二丫!”

  王来娣当时脑子里满脑子都是:“不是二丫,不是二丫,不是二丫!”

  “那二丫呢?你把我的二丫弄哪儿去了?”她以为她自己用尽全身力气在嘶吼,可发出的声音小的可怜。

  她婆家人不说话了。

  王来娣被打的奄奄一息的倒在地上,她已经知道她的二丫哪里去了。

  她什么都没说,晚上的时候,她摸着黑,去后山上摘了许多蓖麻子回来,用舂米的石舂倒成了粉末,倒入了煮着肉的砂锅里。

  她整日里干活,对后山太熟了,熟到闭着眼睛都能摸到后山的哪里有什么。

  蓖麻子有毒是山里人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但她不知道蓖麻子加热后毒素会消失。

  她不知道为什么婆家人吃了会没事,又在水壶里放了磨碎的蓖麻子。

  第二天婆家一家人死光了,连她小儿子都没逃过,只剩她和大女儿。

  因为家里的肉,是没她和大女儿的份的,她和大女儿在家里不过是免费的劳动力和备用粮罢了。

  她和她的大女儿活了下来。

  她知道,她要想活着,只能逃离大山,去城里找她兄弟去。

  她婆家一家人的死,没有引起任何反应。

  本来山里人家住的就稀稀拉拉的,房屋与房屋间相距五十到一百米很正常,这时候家家户户都饿的手脚发软,饿死的人太多,山里人都麻木了。

  王来娣就这么带着她的大女儿,就着夜晚的道路,顺着山涧,一路出了大山。

  一路上她想过很多种可能,她和大女儿可能会被山里的豺狼吃掉,可能会被毒蛇咬死,可不知道是不是山涧里的水完全干涸了的缘故,她们踩着山涧里的鹅卵石,就这么沿着山涧往下走,一路上,她和大女儿摸着黑,完全看不见路,不知道摔了多少跤,竟让她们成功走出了大山,来到了石涧大队。

  她哭着在门外拍着娘家的大门,哭喊着:“爹哎!娘哎!救救我们娘俩哦,我们活不下去了,求你们救救我们娘俩!”

  被吵醒的王老头愣是不开门,站在窗户边骂了王来娣半宿,辱骂之肮脏恶毒,比仇人还要恶毒。

  还是周围的邻居被吵醒了,喊了王招娣来。

  王招娣一看二姐的模样,当时就忍不住了,姐妹俩抱头痛哭,把王来娣带回了自己家,给王来娣煮了一碗河蚌干吃,王来娣母女俩才活了过来。

  可王来娣母女俩不可能一直待在妹妹家,好在妹妹知道城里弟弟一家的地址,走投无路的王来娣,便带着大女儿,来到了吴城找王根生。

  王根生是完全认不出来王来娣了,他是万万没想到,他那被卖到大山里的二姐,居然还能活着走出来,求到他这里来。

  他生怕他二姐找来的事被老丈人和现在的妻子知道,影响他现在的生活,想赶二姐母女走,可王来娣已经走投无路,她知道她现在能依靠的只有王根生,又哪里愿意走?抱着王根生的大腿哭的撕心裂肺:“老子娘当初把我卖了也是为了给你买工作,现在你有了工作可不能忘了你二姐啊!你不晓得我这些年过的什么日子啊,你看看我身上,还有没有一块好肉?我生了七个孩子,就剩你大外甥女一个了,你要是不帮我们娘俩,我们就只能吊死在你厂门口了啊!”

  王来娣本是王家最老实的女儿,可十年磋磨,已经把她磋磨的没有了半分人样,骨瘦嶙峋,只剩下一个女儿的她,哪怕是为了女儿能够活着,她也豁出去了来威胁王根生。

  从小就带着弟弟长大的她非常明白,她弟弟最在乎的就是面子,是他的工作,是他自己。

  王根生原本就因为钱被许明月讹走了,身无分文,靠着老丈人和二婚的妻子,才又起来了,在老丈人家里是一点地位都没有。

  现在又来了他二姐母女,他老丈人一家要是知道他二姐母女来打秋风,就更看不起他了。

  现在他二姐明显就是赖上他了。

  可他也不得不暂时养着王来娣,可如果影响到他生活,他也是不愿意的,就拉着王来娣起来说:“二姐,你说的什么话?你是我姐,我还能不管你?刚好我媳妇儿给你生了个大侄儿,只是我媳妇骄纵,不能让你们就这么住到我家去,这样,我就跟她说,请了乡下的两个亲戚,过来照顾她和你大侄儿,你看怎么样?”

  王来娣已经走投无路,对她来说,只要是能带着大女儿活下去,她什么都愿意做,更别说只是来弟弟家当保姆。

  王根生见二姐答应下来,也放下了心。

  他生怕二姐在他厂里把事情闹大,闹的难看。

  他领着他二姐母女俩回家时,他媳妇看到他身后宛如乞丐的母女俩,果然眉头皱的死紧,以为是他乡下的亲戚来打秋风了。

  她虽被王根生哄的嫁给了王根生,却一次都没去过他乡下的家,除了他时不时送些河蚌干的小姐小姐夫,他家人她都没见过,乡下更是一次都没去过,她家人也只把王根生当个上门女婿。

  王根生却是好脾气的哄着她说,是心疼她带娃还要工作辛苦,忙不过来,特意找了乡下活不下去的亲戚,来给她当个帮工,帮她洗衣做饭带孩子,伺候她们娘俩。

  他媳妇这才有了点笑模样,接受了王来娣母女,但还是警告了她们在家里手脚干净点,不该动的东西别动。

  这些事情许明月本来是不知道的,可年三十了,因为干旱,停止了三年没给老祖宗们祭祀的人,全都回来给老祖宗们烧纸钱,扫墓。

  如今再没人说许明月和阿锦是什么河神娘娘,河神童女了,毕竟,如果真是河神娘娘,他们求了河神娘娘两年,也不至于一滴雨都没有下,随着许明月当上干部,干部级别越来越高,完全融入于临河大队,所有接触了许明月母女的人,都知道了,许明月母女只是人很聪明而已,或者说,许家一家子人都很聪明,包括许凤台、许凤莲、许凤发,因为这一大家子人,除了许凤台在江地主家上过两年私塾外,其余人全都靠自学和扫盲班,把字都认全了。

  这不是聪明是什么?

  同样回来扫墓的王根生,在三年都没想起来许明月和阿锦后,在村里突然就听说了,许明月成了大队部干部的事,他还不知道许明月成了二十五级干部,只当是普通的村干部,三年前对许明月的恐惧,经过这几年的时光,也淡下去。

  在王招娣提出让王根生把爹娘带到城里去享福,“爹娘年纪大了,也没个人照料,光靠我和二牛照顾也不行,我和爹娘到底不在一个村子,爹娘要是有什么事,我们都不知道。”

  她是想让嫂子来照顾爹娘的,上一个嫂子在的时候,伺候田地,照顾爹娘,一点都不要她们这些姑姐们费神,现在又有了新嫂子,凭什么不让新嫂子照顾?

  王根生还要靠着老丈人一家扶持呢,别的不说,光是偷偷倒卖纺织厂仓库的陈货这事,没他老丈人当靠山,他一个人就干不了,自然不愿意把王老头王老太接到城里去。

  他突然想到许明月母女俩,眼睛一转,便问:“大丫现在怎么样了?”

  他其实想问的是,大丫还活着吗?

  王招娣早把许明月的事情打听清楚,说:“她现在跟着那破鞋活的好的很,那破鞋也不晓得攀上了哪个,现在当了什么妇女主任,好着呢!”

  一想到许明月离婚后,伺候爹娘,伺候家里田地的事落到她头上,王招娣对许明月就一肚子气,自然对她满腹怨恨。

  王根生问:“大丫翻过年也有八岁(虚岁)了吧?大丫到底是我们王家的人,总是在许家像什么话?等祭祀完,我们到许家村看看去,最好是能把大丫带回来,她这么大的姑娘了,刚好可以留在家里照顾爹娘!”

第104章 王根生是王老头和王老……

  王根生是王老头和王老太年过四十才老来得子的宝贝命根子, 上面又有三个姐姐把他当小皇帝宠着,所以哪怕他只是出身农村,家中精穷, 他依然有着天然的世界都围着他转的优越感。

  尤其他现在还是城里的正式工,除了他们村的大队主任, 他是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 发号施令惯了, 他觉得他让‘大丫’回来照顾爷奶,她就得回来,完全不曾考虑‘大丫’的想法。

  在他看来, 许明月当初要把大丫带走,带走就带走呗,现在养的大了点, 能干活了,刚好可以抢回来干活, 养她爷奶,过几年再大一点, 就可以像他二姐王来娣一样,拿去换彩礼了。

  大河以南的风俗是年三十一大早去祭祖,三年没上坟, 大山上热闹无比, 因为漫山雪白的缘故, 大家也不担心火灾了, 像是要把这三年没给祖宗烧的纸钱补齐了似的,家家户户都给祖宗们烧了很多纸钱,买不起黄纸折元宝的,就用价格最低廉的黄草纸, 剪成铜钱形状,洒在坟头上。

  祭完祖,从山上下来,已经半晌午,现在王家人全都到齐,王根生就喊了他三个姐姐,两个姐夫,还有他爹娘,浩浩荡荡的去许家村抢人。

  王根生知道许家村人野蛮,怕许家村人打他们,就对他年迈的爹娘说:“到时候他们要是敢动手,你们就往地上一躺!”

  王老头都快七十岁了,王老太也六十了,她一生怀了十个孩子,七个活下来的,三个在肚子里就夭折的,过多的生产让她的身体很不好,只是没到卧床不起的地步罢了,头发稀疏,看着比王老头还要老迈。

  反倒是王老头,别看年近七十,身体却比王老太健朗的多。

  王老头别看年纪一大把了,在家里作威作福惯了,凶的很,说:“他们敢打我试试,我不把他家都讹倒了!”

  王老太看着软弱可怜,却说:“她要是不把大丫还给我们,我就在她家门楼上吊死,反正我也这么大年纪了,也没几年好活了!”

  她年纪是真的大了,这三年虽有儿子女儿补贴,可她依然瘦脱了相,眼睛凹陷,身上脸上没有一点肉,看着就像顶着一副人皮的骷髅架子,头大,身子小。

  许家村的很多人还在山上祭祖没下来,此时村子里人少。

  王根生正是知道这一点,才特意掐着这个点来许家村抢人的。

  三年前他们就已经知道许明月母女的住处了,是在距离许家村有些路的荒山,只要他们动作快,抢了大丫就跑,许家村的人根本追不上他们,等他们抢了大丫,往山里一藏,那么大一座山,许明月就是想找都找不到了。

  等过段时间,他们再把大丫接出来,照顾她爷奶,许明月只有一个成年的兄长,她要真敢来王家村,也抢不走大丫,因为大丫本身就是王家的种,放哪儿都是他们有理。

  作为孙女照顾爷奶还不应该了?

  这也是他们这么理直气壮的原因。

  三年时间,他们这里的堤坝已经修通了,等到了临河大队的堤坝上,王根生他们也看到了临河大队用堤坝围起来的大片被大雪覆盖的良田。

  谢二牛更是羡慕不已,犹豫地说:“我们这样去会不会不太好?”

  气的王招娣狠狠瞪了他一眼,“你到底是我们家人,还是许家人?”她一把掐住了谢二牛的胳膊:“好你个谢二牛,你不会看上许凤兰那个贱人了吧?好啊你,我就晓得那贱人在家时待不住的发烧,勾引你!”

  王招娣看谢二牛看的极紧,又素来会胡搅蛮缠,每次她一来这招,他都怕了她,什么都答应她:“你说哪儿去了?我都好几年没见过小舅母了,我是怕我们就这么去找大丫,会吓着她,你们有什么想法,好好跟小舅母说不就行了吗?”

  气的王招娣又狠狠拧了谢二牛一下:“她算哪门子小舅母?她早被我兄弟休回家了,我弟媳现在可是城里的工人!”

  谢二牛疼的直吸气:“你轻点,你轻点,你好好说话不行吗?我才说两句,你又动手。”

  王招娣‘哼’了一声:“谁叫你分不清里外?”

  谢二牛不吭声。

  其实他心里一直把许凤兰当做‘小舅母’,城里那个他和王招娣去送过几次河蚌干和藕粉,连一口水都没请他们喝,门都没让他们近,眼睛长在头顶上,他也没见过几回。

  不像许凤兰,和他家只隔了一个山涧,性子又极是温和的,对他一直很客气。

  他们很快就到了临河大队。

  他们只站在河堤上,就能看到山上许许多多的身影还在祭祖没下来,但村子里也炊烟袅袅,是村里妇人和不用去祭祖的女儿们,在家准备年夜饭。

  这时候的年夜饭也没啥好准备的,主要就是磨些豆子,做点豆腐、豆干,或是用平时舍不得吃的麦面,做一些手擀面。

  在山上祭祖的男人们,还会到竹林里,看能不能挖一些竹笋回来。

  除了这些外,就是让他们馋了一整年,平日里女人都没得吃,只有在过年时,才能吃上薄薄一片的猪肉片了。

  饶是就这么点吃的,也让村里妇人们忙活的眼中全是希望。

  下雨下雪了,灾年总算过去了,总算不用再饿肚子了。

  王根生这些人的到来,在大队部门口,一直看着荒山方向的孟福生是第一个发现的。

  今天是年三十,许明月便没带着阿锦来大队部上课了,孟福生已经习惯了她们母女每天晌午就过来给他送饭,习惯了每天晌午给阿锦上两节课,也习惯了每日看到她,看到她总时不时偷瞄,实际上光明正大欣赏他外貌的样子。

  让他觉得他的生活,他的世界也跟着鲜活缤纷起来了。

  他和往常一样早起,坐在大队部的门口等候。

  王根生他们这些人来的时候,就是经过大队部的。

  他看到这些陌生人往江家村通往江家村村口老井方向的木桥上走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一般人如果去江家村,都是从大队部门口的木桥上走,进入江家村,而不是走通往江家村村口老井方向的木桥,会走这个木桥的人,基本上目的地只有一个——荒山。

  他立刻起身把大队部大门关上,顺手套了门锁,就往江家村大队书记家去。

  现在江家村大队书记家的小儿子和许明月的妹妹定了亲,要是荒山有什么事,最好的办法就是通知大队书记家,叫大队书记家带人去帮许明月。

  他看着那群人有七八个人,他虽不认识那些人,可只转念一想,就能大致明白那些人是什么人。

  毕竟许明月带着孩子被休离回来,是人尽皆知的事情,那些人一看就来者不善。

  平时在人前总是拄着拐杖慢慢走的人,此时却走的飞快,没一会儿就到了大队书记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5页  当前第9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2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卷王的六零年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