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点女兵们喜欢吃的干果糖果,男兵们喜欢肉脯火腿肠。作为排长,周晚风算是对自己手下兵的最好的了。
这话可是一排的兵和二排的兵对比出来的。
当然周晚风的这种好,一般人做不到,一个月一半津贴都贴补进去了。
反正,一排长张国安和二排长高波只能看着。
给自己兵买点零嘴,也能买。但是回回出来回回买做不到。基层干部,排头兵也就比上等兵高一点。
当然也不单论这一点,周排长护自己的兵,护得的厉害,因此还写了一份检查报告,挨了批评。
三排一班的一个兵,值班清理枪械库,擦拭的时候,把部件全都拆开了清理,完事再给一一装回去。
等回到寝室一摸口袋发现口袋里有个零部件,没装回去。
这下急了。
也不知道是哪个上面丢的。
这兵六神无主的找到班长丁延东,丁延东只能找到周晚风这。
按理来说,周晚风应该汇报给连长知晓。
但周排长没上报,还和一排长换了班。
带着几个手熟的老兵到枪械库,一把把拆开查看,直到找到那把缺了零部件的重新装回去。
但这事没瞒住,连务会上周晚风被狠狠训了,写了检讨,写了保证书。私下却没说那个惹事的兵一句话。
就冲这,一排的兵和二排的兵老羡慕了。
人家三排长能顶事。
实则指导员私下对周晚风也说过,对兵好是应该的,但是也不能过。因为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每年临近年关,也是老兵退伍,新兵下连队的日子。
老兵们退伍是上头敲定的,就连连长都不知道,还有就是挑选士官的工作也开始了。
这就好比小学生到了期末考试,成绩中等根本不关心这些事,成绩好的想要红花,想要三好学生奖状,成绩差的担心会被留级。
周晚风算是第一年经历老兵退伍,上一年她自己都是刚下连的新兵什么都不懂,很多事没注意就已经过去了。
基本上老兵退伍和挑选士官都是一同进行的,退伍的兵基本就是二年兵,五年兵,和八年兵。
周晚风看过名单有很多三排熟悉的人都在名单上。
吴文峰开连务会的时候说,要服从组织安排,做好走和留的准备。
这些天老兵们人心惶惶,经常说些感慨的话语,也会开玩笑的说自己退伍之后干些什么营生。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切行动听指挥。”
老兵退伍期间会有首长机关干事过来巡查,主要是见见老兵,纾解他们的心理情绪,夸赞他们为部队做的贡献,以及听取这些马上退役的老兵们的心声。说说连队存在不足和缺点,以后改进。
牛志海就在这期退伍名单里,他找到周晚风,神色有些腼腆递过来一张纸条。
“排长,这是我家地址和联系电话,我退伍大概还会做个厨子。”说完挠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到,“你要是放假或者出公差,路过那,那什么我做好吃的给你。”
“行啊,可是旁人的开店我可不去,你退伍有补助金,再找你父母亲戚借点钱,自己找个人流还不错地方开个小门面。牛志海你手艺很好,你自己可以单干,不用先到哪个大店里熟悉。”周晚风接过纸条,打开看了一眼,写的十分规整,她相信这张纸一定是他用心写过很多次,留下的最满意的一张,也是鼓足很大勇气,才递到她手上的。
“我自己能开店?”牛志海早就知道自己要退伍,也早早就和家里联系了。家里说已经帮他找好了大酒店,退伍之后就能过去上班,还说退伍军人优先录用什么的。
周晚风点点头,“我说能就能,你记住,你的退伍补助金只能用来开店,其他谁来张口借你都说开店用还不够,没办法借。你手艺很好,开个小店慢慢过渡,一定会有越来越多回头客。”
牛志海愣怔之间才恍然想起军演的时候,他似乎说起过家里的事,没想到排长竟然还记得,甚至还帮他规划过未来。
还没退伍,家里已经想让他把补助金拿出来帮家里翻盖房子。
“我听排长的。”牛志海原本对退伍之后生活充满迷茫,可是见过周排长之后,他忽然浑身充满了干劲,他要租赁一个小门面,一个人可以从先卖熟食开始。
周排长夸他手艺好。
周晚风把纸条重新叠好,装进口袋里,笑着叮嘱一声,“真要走,记得走前多腌制一点菜出来,连里很多兵都喜欢你这一口的。”
牛志海傻笑两声,“我都交给黄小天了,方子步骤我都写下来交给他了,他也试过做出来的味道一样。”
连队里老规矩,司务长把老兵聚在一起会餐,大家心知肚明,真退伍了以后天南海北各自一方,相见一面不容易。从他们刚入伍那会聊,聊部队里这些年的事,哪一年哪个兵呼噜声大的一排寝室的兵都出来找人,挨门的敲。
连队这些日子都没排老兵的岗,知道他们这些日子心里煎熬,当兵的时候天天想退伍,想家。可真要离开部队的时候满心,满眼都舍不得。
退伍日子到了,老兵们举起右手对着军旗行最后的告别礼,然后摘下帽徽,领花,肩章。平时闭着眼都能把枪拆了,又装回去的人,这会手指头却不太灵活。
从告别仪式上回来,连队门口贴着大红纸,上面用毛笔写着光荣退伍几个大字,下面则是具体名单。
谁说离别都是凄凉的,军队就不,昂首挺胸戴着大红花,有鞭炮声,锣鼓声,老兵带上行李集中被送去,火车站,汽车站。
老兵是一批一批走的,连队里变得安静了,寝室空旷冷清不少。
直到退伍老兵走完,门口还没变色的大红纸就被揭掉,部队不会给你时间感伤离别。上级安排周晚风去带新兵。
如今的新兵并不好带。
周晚风不得不去找一排长和二排长取取经。
“现在新兵可不是以前的兵了。以前都是初中水平,顶多有个高中毕业的,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很多都是大专,大学生兵,文化学历高,他们刚来就顶烦那规矩说事的。你得以理服人,以诚服人,还得以才服人,总之,一句话,你得各方面压得住他们。”
“当然带新兵也有一点好处,新兵刚来谁带他,他和谁亲,哪怕后来分到其他排长那,他见面还是笑眯眯喊你。”
“训练上你体贴入围,不能太严苛,也不能太软和,软硬兼施。你得引导他们怎么成为一个合格的兵,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
周晚风年前带新兵下连,人肉眼可见的更加沉稳内敛了,新兵们见到她见几次敬几次礼,不光是她,就连连队干部,不认识老兵也都敬礼。
连长和指导员都夸赞,这一茬新兵带的好。
这是周晚风的在部队过得第二个年,也算是有过经验了,走流程一样的制造热闹应景气氛,明知道这些撑不到年初三就得被摘掉。
但是还得照做。
红灯笼上年挂过的,从储藏库找出来,防霉防潮的塑料袋装的,颜色都没变。
司务长笑着指着挂上的灯笼说,“当初卖灯笼的老板说这一对灯笼能用好几年,我还不信呢。”
周晚风当初刚下连还被照顾的对象,如今开排长会议,她需要特别去照顾新兵情绪。
部队最忌讳过年新花样,一如上一年,大年二十九布置应景气氛,彩旗灯笼,红纸对联贴上。
各排各班特色展示。
年三十中午会餐,各连队会餐时间错开,方便旅,团部首长来。
迎新春晚会下午三四点开始,会议室临时征用桌子靠边靠,摆满零食瓜子花生,中间舞台表演,各班临时凑出来的节目也能把人逗笑。晚上七点半看新闻联播,然后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
晚上干部值班,
一个安稳的大年三十过去,迎来崭新的新一年。
可新年第一天都没过,就被一声炮轰声中把所有年味给冲散了。
南部战区一直不安稳,各种势力蠢蠢欲动。尤其是边南边境,多国接壤,无天险阻碍,冲突一直接连不断。
事发发生在边南,X8集团军责不旁贷,立即召开高级军官会议。
封闭严密的会议室里,气氛异常压抑,“根据上级指示,这是一件有预谋的,有计划的针对我国的阴谋,近年来随着我国在国际影响力不断上升,严重影响到其他国家利益,所以不断挑起国际纷争,我国三艘货轮在公河冒然被扣押只是一个幌子……”
本来预计大年初二的时候到达靖巴港口卸货的三艘货轮,有一船装载X2无后坐坐力炮和其他轻武器设备。
这事情一经爆出,立马在国际上恶意放大,被扣上非法转运武器公然支持恐怖活动,实施战争犯罪和危害人类罪名。
西方一些国家有意抹黑和污蔑,媒体和主流报纸渲染,甚至无视提交的武器交易记录,公然在对外宣告鼓吹制裁,财产冻结和国际孤立等等措施。
晚上七点半的新闻联播,看的特战三连人人破口大骂。
一向不太说脏话的一排长张国安,直接骂道:“妈了个巴子,听他们个鸟语,就是想把屎盆子往咱身上泼,搜出一船武器就代表我们支持恐+怖+袭+击?什么逻辑啊,这他妈谁放上去都没查清楚就成我们的了。”
“妈的无视交涉,什么都不许我们做,这就给我们定罪了?什么玩意啊。”
所有人都被气着了,因为西方的霸权主义。
空口白牙就给你定罪,结果一群乌合之众都跟着啊啊啊,是是是,对对对。
“王八犊子。”
“咱对外怎么说的来着,我刚才太气了没听清楚?”
“说什么会努力配合调查,同时也会努力维护自己权益,还有这个事件有诸多漏洞需要调查考证,嗯…还说遵守国际武器法,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恐怖活动,遵守人道主义……”
“我给你讲这个事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靖巴境内乱的很,一直都有非政府武装势力盘踞在边境这边,几次交火他们的武器可不是几十年代前的土枪土炮。很明显,这次就是这群人联合设了个局,故意在国际上抹黑我们,想彻底孤立,甚至打压。”
“那这个局要怎么破?”
“如果真是栽赃陷害,这个局就不能破。”周晚风一语道破,瞬间惹来其他人的视线,纷纷看过来,“为什么?”
“急着看我们自证清白的是背后设局的人,而我们对外发出声音重点是要人要船,要保证我们的船员安全。而且,我觉得大国博弈不在这上面争论这一点上,这一船的武器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尖,下头水深的呢。”
周晚风只知道边南要不安稳了。
虽然说的不清不楚,但是大家伙就看明白一个问题,就是欺负人。
而自己就是被欺负的那一方,那心里能顺气,睡觉前都得骂上两句。
但第二天的新闻联播上却越发让人气愤不已。
西方众多国家纷纷站起来发表立场并指责,说什么侵犯别国主权,为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应该禁止武器交易,以及实施监控和制裁。
而靖巴在对外发表坚决抵制这种行为,并发表公开声明,支持非政府武装势力,是干预他国内政的表现等等。
国际形势一边倒的情况下,我国的外交部发言人依然沉稳有力回应各种外界声音。
但只通过新闻联播并不能清晰了解事情严重性。
而且这样事情一般不会这么轻易解决,相互博弈拉扯会消耗很久,直到双方筹码都亮出来为止。
第127章 停止休假归队
在那之前,周晚风大年初二上交的休假申请,她坐火车回了东山省银川市,找宾馆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一早又坐上县镇公交车去了徐村。
东山要比边南冷的多,周晚风穿的并不厚实,沿着记忆里路一直走到村西倒数第二家。
因为东山这边规矩,大年初二走亲戚,村里到处鞭炮声,很热闹。大多数人都站在门口嗑着瓜子聊天,看到东边过来一个细条条人,走路直杠杠的,都在猜这谁家亲戚。
只看到人从门口走过去,站到老周家门口还愣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