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_分节阅读_第167节
小说作者:嬴天尘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7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5:56:41

  言罢便深深一拜。

  “——还请国师教我!”

  如果说他只关心天下苍生,对成仙得道之事一点都不感兴趣,那肯定是骗人的。

  可要说他找上越殊全然是为修行之事也不准确。毕竟他还记得当初听到东虏归附时的欢喜与忧虑,只有彻底将广安侯这位筑基期修士拉拢到一条船上,郁漳才能放心。

  越殊听出了他说的是实话。

  看来这位国君够坦诚也够聪明。

  越殊对肉食者并无好感,不过这一世他既然没有推翻太平世道重塑人间的想法,坐在皇位上的是个值得期待的聪明人自然是最好的。这就让他的一些设想有了可能。

  否则,若是御座上的家伙又蠢又坏,越殊少不得在前往沧海界之前给御座换个人。

  越殊此番心念转动不过一瞬,郁漳可不知道自己的皇位就在悬崖边缘走了一圈,身为喜怒不形于色、深谙制衡之术的天子,他难得有一日如此坦荡,不耍丝毫小心思,也难得因此而忐忑不安、患得患失。

  在郁漳紧张的注视中,作道人打扮的少年轻声开口:“不敢当陛下厚爱。解氏三代于国朝尽忠,贫道自认无负大魏,于功名利禄亦无所求,此生所愿,唯做物外烟霞客。”

  “……实不相瞒,贫道即将离开此间天地,前往真正的修行盛世,临别之际饮水思源,倒也确有一二言语可以点拨陛下。”

  “!!!”

  好好的金大腿这就要跑了?

  郁漳大惊,脱口而出:

  “国师忍弃乡土于不顾耶?!”

  至于什么天地之外还有天地,真正的修行盛世云云……信息量太多,容他缓一缓。

  “贫道生于大魏,长于大魏,亲眷亦世代为魏人,对此方乡土岂无丝毫眷恋?只是大道在前,不容他顾。”

  ……解玉华一家终究有他们自己的生活,而他这一世已无父母需要尽孝,当然应该尽情追求自己的道。

  若是这一世的父母还活在人世,越殊大概会安顿好他们,或者陪他们度过一生,再去寻仙问道,毕竟他有着充裕的时间……

  如今他心中却没有那么多牵挂,唯一的期冀大概就是此方天地在他来过之后能变得更好,而这就需要来自统治者的配合了。

  这也是他愿意点拨郁漳的缘故。

  郁漳终于从震惊中缓了过来。

  “朕一时失态,国师勿怪。”反正越殊没有特地否定大魏国师的身份,郁漳一口一个“国师”,唤得越发顺口,见越殊已下定决心,实在挽留不住,他只好怅然一叹,“国师天人也,惜此间天地留不得真仙!”

  眼看他还有继续对自己“大捧特捧”的趋势,越殊赶紧进入正题:“贫道不日便离开此界,今日因缘际会,可允君三问。”

  ——此中主要是因为对方“既问苍生也问鬼神”。要是这位国君此来“只问鬼神”,那么越殊最多也就只给他一次提问机会。

  郁漳原地陷入沉思。

  人既然都要走了,郁漳此前的大部分打算眼看都要落空。最多也就是让这位帮忙看一看当初清源真人有没有可能弄错,他本人乃至皇子皇女是否真的没有修行资质……但为此浪费一个提问机会属实没有必要。

  罢了,这江山该怎么治理就怎么治理。广安侯横空出世之前,大魏不也好好的吗?大不了就当从头到尾都没有过这尊靠山。

  郁漳努力放平心态,目光扫过神色各异的三位皇子,他心中突然一动,有了主意。

  今日正好心血来潮带上了三个最有出息的儿子,广安侯开口就是三次提问机会,是巧合吗?

  想得很多的他索性开口问道:

  “国师允吾三问,吾适有三子在侧,可否将此机缘予他们一人一次?”

  越殊微微颔首:“可。”

  三名皇子显然没想到会有“天降馅饼”,神情肉眼可见地兴奋起来。哪怕身为长兄、素日最是稳重的太子,都难掩激动之色。

  三皇子迫不及待地站出来。

  他自幼酷好习武,向往从军。自从亲眼见到东虏降俘入京,听闻广安侯在边关立下的赫赫战功,仰慕之心便一发不可收拾。

  今日见了真人,只感觉对方完美契合自己心目中“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形象,整个人跟喝醉了一样上头。

  此时居然有机会向偶像请教,激动得不行的他甚至顾不得长幼尊卑,第一个下拜道:“广安侯一人降伏万军,真我辈楷模!小子不才,唯求得授万人敌之法!”

  哗啦——

  少年道人翻动着膝上的书册,一边不疾不徐道:“万人敌者,可以智胜,可以力胜——武道超凡,众莫能御,以一而敌万,是为万人敌;指挥万军,决胜千里,以一人之计调动千军万马,亦为万人敌。”

  “——你之所求为何?”

  三皇子的脸色因兴奋而涨红,不顾父皇与兄长递来的眼色,他兴奋地大声道:

  “武道超凡,众莫能御!”

  “此界灵气不足,仙道难求,资质不足者更是连入门都不得,唯有武道可超凡。”

  越殊先是点头肯定了他的眼光,继而道:“我有武功医典,非予你一人,予天下之人。使天下之人皆通医武之道,纵然于仙道无望,亦可延年益寿,脱胎换骨。”

  话音落下,点点心灵之力汇成微光,裁下一册书页,那纸张在光芒中凝为玉质,分明只是薄薄的一页,蕴含的讯息却堪比未来文明的芯片,精神集中便能自动读取。

  越殊伸手一推,玉质书页轻飘飘落向三皇子怀中。懒得理会后者何等欣喜若狂,他淡定的目光随之落到旁边的二皇子身上。

  “咕咚……”

  眼看三皇子收获如此之大,二皇子也是淡定不能,下意识咽了一口口水。他强行恢复温文尔雅的风度,朝越殊郑重一拜:

  “小子观历代王朝,无有不灭。且世俗之外还有修士,一旦修士起了歹念,刺王杀驾也是等闲,国朝颠覆就在顷刻。小子不才,欲向国师求取大魏长治久安之道。”

  天子这段时间的烦心事,可以说一众皇子都有听闻,难得有机会为君父分忧,他可不会像三弟那么傻,只惦记着自己那点事——尽管从结果来说,三皇子收获颇丰。毕竟那可是一条仙道之外的超凡之道啊!

  越殊眼前微微一亮。

  目前出场的两位皇子倒是都挺会说话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事先请来的捧哏呢。

  毕竟他本就打算留下前几世积累的治国资料,指导落后的大魏王朝走上先进之路。

  普及医学和武道是其一。此乃欲强国,先强民。发展生产是其二。利用灵气攀灵能科技树是其三。

  如此下去,数百年后,人人皆走上进化之路,摆脱腐朽之躯,社会生产力极大进步,所有人积极向外开拓……此界何尝不是另一种“人王治世”?

  相较于昔日妖魔丛生的乱世,这个没有妖魔的世界,甚至比之发展起来更加方便。

  “武道超凡,自不惧炼气士。”越殊“故伎重施”,再次以心灵之力裁下一张玉页,将之轻轻掷入二皇子怀中,“百工之技,治乱之道,尽在其中。”

  他的目光投向太子。强化己身的进化之道与强国富民的治乱之道都送出去了,也不知这位被留在最后的太子还有什么可问。

  在场其他几人的目光也落在太子身上。二皇子和三皇子知道他们是先出场占了便宜,此时倒是好奇太子大哥还能说什么。

  迎着众人的注视,太子洒然一笑。

  他眼眸里露出真切的好奇之色:“吾心中疑虑,二弟三弟所问备矣。只有一问,世间真有仙神乎,凡人可得长生乎?”

  严格来讲,这是两个问题。

  不过越殊没有挑刺。他觉得这位太子似乎也是自己的捧哏。

  他早就设想过一旦皇帝询问长生之术时该怎么“忽悠”皇帝。或者说,就算皇帝不问,越殊也会主动开口忽悠,只为引导统治者认真执行改造世界的计划。

  太子话音落下,小院中的几人都能察觉到氛围瞬间变了。少年道人面上的神色明显郑重了三分,几人的情绪不免受其感染。

  “仙神自然是有的。有自在逍遥之仙,有功德成就之神。”聆听着少年道人口中不为人知的隐秘,父子四人不由屏住呼吸,“成仙难,无资质者终其一生不得入道。成神易,于人间立大功德者可以封神。”

  听到这里,郁漳再也忍不住发问:“敢问国师,如何封神?”

  “身死归幽冥,魂魄封鬼神!”

  斩钉截铁的十个字让郁漳眼前一亮。若是其他人这么告诉他,他未必相信,但眼前这位可是得道真修,千载以降第一人!

  世间谁人不想长生?理智如郁漳,从来不像前朝帝王那样为寻仙问道而劳民伤财,只因他一直都知道长生不可得,如今真有机会摆在眼前,他也不可避免地心动了。

  “如何称得上大功德?”

  他迫不及待地问。

  越殊半真半假地开口:“天子仁而爱民,治天下有功,百官明察秋毫,使国强民富,医者救世济人,农人选育良种……”

  “神明存于人心。人皆尽其职,各展其能,使天下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得众生称颂者,众生之心封其为神。”

  之所以说是半真半假,在于目前他还不曾去过传说中以功德封神的世界,所以他也不知道这一套能不能有效。

  然而心灵之力妙用无穷,前世“玄微”之名深入人心时,越殊曾以整个人联的心灵之力熔炼“众生之心”,如果他愿意的话,完全能利用“众生之心”在那个世界长久存活下去,成为类似于精神烙印的存在。

  也就是说,若是郁漳真能吃透他给出的资料,用莫大决心将大魏推向高速发展之路,将来未必不能人人归心,从而在此界的人类集体意识海洋中留下精神烙印……嗯,这样的存在,说是“死后封神”也不假吧?

  当然,前提是郁漳也能运用心灵之力。若无越殊出手,诸般设想都不过是泡影。

  越殊送佛送到西,当天夜里就带着他们体验了一回“梦中游幽冥”——其实就是带他们在虚幻的梦境中游了一回,他们所见都来自自身对幽冥世界的幻想,尤其是白天曾受越殊暗示,梦中自然得见诸般鬼神——父子四人对功德封神之说深信不疑。

  于是次日一早,推迟的大朝会上,天子以前所未有的强硬态度颁布了一系列新策。

  ……

  后来,从天子和三位皇子口中得知一切始末的史官一字不差记下父子四人所述。

  后来的后来,得自解大魏国师广安侯鸣蝉的三页玉书内容流传天下,世人称之为“三页仙章”,抑或“天地人三书”。

  人书论述进化之道,强身之本。

  地书记载治乱之道,强国之策。

  天书蕴含鬼神之道,长生之法。

  人世难有永恒太平,武道的兴盛不可避免会带来动乱,无论是太平时节还是动乱之时,“三页仙章”总是受到不尽追逐。

  不可否认的是,从“三页仙章”现世之日起,这个本该深陷于封建王朝治乱循环中的小界,就走上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后人读史赞曰:“三问三答,成千古未有之变局,大魏之盛由此而始!”

第187章 归一道主18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晚霞似火,点燃了张灯结彩的右相府。万众瞩目之下,一场热闹的婚宴渐至尾声。

  适逢右相之子的大喜之日,高朋满座,宾客相庆,文武百官的齐全程度堪比朝会。

  正主方湛苦无同胞兄弟帮忙挡酒,被一群无良损友拉着灌得七歪八倒,眼看就要站不稳了。晕晕乎乎的他扑向边上自斟自饮的少年人,故作恼怒:“尔等欺我势单力薄乎?东临我弟,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自斟自饮的少年放下酒盏,隔空将他扶稳,而后缓缓抬起头来,露出一张集天地灵秀的面孔,纯黑的眼眸清澈而通透。

  他目光所及,原本还在与方湛说笑敬酒的一帮官宦子弟齐刷刷止步,面上不正经的笑容情不自禁收敛了许多。像是在外花天酒地时突然遇上了学堂里以严厉著称的先生,一个个几乎是不约而同端正了姿态。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16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7/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