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_分节阅读_第166节
小说作者:嬴天尘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47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5:56:41

  眼看前进无路,令牌也不曾有提示,清源真人颇有几分茫然,转头却见越殊面上镇定自若,注视着石壁的眼神中隐有所悟。

  “道友可是有什么发现?”

  他迫不及待地问。

  “我们已经到了。”越殊果然有所发现,他定定注视着石壁,“传送阵就在眼前。”

  “嗯?”清源真人愕然一瞬反应过来,目光顿时也牢牢粘在了光滑的石壁上,此时他才注意到石壁上不明显的白色花纹,不禁吃惊非常,“……总不会这就是阵纹罢?”

  这怎么看都像是天然的花纹啊!

  越殊却点点头,肯定了他的话。

  “阵禁之道,我也略懂一二,可以肯定这绝非天然花纹,而是阵法的一部分。”

  这样说着,他伸手轻轻抚摸上去,叹道:“布阵向来需要灵材,此阵以山为基,契合天地,近乎天然,真乃大师手笔。”

  一缕法力顺着越殊指间注入山壁,白色的纹路悄悄亮起,一道又一道,光滑如镜的山壁顿时开始荡起水波般的涟漪,隐隐约约似乎要形成漩涡,通往另一个世界。

  清源真人的呼吸不禁急促起来。

  这一刻他心中甚至开始纠结是留下还是前往沧海界。对道的追求促使他前往更广阔的天地,理智却告诉他,论天赋论潜力,他的道途并不长远,留下来依旧是尊贵的上清观观主,去沧海界连安危都成问题。

  清源真人心中还在天人交战,若隐若现的漩涡却蓦然消失,明亮的阵纹也黯淡下去,重归平静的石壁直接帮他作出了选择。他不由脱口而出:“这是怎么了?”

  “激活阵法的能量不足,我也就点到为止,不再尝试,免得贸然浪费了积累。”

  “能量不足?”

  “这可是跨界传送阵,需要消耗的能量可想而知。”越殊耐心解释道,“此界灵气稀薄,当初布下此阵的高手夺天地之灵机,将一山之生机灵气尽锁于此阵之中,故而太虚宗弟子才能往来无忌,可生机灵气总有耗尽之时。按理来说,有损耗有补充才是正理,可惜此阵千载无有补充,如今仅存的能量已经不足以再启动一次了……”

  他倒是还有一些灵石,但不用试都知道是杯水车薪。不过越殊并不慌,能用来驱使阵法的能量又不是只有生机与灵气……

  清源真人可不知道越殊的想法,他大为懊恼地“啊”了一声:“如此说来,另外那两处也不用去看了,多半也是用不了的。”

  “生机灵气,生机灵气……”反复念了两遍,他沉吟道,“没有灵气,莫不是要拿生机来补?这却是有几分像是祭祀了!”

  当然了,他口中的祭祀可不像东虏那么野蛮,直接拿人祭,牲畜不也可以用吗?

  “短时间内,若要进行大规模的祭祀,只有请天子出手。”不然哪怕是上清观,也没有渠道一口气搞来那么多的牲畜,更没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将之运到这座深山。

  思路清晰的清源真人捬掌道:“说来国主尊道友为国师,几次三分请见,着实颇有诚意。我知道友立志追求大道,可亲眷终究以大魏为家,何不与国主行个方便?”

  “大魏国主吗?”越殊沉吟一声,“此番事了,的确可以抽空见一见那位国主。”

  越殊生出想见国主的想法,倒不是一时兴起,这个念头他早已有之。

  一来托这位国主不遗余力的宣扬与追捧,越殊回京这一路上声望的涨势就没停过。

  固然主要原因是他自身干了一番大事。但在这个普通百姓只能关心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时代,没有朝廷的舆论宣传,大部分地区的百姓哪里知道“解鸣蝉”是什么人啊?

  可以说身为天子的郁漳实实在在助攻越殊多赚了一波声望,为他节省了大量时间。

  二来对方的行事并不惹越殊反感。

  尽管未经越殊同意就单方面给越殊盖了一顶“大魏国师”的帽子,但这位国主很有自知之明。

  换做某些不自知的蠢货,或许会以为广安侯府历代为魏臣,现任广安侯同样如此,哪怕他有一点异于常人的本事,依旧要忠君报国,更别说他才多大年纪,本事再高也要拜倒在皇权和大义之下;

  郁漳则不然,他对彼此的关系有清醒的认知,并不以君王对待臣子的身份对待越殊,越殊回京数日,不曾接到来自天子的圣旨,只收到了对方递往上清观的拜帖。

  此外,尽管三番两次被越殊推拒,但他依旧耐心十足,没有动怒,也没有打扰解玉华一家——换作某些精通权谋的帝王,或许就会把接触广安侯的任务颁布给右相,后者身为臣子岂能不尽心尽力促成此事?

  郁漳却清楚这是一种变相的“绑架”。即便广安侯看在姑姑和姑父的面子上应下,内心深处对他这个天子的想法就不得而知。

  所以,他没有耍什么花招或者自作聪明地玩弄权谋,只是耐心地一次次递上拜帖。

  此前越殊全部心思都放在梳理上清观祖师遗物,寻找通往沧海界的传送阵之上。如今传送阵暂时无法启动,想办法充能需要一定时间,他终于有空理会诚意十足的大魏国主。正好他也有些事需要对方去做。

  于是,前几次拜见得到的答复不是广安侯闭关就是出游的大魏天子郁漳,终于等来了期盼中的好消息:广安侯出游归来,愿与君一会。

第185章 归一道主16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收到好消息时,天子正在上书房检查几个儿子的功课,除却年长的三位皇子之外,几个小的都被他批得满头是包,直到心腹内侍前来私语几句,天子这才转怒为喜。

  迎着一排儿子好奇的目光,天子也不隐瞒:“好,国师终于得空了,这是大好事!明日罢大朝会,朕要与国师一会。”

  闻言,皇子们面色各异。

  他们自然知道天子单方面封广安侯为“国师”且三番两次相请的事,而后者却一直在上清观闭门修行,连天子之请都不放在眼里。对此,皇子们心底各有各的计较。

  由于长相肖父而最受宠爱的五皇子便忿忿然嘟囔了一句:“父皇诚心诚意、三请五拜,才得他一顾,广安侯好大的架子!”

  然而,被他“打抱不平”的天子却不给面子地呵斥道:“够了!我大魏国师岂容小儿妄议!且不提仙凡之别,解氏三代为国捐躯,满门忠良,广安侯以束发之龄降东虏,平北疆,赫赫之功,足耀千秋!惜其淡泊名利,不曾与大军一起献俘京师,不然,朕必携文武百官,出城百里相迎。”

  这样说着,他看向这个昔日最受宠的儿子的眼神里透出淡淡的失望。五皇子被天子的眼神一扫,顿时知道猜错了天子之心,本以为父皇心里总该有几分怨气,此间没有外人,他正好替父皇一抒心中之不满。

  从前的他也是这么做的,因此“心直口快、孝顺贴心”的人设一直立得稳稳当当。今日虽然翻了车,但五皇子并不慌,说到底他不就是莽撞了一点吗?贴心孝顺人设不倒!五皇子立刻乖乖低头认错:

  “父皇教训的是,儿臣只惦记着父皇受了委屈,一时糊涂,竟是怠慢了功臣……”

  天子今日格外眼明心亮,一眼就看出他的言不由衷。暗道从前怎么没发现这小子如此眼高于顶,心胸格局如此之小……他微微摇头,目光扫过沉稳有度的嫡长子,文质彬彬的次子,以及练武成痴、自从听闻广安侯事迹便将之奉为偶像的三子,挨个点了他们的名:“明日你们便随朕左右。”

  ……已经长成的三个儿子也是天子心中最有出息的儿子,虽说早在多年前便检测出没有修道资质,但当时下断言的是清源真人。现在不是出现了一个更加厉害的广安侯吗?万一广安侯会给出另一种结论呢?毕竟对方可是千载以来唯一的筑基修士。

  至不济,前代上清观观主精通相面批命之术,没道理更加厉害的广安侯做不到。三子之中,但有一人得其垂青便是大好事。

  天子将自己的想法隐藏在心底。

  次日一早,他就带着三个儿子叩开上清观的门,见到了他心心念念的“大魏国师”。

  上清观深处的某间小院,微风徐徐,树荫成云,青衣少年坐在檐下,身后披散的乌发被风吹起,同色的眼眸低垂,一本摊开的道书放在他膝头,仿佛自成一方天地。

  他身上有一种平和与飘渺同时存在的气质。像是井中之月,第一感觉是触手可及,第二感觉却是遥不可及的高远神秘。

  直到少年抬起头,唇角荡开一抹笑意,一切的印象都被这抹清风般的微笑冲淡了。

  跟随引路的道童一路抵达目的地,无需任何介绍,父子四人第一眼就认出了少年的身份,并油然生出一种感觉:“是了,那位传说中的广安侯……就该是这样的!”

  收到大朝会再次被取消的消息时,大魏群臣的反应与上一次截然不同。

  有点门路的都知道天子去了上清观,这回却没有人再道一声“荒唐”。

  一来天子礼贤历来为人所推崇,广安侯解鸣蝉有功于国,再怎么礼敬都是应该的;

  二来后者可是传说中能上天入地、呼风引雷的神仙人物,别说当今天子,他们这些人又有谁不想得到这位神仙人物的眷顾?

  奈何对方一直待在上清观闭门谢客,许多人找不到正主,只能找右相府攀关系,若非解玉华与方明哲夫妻俩始终把持得住,又相逢这些日子早就被朝臣踏破了门槛,收到的种种珍宝堆起来足可媲美天子私库……

  饶是如此,方明哲如今上朝可算是享受到了“人人都是朋友”的待遇,昔日的政敌一个比一个变脸快,每天下朝时不跑快点,就会遇上厚着脸皮想将儿子塞到广安侯门下拜师的请托,更有甚者居然还想嫁女。

  更多的聪明人走起迂回路线,看上了尚未有婚约的方婉晴,试图与右相府结亲,用另一种方式与广安侯解鸣蝉搭上关系……

  老父亲方明哲简直震怒。

  他女儿这才多大,就被一帮臭不要脸的家伙看上了!不仅门都没有,窗户也没有!

  一时间,这位炙手可热的右相大人除了必要的早朝时间都待在府里陪伴妻女,解玉华与方婉晴同样如此。只因她们在富人圈和姐妹圈所获得的待遇有过之而无不及。

  唯一一个还算自由的便是中举后回书院继续读书备考会试的方湛。他在外求学期间从不以右相之子自居,故而少有人知道他的背景来历,最多只受到几个关系亲近的熟人的“骚扰”,日常的生活不曾被扰乱。

  直到这一天,被取消的大朝会预示着天子的去向。再次被天子放鸽子的群臣非但没有不满,反而一个个都露出了期冀之色。

  他们真的很期待天子与广安侯的会面,希望那位呼风引雷的神仙人物愿意接受大魏国师的身份,成为大魏最硬的靠山。要是愿意大开山门,广收门徒,那就更好了。他们必然要将自家最优秀的弟子送过去。

  当然了,任何群体中都有少数派。也有一些至今都不相信广安侯事迹,怀疑他只是用一些戏法骗过了蛮夷,只是见识短浅的蛮夷和边关百姓大惊小怪被蒙蔽了而已。

  在他们看来,广安侯的战功值得宣扬,神神叨叨的部分却不足以采信也不该宣扬。治国终究要靠脚踏实地而不是神鬼之事。

  实话实说,越殊若是知道他们的想法,高低得给他们颁发“唯物主义战士”的光荣头衔。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在这个修真之道真实存在的世界里,真正的唯物主义战士理应承认修行者与神鬼之术的存在才对。

  只能说人很难理解自己认知之外的事物,大抵这些死活不肯相信修行者存在的大臣就是如此。他们的心态并非完全不可取。至少,治国不靠神仙靠自己没什么毛病。

  群臣怀着期待与忐忑度过了一整天,也不知道是不是一晚上没睡觉或者梦见了什么,第二天几乎个个顶着黑眼圈上的朝。

  他们没能在金銮殿上看到神交已久的广安侯解鸣蝉,只见到了容光焕发的天子。

  当今天子年已不惑,由于日日勤发,鬓角早已生出白发,今日却给人年轻了十岁的错觉,好像又回到了当年热血奋斗之时。

  他不容置疑地当朝颁布一系列新政,其中蕴含着此前闻所未闻的理念。包括但不限于对医学体系的革新,对百工之技的力捧,对民智的开发,对商业的重视……

  “????????”

  这一日,文武百官头顶不断敲出来的问号,连在一起足可围绕京城整整一圈。

  懵逼过后,自然是百般阻拦。

  士农工商,古来如此。下九流的医者、满身铜臭的商人、以及那些地里刨食的农人,什么时候能受到如此重视,甚至于隐隐有超越读书人的架势?这是倒反天罡!

  若非天子在位十余年,早已积累足够的声望,就该有大臣不客气地直斥其昏君了!

  尽管如此,用各种委婉口吻言明天子此举不当的比比皆是。一些资历较深的先帝老臣更是直言不讳地请天子勿废先帝基业。

  尽管群议汹汹,天子却视若无睹,且冷酷无情地将几个跳得最凶的大臣逐出朝堂。

  眼看大臣们总算是识趣地安静下来,他才不容置疑地一挥手:“朕意已决!”

  紧接着便将任务甩给右相方明哲,语气却温和了许多:“方爱卿,具体事宜便交给你了。十日之内,朕要看到一个章程。”

  从始至终保持沉默,没有贸然反对或赞同的方明哲心中一动,愈发肯定自己的猜测:此事莫不是与自家那个好侄儿有关?

  很*快也有聪明人后知后觉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当朝问了出来。这就不太聪明了。

  天子看了问话的人一眼,没有否认:“广安侯学究天人,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朕今日方才知晓什么是天生圣贤!”

  说话间,他耳边似乎再次响起少年清澈而平静的声音,于他而言如雷贯耳:“陛下此来,不知是问苍生,还是问鬼神?”

第186章 归一道主17

  ◎物外烟霞客,尘中求道人◎

  “问苍生何如?问鬼神何如?”

  越殊开门见山的问题打乱了郁漳的思路。有那么一瞬间,他很想就这样反问一句。

  但他好歹知道自己面前的人是谁,在对方面前,人间帝王的身份不值一提。沉吟数秒,他郑重道:“既问苍生,也问鬼神。”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0页  当前第1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6/19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据说我是早逝白月光[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