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直觉指引,许是天命垂青,当他路过一间间金碧辉煌的殿宇,脚下越走越偏,不知何时来到一座荒草丛生、墙垣开裂的小院时,他停了下来。
越殊推开了掉漆的院门。
视线所及,尽是漫天飞舞的灰尘、长及腰高的杂草,还有坐在青石台阶上的身影。
破旧的屋舍前,身披龙袍、头顶帝冕的男子一丝不苟,仿佛依旧端坐于他的御座。
见到踏入院中的青衣道人,神游天外的男子终于清醒过来。
他微微仰头与越殊对视,并无失败者的姿态,反而依旧像是天子俯瞰他的臣民,只是一双眼睛此刻亮得惊人。
“……你就是玄微?”
不曾提“妖道”,也不曾说“上师”。这个穷途末路的亡国之君缓缓摘下他的帝冕,将它所象征的无上权威一并交了出来。
“朕败了,是你胜了。”
黄昏落日下,大楚王朝迎来命运的黄昏。大楚的末代皇帝直视着眼前新生的朝阳。
“这万里江山,从此归属于你。”
“不,获胜的不是我,是我们。”青衣道人不曾上前接过帝冕,也不曾在意天庆皇帝袖中掏出的玉玺,“胜者是天下黎民。”
“而这万里江山,也不属于我。”
他平淡而笃定的口吻仿佛在叙述一个不容更易的事实,黑白分明的眸子清澈如水。
“……”天庆皇帝捧着他千般谋求、视若珍宝的帝冕与玉玺,陷入难以理解的沉默。
自幼的经历令他养成察言观色的能力,纵然登基之后他已无需再锻炼这项技巧,却不妨碍他再次运用到越殊身上,最终得出结论:这人说的竟然是真心话!
他终于忍不住露出错愕之色。
多年来的所见所闻告诉他,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就拥有一切。而他心中积蓄的痛苦、怨恨、疯狂,都将获得尽情的释放。
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
漠视他的父皇、欺辱他的兄弟,一口一个“野种”践踏过他的人,都在不甘中死去。而大楚的万里江山成了他掌心中的玩物。
他实现了昔日发出的豪言:
“……寡人要天下人都匍匐在我脚下!”
哪怕大楚江山倾覆、他的御座被人推翻,他都不曾产生丝毫惶恐与惊怒。或许从八年前那个夜晚开始,他就在等待这一日。
被他毁灭,或者来毁灭他。
当这一日到来,他从容不迫地回到最初的起点,等待有人来取走他至高无上的皇权。他将以失败者的身份予胜利者嘉奖。
然而,他苦心准备的胜利品被弃如敝屣。连带着他奋斗一生的追求似乎都被否定。
大楚的末代君王再也无法维持天子的威仪。他像是个将口袋里仅有的糖果递出去,却未能得到想象中的友谊的孩子,呆呆捧着他的冠冕和玉玺:“你不要?”
他目光直视越殊,声音渐高。
“天下至尊之位,你竟不取?”
回应他的是缓慢而坚决的摇头。
越殊环顾着荒草丛生的院落。难以想象昔年那个幼小的孩子如何在这里挣扎而活。
……强求一个从地狱中走出的人不迁怒、不怨恨、不黑化,既痴心妄想,又自以为是。
奈何,他坐上了这张御座。
如果只是单纯的屠戮皇室,无足轻重。但坐上天子之位,却不担江山之重;享受万民供奉,反而鱼肉百姓,自然罪该万死。
青衣道人平静的目光里酝酿出某种决心。
与此同时,他耳边响起天庆皇帝近乎气急败坏的声音,后者的语调简直歇斯底里。
“天下至尊之位,你竟不取!”
“那你图什么?你图什么!”
“从幽州到雒阳走了八年,你图什么?”
“……我图什么?”
越殊回想起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犹记得转生之初,他所欲所求简单而平凡。不过是亲友俱在,活得长久,活得精彩……
命运的阴差阳错却推动着他一路来到这里。在他身后,是千千万万的黎明百姓。
“到头来,无非一念济苍生……”
回过神来,道人负手一叹。
“我要这天下,从此无君!”
大楚的末代之君迎来了他最终的归宿。在刑场之上,万众瞩目中,接受名正典刑。
天庆皇帝永永远远地倒下了。
站起来的黎明百姓普天同庆。
“礼崩乐坏,纲常无存……你崔希夷将是千古罪人!”
腐朽的帝制伴随腐朽的王朝一道崩塌,有不能接受的老学究以身相殉,临死前只留下痛心疾首的质问与声嘶力竭的诅咒。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对此,越殊只是洒然一笑。
“青史自有公断,是非后人评说。”
……更何况,他并不在乎。
第43章 神医妖道[番外3]
◎百代千秋后,犹闻来者夸◎
“……这一年被称作共和元年。天庆皇帝的死掀开了共和历的新篇。从此,夏国取代大楚王朝,屹立在世界文明的中心。”
“而夏国的第一任执政者就是万民推选的崔元首。”
“……他终结了上千年的封建帝制,一手开启无君的时代。从此,天下为公。”
四周变幻的虚拟景象定格在最后一幕画卷,那是千年前著名画家亲手所绘《普天同庆图》。
画卷中,是跪在刑场上的天庆皇帝,以及在他周围数不清的站立观刑的黎民百姓。
而人群的中心,是一名年轻道人的身影。无数人簇拥着他,宛如众星高捧明月。
千载之下,这一幕始终不朽。
历史老师的声音如潺潺流水从学生们耳边淌过。角落里,迷迷糊糊的少年目光恍惚一瞬,他似乎听见来自千年后的声音。
“此后千年,偶有野心家企图复辟帝制,却如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被人民群众掀起的浪潮淹没,万般谋划化为空谈。”
讲台上,代课的历史老师讲完《从封建帝制到人民共和》的第一章 ,开口提问道:
“……有没有哪位同学来总结一下,这一章都讲了什么?说说听讲的心得。”
台下顿时有学生踊跃举手。
被老师点名的一个女生站起来,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讲了崔元首冲冠一怒为百姓,推翻帝制建共和,科技强国一统四海。”
“在这之前,我们诸夏文明虽然领先其他文明,但领先有限,一直在农耕文明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怪圈中打转,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内耗……”
“夏国建立之后,我们终于突破内耗的怪圈,摆脱封建王朝的历史周期律,一路领跑,把其他文明甩得车尾灯都看不见!”
她越说情绪越是高昂,灿烂自信的笑容极富感染力:“崔元首以他超越时代的眼光做下不可思议的创举。废奴,重商,发展科技,鼓励求知,将所有的陈规陋习都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旧时代被压迫的人都站了起来!”
“男性与女性,地主与佃户,昔日的嫖客与娼妓,大家都同等沐浴共和之光,拥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
长长一段话不带一丝磕绊地说完,她还想继续,讲台上的历史老师赶紧止住了她。
作为临时代课老师,她对班上学生的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只是点头夸赞道:“看来这位同学提前做过预习,课外时间也有了解历史。你讲的许多已经超出第一章 的范围,很多内容我们接下来才会讲到……”
女生意犹未尽地坐了下去。
作为初出茅庐的新手,第一堂课就是代替生病的历史老师兼班主任,代课老师难免有几分紧张。谁知她目光一扫,却看见最后一排靠窗的座位上,神情怔怔的少年。
长得倒是挺好看的,眉目清秀俊朗,比时下校园剧的男主有气质多了。偏偏睡眼朦胧、神游天外,一看就是没认真听讲!
历史老师微微皱眉,犀利的目光宛如两柄匕首投了过去:“最后一排靠窗的男生,对,就是你,起来回答问题。”
少年站起身来,眼神莫名。
“……有人说,夏国代替楚朝,百姓依旧是被统治者,只是皇帝换成了元首。这个说法对吗?皇帝换成元首的意义何在?”
历史老师倒也没有特意为难他,先提了个简单的问题。
话音落下,教室里一阵窃窃私语,无外乎便是“又是无良公知带节奏”、“这题我七岁的妹妹都会答”云云。
“前者天下为私,后者天下为公。”
少年不假思索地答道。
“皇帝只在一家一姓的血脉中流传,而元首是从天下百姓中走出。皇帝换成元首的意义在于,黎民百姓不再是所谓天子的子民,而是诸夏的主人。”
又问了几个问题,见他对答如流,历史老师微微点头,口吻温和许多:“好了,你坐下吧。下次上课不要再走神。”
“同学们,翻开下一章——”
“诸夏能领跑世界上千年,在每个关键节点承担起历史使命的先辈功不可没。以崔希夷为代表的‘共和群星’尤其如此。”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千年前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体验共和初期的艰险与浪漫。”
讲台上,历史老师渐渐挥洒自如。
讲台下,靠窗的少年再次出了神。
他的目光环顾着这间窗明几净的教室、室内一教一学的师生,而后缓缓扫向窗外。
云雾缭绕,一幢幢悬浮的摩天大楼、宫阙琼阁错落有致地分布开来。古典与现代交错之间,透出一种穿越时空的奇幻美感。
……不对,他现在可不就穿越时空了吗?死亡的长眠尽头,竟然是千年后的世界?
他听见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从耳边飘过。
“……夏国开国功臣,一生战无不胜、被誉为十大元帅之首常以周常元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