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决心以攀登人体极限作为这一世的目标,越殊一边汲取着这个世界崭新的医学知识,一边尝试着踏入陌生的体育领域。
青澜一中篮球队就是他所选择的切入点。某种意义上来说,是李教练这位校队老师亲自带领越殊推开了体育领域的大门。
此前越殊不了解的体育领域的知识,都有赖李教练传授,哪怕后者只是个普通的高中校队老师,并不曾掌握高深的专业本领。
事实上,能够允许一个高中生在他训练时旁观,愿意与一个高中生讨论篮球战术,能够放下身段接受一个高中生的建议,愿意为一个无知的高中生解答大大小小的疑惑……以上种种本就是十分难得的举动。
或许李教练在篮球领域的专业水平只是普通,他的师德与人品却胜过不知多少人。越殊对这位领他入门的老师充满了感激。
在校队的这段日子,他一边观察一边学习,对自己未来要走的路愈发清楚明了。
作为根本的医学自然是不能落下的,如同真理无有穷尽,医学之路也无止境。其他运动领域的知识,他也有涉足的打算。体能训练、运动医学、营养学、心理学……一门又一门学科知识目录在越殊脑海中整齐划一排列开来,被他写在了计划本上。
像是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突然接上了线,肉眼可见的充实未来令越殊空荡荡的心跟着变得充实,情不自禁盈满求知的喜悦。
与此同时,生物竞赛小组临时征用的教室,却被一股黑沉沉的低气压所笼罩。
“全军覆没!”竞赛指导老师邢老师拿着新鲜出炉的生物竞赛省级联赛获奖名单,手都在颤抖,声音也气得发抖,“30个人参加联赛,居然全军覆没,一个入选省队的都没有,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
邢老师在台上发火,台下参加生物竞赛的“选手”一个个低着头,不敢作声。
有人悄声嘀咕着:“老师用词不准。只是没入省队,又不是连获奖名单都没上。”
事实上,这次青澜一中获得省一等奖的有三人,二等奖的七人,三等奖十二人。以人数而论,三十中二十二,成绩并不差。
但获奖只是开始,只有被筛选加入省队,才有资格参加全国决赛。这次省代表队名额一共十四人,青澜一中并无一人入选。哪怕是成绩最好的宋薇,省一等奖得主,在全省排名都是三十开外,直接被刷了下来。成绩一下来,刑老师就“大批特批”。
按照她的预期,宋薇其实是有希望入省队的。其他人的成绩也比预想的要差一些。
听见有人小声嘀咕,耳尖的邢老师一下子火了。
她今天发火本来不是真的生气,毕竟学生们几斤几两她还是有数的,只是希望刺激他们上进,而不是抱着奖项躺平。没想到还真碰上了不思进取的学生。
“你!对,就是你,严秋,拿了省一很得意是吧?”邢老师伸手指去,开口点名。
叫严秋的男生一个激灵站起来,也不敢再耍宝了,把头摇得像拨浪鼓:“没有没有,区区省一,哪敢得意?”
他这话惹得其他同学翻起白眼,暗自吐槽“凡尔赛”。
“没有就好。”邢老师沉着脸说道,“省赛只是起点,全国决赛都不是最终的舞台。国家重点大学对生物竞赛的要求越来越高,拿到国奖最有保障。哪怕省一,保送资格是有了,还得参加大学保送考试……你们谁都有十拿九稳的把握能通过吗?”
“更别说省一都只有三个!”
邢老师说了一通,见学生们的紧迫感总算都被调动起来,这才摆手道:“你们许多人还只是高一,竞赛这条路不是每个人都能走的,投入过多容易影响学业,如果出不了成绩,还不如早点放弃……大家都想清楚,想好了再来告诉我。确定继续走竞赛的路,就都给我端正态度!”
“王主任,我刚才语气会不会太重了?”出了门,遇上在外面听了一阵的教导主任,邢老师收起严肃的脸,带着些忧心地问。
她其实不是个严格刻板的老师,平时与学生相处都如沐春风。或许正是因为这样,生物竞赛班的学生对她并无多少畏惧。
这回成绩一出,邢老师深刻反省,总觉得是自己平时态度太宽松,没有管教好学生。
于是才有了今天这一出。
王主任也是知道其中内情的,便摆手道:“哪里哪里,毛孩子就是该敲打敲打的。”
两人一道下楼往职工宿舍方向走,王主任问道:“之前不是听说你们生物竞赛还有个好苗子吗?好像是高一的年级第一?”
他之所以会听说这个好苗子,还是因为负责数学竞赛的孟老师。听说孟老师虎视眈眈,就差冲进生物竞赛小组抢人了。
说到越殊,邢老师面上浮起笑容,无奈道:“这孩子天赋确实是没得说,就是之前耽误了,他加入的时候,联赛都过了。好在他才高一,明年还有一次机会……”而邢老师几乎将希望都寄托在了他身上。
正说着,篮球击地的声音由远及近传来。邢老师还没反应过来,就见一道人影旋风般冲出,赶在篮球撞上她之前抬手截住了篮球,又匆匆向操场跑去。
她的目光下意识跟着看过去。
夕阳西下,青澜一中校篮球队的成员们在篮球场上热火朝天地训练,两队人马你来我往,你攻我防,汗水滴落如雨。
李教练站在旁边担任裁判,高声叫着“犯规”的时候,洪亮的嗓音几乎响彻操场。
多么美好的青春啊……
……如果这其中没有一道令邢老师万分熟悉的身影就好了。
……如果这道令她万分熟悉的身影表现得不像是与校队天长地久、千锤百炼一般,比李教练还像教练就更好了。
看见场边熟练地拿着战术板,熟练地给校队成员讲解战术的少年,邢老师沉默了。
这一刻,她突然与孟老师共情。
明明是我先的……
第57章 冠军教父12
◎据说世界冠军都是我弟子◎
自从发现生物竞赛班的好苗子有被篮球队拐走的趋势,邢老师开始特地留意起来。
结果一连几天放学后经过操场,五次里有四次都被她瞧见越殊混在校队里的身影。
邢老师:“……”
这个学生从前上课睡眼迷蒙,现在虽说幡然醒悟,学习态度变得积极,但与他在篮球场边活跃的身影相比,什么是“工作”,什么是“兴趣”,一眼分明。
再一打听更不得了,这小子居然已经在校队中混出名堂,几乎等同于“助理教练”。
倘若将越殊几乎日日光临的校队比作“宠妃”,那么生物竞赛小组简直是不受宠的正宫,只有初一、十五才能得到眷顾!
……继续下去,那还得了?
须知每个人精力有限,一旦顾此就难免失彼。总不能眼看着未来的生竞王牌往校篮球队投入越来越多的精力,耽误竞赛吧?
邢老师顿生紧迫之感。
这天上完生物课,她叫上越殊,回到办公室后,好一番语重心长的叮嘱。重点强调高中阶段学业为重中之重,尤其是生物竞赛,事关高考之外的另一条路:保送。就算错过了今年的比赛机会,也不能懈怠,务必用心学习,为来年的比赛做好准备。
越殊很是认同地点头,语气平淡而又自信:“邢老师放心,我已经做好了准备。”
他所谓的“做好准备”,就是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不仅自学完整套生物教科书,顺便将生物竞赛班的拓展教材倒背如流,就连历年的竞赛真题都被他刷完了。
作为“理科中的文科”,理论部分对他来说再无难度,只剩下实操——曾经从无到有发展工业体系的人,可能过不了实操吗?
越殊从神情到语气都轻松自如。
一番验证,发现越殊没有说谎的邢老师半晌无言。
她惋惜得直拍大腿:“以你现在的水平,进国决毫无问题。可惜,太可惜了。你怎么就不能早两个月奋发呢?说不定还能为咱们一中挣回国奖……”
越殊道:“现在也不迟。”
“没错,现在也不迟。”邢老师恢复振奋,期冀道,“你才高一,来年还有机会!”
不得不说,越殊实在给了她一个惊喜。经由邢老师亲自出题测验,加入生物竞赛小组短短一个月的他,水平已经稳居全校第一。再培养培养,等到明年参赛时,岂不是强得没有对手?难道说,他们一中有望出现一个站上国际竞赛舞台的学生……?
这样一想,邢老师便忍不住露出笑容。转念想到这小子的不务正业,她顿时恨铁不成钢——但凡这个学生能将用在校篮球队的心思转移到正经的学习上来,成绩肯定还能更上一层楼!
奈何越殊不仅测试发挥出色,连生物教材都倒背如流,邢老师哪怕是想说服他将全副心思放到学习上,都找不到任何借口。
又是欣慰又是郁闷的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家好苗子往不务正业的歪道一路狂奔,以编外人士的身份混成了校队的第二人。
与此同时,越殊在校队当上“助理教练”的消息,在高一(2)班不径而走。路远是消息来源的头号嫌疑人。而“学神”的名人效应,吸引了许多同学跑到篮球场围观。
作为重点班,高一(2)班的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都是食堂、教室与住所三点一线。除了在周末完成课业之余能挤出一点空闲时间放松娱乐,鲜少有课余活动的机会,比如看比赛。
这一看,他们就停不下来了。
观看篮球队比赛和训练的同时,每每看着场边一本正经与李教练讨论训练计划,参与校队战术制定的越殊,高一(2)班的同学们都忍不住大受震撼:“学习成绩好也就罢了,还能在校队混得风生水起,和教练谈笑风生,这就是‘能人无所不能’吗?”
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的差距都大,实在令他们大受打击。但一片羡慕、震撼、倍受打击的人群中,有小机灵鬼站了出来。
“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习兴趣两不误,学神当如是!”
曾发表“考倒数第一,降低父母期待值,以后每次考试都是进步”这一高论的天才人物,再次高举向学神学习的大旗。
这个活宝在班上振臂高呼。
“难怪老班成天号召我们向学神学习,什么叫先进楷模啊!这不就是先进楷模?”
你真正想效仿他体验的是不务正业的快乐吧……高一(2)班的同学纷纷在心里吐槽,脸上却一个个露出赞同与向往之色。
“……就是说啊!学习兴趣两不误,劳逸结合才能更好地学习,说不定这就是学神成功的秘诀呢。”不管心里信不信,反正他们嘴上是信了,边说边再次夸赞提出高论的小机灵鬼,“……难道你真是天才?”
……有了这个幌子,似乎就连课余时间不再压榨自己而是放松摸鱼,都理直气壮起来了。
越殊对一众小机灵鬼的想法毫不知情,顶多只觉得每次去篮球场时多了不少同行者,班上不少同学发展出五花八门的兴趣爱好,课间的气氛愈发活跃。
对此,越殊既开心又纳闷。
开心的是这正是他享受的校园生活,纳闷的却是,这样浪费时间不会耽误学习吗?他印象中重点班的学生多半是课业繁忙。
转念一想,能考入重点班,或许都是普通人中的天才,怎么可能平衡不了劳与逸?
或许大家都和他一样,在课堂上早早完成了既定的学习任务,不必再浪费时间呢?
这样想的他无疑是以己度人。
殊不知越殊本身早已非人。
事实上,学习这种事又苦又累,除了少数越学越上瘾,从学习中收获快乐的学霸级人物,大部分人都更倾向于偷懒与放松。而一旦放松下来,就很难再绷上那根弦。
六月底的月考被期末考试取代,成绩出来当天,之前过度放松的一帮人狠狠被教做人,体会到坐过山车高空俯冲般的刺激。
高一(2)班的教室一片愁云惨雾。
十几个在“兴趣爱好”上投入过多结果这次期末考试成绩下滑的小机灵鬼,被班主任郁老师狠狠批了一顿。想到回家后即将迎来的“混合双打”,他们捧着成绩单的手微微颤抖。
“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季哥能轻松做到学习兴趣两不误,不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本事……”昔日提出高论的小天才跪在凳子上抱头忏悔,终于大彻大悟,“摸鱼这种事,学神摸得,学渣摸不得啊!”
为什么!为什么他死到临头才明白这个道理……戴上痛苦面具的于乐乐安详地躺在桌面上。
他闭上眼睛,装死不起。
和他一样担心父母混合双打的倒霉鬼们捧着雪白的成绩单,如丧考妣地围了上去。看上去仿佛在进行下葬之时的献花仪式。
耳边的鬼哭狼嚎令趴在桌上小憩的少年微微睁开眼睛,露出几许淡淡的茫然。
#一觉醒来我穿越到邪教仪式现场#
好在有路远为他解疑答惑,哪怕语气有些幸灾乐祸:“他们这是在提前办葬礼呢。”
“?”望着眼前这群奇形怪状的生物,越殊打出一个问号。虽然早就知道班上沙雕成分高,但现在的含量未免超标了吧……
等到从路远口中问明白来龙去脉,得知这帮人成绩下降居然还有自己的“带头作用”,越殊不由陷入匪夷所思的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