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世经他之手培养而成的优秀人才纷纷在眼前浮现,在他带动之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归一观小萝卜头没有一个不成才的……再看看眼前这帮鬼哭狼嚎的奇怪物种,越殊绝不承认扣到自己身上的锅。
……这都是一帮什么沙雕,只知道学习他“不务正业”,不知道学习他“不误正业”?
……谁家正经学神不是卷得全班同学成绩起飞,而是引得旁人不务正业一路坠机啊!
这种搞笑的理由传出去万一被当真,他恐怕要成为第一个被家长禁止往来的年级第一……
思绪发散至此,越殊一时失笑,怀疑自己是否也被班上的沙雕病毒传染了。
回过神来,就听见路远与人打起了嘴仗。
——原来是他幸灾乐祸的意图太过明显,惹来了“混合双打预备役受害者”的不满。
虽说路远是从后门入学的学渣,父母费心思送他到重点班,自然也是有所期待的,同样是成绩下降,莫非他就能幸免于难?
路远却自得地笑了两声,举起成绩单:“怕什么,我这学期还进步了一名呢!”
他神气极了,叉着腰义气风发地宣布道:“嘿嘿嘿嘿,高一(2)班倒数第一的宝座已经易主,我路某人终于不用垫底了!”
考了倒数第二,他却仿佛打了胜仗的大将军一样意气风发地环顾四周。目光触及后排少女雾气濛濛、几乎要哭出来的眼睛,路远后知后觉意识到被他垫在下面的倒数第一就在这里,他顿时尴尬地咳了一声。
“那个,我不是故意的……”你别哭啊。
话未说完,后排的少女已经趴在了桌上,将整张脸都深深埋在她纤细的手臂之下。
路远脸上的表情愈发尴尬与心虚。他是真的一时得意忘形,忽略了苏子衿的存在。
转学生出现前,他一直都是班上的倒数第一。转学生出现之后,无论是周考还是月考,路远再也没有在班上垫底过。只因高一(2)班出现了另一个拉低平均分的人。
如果说路远的成绩在全年级还能排得上中流,那么苏子衿就是全然排在下流了。别说在班上是倒数第一,全年级亦是倒数。
成绩不好,身上又带着土气,加上性格拘谨,很少主动与人打交道,让苏子衿在班上有些格格不入,至今都没有什么朋友。而她拉低平均分的行为更是令同学们颇有微词,有人当面没说什么,背地里却不免抱怨,有她在,二班永远赢不过一班。
路远方才这一出,对其他人来说无妨。对苏子衿而言,简直有贴脸输出的味道了。
最后两排的气氛沉默得诡异。
越殊平静刷题,苏子衿埋头趴在桌上,不知是哭泣还是逃避现实,路远一脸空白。
担上了欺负女生的嫌疑,平时能说会道的路远手足无措,就差举起双手以示清白。
想了想,他还是决定先道歉:“对不起啊,苏子衿,我没有说你的意思……”
与此同时,苏子衿也抬起头来。听见路远的话,她先是一愣,继而慌忙摆手:“不用不用,你又没说错什么……跟你没关系,是我自己考太差了……”
路远之前说了什么,她其实根本没有听,一直沉浸在该如何拿着成绩单回家面对父母的思绪中。参考此前的周考和月考,她知道自己只会收获满心的失望。
……身为大学教授的父母,有她这样的女儿,一定很丢脸,难怪不肯带她出门见人。要是她能像苏惠然一样优秀,是不是就能彻底融入这个阔别十六年的家?
可是她已经很努力、很努力地跟上大家了……苏子衿捏紧手上的成绩单,心情越发低落。
父母第一次拿到她的周考成绩时,那种震惊、失望,怀疑验错了DNA的眼神,像一道伤疤刻在她心里,至今无法磨灭。
“你是第一回 上高中?”
突然响起的声音打断了苏子衿越飘越远的思绪。
她偏过头,对上一双清澈如水的眼睛。一如那个飘雨的夜晚,她的人生即将拐入无光的深巷,也是这双眼睛牵引着她走出雨巷,走入明亮的咖啡厅。
“季哥你在说冷笑话吗,谁还不是第一回 上高中?”
终于从尴尬的氛围中被解救的路远习惯性想说几句俏皮话,却见苏子衿带着诧异点点头,承认了越殊的推测。
他听见转学生带着惊叹的声音(路远:不是,这有什么好惊叹的):“你怎么知道?”
越殊随口指出问题:“你的基础太过薄弱了,不弥补基础,很难跟上进度的。”
从两人一来一往的交谈中突然反应过来,路远看向苏子衿的眼神带上了几分震惊:“不是,现在是高一下学期,你之前没上过高中,那不就是错过大半学年?”这样的话,跟不上节奏掉队,可太正常了!
意识到苏子衿成绩落后的原因,路远一边不敢相信为什么有人能错过大半个学年才上高中,一边后知后觉地想到,等苏子衿成绩起来了,他岂不是又变成倒数第一?
路远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丑竟是我自己?!”
第58章 冠军教父13
◎据说世界冠军都是我弟子◎
期末成绩出来的第三天,学校召开家长会。这也是暑假前的最后一次家长会。
高一(2)班的教室被坐得满满当当。家长们取代了学生,坐在自家孩子的座位上,一个个仔细看着桌面上的成绩单。
唯二的例外便是靠近玻璃幕墙的最后一排。紧邻的两个位置上坐的不是家长,而是学生本人。
身着白底蓝边校服的少年少女混在一群高声谈笑的成年人之中,两人保持着如出一辙的沉默。
苏子衿是因为拘谨,而越殊只是心无旁骛。以至于前者在座位上几乎缩成一团,头越来越低,恨不得将自身存在感消减为零;后者只是随意坐着,静静翻阅着手中的书,整个人放松而闲适。
班主任郁老师匆匆走进教室,目光在全班一扫而过,立刻就发现了混在一群家长中“滥竽充数”的两人。
她走到近前,关心地问:“季珏、苏子衿,再过几分钟家长会就要开始了,你们的家长怎么还没到?”
两道声音几乎同时响起。
“对不起老师,我爸妈可能来不了。”
“抱歉,郁老师,我没通知家长。”
郁老师:“???”
她深吸一口气,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家长会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重要渠道。尤其是期末最后一次家长会,以防学生放假放飞自我,老师和家长得达成共识才行。
苏子衿低着头没有吭声。
她不想让人知道爸爸妈妈并不是没有空,事实上他们此时就在同一所学校,一个给哥哥开家长会,一个给“妹妹”开家长会,唯独漏掉了她。
用他们的话来说,过去十六年都是如此,有什么改变的理由呢?
更何况……
“……就你这一塌糊涂的成绩,我是去开家长会还是去丢脸?这人我可丢不起。”
“阿瑾和惠然从小优秀到大,我都在家长会上听了十几年的表扬,难道放着好话不听去替你挨批?等你考个好成绩再说!”
父母冷冰冰的话语言犹在耳,令苏子衿的目光一片黯然。
回过神来,她就听见越殊理直气壮地开口:“召开家长会是为了通过老师和家长的沟通达到让家长监督学生学习的目的。我可以自己监督自己。所以请不请家长来其实并不重要。”
他这一番说辞从其他人口中道出无疑是狡辩。但由越殊说出来,却显得如此可信。
毕竟他已经用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开学前三个月,每天走读,有家长监督的他放飞自我,成绩稳居班级第一;
后两个月,搬进学校宿舍,没有家长监督的他成绩非但没有下滑,反而上升到年级第一。
依照家长会的惯例,像越殊这样的正面典型,本来也只会对家长例行一顿夸夸夸,表扬他们教子有方,鼓励他们继续。
但越殊的成绩之所以提升到年级第一显然与家长的教导无关,鼓励之说只是空谈。
郁老师顺着逻辑一想,居然感觉他自己给自己开家长会,自己监督自己,没毛病。
她无语了一秒钟,对上少年平静从容的脸,隐隐从他清澈的眼睛里看见不可动摇的力量,只好摇头道:“算了,随你吧。”
郁老师的目光落到苏子衿身上,刚想说什么,突然想到前不久食堂打架的事。
因为当时请了家长,现在老师们都已经知道,苏家有三兄妹,且都在青澜一中读书。
想到站在一起极不相称的三兄妹,以及苏父苏母明显的偏心,郁老师再次沉默下来。
显而易见,是苏父苏母分身乏术,放弃了苏子衿的家长会。
“行了,你们自己坐这听吧。重要的信息回家之后不要忘记向家长转述……”叮嘱了一句,郁老师转过身走向讲台。
郁老师走了,“孤零零”坐在座位上的两个“小可怜”却引来周围一众家长的瞩目。
家长们人手一张的成绩单上,季珏与苏子衿的名字刚好一首一尾,十分醒目。
结合成绩单和他们刚才听到的话,大家顿时合理脑补出两人没有家长到场的原因。
一个多半是嫌弃女儿考得太差不肯来。啧啧,终究是自家孩子,狗都不嫌家贫呢!
至于另一个压根没有通知家长来开会的么……家长们表示:其中定然情有可原。
哪怕越殊的自述听起来活脱脱一个叛逆少年,但只要看看这孩子接近满分的成绩,代入家长的角色,当然是选择原谅他啦!
抛开事实不谈,他家长难道就没有责任吗?孩子考得这么好,难道还担心挨骂?不肯通知家长,肯定是家长做得不好嘛!
……猫好,人坏.jpg
年级第一的学神光环糊住了每一个家长的眼睛,他们透过光环去看越殊,只觉得这孩子哪哪都好,唯一可惜不是自家的……
被众多怜爱与惋惜的目光包围,越殊情不自禁打出一个问号:“……?”
好在教室里家长众多,以自家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为话题,很快一帮家长就聊到了一起,几乎都是从贬低自家孩子开始。
有的是真没从自家孩子身上找到可夸耀之处,有的却是在明贬暗褒,暗搓搓炫耀。
也有坐在附近的学生家长直接向越殊和苏子衿搭话,考虑到越殊那闪瞎人眼的成绩,不乏有替自家孩子感谢他平时的帮助以及预定未来指点的家长。
路远的妈妈就是其中之一。
在一众或是衣冠楚楚或是穿着休闲的家长中,明晃晃贴着“暴发户”标签的路母尤为突出。
她肤色白皙,体态丰腴,笑起来十分和善可亲,一上来就给越殊塞零食,也没忽略旁边的苏子衿:“你就是季珏同学吧,我们家路远有劳你照顾。听他说平时经常向你请教问题呢。这是今天现做的点心,来来来,两位同学千万别客气……”
路母一边塞零食一边拉着两人问起路远的学习情况,这一问就问到了家长会开始。
班主任郁老师主持家长会驾轻就熟。她对照成绩单上的名字或是褒奖,或是批评,或是指出进步,或是提出不足。家长们都对孩子在校的表现心里有了数。
“……下学期开学就是高二了,离高考只剩两年,希望家长们不要懈怠,尽到监督的责任……”一通洋洋洒洒的发挥过后,郁老师先是公布高一(2)班未来的教学计划,而后便是以高考为目标,发动所有家长在暑假期间督促儿女不要荒废了时光。
整场家长会下来,越殊起到的作用就是充当吉祥物。作为高一(2)班的排面人物给郁老师长脸的同时,还被请上台分享他的“学习经验”——如果坐在这里的不是越殊本人,而是季琳琅或方玚,说不定便是安排他们上台分享教育儿子的经验。
如此一想,越殊觉得没通知他们是对的。免得他们临时抱佛脚,胡编乱造误导其他家长。
毕竟他们只拥有反向教育的经验。
而越殊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