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我,呼风唤雨_分节阅读_第145节
小说作者:金玉满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3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7:08:01

  “是主公护卫,我还有三个月才到十六岁,才能参军出仕。”吕玲绮笑嘻嘻道。

  她扒拉着手指:“而且子龙将军也叮嘱我要护卫好主公。我都想好了,若有敌军追击,主公先跑,到时兵士喊‘穿红袍的女郎是昭侯’,让追兵来追我。”

  “而后呢?”陈昭一行人行速不快,沿途数道关卡都要停下检查。纵然有人认得她,可检查的程序也不能少。

  防的就是万一有缺德之人换上昭明军的衣裳偷袭。

  吕玲绮兴致勃勃挥舞了一下画戟:“而后等追兵追上了,我就一个回马枪扭头把他们都杀了!”

  “我偷学子龙将军的回马枪也不知道学到了几分本事。”吕玲绮一路嘴巴不住,“我若想光明正大学这招,该拜师还是该认义父呢?这是秘技,肯定不会轻易外传……”

  “大可不必认义父!”陈昭惊恐,担忧起了自家大将军的安危。姓吕之人的义父可不能当。

  三日后。

  一行人来到黄河渡口,买了几条大船登船渡河。

  天气干旱,黄河水位下降,可依然气势磅礴,玄黄水浪呼啸拍打河岸,仿佛勾连天地。

  作者有话要说:

  性格:琰少朴讷,好击剑,尚武事。年二十三,乡移为正,始感激,读《论语》、韩诗。至年二十九,乃结公孙方等就郑玄受学。——《三国志》

  崔琰年轻时性格质朴木讷,喜好击剑,崇尚武事。23岁时被乡里推举为「正」(基层吏员),由此受到激励,开始读《论语》和《韩诗》。直到29岁,才与公孙方等人一同拜入大儒郑玄门下求学。

  外貌:琰声姿高畅,眉目疏朗,须长四尺,甚有威重。——《三国志》

  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崔琰)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世说新语·容止》

  曹操因自觉外貌不及崔琰威严,让其假扮自己接见使者,结果匈奴使者反而认出捉刀的曹操是真英雄。

  (曹操觉得自己没崔琰好看也的确是……)

  大概可以得知他家世不显赫(显赫初入仕途也不会是一个小吏),可能和寒门也差不多了,而且早年还不喜欢读书喜欢击剑,而且最后因为说了不该说的话被曹操赐死,可以说是笨蛋美人了。

第132章

  广宗城。

  暑气蒸人,林牛抱着头鍪出来,日头已高高升起,天上像是下火一般,晒得满地通红。

  他肚子咕噜一声,饿得发酸,忙从怀里掏出半块干饼,三两口下肚才觉得好受些,又扯开羊皮水袋珍惜喝了两口水。几滴水顺着嘴角往下滚,他连忙伸出舌头舔回嘴里。

  “娘,我走了!”林牛扯着嗓子向屋内喊了一声,屋里应了一声,林牛才推开院门离去。

  道边田地禾稻枯焦,连路边的柿子树都被扒了层皮,几个瘦得脚打颤的人正窝在树下咀嚼树皮,眼珠饿得往外突,看到有人过来,跟饿犬一样盯着林牛。又看了林牛腰间别着的环首刀,畏惧往后缩缩身体。

  林牛眉头拧成一团。

  世道不太平,他虽是都伯,大小算个能管五六十人的小将领,可在乱世里也算不得什么。指不准就有饿得走投无路的人惦记他家里的粮,趁着他出门来他家里偷抢,他家中只有老母一人……林牛心也提了起来。

  到了城门边上,林牛收敛好心思和同僚换职巡逻。

  “日日叫咱们巡城,外面连鬼影都见不着半个。还不如早点回家提两桶水浇地。”与林牛交接的另一个都伯叫丁满,年纪略大些,留着短须,没什么进取心,一门心思惦记自己家里。

  照他的话说就是“袁绍发的俸禄,连粥都刮不出米油来,凭啥要咱们把脑袋别在裤腰上替他挣体面?”

  林牛对丁满挺尊敬,丁满读过两年书,在军中算半个读书人。林牛那点字,便是跟他学的,横竖能认个官府告示,不至于做个睁眼瞎。

  丁满好不容易逮着个肯听他絮叨的,边脱甲胄边抱怨:“世道也是越发不安稳了,昨日我亲妹子家里还遭了贼,幸亏没人在家……上回遇到大旱广宗街上日日有人巡逻。如今倒好,咱们那个县令就会享乐,横竖事都不干。”

  上回遇到这么大的旱灾,还是六年前黄巾占据广宗那会儿。那时节虽也乱,可自打神女来了,从黄巾军里分出一支”昭明军”,专管那些偷鸡摸狗、打家劫舍的勾当。那时候神女年纪还不大,却把城里治得服服帖帖。

  说到这,丁满忽然沉默了片刻,长叹了口气。

  “也不知道神女能不能打过袁绍。”

  林牛心也沉甸甸坠了下去,他也不知道陈昭现在如何了,他只知道袁绍厉害的很,这回去打青州单单从广宗一地就抽调了五千青壮。

  “听说那时候大贤良师会画符,贴上符咒就能刀枪不入。”林牛把希望寄托了鬼神上。

  丁满摇头,不抱希望:“要真那么神,黄巾那时候怎么还输给了朝廷,那都是唬人的东西。”

  这下林牛也沉默不说话了。

  “……我娘还盼着神女能回来呢。”他闷闷道,“我也盼着神女能回来,神女救过我命。”

  丁满拍拍林牛的肩膀,什么也没说,换上短衫就下了城墙。

  林牛正倚着城楼箭垛打盹,忽听得墙根底下传来一阵窸窣响动。探头一望,却见个圆滚滚的身影正往城头上爬,身后还跟着一大堆护卫。

  林牛站直了身体,心中纳闷袁汤这个县令怎么会忽然来巡城。

  “县尉呢?快把那厮揪来守城!”袁汤急得团团转。

  一阵慌乱过后,城墙上顿时挤满了士卒,连袁汤都套上了一身不合身的甲胄,那身临时套上的铠甲勒得他喘不过气来,他忍着勒气喘吁吁在城头上扶着雉堞往外张望。

  “清河郡那边忽然冒出一伙黄巾贼来,四处攻伐城池,如今正奔着北边来。”袁汤急的热汗流了一背。

  “这伙黄巾贼可不是寻常贼匪,这群人聚众数万,已经攻下了数座城池。还一路烧杀抢掠,十分惨无人性!”

  袁汤死死盯着远处的地平线,心乱如麻。

  要是普通的黄巾贼也就罢了,寻常三五百流民,生了歹心,随意扯个大旗就自称黄巾,不成气候,派一营兵丁就能平定。

  可能攻下城池的黄巾贼就了不得了,少说也有一两万人,已经成了气候。

  “广宗有五千精兵……我能守住城……”袁汤紧握拳头给自己打气。

  他又在心里暗骂这些黄巾贼不讲武德,竟然趁着原本驻扎广宗的大将跟随袁绍出征的时候来欺负他。

  广宗乃冀州咽喉,驻军之盛,仅次邺城、下曲阳两地。

  先前广宗是袁绍麾下大将蒋奇镇守,袁汤这个袁绍远房堂弟只需监军就行。可如今袁绍尽起河北精兵去打青州,莫说蒋奇,连带着两万精锐也抽走一万五千,只留些老弱病残充数。

  袁汤自己知道兵力空虚,一听到有敌袭,顿时吓得饭都顾不上吃就慌得趿拉着靴子往城头奔。

  “没事,广宗地势易守难攻,我只要守城不出,在城里坚守上十天半月,等援军来救就行。”能被袁绍安排在广宗当县令,除了那层亲戚关系外,袁汤也不全是草包,慌了半响之后终于拿定了主意。

  只是袁汤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来,这是从何处冒出的一股兵力竟如此骁勇,短短几日就打到了广宗。

  袁汤唉声叹气,又气又怕,想要逃跑吧,又怕袁绍回来治罪,站在城头上又怕被敌军先登的猛士杀了。

  林牛听罢,暗暗握紧手中长刀。这些年他见过太多打着黄巾旗号作恶的匪徒。早已不是当年的黄巾军,不过是一群趁乱而起的黄巾贼罢了。西边黑山军的张燕,口口声声自称大贤良师真传,背地里却勾结匈奴单于劫掠百姓……都是贼。

  袁绍虽税重徭役重,可再怎么说也比贼匪强。

  大地忽然震动,地平线上烟尘蔽天。

  ”敌袭——!”城头铜锣骤响,声裂长空。

  那是一片乌泱泱的人马,扛着大旗,嘶吼着奔跑而来。遮天蔽日,宛如压城的黑云,又像是黄河冲出的汹涌波涛,玄底黄字的大旗猎猎。袁汤头皮发麻,只觉得背后的城墙都仿佛要被压垮。

  不对,那些聚众散漫的黄巾贼怎么可能有这样气势?

  袁汤定睛一看,却骇得目眦欲裂。

  他看到了玄底的大旗上,那黄线绣出的两个大字——昭明!

  还有一骑当先的将领,是一个银甲红袍的飒爽女将。那人身后,有上百奔腾的银甲骑兵,更多的是衣衫褴褛、手持简陋长矛的步卒。

  “那是陈昭吗?”袁汤声嘶力竭,语气中是掩盖不住的惊恐,“她怎么会在冀州?不是陈昭,一定不是陈昭!”

  “是神女!”不知谁在城头上惊喜大喊。

  袁汤大怒,立刻就转身要处置这个动摇军心的叛徒,正要开口,忽觉胸口一凉。他低头看去,一柄雪亮的大刀已透胸而过。

  他踉跄后退两步,不敢置信地抬头,只对上一双狂热的眼睛。

  “神女回来了!”正巧站在此处守城的林牛抽出长刀,兴奋高呼。

  至于守城?什么袁绍,没见过,不认识。

  袁汤喉头滚动,想要呼喊,却只呕出一口鲜血。他肥胖的身躯轰然倒地,不合身的兜鍪滚落一旁,死死瞪着城外的大军。

  不讲武德!

  你该去偷袭袁绍,不该来偷袭我啊。

  城头乱成一片,混乱中,袁绍派来镇守广宗的大小官员几乎被杀尽了。有机灵的官吏立刻倒戈,大喊“神女来了”,勉强保住性命。

  至于忠诚……对袁绍讲那东西干什么?袁绍一不是天子,二不是他们爹娘。给谁当臣子不是当啊。

  城门轰然大开。

  打算一鼓作气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的陈昭:“……”

  “末将先去城中看看有无埋伏。”吕玲绮倒是早已经习惯了。

  跟着主公出来这一回,她可是狠狠长了见识。早听说有望风而降,她一直以为是谬传,没想到这短短七日内就见识了三次。

  花费时间最长的事变成了赶路。赶到一个城下,大喊一声“吾乃陈昭,降者不杀”,两三个时辰对面就开城门投降了。遇到仅有的一个敢反抗的城池,结果没撑到半日也就攻了下来。

  吕玲绮砸吧着嘴入城转了一圈,确定城内没有伏击之后才长叹一声打马出城。

  “并非瓮中捉鳖之计。”

  陈昭颔首,亲自带兵入城。然后离城门半里就被人团团围住了。

  “神女您终于回来了!”

  “我们日日盼着您啊!”

  “您救过我的命……”

  一群身上还穿着袁军甲胄的士卒把陈昭团团围住,让外人看,还以为陈昭被袁绍军俘虏了。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站在城门外个个顶着一张如丧考妣幽怨脸的官吏,他们心如死灰一般排成一列看着陈昭,还要强颜欢笑。

  林牛挤不进去,急得满头大汗,忽生急智,大喊一声:“先把袁汤狗贼的首级献给神女!”

  众人一听纷纷让开,林牛这才挤进去,可看着陈昭又涨红了脸,不知该如何开口了。

  他想告诉陈昭,他娘让他谢谢陈昭的救命之恩,他也想感谢神女的救命之恩,可话堵在嘴边,就是怎么都说不出来。

  陈昭含笑拍拍他的肩膀:“入城之后再算军功。方才我在城外看得清楚,是你杀了袁汤对不对?”

  林牛狠狠点头,指着站在五丈外的一个中年男人:“此人是袁贼麾下狗官!”

  “不不不,下官已经弃暗投明,唯昭侯马首是瞻。”狗官本人吓得脸色煞白,连忙头跟着手一起摇动,生怕慢一点就会步袁汤后尘。

  就方才那个架势,谁还敢效忠袁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4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5/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我,呼风唤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