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三国]我,呼风唤雨_分节阅读_第163节
小说作者:金玉满庭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43 KB   上传时间:2025-07-27 17:08:01

  同僚都说了,亲家也不能瞒着,有好事肯定要先记着自家人啊。张抚心思一动,快步迎了上去……

  何赞火急火燎回家,先拉上一车礼立刻上门拜访赵风。

  “贤侄还识得老夫否?”何赞笑眯眯套近乎,“老夫和你娘母(aLRh)家外甥还是亲家呢,你小时候老夫还抱过你。”

  赵风在心中绕了七绕才捋清楚关系,他娘亲早亡,与外祖家也不熟悉,依稀记得三舅家表兄娶得夫人好似是姓何。

  ……可他三舅一家七年前就因疫病阖家殁了。

  赵风扯出一个生疏的微笑:“原来是何叔父,不止有何事还需亲自上门?”

  何赞拉着赵风东聊西聊,把赵风绕的晕头转向,赵风干脆又把昨天那段词又重复一遍:“…………择此黉门,赢在起点;三载砺剑,全族荣光!青云直上,简在上心!”

  而后手一伸,一翻,掌心向上。

  “哎呀,你我两家交情如此深厚……”何赞还想讲讲价,他家底是真不厚。

  “你不送就走,还会有别人送。”赵风憋了半天,蹦出来一句。

  一刻钟后,何赞沉着脸离开赵府,唾了一口唾沫。

  呸,此子长得一脸老实巴交的样,竟然如此贪心!

  “……宝马一匹,棕红色头有白毛……马鞍一副,以青石饰之……”赵风对照簿册亲自登记,青石马鞍的纹路,更是数了又数,生怕有一点东西对不上。

  这可都是昭侯的钱。

  “郎君,府外又来了两位使君。”小仆小跑来禀。

  赵风亲自把礼物盖上布,生怕被人偷了,马也拴好,才不紧不慢嗯了一声。

  这些人消息倒是灵通。

  待到三更鼓响,赵风方沾枕席,忽闻门上”笃笃”两声。

  仆役贴着门缝,气音细若游丝:”郎君……又来了一位……”

  赵风缓缓爬起来,眼神逐渐呆滞,从枕头下面掏出来一本名册,双手颤抖打开。

  名册上已经有三十七个名字了。

  不是,他们这消息也太灵通了吧?赵风使劲晃晃脑袋,怀疑是自己记错了事。

  难道他不是私下告知了张抚此事,而在街上搭了个高台扯着嗓子喊“办事找我,必须带礼”?

  “我年纪也不大呀,记性怎么就不好使了?”赵风喃喃自语,愣是宁愿怀疑自己忘了事,也不愿意相信张抚能把消息传播这么快。

  与此同时,耐不住炫耀心思的张抚乐呵呵揽着左右邻居肩膀:“看在尔等是我邻里份上老夫就告诉尔等……”

  “哎呀,险些过了宵禁的点。”张抚如愿以偿满足了自己炫耀的心思后,一拍脑袋,立即告辞,贼头贼脑顺着墙根往家里跑。

  要是被巡逻的衙役瞧见就不好了,现在不比之前,昭侯严苛,可不似袁绍那般好说话。

  张抚回到自家院中,抵住府门,轻拍胸膛,忽然脑中又灵光一动,想起自己有一位故交,是他肝胆相照的兄弟,奈何死得早,只有一子如今在府衙当县尉。

  他这位贤侄无人帮扶,升职无望,家底却还算厚实,有一子年方十五……张抚悄悄把院门打开一条缝隙。

  他住的宅院离州牧府不远,这条街都是由县尉领头巡视。巡逻队伍途经他门口,偷偷说两句话也不碍事。

  翌日一早。

  陈昭打着哈欠窝在椅上,赵风站在下首。

  “可是遇到了什么难事?”陈昭打量着赵风脸上的两个硕大黑眼圈。

  赵风沉默递上了一本名册。

  五十个人齐了,他昨夜睡前还差十一个名额,结果今天一早他还没醒就有人上门给他送礼,还是组团来送礼。

  陈昭浏览完名册,震惊看向赵风:“真人不露相啊。”

  赵风效率居然这么高?就是让荀彧这个东汉士人交际花来干这事,一天也找不齐五十个有钱又有上进心、自己还没用只能把希望寄托子孙的士人。

  五十个人,赵云提着龙胆枪砍也得砍半天。

  “臣实不知啊。”赵风脸一丧,游魂一样把他干过的事从头到尾交代了一遍。

  他就干了两件事,背宣传词和伸手要钱。

  陈昭听罢,颔首道:“我自会派人去查。你既做成此事,那就论功行赏,我不亏待有功之臣。”

  “赵风体弱多病,正欲向昭侯请辞。”赵风拱手,真情实感想要提桶跑路。

  邺城情况太复杂了,他还是喜欢在家蹲着养花弄草。

  至于弟弟……反正已经在外独自打拼这么多年了,弟大不中留,他不管了。

  “子龙思念兄长。”陈昭颦眉。

  赵风眼神幽怨道:“七年前子龙离家之时,十分潇洒。”

  十六岁说走就走,二十三岁反而不能离开兄长了?

  陈昭疑惑盯着房梁。

  奇怪,今日的房梁似乎格外直些。

  “行吧,你自可离去。”

  有不少人得知消息之后再去问此事,只得到一个人已经招满了的回复,顿时捶胸顿足。

  那些已占得名额的更是战战兢兢,生怕夜长梦多,连夜将学费送至州府,生怕迟则生变。

  谁知这一等便是半月,迟迟不见书院开课。细细打听才知,原来这冀州昭明书院不似徐州那般寻现成馆舍,竟是要从一砖一瓦建起。

  “杀千刀的陈昭,坑起钱来没头了啊!”无数人私下暗骂两句,而后乖乖捏着鼻子交了一笔赞助费。

  学费贿赂都交完了,总不能说不要就不要吧?这时候硬着头皮借钱也得把赞助费交上。

  又交了一笔钱粮之后,西郊空地终于是动工了,却还是磨磨唧唧,气得不少士人跺脚大骂。

  学费这么贵,还如此应付,这不是拿他们的钱打水漂吗?

  去问陈昭,却只得到轻飘飘一句“诸位赞助书院,可自行去督工”。

  天气转凉,几朵黄花迎风招展,在功曹官署外开得正好。

  “张兄,下职之后一起去西郊?”何赞瞥了一眼日冕,顺口道。

  张抚闵守二人已经习惯了每日去西郊看一看书院修建进度,当下就应了下来。

  “唉,此子不做人事,本该她寻人修建,却是当了甩手掌柜,让我等劳心劳力。”何赞唉声叹气,不敢明说,只敢偷摸摸以“此子”代替陈昭名姓。

  陈昭已经成了冀州士人只可意会的那个“名字都不能提的人”。实在是做事太缺德,让人不吐不快,偏偏又位高权重,没人敢指名道姓骂。

  下职后,何赞三人同上了一辆马车,直奔西郊。

  何赞不知从何处掏出来一张样图,絮絮叨叨:“昨日已建好了东院围墙,今日该上瓦了……”

第154章

  尘土飞扬。数千名役夫赤膊挥汗,肩扛巨木,喊着低沉的号子,一步步挪向高耸的台基。木轮牛车吱呀作响,满载青砖石料,碾过夯实的黄土路,留下深深的车辙。

  “这等不净之地……”张抚用锦帕掩住口鼻,声音闷在丝绢里小声抱怨。

  他打心底不愿意来这种与他名士身份不匹配的地方。可张抚这人好面子,喜欢与人为善,同僚之邀,他又拉不下来脸皮拒绝,就只能日日跟着何赞城里城外来回折腾。

  望着何赞那火烧眉毛的背影,张抚不禁摇头。那陈昭最是热衷土木之事,从沟渠到水井,走到哪儿修到哪儿。这书院与水渠又有何异?横竖都是夯土砌墙,何须如此着急?

  ”现在的年轻人啊……”张抚捋着胡须,望着远处渐渐成形的台基,忽然想起自己当年在大儒马融门下求学的光景。那时的士人们,个个气定神闲,讲究”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何赞熟练穿过工地,找到一处临时搭建的小院,揪住看门的工徒:“去禀告周集,老夫前来拜见他。”

  负责主持修建书院的乃是邺城本地的县工曹史周集,修书院一个小活,也用不着什么大匠。

  周集惬意喝茶,不急不慢翻看手中这本排遣寂寞的杂书。

  此书名叫《汉武故事》,虽不知是何人编撰,可其中内容着实有趣。

  “使君,不好了,何功曹又来了!”工徒忙不迭禀告。

  噗——”周集一口茶汤全喷在工徒脸上,呛得连连咳嗽。那工徒抹了把脸,眼神幽怨得能滴出水来。

  “快、快把那本计费文书找出来。”周集左右张望,慌忙之下把手中杂书塞到席下,手忙脚乱把文书翻开摆在案上。

  何赞进来的时候,见到周集正襟危坐,案上摆满了文书,这才点点头。

  哼,他头回过来的时候,这个昏官还在职上偷懒,成摞的文书不看,反倒去读什么经史子集。

  那些经史子集能当砖瓦使吗?他们交的束脩可不是让这昏官挥霍的!

  何赞也不客气,他是郡中功曹,周集只是郡中工曹史,官大一级压死人,何况他还有昭侯允许。何赞一个箭步走到桌案边上,把周集案上摆的计费文书拿起来,一目三行。

  “文书上怎么一个墨字都没有?”何赞立刻发现了不对劲,怒视周集。

  这昏官可是有拿着俸禄偷懒的前车之鉴。

  深秋时节周集却被吓出来一头热汗,他抬袖擦汗,嘴唇哆嗦道:“这、这下官刚批阅完上一本文书,这本文书还没来得及看完。”

  何赞冷哼一声,也不知信没信,他把手中这册计费文书看完,又在书房内四处乱翻,翻出一本已经批阅过的文书。

  他半眯起眼看了一刻钟,又从怀中掏出几张快被揉烂的纸一一对照,而后猛地将文书拍在案上,震得笔架上的毛笔都跳了起来。

  “昨日老夫审查时便觉得古怪了。”何赞一把揪住周集的一斤,恶狠狠瞪着他,“一根木柱要一万钱,你是来修书院的,还是来此贪污营造钱的?”

  这幅凶神恶煞的模样,仿佛周集是他不共戴天的仇敌一样。

  “何功曹明鉴,下官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贪污昭侯的钱啊!”周集被何赞一句话吓得两腿发软。

  他战战兢兢,声音几乎要哭出来:“历来都是这个造价,今岁干旱,物价飞涨,这根柱子又要用在书院正堂,按照州府正堂规格监造……一万钱已经是压到低的价格了。”

  何赞恨恨揪着周集:“呸,今岁粮价虽长,可只有民生之物涨价,乱世谁家会大修府邸?这些木柱根本卖不出去,老夫早就打听过了,今岁营造之物通通都降价了!”

  三年干旱,五年战乱,没钱的人饿死了也没钱,有钱的人恨不得钻到地缝去,害怕怀璧其罪。除了兵强力壮的诸侯,谁敢买这么大的木头做柱子,生怕不被饿红了眼的贼匪盯上吗?

  “下官实不知啊!”周集浑身哆嗦,他虽说是县工曹史,可他是举孝廉(ZcSJ)出身,因着在乡里有些名气才被选做官员。

  这么多年了,他一共就主持修过两次工事,还都是只管批阅文书,对照历年前人留下的记录一板一眼校对,他哪知晓材料价值几何?

  何赞气得目眦欲裂:“还有,现在荒年,劳力如此便宜,包吃包住有的是流民愿意来干活,汝为何不多雇几千人一并开工?工期一年你就真打算拖一年?”

  一千人修一年,六千人修两月,耗费的钱粮一模一样,却能少浪费十个月的时间,他儿子也能早些来读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25页  当前第1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3/2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三国]我,呼风唤雨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